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一马当先(四)


  “俄罗斯人如何,自然有中枢,有议政王和总理衙门干涉,你是北洋通商大臣,还不用当这些差事,若是俄罗斯人这么一恐吓,咱们就不要金州了,这天朝上国的体面摆哪里?再者钱货两讫,俄罗斯还想反悔?西洋各国虽然不讲仁义,可这出尔反尔的事儿,明面上是不敢做的,只是敢做那些阴私的勾当。”太后说道,“如今既然是朝见,你的功劳本宫和皇帝都是瞧见的,可本宫的话你要听清楚,金州虽然路途偏远,可也是花钱买回来的,有金子是咱们运气好,也能给朝廷多点花销,所以我这花了大价钱要筹办轮船来往金州,再者,皇帝也说了,天下承平已久,土地兼并日趋集中,百姓们没了田地,这出海是解决生路的法子,你不许阻碍了。”
  “是,奴才遵命。”崇厚伏在地上不敢起身,同治皇帝撇撇嘴,“你们这些和洋人做生意多的督抚,要给朝廷赚钱之外,更是要注意一点,面对洋人切不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天朝上国。”太后说着这个天朝上国词的时候分外来劲,“和他们做生意,自然是平起平坐,没有什么低人一等的意思,洋人们恭敬些,你也客气一点,若是不客气,也无需废话,不和他交往做生意便是了,这各国这么多人,少了张屠户,难不成就要吃混毛猪了嘛,既不能拿天朝上国的架势去藐视他们,也不能把洋人当做祖宗神仙供起来,俄罗斯人的事情本宫知道了,这是你第一任的巡抚,凡事难免有疏漏,日后要多上折子请教军机处和议政王,明白了吗。”
  太后一番话说的通俗易懂,最后一句话,说的更是意会深长,崇厚连忙称是,“好了,你跪安吧。”
  崇厚被小太监带了出去,外头冰天雪地的,刚刚出来就打了个寒噤,这才发现自己的小衣已经被冷汗浸透了。
  宫中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厢崇厚刚刚出来,军机处的几个人都知道了,贾桢正在和李鸿藻说着自己前几日在琉璃厂淘到一本前朝嘉靖年间的孤本书,宝鋆歪着在炕上抽水烟,文祥在闭目养神,曹毓瑛听到小太监来回报,对着盘腿坐在炕上喝茶的恭亲王说道,“地山被皇上训斥了。”
  地山是崇厚的字,宝鋆一个翻身起来,“是万岁爷发的话?”李鸿藻停下了嘴里的话,扭过头看着这边,“说是太后让万岁爷说话,万岁爷对着地山一顿训斥,这会子,正灰头土脸的出宫去了。”
  李鸿藻看了贾桢一眼,只见贾桢面带微笑,李鸿藻的眼中露出了难以察觉的精光,微微点头,随即和贾桢继续闲聊起来。
  宝鋆放下手里的水烟袋,“这倒是奇了,这太后垂帘,皇上是从来没有发话过的,如今倒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嘛。”曹毓瑛笑道,民间谚语就有太阳西边出之语,形容如今的同治皇帝是从西边的这位叶赫那拉氏太后生育的。
  曹毓瑛继续说道,“这虽然是玩笑话,可太后让皇上说的,想必这两宫的意思是一样的,崇厚,怕是不妙。”
  文祥摇摇头,“太后不会轻易动崇厚,他到天津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可做的事儿不算少,铁路的事儿也是深的太后嘉许,只是他确实是骨头软了一点,这俄罗斯人讹诈一番,他居然就退了,可见想必是以前富贵日子过惯了。”盐商富甲天下,盐道更是一等一的油水岗位,故此文祥有此一说。
  “这只怕也是托词。”曹毓瑛笑道,“不过地山他既然这么说,想必也是对着洋人有了敬畏之心,这慈不掌兵,巡抚素来是要镇压地方的,特别是天津这洋人极多的地方,教堂,使馆,商行如此之多,若是失了威风,如何镇抚一地,巡抚以后就是要总督了,地山软弱一点,日后总是不宜掌兵了。”在中枢就是可以如此指点江山,一言决定下面这些封疆大吏,地方诸侯的命运,虽然曹毓瑛的本官也不过是正二品的工部尚书,可入直军机,就是能决定同在二品的巡抚命运,这也就是如今的军机大臣被视之为宰相的缘故,谁都是眼睁睁的盯着要进军机处,就比如贾帧和周祖培,贾帧入了军机,纵使权柄不甚多,但是相比较文华殿大学士的周祖培,威风赫赫起止百里之遥,可如今军机处都是被恭亲王捏着,如今已经同治七年了,可军机处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人,死了李棠阶桂良沈兆霖,走了沈葆桢,别的人竟然是纹丝不动,不是恭亲王的人根本就别想着进军机处,旧年交通部的铁路差事办的不错,太后提了提让穆扬阿入直军机,还是给恭亲王挡了回去,太后暂时也就罢了,这也是恭亲王被朝中之人诟病的原因,除了你的人,别的人就不能进军机了?
  崇厚的性子软了些,曹毓瑛说的是实话。恭亲王点点头,“原本想着过几年让他来兵部,或者去神机营当差,如今看来,性子软了些,怕是兵事不能做,总理衙门的事儿也不好当差,毕竟对着洋人,若是软了,岂不是大丢天朝的脸面?”
  贾帧笑道,“我瞧着郭嵩焘就是很好,听说在英国和洋人们相处的极为融洽。不卑不亢,热情大方,英国人似乎对着他极为满意。”
  李鸿藻冷哼一声,“听说郭嵩焘在英国穿西洋服饰,见洋人均用西洋礼节,且听到英国国歌,必站起以表示恭敬,这样的人华夷不分,混乱纲纪,大丢天朝颜面,如何算得上好?使节外出,苏武是第一个榜样,昔日出使大漠,十八年不改中原服饰,这才是使节的风骨,这郭嵩焘一去英国,就换了祖宗不成?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都察院已经有人要准备参他了,王爷您也要有个主意才是!”
  宝鋆微微皱眉,正欲反唇相讥,曹毓瑛连忙打圆场,“入乡随俗是必然的嘛,砚斋公何须动怒,郭嵩焘若是失了本分,有司自然会处置。”曹毓瑛看看值房里的西洋钟,“时候差不多了,咱们也该准备准备,要叫起了。”
  李鸿藻还想着说什么,看见恭亲王也起身整理朝服,却也忍耐下来,悄无声息冷哼一声,暂时抛下此事,贾帧笑眯眯得看着众人,不发一言,宝鋆扶起文祥,这个冬天文祥的膝盖不小心摔伤了,行动有些不便,宝鋆悄悄得在文祥耳边说道,“这个完颜地山,挡了皇上的财路,被训斥了,真是活该。”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文祥摇摇头,“怕也有别的事儿,只怕。”文祥看着恭亲王起身出去的背影,“从此朝廷多事了。”
  “太后和王爷虽然和睦,可毕竟,朝廷的位置就这么些。”宝鋆也是明白,“到这个时候,在其位,就要争其权了。”
  “崇厚是咱们保举的,想必太后不能轻易撤换,难不成。”文祥抖了抖马蹄袖,“叫谁去?太后夹带里可没多少人。”
  一行人排好顺序,由恭亲王带着,排成两排肃穆得走到了养心殿,刚好李鸿章走了出来,见到恭亲王又连忙鞠躬——这时候在御前,不宜大礼参拜,“议政王。”
  “见过太后了?”恭亲王脸上淡淡的,“太后怎么说?”
  “太后问了问上海的事儿,又交代了一些差事,微臣也启奏了要在上海建橡胶厂的事儿,太后准了,由内务府出资六成,上海巡抚衙门主持。”
  “这倒罢了,只是小道。”恭亲王看了看李鸿章,只见李鸿章微微低头,背脊倒是挺得笔直,“听说你的淮军旧部在上海与民争利,整垮了好几家银号,论理本王也不会理会这些小事,可这银号倒了,里头存钱的人闹了起来,这可不是小事了,一不小心就会激起民变的。”
  宝鋆眯着眼看着李鸿章,军机大臣神色各异,李鸿章微微皱眉,正欲说些什么,那厢惇亲王窜了出来,一把拉住李鸿章,“走,天香楼有上号的鱼唇烩熊掌,本王要你这个大财主做东请客!”拉了一把李鸿章,见李鸿章不动,又似乎才发现恭亲王等一行军机大臣,哈哈一笑,“六弟,太后在里面等着你们呢,怎么还不进去?我知道你们军机处事多繁忙,这熊掌,我就不招呼你们去了。”
  恭亲王喊了一声五哥,随即无奈得摇摇头,“在养心殿五哥还是谨慎些,罢了。”恭亲王看着李鸿章,“你自己个注意着别走了大褶子。”随即越过两人,就到了正殿前头,小太监连忙打开遮风的厚布帘子,几个人进了正殿,跨步进了东暖阁,众人连忙跪下,只有恭亲王微微鞠躬,算是行礼毕了。
  李鸿章转头见恭亲王等人进殿,朝着惇亲王感激得说道,“多谢王爷解围,微臣十分感激。”
  “没事儿,谁叫你是本王的财神爷呢?本王不得不小心谨慎照顾好你,这大内里头,可不是你一个巡抚玩得转的。”李鸿章想起刚刚觐见的场景,心里十分赞成这话,默默点了点头,“行了,本王还要在御前伺候,你自己个出去就成,那熊掌,等着过了年,再等你的东道!”
  李鸿章应下,随即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走出了养心殿,在长长的宫墙之下走了几步,身后连忙又追上了一个跑的气喘吁吁的小太监,“李大人留步,安公公要见大人一面。”
  安德海也疾步从养心殿出来,朝着李鸿章行了个千礼,“哎哟,安兄弟你这是怎么,咱们哥两还闹这个虚礼作甚,快快起来。”安德海也只是作势,见到李鸿章客气,心里也是极为妥帖,“李大人。”安德海看了看那边上的两个小太监,小太监十分识趣,就往后退了十几步,“今个来,太后刚才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儿,要奴才悄悄得吩咐您。”安德海在李鸿章耳边说了几句话,李鸿章身子一震,连忙称是,安德海又说:“此外,奴才自己也有点小事,要托付李大人。”又细细把自己个的事儿说了,李鸿章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却也没说什么,只是应了下来。
  李鸿章出了紫禁城,一辆气派的西洋马车已经在外头等候多时,上了马车,李鸿章许久不说话,等到马车辚辚,过了东交民巷的时候,李鸿章这才睁开眼,“玉山,你觉得,太后知道了没有是我弄的彭玉麟?”
  “西征主帅的人选不宜再拖了。”太后利落的声音响起,“本宫意属浙闽总督左宗棠调任新疆总督,钦差大臣,军机处以为如何?”


因顾惜朝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