第528章 临朝称制(二)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4298
睿亲王十分不忿,原想说什么,被庄亲王拉住了,他指了指环视众臣手握刀柄的武云迪,“臣才疏学浅,不堪入直军机大任。”庄亲王趁着恭亲王令旨下去,连忙说道,他也不是太谦虚,只是惯例要推辞一番,慈禧太后不耐烦这时候和他虚情假意的敷衍,连忙说道,“庄亲王可堪大用,毋庸推辞,宗室亲王,深得列祖列宗之信赖,乃是国之栋梁,大行皇帝去世,接下去的日子,还需多要宗亲仰仗扶持,国政才不虞有失。”
这话的意思说的明白,睿亲王虽然还嫌弃不足,但是也知道厉害,外头的兵丁巡逻来往,均是太后人马,这时候若是再做强项令,只怕身家性命难保,于是也只能是不做声,睿亲王看着胡林翼和江忠源,心里却是阵阵发凉,没想到啊没想到,皇太后如此精于权谋,一个庄献郡王,就引得湘人官员尽数折腰,又是皇后有孕,这么一来,塞尚阿为首的八旗老臣也俯首帖耳,弘德殿的师傅们自然是更是要护住皇帝的血脉,恭亲王复得议政王大权,上面又少了皇帝的肘掣,想必心满意足,而自己这里,皇太后也安排了庄亲王入值军机,这样以来,庄亲王也不好再说神马八王议政,两队人马的诉求,一下子就被消弭无影无踪!
好厉害的皇太后,不仅仅是睿亲王,别的人也心里暗暗咋舌,大行皇帝才宾天,皇太后就有如此完全之策,先让荣禄打头阵抛出临朝称制之事,又安排武云迪层层包围养心殿,威逼利诱之下,无人不敢不雌伏,又将所有重臣宗室拘在养心殿,就算有人存了异心,如今也是发作不出来了。
不少人抬头偷偷窥看皇太后的脸色,只见皇太后面沉如水,却不见一丝一毫的戚色,“难道?这外头的传言是真的?”许多人心里嘀咕,却是不敢说话了。
“徐桐任东阁大学士。”太后继续说道,“与军机处一同商议大行皇帝遗诏,马上就要拿出来,就在这东暖阁拟旨吧!”这是谢徐桐和睿亲王对抗之功。
李鸿藻进了东暖阁满脸都是冷汗,翁同龢扶住了李鸿藻“兰翁,眼下可如何是好?”他的声音急切低沉,显然是十分焦急。
“不用急。”李鸿藻抹了抹脸上的眼泪和汗水,“皇太后到底是顾念自己的儿子的,已经让皇后安心待产了,咱们一定要保住大行皇帝的血脉!”
“可这外头有人说。”翁同龢见到没人理会自己,悄悄地说道,“说太后学武后……”
李鸿藻摇摇头,“不会的,这话只是小人在作祟罢了,武后有四子,杀废几个不碍事,可太后只有大行皇帝一子,绝不会行此残忍之事。别说这个了,咱们还是先拟好大行皇帝的遗诏吧!”
宝鋆先出声,“立议政王之事,应写入遗诏!”
“大行皇帝之遗言,未有议政王之事。”塞尚阿说道,“军机大臣都是听见的,大行皇帝只是说凡事托付给母后皇太后。”
“那议政王之事,如何办理?”
“自然是先颁布遗诏,定下临朝称制之意,再由皇太后下懿旨,进恭亲王为议政王。”李鸿藻定了定神,继而说道,“如此表明皇太后临朝称制之程序,又彰显议政王之贵重。”
庄亲王原本想着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遗诏之内,见到众人如此慎重,一字一句的斟酌,于是也就歇下了心思,不一会,遗诏草稿已然拟定,出来献给太后,太后一看:
“朕蒙皇考文宗显皇帝覆载隆恩,付畀神器;冲龄践祚,寅绍不基。临御以来,仰蒙慈母后皇太后垂帘听政,宵旰忧劳;嗣奉懿旨,命朕亲裁大政。仰维列圣家法,一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为本,自维德薄,敢不朝乾夕惕,惟日孜孜?
十余年来,禀承慈训,勤求上理,虽幸官军所至,粤捻各匪,次第削平;滇黔关陇苗匪回乱,分别剿抚,俱臻安靖,外抗俄罗斯,亦得全胜,北海之地,复属中国。而兵燹之余,吾民疮痍未复,每一念及寤寐难安。各直省遇有水旱偏灾,凡疆臣请蠲请赈,无不立沛恩施。深宫兢惕之怀,当为中外臣民所共见。
朕体气素强,本年十一月适出天花,加意调摄,乃迩日以来,元气日亏,以致弥留不起,岂非天乎!
顾念统绪至重,亟宜传付得人。幸皇后与瑛妃有孕,江山后继有望,特奉皇太后懿旨,待后宫诞下皇子,入继大统,后宫未曾诞育时,请母后皇太后临朝称制,以慈禧皇太后之宝,称制发诏,中外侍奉母后皇太后,一如朕亲临,钦哉!”
太后看到了“顾念统绪至重,亟宜传付得人。”一行字,不免喃喃自语,潸然泪下,“传付得人传付得人,希望真的如此。”太后用帕子拭泪,“用印发下去吧!”
太后用“慈禧太后之宝”下达临朝称制以来第一道懿旨:说明自己临朝称制乃是不得已为之,先是皇帝遗命,再者群臣劝谏,故“暂从其请”,“待嗣皇帝降生,扶持幼主,再行垂帘听政。”再表明自己的志向,“秉承大行皇帝遗志,推行洋务,整顿武备,内抚万民,外御强敌”这差不多是慈禧太后的执政理念和纲领,虽然仓促发布,但也有其中内涵之意,这第一道下的懿旨就是文祥口述,沈桂芬执笔,沈桂芬存了一个心眼,加上了几句,“依照同治初年,外朝托付军机大臣之例,与垂帘听政无非隔一帘而已,毋庸赘言。”这话大有讲究,但是皇太后也不在乎,依旧明发天下。
第二道是:“硕恭亲王为议政王,仿同治初年之例,总揽朝政。”
第三道就是庄亲王进军机处,睿亲王进御前大臣,徐桐进东阁大学士,主持修撰同治大典,这典籍原本是囊括西洋诸书并历朝会典,大行皇帝在时就有编纂之意,只是拖延了下来,如今已经开始修撰,奈何皇帝已经崩逝,徐桐亦是不甚唏嘘。
忙到这里,群臣已经是呆了一个早上,金乌凌空,一道道旨意下发,中外都已经知道了皇帝驾崩的消息,京师满城缟素,是为国丧,既然以及定下了接下来朝政的处理制度,那么大行皇帝就应该移位了,遗体将奉到乾清宫停灵,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慈禧太后突然想起来了昔日咸丰年间,自己就是在乾清宫的后殿生下了同治皇帝,没想到,出生和停灵的地方居然会都在乾清宫。
群臣依次退下,哭灵的人去了乾清宫,内阁去文华殿商议六宫的封号和皇帝的谥号,军机处回军机处值庐处理政事,为了大行皇帝驾崩的事,军机处已经停摆两日了,如山的奏折堆满了值房,大家纷纷散去,只留下来了荣禄和武云迪两个人。
太后无言的坐在宝座之上,中午的阳光照进了养心殿,太后的面容模糊一片,武云迪躬身行礼,“太后,为防止有人生变,请太后下旨,命丰台大营兵马入京驻守。”
“无需担心。”慈禧太后摇摇头,“能惹是生非的人都困在宫里头了,有着你在养心殿闹了这么一出,有心人也不敢有什么胆子再闹事,大军骤然入京,怕人心浮动,反而更乱,我现在就怕有乱子!”
荣禄跪下请命,“武大人在宫中主持,必然是万无一失的,臣自请命,任九门提督!”
慈禧太后点点头,“如此甚好,也不必经过吏部,我下一道密旨给你,你节制九门提督军务,九门提督若是不傻,必然知道我的用意,冯三保也是自己人,他执掌警察署,手里有人,你吩咐他,务必要维持京师秩序,不许出乱子,凡事以稳为上!”
“是!”武云迪已经下去巡视宫禁,皇太后从“中正仁和”牌匾下的宝座走了出来,神色复杂的看着荣禄,“如此就辛苦你了。”
“谢谢你。”
荣禄身子一震,“皇太后不要太伤心了,凡事有奴才在。”
荣禄也走了,养心殿的正殿上只留下了皇太后一个人,她站着发了一会呆,突然腹部一阵绞痛,有种慑人的嗜觉翻涌上来,皇太后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整整一天不吃不喝了。
她慢慢得走出了养心殿,唐五福已经焦急的候在外头了,见到皇太后来不及行礼,“皇后娘娘在寿康宫动了胎气!”
慈禧太后一惊,“怎么样了?”
“太医已经瞧过,不碍事。”唐五福苦着脸,“可是一直不吃不喝,以泪洗面,这样难过下去,肚子里头的皇子怎么受得了?奴才不敢不来禀告主子娘娘!”
寿康宫里也换上了白色的布幔,一副哀伤的气氛,太后走进了寿康门,看到了两边的铜狮子上也绑着白色的绢花,太后叹了一声,“既然皇后在这里住着,就不用居丧了,免得皇后看了刺心,更是无心养胎了。”
慈禧太后进了正殿,看到东边满地的坑,皇后只是萎顿在炕上,默默低头垂泪,慈安太后坐在一边低声劝慰着,见到慈禧太后进来,连忙起身,皇后也起身请安,“不要多礼了。”慈禧太后拉住了皇后的手,“手怎么这么凉?不要冻到了。”
“娘娘,她已经许久没吃东西了,她伤心,我实在是劝不住。”慈安太后哀道。
慈禧太后摇摇头,就这样拉着皇后的手,一起穿过隔间,到了东配殿,这里是太后平时用膳的地方,只见热气腾腾的膳桌上已经摆满了膳食,太后放下皇后的手,把她按在座位上,“多少也要吃些东西。”
慈禧太后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太监们一样样的奉上膳食,她用筷子夹起了一个玫瑰芝麻豆沙卷,吃了一口,放下不食,又拿着勺子喝了一碗豆浆,不知不觉就默默的垂下了泪。伺候的太监连忙跪下,“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皇后见到了太后流泪,她也越发痛哭了起来,皇太后让太监起来,依旧上菜,她慢慢的夹着筷子,慢慢哭着,嘴里丝毫不停下进食,把泪水和佳肴一同咀嚼,一同吞进了肚子里,像她的感情和全部的希望,都咽下了腹中。
太监们默默无言上菜,慈安太后默然呆坐不发一言,皇后见到慈禧太后这样,反而担心了起来,止住了泪水,“皇额娘请不要太伤心了,若是这样伤心,大行皇帝走的。”皇后哀声说道,“走的怕也不安心。”
“我知道你伤心。”慈禧太后努力得吃着东西,嘴巴塞的满满的,眼角却还是不住的流下泪,“我也伤心,我的伤心只有比你更多的,十几年的培养教导,我一心就是想让他成为千古一帝,光耀史册,强宗胜祖,没想到,他才二十出头,我才四十岁,就要这样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的一生梦想和追求,就这样绝望了,皇后。”慈禧太后泪眼滂沱望着阿鲁特氏,“你明白这种感受吗?就好像农民辛苦了一整年,快到秋收的时候,天灾人祸把你的收成全部夺走了,我们除了哭,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太后喝了半碗鸽子汤,“十三年前,我把文宗皇帝送走了,今天,我又把大行皇帝送走了,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是一个女人最悲哀的事情,我当然要哭,我要狠狠的哭,或许只有哭泣才能让我们缓解这些不能用言语表达,除却大喊大叫之外无法宣泄的情绪。”
皇后慢慢的起身,跪在了地上,慈禧太后拉起了皇后,“我的心里和你一样的难过,你没有了依靠,我何尝也不是没了依靠,只是你还有依靠,就是你的肚子。”慈禧太后凄然看着皇后,“我刚才在养心殿和诸王群臣力争,这才把帝位空悬,直到你诞生为止,若是平安产下皇子,你就是皇太后!”
“你的后半生就有了依靠,你只要想到这一点,就绝不会不吃东西,饿坏了你自己的身子,让大行皇帝和你的子嗣受委屈。”
皇后扑在了慈禧太后的怀里,两个人抱成一团,痛哭出声。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