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勤政亲贤(二)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3261
本格的鹰眉紧缩起来,盯着恭亲王,十分的惊讶,“宗人府的差事也不要办了,过几日你自己上折子辞了吧。”恭亲王继续说道。
“六叔,这事儿?”本格怒气冲冲,“那里轮到我头上了?”
“怎么轮不到你头上!”恭亲王不意本格还要狡辩,“冯二是你的家生子,在天津管着你的庄子和田地,打量着大家伙都不知道呢?我实话告诉你,这几个铁帽子王里头就属你最不安分!之前你父亲去世,你在世子的位置上耽误了两年,这对上就如此的怨怼!”恭亲王十分不悦,“素日里我也就当看不见,既然曾国藩查出来了,我就没有看着不办的道理,天津的事儿,若只是伤了崇厚一个人,我是半点不心疼,他是旗人,什么时候起复就是,可你和这些贝勒国公搞得花招,伤到了洋人,这别的底下的人,死了就死了,再怎么也不会处置到你们,可这洋人的军舰,一路北上,北洋水师抵挡不住,我就安排你去守大沽口的炮台如何?你若是守得住,我二话不说,天下的洋人你尽可都杀了!”
本格的脸上被说的火辣辣的,“论理,有些话我也不该讲,不过既然这里头就咱们叔侄两个,不防我也多说几句,听不听在你。”恭亲王面无表情地说道,“这铁帽子王是祖宗千辛万苦打下来的不假,可这后世子孙享了这么多年福,论理也差不多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么多年下来,你算算,多少辈了?享的福是大,将来受得祸也必然大,你瞧着怡亲王和郑亲王就知道了,如今还在盛京呢,就怕自己行事不端,自己遭罪不说,还连累了家人,连累了这个祖宗赚下来的爵位!今个的事儿,我单独留了你下来,也是给你留点颜面,免得几个世袭罔替的王爵里头,就你一家豫亲王府给大清朝抹黑!”
本格又羞又愧,只能唯唯诺诺,“六叔教训的是,我只是看不过那些八旗的包衣奴才,在天津赚了钱就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踩到了我们这些王府的头上来,这才鼓捣着使人在捣乱呢,也不是针对洋人。”
恭亲王摇摇头,“天津的庄子和田地都充公了,你就不用想了,这也是给你的教训,本格,本朝不同前朝,宗室亲贵是最看重的,诸王当差都是寻常事儿,出将入相亦是简简单单,你若是用心当差,一心为上,谁都不会小瞧了你。”
本格默然走出了宗人府,亲随连忙打千上前搀扶住本格,本格一把推开,咬着牙低声一字一顿的喝道:“曾、国、藩!”
次日豫亲王本格折辞去御前大臣,内侍卫大臣、宗正的职位,太后应允,彼时恰好恭亲王等军机大臣在御前,太后不满得说道:“如此处置未免太轻了。”
“到底是手下奴才干的事儿,他担着监管不力的职责就够了,且。”恭亲王肃然说道,“法兰西人的舰队还未退去,万岁爷也要马上亲政了,一切以稳定为上,不可对宗室太过苛责,以致人心浮动。”
太后听到亲政两个字不免眼光闪动,“总理衙门的人在谈呢?”太后问道,“北洋那边怎么说?”
朱学勤说道:“北洋水师原本有旅顺和青岛两个军港,各停有军舰若干,彭玉麟已经下令,在连云港以北,就已经部署各种暗哨,确保法兰西舰队一旦进入山东,咱们不论是否迎战,都可以做好准备。”
“法国人来势汹汹,多半只是为了钱财。”慈禧太后断然说道,“素日里已经给了许多,如今切不可再给银钱!不然以为中国软弱可欺,只是派上几艘舰队就想打秋风敲竹杠,未免做的是清秋大梦,把咱们想的太可欺负了!”
宝鋆劝道:“太后请放心,洋人若是要钱,反倒是好办,若是少些,户部倒是还有积银,只是怕洋人狮子大开口,还要什么赔礼道歉什么的。”
“可笑!”慈禧太后连连冷笑,“无非是死了几个商人而已,官面上的人一根毛都没事儿,要赔礼道歉?真真是得寸进尺。”
众人面面相觑,没曾想太后居然突然强硬了起来,莫非,太后想着要让此事办砸?
办砸了,是谁会受益?大家都不是傻子,这时候也只好继续劝太后,朱学勤磕了个头说,“太后说是自然不错,对着外夷原本就应该不能失了国体,只是如今北洋水师训练未成,军舰有了不少,但水师兵丁不甚熟练,实战机会也不甚多,法兰西乃是西洋海军强国,骤然遭遇,怕猝不及防,遭遇败绩,败了倒也不打紧,只是会影响到洋务之事。”曹毓瑛死后,朱学勤也深得恭亲王信赖,是典型的谋士,且他奏对的口气不像是别人那样,带着一个管家对着女主人的尊敬和亲昵,絮絮叨叨说着事儿,绝不会说什么高深莫测的辞藻,所以太后也颇为嘉许,“若是臣民知道花了这么多银子办了海军,在法国人面前不堪一击,岂不是要闹得群情激动?这与太后和议政王定下来的洋务之事,怕也是没有益处的,所以微臣以为,在水师还没练成之前,不宜和法国人冲突,若是真要练兵,日后找些弱一些的国家,慢慢练就是。”
本来太后还想反驳,没想到朱学勤也不是说一味着要避战,只是正确面对比自己实力强很多的敌人时候该如何处置,太后没有说话,恭亲王又说了一大堆的话,请太后忍耐为上,太后假装发怒,“罢了,你们都这么说,我自然是没别的办法,听你们的就是,只是洋人的舰队不许驶入渤海,若是有一艘军舰驶入了渤海湾而北洋水师毫无动作,那彭玉麟这个水师提督也就当到头了!你们把这话记下来,明发旨意下去!”
众人觉得让太后听从自己的意见,已经是扳回了一城,十分愉悦,连忙又称赞太后虚心纳谏,恭亲王继续说道:“庆海办差事很是老练,先帝在时候就和俄罗斯人勘定过东北边界,这次想必也能处理的好,请太后放心。”
皇帝面无表情的从勤政殿走了出来,准备回九州清晏,这几日皇帝都是歇在了慧妃处,没见到皇后,怪想念的,皇帝也不准备坐轿子,闲庭散步,一路看着湖光山色随意走着,穿着瀑布一般的紫藤花,就到了鹤圃,里头养了几只洁白如玉的仙鹤,皇帝背着手,颇有兴趣,地上捡了一颗鹅卵石,朝着那仙鹤投去,原本仪态雍容的仙鹤大吃一惊,跳开了起来,双翅猛振,却飞不起来,皇帝奇道:“怎么,仙鹤不是原本能飞的吗?”
“回万岁爷的话。”管着鹤圃的太监谄媚地笑道,“这仙鹤原本是能飞的,只是为了养在园子里,把仙鹤的翅膀,都用巧劲打断了骨头,外头看上去一般无二,但其实已经飞不起来了。”
皇帝皱着眉,有些话未免有些刺心,但是若这样发作了起来,又是笑话,还是陈胜文颇为精道,连忙喝住了那个太监,“说这些不着调的话作甚,快带万岁爷瞧别的去。”
鹤圃还有几只鸳鸯,锦鸡,没什么花头,同治皇帝意气阑珊,没什么游玩的性质,“罢了,回寝殿罢了。”
同治皇帝转了身,意外看到,在一大丛合欢花的掩映,有一角飞檐露出,瞧着规制,倒也不是小建筑,同治皇帝从未来过此处,不由得疑惑,于是问陈胜文,“这里头是什么地方?”
陈胜文抬头看了一眼,“回万岁爷,这里头是如意馆。”
“这里就是如意馆?朕倒是从未来过。”皇帝饶有兴致,“七叔和七婶第一次见面就在这里吗?”
“是。”陈胜文赔笑道,“一见钟情,这才结为夫妇呢。”
“走,咱们去瞧瞧。”皇帝笑道,“沾一点七叔的福分,说不定,也找一个人来一见钟情。”
陈胜文有些慌,“万岁爷说的什么话呢。”
“你这个杀才。”同治皇帝笑骂道,“说句玩笑就这样紧张,当真是无用!”
皇帝信步走进了如意馆,殿内也没人来迎接,一群人围着不知道在做什么,皇帝颇为好奇,止住了陈胜文的通传,蹑手蹑脚围了上去。
原来是一群人在看着一人作画,那个人低着头,皇帝看不清什么样子,边上的一个显然是如意馆的待诏,袖子上全是花料,待诏捻须点头说道:“王大人的这副夏日云水图,运笔用色不俗,倒是别具一格,寻常不能所见,不知师从何家。”
“贾大人过誉了。”一个犹如昆山玉碎般的轻柔声音响起,那个人还在作画,低着头说道,“无非是乡村野趣,难登大雅之堂,贾大人不嫌弃在下,肯让我在这如意馆班门弄斧,已经是感激不尽了,只不过幼年时候游历的地方颇多,这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画法都见了不少,所以自己琢磨出一点小玩意出来,让各位高贤见笑了。”
贾大人摇头晃脑,“王大人还是这样的谦虚,这夏日云水图,一见就觉十分清凉,似乎在这炎炎夏日让人心都静了下来,笔法不谈,这意境是十足十的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