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灯前笑语(二)
作者:因顾惜朝|发布时间:2024-06-29 01:54:59|字数:4315
“昔日和梅姑青梅竹马,却是从未享受过一日真正的夫妻之情,如今和你如此相濡以沫七年,我已经是十分的庆幸,我若是杀了你,那下半辈子岂不是要愧疚终身,我宁愿和你天各一方,相忘于江湖,也不愿你不在此人世。”彭玉麟仔细看了看那幅画,用毛笔在那个侍女脸上添了几笔,“你来看,这是谁?”
洪宣娇凝视,只见娟秀的梅花枝桠之下,那位仕女活脱脱就是自己的模样,“只羡鸳鸯不羡仙。”洪宣娇极为感动,跪了下来,“老爷,我那里都不去生生死死都要跟着老爷你。”
“糊涂!”彭玉麟虽然动容,却是还是说道,“如今你走了他们找不到把柄,自然是就偃旗息鼓,你在这里,落了口实,将来咱们再也没有相见的时候了,你看着太后对着洪天福等人的样子,只要是有回转的余地,咱们总有相见的一天!我既然知道了你这么多年来的心思,我就不能让你如此糊涂下去,来人。”洪宣娇正欲说些什么,彭玉麟就开始叫人,叫了一下,发现没人理会,不由得有些恼怒,又扬着嗓子叫了一声,“来人!”
大雪弥漫之下,外头悄然无声,这会子就连洪宣娇也知道情况有变,猛地从发髻抽出一根金光闪闪的发簪,一个鱼跃,整个人横在彭玉麟身前,做出了一个防守的姿势,侧过脸对着彭玉麟说道,“老爷,有蹊跷,你快走。”
“我是封疆大吏,正一品北洋水师提督。”彭玉麟傲然挺立,一把拉开洪宣娇,“我倒是要看看是哪路神仙悄无声息得来到我这提督府!”
“嘿嘿。”一声刺骨阴沉沉的冷笑从门外响起,笑声一顿,从花厅门外鱼贯出了两排劲装瘦小的汉子,穿着灰色的袍服,带着黑色的披风,彭玉麟眉心一皱,看得出来这是宫中内侍的衣服,还未来得及说话,一个粗壮的无须白脸穿着红色太监服式的高大汉子昂首跨步进了花厅,目光炯炯,精光四射,太阳穴高高的往外突着,显然是一位武学高手,那个高大汉子,环视四周,见到了彭玉麟和洪宣娇,朝着洪宣娇好好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对着彭玉麟散漫的鞠了个躬,“奴才王大富参见提督大人,提督大人万安!”看着五大三粗,却是语气轻柔,声调尖锐,显然是一名内宦。
王大富虽然说着请安的话,可是只是微微弯了下腰,就连打千跪拜也是没有,论理,虽然内官尊贵,可彭玉麟毕竟是超品的侯爵,这个王大富不是伺候太后皇帝的贴身太监,没有跪下行礼,是他的失礼了,但是王大富来的蹊跷,就算朝廷有了处置自己的旨意,也不是一个太监来出京宣旨的,这都是戏文里不通政事的落魄文人瞎编的,他一个内官来这里做什么?彭玉麟微微狐疑,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王公公,悄无声息得驾临威海卫是想做什么?我倒是有些奇怪,怎么到了我这提督府,通报的下人都去哪里了?难不成都被公公扣住了?”
“是奴才办的,奴才倒是没有伤了他们,只是叫他们别动而已,别误了大帅的正事。”
“这可是公公失礼了。”彭玉麟面对着两排高手,仍是不落下风,听到王大富如此说话,不免沉下了脸,“这是军机要地,乃是北洋水师中枢首脑的地方,你这样肆无忌惮得闯进来不说,还扣住了我的中军官等,若是这时候起了战事,北洋水师出击不力,到时候这个责任是谁担?”
王大富披着大毡的披风,只是站在檐下,也不进花厅,就在雪下抬头看着彭玉麟,“大帅说笑了,奴才是什么牌位上的人,怎敢扣住他们?只不过是要让大帅让一个人出来,咱家把这个人带走。”王大富电光一般的眼神盯住洪宣娇,“咱们即刻就走!”
“你倒是得寸进尺。”彭玉麟坐了下来,手里拉住洪宣娇的手,洪宣娇的手心全是冷汗,显得紧张无比,“你想要从我这里带人,你岂不知,我北洋水师数千人马,就允许你们这样无缘无故带走我的人?无论是谁,没有旨意,说破天也别想带什么人出威海卫!”
“大帅说笑了,咱家怎么会没旨意,祖宗家法,没有旨意太监出京,即刻处斩。”王大富站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没有三两三,怎么敢上梁山。”王大富袖子里拿出一个红皮的册子,右手一扬,那个册子飞到了彭玉麟的跟前,彭玉麟一个抄手,接在了手里,身子一阵微微震动,可见王大富的内功深厚,彭玉麟打开一看,不由得睁大了眼睛,“这是?!?!?”
“太后密旨。”王大富语气低沉,声调却是尖利的很,“立着王大富将洪宣娇押解至京!”
彭玉麟连忙跪下,将那册子捧在头前,身子瑟瑟发抖,“这这这这……”
“提督大人,方才不是把太后他老人家的心思猜的很准吗?”王大富云淡风轻得说道,拿出了自己的一双白净的手,上下翻看,“怎么这会子又怕成这样子了?”
“微臣遵旨。”彭玉麟似乎放下了许多心事,“烦请公公将下官家眷好生照顾,下官感激不尽。”
“奴才不敢如此,请大帅放心。”王大富一挥披风,转身而走,就有两个太监垂着手到了洪宣娇的身边,洪宣娇转过头看着跪着的彭玉麟,彭玉麟温和得点点头,洪宣娇似乎就放下了心,拿着那根尖利的发髻跟着太监们走,“还请把这利器放下。”
这一行人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个王大富身边的亲随前来接走太后的密旨,“请问公公。”彭玉麟有些疑惑,“公公们是在哪个监当差的?”
“回大人的话,我们都是在掌仪司宣礼处伺候的。”
“恩?怎么地不是黏杆处?”彭玉麟微微有些疑惑,那个太监返身告退,消失了许久的中军官这才走了出来,“大帅,这些人是那里来的?似乎是京中来的?”
“是。”彭玉麟半闭着眼睛,“哎,我以为我躲在这威海卫,许多事情能避而远之,没想到,还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不得不投身上船,也罢,薇夫人若是能安然无恙,我这个水师提督,为谁尽忠不是尽忠?”
“只是,哎,大帅,没想到有些人不念及故人之情。”中军官为彭玉麟有些不值。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有时候不是自己想安歇就能停下来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彭玉麟看了看天色,乌云压城,“且看着吧。”
……
雪夜连驰不多日,王大富一行人就到了京师,进了德胜门,又到了顺贞门,顺贞门早就有人接应,洪宣娇坐的车去了西苑,王大富免去披风,一路无言到了毓庆宫后头的一个小小的无名宫苑,宫门处已经几个太监在候着了,王大富见到人,连忙站住请安问好,“王兄弟不必多礼。”一个清瘦的五十多岁的老太监尖着嗓子回道,“老祖宗叫咱家来问王兄弟,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已经办妥,人已经带去西苑,叫小子们严加看管着了。”
“恩,事儿办的不错。”那个清瘦的老太监手笼在袖子里,整个人缩成一团,似乎人畜无害,可王大富不敢怠慢,站在台阶下恭声回话,“可老祖宗倒是有些不满意,王兄弟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还请哥哥指点一二。”
“你分管着山东的事儿,这山东地面上的事儿,居然还是先给一个威海道先知道了,太后那里一时间没注意,倒是弄得不爽快儿,太后她老人家不爽快,咱们老祖宗也总要吃刮落,这事儿,自然就要怪罪到王兄弟你这头上了。”
王大富听到此言,连忙跪下,“是,请老祖宗责罚。”
“老祖宗秉承太后旨意,赏罚分明。”那个老太监眯着眼继续说道,“差事办得好,自然要赏,差事办砸了,也要罚!赏你三十两银子,罚你在这里跪上一个时辰。王大富,你服不服?”
“是,属下没有不服的,心服口服。”王大富跪直了身子,“奴才谢太后,老祖宗赏!”
那个老太监转过身子,到了内殿,掀开帘子,对着盘在坑上的德龄说道,“老祖宗,王大富已经把人带回来了。”
“不错,这彭玉麟果然是识趣的人,这宣礼处第一趟放外差,若是出了纰漏,彭玉麟闹起来,我的脸上不好看倒是罢了,只怕嘿嘿,太后她的布置就要被打乱了,要是叫人知道了,咱们学着前明的太监们弄出这个一个东西厂的玩意出来,怕是要生吃了咱们。”
“可咱们这夜路走多了,总是要见到鬼的。”那个老太监忧心忡忡,“日后前朝后宫总会知道。”
“知道了就知道了,只要咱们差事办得好就成,到时候谁也舍不得把咱们推进火坑的,叫人去北边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就等着主子娘娘的信儿呢。”
“今个这个好消息先告诉太后吧。”德龄站了起来,那个太监连忙扶住,“这到了同治七年了,这些日子过来,可不容易呢。”
“洪宣娇不见了?”恭亲王奇道,虽然军机手下并没有特务机构,但是消息自然不会不灵通,这一日,几个军机大臣围坐在直房里头,红罗碳点的室内温暖如春,听到苏拉来禀告,恭亲王不由得微微惊讶,“这可真是奇怪了,难不成,就这样飞了不成?”
“王爷,这必然是彭雪琴先下手为快了。”宝鋆捏着胡子笑道,“你想想,这事儿闹了出来,吃亏的可是他彭雪琴,一个闹得不好,岂不是要让回家养老去,这可是身家性命的大事儿啊,彭雪琴又不是没杀过人,当年在金陵,死在他炮下的逆贼们还少了去的?”
文祥默不作声,细细想了一会,问曹毓瑛:“这个威海道王真趋,琢如,你记性好,这个人是谁的人?”
曹毓瑛笑道:“文公,你这个天官管的是四品以上的,从五品的威海道不知何人倒是寻常。”曹毓瑛博文好记,寻常人记不住的地方官吏履历倒是记住了满腹,“此人别的不知道,下官只是知道,此人是湘军出来的,旧年平过长毛之乱,因功保举到了这个位置。”
恭亲王微微吃惊,这才知道无风不起浪,“可这。”恭亲王抬起头,见到贾帧外出巡视滦平,李鸿藻去给皇帝上课了,左右都是自己的体己人,“这是要拿自己的心腹开刀?”
曹毓瑛摇摇头,“话说彭雪琴主持北洋水师以来,北洋蒸蒸日上,前些日子又威逼西班牙吐出了苏禄国,实在是为咱们大清争气了,洪宣娇之事还不知真伪,若是真的,也不过是一个妇人而已,算不得什么,太后都已经让那洪秀全的儿子还好好活在京中,洪秀全的义妹而已,算的了什么?若是在太后手里,若是彭雪琴想要,太后早就赐下去了,这曾大帅未免着急了些。”曹毓瑛毕竟说的文雅,只是这么点了一句就不说了。
宝鋆哑然失笑,“老曹说的就是文雅,要我说,这个曾国藩手也未免伸太长了,这北洋水师是湘军的旧弟子凑起来的没错,可若是以为他就这样能名正言顺得当北洋水师的太上提督,那未免也是痴人说梦了吧?还有,他一个文臣,封疆两江,就是天下一等一油水的地方,中枢抽了湘军的精锐组建十二镇,可到底是没亏待曾国藩,给他父母亲三代追封,又给他一个公,从乾隆爷之后,这公爵可是没有过的!死人活人的封赏都到了,还想怎么着?又让湘军老弱病残入两江地方在衙门当差,这地方的武职都是他一言而决,报到军机处来,咱们王爷没有不准的,文公是个好性子,陈孚恩又是紧跟着皇太后的,这两江的要员都是他曾国藩一个人说了算,恩宠至此,想必谁都无话可说吧?旧年上京述职,曾国藩在王爷这里,苦求要免去两江总督,解甲归田养老,求一个安稳的晚年,王爷好言安慰,说本朝绝无兔死狗烹之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