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戮力同心(一)


  皇帝在九州清晏用了午膳,唐五福果然从长春仙馆献了一尾清蒸鲥鱼上来,十分美味,皇帝多用了半碗饭,陈胜文奉上了茶,皇帝说道,“等下就要见军机,这会子还是打个盹才是。”
  “万岁爷想去那里?”
  “去瑨贵人哪里吧。”
  陈胜文有些犹豫,“万岁爷还是先别去瑨贵人处吧。”
  “这是为何?”
  “今日早上,听说云太贵妃去了瑨贵人处。”陈胜文悄悄地说道,“也不知道说了什么,送云太贵妃出来的时候,瑨贵人眼睛红红的。”
  “这是怎么了?”皇帝奇道,“云太贵妃说了什么了?”
  “这奴才就不知道了。”
  皇帝点点头,“那就先别去了,免得见到她,若问起这件事,哭哭啼啼的,要朕做主,朕倒是两头难做人,罢了,那朕就在这里歇一会吧。你叫人告诉军机处,传旨:任科尔沁亲王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加钦差大臣衔。”
  “嗻。”
  陈胜文见到皇帝合上了眼,于是往后退了出去,又告诉内奏事处的太监,把皇帝的旨意传出去,内奏事处的太监领命,从九州清晏殿出来,朝着西南方向走到了勤政殿的军机处值庐,苏拉带着路,进了恭亲王的值房,把这个旨意一说,恭亲王点点头,“知道了。”这时候刚好是八位军机都在恭亲王这里,一个不拉,喝今年新贡的狮峰龙井,恭亲王放下茶盏,对着大家笑道,“皇上有了主意,咱们也不能落后不是?接下去是个什么章程,趁着今日大家都在,都说说看,如何料理北边的事儿。塞老,你管着理藩院和理教院,这事儿,您先说吧。”
  “是,皇上有了主意,咱们自然只有遵循的,在自己的权责之内,一定要做好此事,承化寺大喇嘛和白莲教都出境传教,这事儿一处,漠北蒙古的几个活佛心思也动了起来,想着也朝着北边去转转,上了文书来理教院,这里都准了,只是要配合诸部西进北上,所幸恭亲王高瞻远瞩,把这两块都交给了我,两者配合,想必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只是如今开始和俄罗斯人动武,粮草倒是不用担心,诸部都是就食当地,但拨给各藩部落、承化寺僧兵的火器弹药已经消耗了五六成,接下去,还是要兵部把火器弹药准备齐全了,才好继续干下去啊。”
  兵部如今是沈桂芬分管,见到塞尚阿说到自己,他点点头笑道,“赛公不用担心,工部和兵部的军火厂子已经日夜开工,一定要将这次各部所需的设备供应齐全,且。”他从袖子里拿出来了一个片子,递给了恭亲王,“英国大使和法国大使都来找过了下官,愿意把一些便宜的火器卖给咱们,自然这些都是颇为过时的。”
  “我倒是觉得不用买。”曾国藩捻须说道,“且不说这再便宜也必然要花费不少的银子,咱们自己这些火器,差不多都能造了,只是洋人们最新式的,还不能够,若是洋人们肯把最好的武器制造方式给咱们,咱们倒是可以重金购得,若是这些便宜货。”曾国藩摇摇头,“还不如交给军械厂制造罢了。”
  因为向国外购买要支付现银,而军械厂不是兵部主管就是工部主管,白给各部的,想必日后工部和兵部也不会追着自己要银子,这可能省下不少银子,只是这时候不能自己直说,宝鋆看着恭亲王,恭亲王微微沉思,点点头,“曾公说的极是,那就这样办,小山,若是他们愿意把最好的武器卖给咱们,咱们买一点,若是再卖给咱们武器的制造之法,也可以谈,贵些没关系。”
  沈桂芬看了曾国藩一样,含笑应下,又说了一件事,“俄罗斯大使抗议,蒙古诸部之中混有朝廷的人马,还指名道姓的说出了这次会盟是由库伦总兵杨岳斌一力组织的。要求中国要给俄罗斯一个交代。”
  文祥笑道,“这些俄罗斯最是蛮横,如今怎么这样的讲究外交礼仪了?”
  “无非是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又起了纷争,为了巴尔干半岛。”沈桂芬解释道,“据说,他的西边也很是不平静。”
  “还有什么事儿吗?”
  沈桂芬表示不知道俄罗斯西边什么事儿,塞尚阿红光满脸,轻轻的拍了一下茶几,“什么交代,自然是打诨过去就是,俗话说,正是趁他病,要他命,咱们离着边疆远,他们怕是更远,如今占了先手,更是要动作大些。”
  恭亲王点点头,“总理衙门那边,特别要和英国、德国,奥匈国三国搞好关系。德奥两国和俄罗斯接壤,咱们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保持亲近关系,让俄罗斯人疑神疑鬼就好。”恭亲王吩咐沈桂芬,“德国之前定了一艘铁甲船,算算日子,马上要到了,咱们大张旗鼓的宣传起来,报纸上多说说,再让总理衙门发出照会,邀请奥匈国皇太子来中国访问吧。”
  沈桂芬应下,“旧年议定和俄罗斯人必然有一战,但是如今咱们却还不能出动大军,先让诸部去闹一闹,咱们给钱给枪炮就是了,这样朝廷花费省一些,说到底,这外头的土地也不值当什么兴师动众,若是他们有效,咱们也不用沾染上身,让西方诸国疑惧,和俄罗斯的交易,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
  宝鋆不免吐槽,“俄罗斯人最无信用,海关那里已经许多商人反应,和俄罗斯人做生意,经常不支付货款或是把货物以次充好,旧年问俄罗斯人买旧的军舰,还怕他们不把船给咱们,把银子放在英吉利银行,等到他把银子给到咱们手上,这才把银子转给他们的。”
  “这国秉性如此,毫无诚信可言。”恭亲王摇摇头,“所以不可轻易相信,俄罗斯大使前来说退出新疆,绝不再犯,我也只是当做笑话,听听过去就算了。”
  大家虽然都是轻描淡写的说着事儿,可是谁都知道,这里头,暗地里先弄了多少心血多少人力物力进去,才有的如今这样似乎从容的地步,原本交通部要先修到京江铁路,这银子就先挪用到了库伦的官道,户部准备了三百万两准备买法国人的造船厂,如今也只好是延后。把几个擅征战的武官寻着由头贬斥到外蒙古,叫他们暗自练好兵。理藩院将意思通知到位,却又不能被俄罗斯人知道了内里,被他们抢得先机就不好了。又暗地里和德国奥匈等国通气,询问清楚他们的立场,诺言实惠一一发出去,总之要俄国人四面楚歌才好。更别说是多造了多少的武器压在库房里,而军械厂的工资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这些琐碎的事儿了。
  所有人都觉得发动战争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大不了皇帝金口一开,诏书下给俄罗斯就可以了,实际上对于具体事务的执政者来说,实在是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军机处内,恭众人离开了恭亲王的值房,各自去办自己的差事,恭亲王看着空荡荡的房间,不禁苦笑。
  自己这样辛苦,处置这些不是自己主张的事务,倒是不知道为了谁。
  朱格列夫又在总理衙门吃到了闭门羹,当然,郭嵩焘是十分客气的接待了他,但是嘴里半句实话都没有,对于任何方向的军事进展他都拒绝回答,朱格列夫自诩好歹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但是他质问郭嵩焘为什么库伦总兵会出现在俄罗斯国境内的时候,还是遭到了郭嵩焘貌似礼貌实际非常讽刺的话,可以说是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了。“相信库伦总兵,恩,大约还有别的朝廷士兵,迷了路吧,就像贵国在新疆一样,不小心到了贵国领土罢了,兵部已经发出照会,一定要叫他们立刻返回中国国土,绝不能因为迷路影响中俄两国关系。”
  “那需要多久?”
  “库伦虽然有了官道,但是再通往边境,就没有道路了,草原茫茫,也不知道何时他们能够接到命令,烦请大使先生稍作等待吧。”
  朱格列夫心里大骂,等到你的命令让他们接到,大约不知道是什么猴年马月了。俄罗斯本国的消息雪花一般从电报传出来,沙皇陛下对于远东的局势十分不满意,若是只限制在土耳其斯坦总督府一带也就罢了,库伦会盟诸部北上,西伯利亚总督府必然也不能置身事外。远东局势的不稳,会影响到和奥斯曼土耳其争夺巴尔干的战争,不容小觑啊。
  朱格列夫郁闷的走出了总理衙门的大堂,到东交民巷,也不先回俄罗斯大使馆,连续拜访了诸大国都在此处设立的大使馆,一圈走访下来,肚子里的气更盛,“英国人原来就是靠不住,他们对于我们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需求十分反对。”朱格列夫在房间里面来回踱步,马甲的扣子只扣了两个,肥肥的肚子从衬衫下爆了出来,他烦躁的开了一瓶铁罐的伏特加,喝了一大口,嘴里还是喃喃说道,边上大使馆的一等武官无奈的听着朱格列夫的抱怨。
  “所以我也只是去例行公事,没想到那个英国佬,还指责我们对中亚的居民太过残忍了,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哈哈真是可笑,他们以前还指望和我们平分帕米尔地区呢?怎么现在不要了吗?”
  “法国人倒是对我们支持,但是也只是流于口头,他们在远东根本就没有兵力投射,而且他们现在的目标是在非洲和印度洋一带,绝不是和我们有利益关系的中亚,这是唯一的好消息,他明天也会给总理衙门发出照会,抗议中国人入侵俄罗斯领土,要求退兵,不然他们就要派军舰北上维护俄罗斯人的利益,但是,但是,这个就当做威胁听一听就是了。”朱格列夫十分无奈,“法国人经济不景气,发动战争他们还不敢,更不敢北上,和中国人现在远东最强大的海军作对——而我们波罗的海的舰队因为在远东没有落脚点,所以还在北冰洋,赶过来和中国人对峙的话,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几个月,上帝啊。”朱格列夫大口喝了一口伏特加,浓烈的酒让他差点呛了出来,“到时候整个西伯利亚都是中国人的了!”
  一等武官迅速的记着笔记,劝朱格列夫不要生气,再说说其他国家的情况,朱格列夫坐了下来,脸色十分难看,“其余的可都没什么好消息了,难怪中国的皇太后去了德国和奥匈,却没有去圣彼得堡——肯定和德国、奥地利的皇帝有了什么秘密的约定,不然我去德国大使那里的时候,他态度十分冷漠,表示这件事和德国毫无关系,他不准备出面调停,而奥匈的大使,他们国家都自身难保了,还有空威胁我,要是俄罗斯人再在巴尔干半岛生事,影响到这里民族的归属,奥匈说不定会和中国结成联盟,对付俄罗斯。”朱格列夫抱着头苦恼的说,“虽然我们都知道,外交家的话是不能相信的,但是他们这么说,就算是恐吓,在圣彼得堡的沙皇陛下也不得不要注意这两个国家的动态——毕竟我们的核心利益在欧洲!”
  “所以我这才更加担心。”朱格列夫瘫在沙发上,双眼发直,“没想到,中国人居然把外交玩的这么厉害了,就算沙皇准备和中国人决一死战,也不得不考虑西边两个大国的动向和行为了。”
  一等武官把笔记本合上,“国内对于这次事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大人?要知道,外交是为了国家利益服务的,沙皇陛下和枢密院的态度,对于我们处理这次事情,十分关键。”
  “他们的意见是要控制住局势,不要把战事扩大,土耳其斯坦总督府必须要确定中国和俄罗斯的边境线,也就是说,浩罕的部分国土可以放弃。”朱格列夫说道,“不能影响和奥斯曼的战争进展。”
  “那北方呢?北鱼儿湖?”武官追问,“现在可不仅仅是土耳其斯坦总督府了。”
  土耳其斯坦总督府是管辖如今咸海里海到伊朗以北的大块平原土地,自从哈萨克汗国灭亡之后,俄罗斯对于此地的统治日益严酷,用先进的国家制度和军队武器,有计划的逐步蚕食中亚浩罕、布哈拉、希瓦三个汗国,这地方是几代沙皇梦寐已久的地方,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又是南下和英国在波斯高原争霸的桥头堡,位置十分关键。“那里比中亚更无关紧要。”朱格列夫厌恶地说道,“莫斯科的军队行军能到浩罕,却绝不能靠着冰雪线一带的泥路到达西伯利亚!”
  “那枢密院的意思,就让中国人侵占这个地方?”武官不可思议地说道,“这不可能吧。”
  “没什么不可能的。”朱格列夫闭上了眼睛,十分疲惫,“最多只是会让西伯利亚总督自己组织本地的士兵进行攻击,而帝国核心绝不会出兵的。伊万,我现在所奔走的原因就是为了保住西伯利亚的领土,我希望通过外交的手段来对付中国人,中亚那边,如果中国人得寸进尺,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在北边,我们需要更多的头脑和智慧来解决这次的危机,就算是默认让中国人拿走北鱼儿湖的领土和湖水,而不是通过签订条约的方式进行割让,我也认为这是骄傲的俄罗斯不可承受的屈辱。”


因顾惜朝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