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贺逢圣


  听到张雷不能自己来当人这格物院的院长,崇祯有些失望,确实按照张雷的功绩来说,没有人比他更加合适的了。
  不过张雷说还可以推荐一人,崇祯又再一次打起了精神,问道:“不知这人是谁?”
  张雷说道:“此人名叫仇崖,是徐大人的关门弟子,我们也有过合作,和微臣一样,他也是对科技发明及其狂热并且有着杰出成就的人才,可能是运气没有微臣好,因此不为人所知,身份还是松江廪生。”
  “竟然有如此人才流落民间,真是朕的损失!”崇祯痛心疾首地说道:“那他人在何处?”
  “微臣不知,不过徐大人应该知道。”张雷回答说。
  崇祯转过头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过来。”
  徐光启还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听到崇祯叫他,于是过来说道:“老臣在。”
  “听说你有个弟子叫做仇崖的?有没有这么个人?”崇祯问道。
  徐光启有些诧异,然后想到可能是张雷说的,于是说道:“确实是有这么一个人。”
  崇祯说道:“朕决定批准你的奏章,成立格物院,除了教授科技之学外,还否则将科技推向市场,你不是说过,所有的科技的最终目的都是推向市场作用于民吗?”
  对于崇祯突然之间批复了自己的奏章,徐光启显然有些转不过弯来,他说道:“皇上,按照老臣的估算,成立格物院至少需要二十万两白银。”
  崇祯哈哈大笑道:“你放心去做吧,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朕满足你的愿望,那个仇崖,就去担任南京工部营缮所所副,主管格物院一事。”
  “那老臣先替弟子谢皇上隆恩了。”徐光启说道,这南京工部营缮所所副虽然只是个正八品的小官,不过毕竟也比仇崖现在这白丁身份要好得多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那蒸汽机的水已经烧开了,发出了声音,张雷说道:“皇上,请看微臣来演示蒸汽机。”
  大家都围拢了过来,切割机转动起来,大家都显得十分惊讶,张雷解释说道:“只需要往炉膛里面烧火,水烧开的蒸汽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蒸汽传送进切割机的驱动装置,带动锯条的转动。”
  锯条已经开始转动了起来,蒸汽的动力再加上惯性的作用,使得锯条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儿的时间已经发出了嗡嗡的声音。
  张雷看到是时候了,于是将那女人腰肢粗细的一截圆木放到了台子上面,随着“滋滋滋……”一连串的声音,不过眨眼的功夫,木头就被整齐地分成了两半。
  这效率,可比人工不知道快了多少倍了。
  看到大家目瞪口呆的模样,张雷十分得意,崇祯说道:“这就是蒸汽机?”
  张雷说:“这是蒸汽机,这个是切割机,蒸汽机产生蒸汽作为推动切割机运转,只要有足够的水和燃料,那切割机就可以永远工作下去。”
  “奇哉妙哉,张爱奇思妙想,巧夺天工啊。”崇祯赞叹道。
  张雷看他似乎是十分高兴,乘机说道:“皇上,蒸汽机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微臣正在构思一种交通工具,利用蒸汽作为动力,一次性可以运输数千人乃至上万人到全国任何地方,日夜兼程,吃穿都在这上面,从最难到最北横跨整个国家也只需要五天的时间。”
  崇祯震惊了!
  诸位大臣也震惊了!
  徐光启也震惊了!
  大家都在脑海中奋力地想象着那个场景,马车最多也就能坐四个人,那成千上万人在一辆车上是什么概念?现在就算是从松江府上京也要半个月的时间,而张雷设计中的交通工具从国家的最南边到最北边也只需要五天。
  那么如果在打战的时候,一下子运送出数万人,那岂不是等于一支从天而降的奇兵?!
  没有人相信张雷的话,大家都在认为这只不过是他头脑发热信口胡说而已,年轻人嘛,爱慕虚荣,第一次见着皇上,想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样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牛皮稍微吹得大了点罢了。
  看到他们的表情张雷就知道他们不相信,不过他并不奇怪我,历史上当火车第一次出现在封闭的中国的时候,还有人被它吓哭的。
  “皇上,诸位大人,微臣知道你们认为刚刚所说是夸大其词了,但是微臣却能够万分肯定,只要皇上能够准许微臣进行这一项工程的研究,不出三年,微臣便可将这一种伟大的交通工具呈现在皇上面前,而且考虑到资金的问题,微臣不需要国家支付任何费用,只需要皇上答应微臣,在微臣有需要的时候,为微臣开个方便之门。”张雷郑重其事地说道。
  不等大家说话,他又接着说:“除此之外,微臣还在研究新式的炮船,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将会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的图纸都送与格物院!”
  当张雷说到设计制造新式交通工具的时候,崇祯还想说朝廷担负不起研究费用了,不过张雷一说自己负责,崇祯马上便不说话了,这样的结果,他太喜闻乐见了,再加上张雷刚刚送了自己那么多钱,顿时对他是越看越顺眼了,说道:“张爱卿,果真是我大明朝栋梁之材!”
  张雷弓着身子,谦虚地回答说:“为国尽忠乃是为官者本分罢了。”
  崇祯心情大好,说道:“好,那朕便要赏你……赏你什么好呢?对了,先赏你住宅一套,就在京城,随时准备接受朕的召唤,还有,朕再赐你特权,但凡是和科技有关的,你可以便宜行事。”
  张雷大喜,不由得跪在了地上,高呼道:“微臣谢主隆恩。”
  虽然没有升官发财,但是对于张雷来说,那个便宜行事,却比升官发财好用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臣走上来说道:“皇上,此子年少无须,办事牢靠程度还有待商榷,皇上给他如此大权利,恐怕不妥。”他头戴七梁无雉尾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显然是驸马爷。
  大家都能够看得出来,现在的崇祯正在兴头上,所以都乖乖地没有去说话,却不料这驸马爷站了出来唱反调,大家都不由的朝他看了过去,他看起来不过刚刚三十出头,面容白净,如同戏台上的白脸小生。
  “驸马,你有什么意见么?说说看,为何不妥?”果然,对于他的出现和反对,崇祯显得有些愠怒。
  毕竟是当了数年的驸马爷了,对于察言观色还是有一套的,崇祯语气中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不由得缩了缩脖子,但是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皇上,张雷以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已经当上了锦衣卫副千户,正七品把总,也算得上是风光一时无两,若是再给他大权,臣恐怕别人心中不服他。”
  崇祯说道:“自朕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心想着富民强国,唯才是用,如今出现了人才,你们又不准朕提拔,你们说说看,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思?张爱卿的贡献大家想必也有所耳闻,前一阵子中都暴雨,黄河决口,他是怎么做的,你们又是怎么做的?想想看,他还不到二十岁,事情完了之后没有向朕要过哪怕一两银子,你们再去巢县看看,看看那里的百姓是有多富有,对张爱卿是有多敬佩,虽然他没有读过书进过学堂,没有功名,那又怎么样?现在朕还就把话撂在这里了,你们谁要是能够让一方百姓富强,或者是发明出三样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出来,朕直接让他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原本九品小官直接升级到六品,原本的三品官员那就是一品大员!
  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张雷,崇祯可真是舍得下本钱,不过这恐怕也是被逼急了,各地都在造反,都在闹灾祸,偏偏国库还没钱,现在张雷送上这么个赚钱的机会,要是谁反对的话他不拼命才是怪事。
  不过很快的,大家又偃鼓息旗了,除了张雷这样的怪胎能够做出这样的东西来之外,谁还会有这本事?所以尽管崇祯放出来的条件十分诱人,但是根本就等于是空话,没有人能够办得到的。
  因此,大家也都乖乖闭上了嘴巴,没有人再说张雷的闲话,崇祯的话已经放在那里了,谁能够做到的话马上就升官发财,大家一视同仁,谁还敢议论呢?
  旁边的蒸汽机已经停了下来,因为木柴已经烧完了,张雷想到不久之前张晨所说的成立博物馆的事情,便马上对崇祯说道:“皇上,微臣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加入能够开放思想,让所有的人都参与到这上面来,那样在全国都掀起科学的热潮,您在下令发明出了有用的东西来之后必须将产品和设计图贡献给格物院。”
  “谁会像你一样把所有的发明成果都送给朕啊。”崇祯以为张雷是在说笑话呢,不由得调笑道,一下子缓解了现场严肃的气氛。
  对于这个,张雷早就已经想好了,说道:“皇上,《史记食货志》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微臣将成果贡献给皇上那是分内之事,若想别人也将这创新发明贡献给格物院,那就必须对他们做出奖励。”
  “是这么个道理,那张爱卿有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呢?”崇祯问道。
  张雷回答道:“在之前微臣想过成立一个发明奖励项目来进行这个工作,那就是谁发明出来了能够为百姓生活带来便利的东西那微臣就拿出一部分钱来对这个人进行奖励,然后技术和所有权归微臣所有,就在刚刚,微臣改变了主意,不但能够省掉这些奖励开支,而且还能够为格物院创造更高的利润。”
  “哦?有这等好事?”崇祯也好奇了起来。
  张雷说道:“微臣刚刚想到,谁发明了新产品,那如果将产品送到格物院来,格物院进行规模生产和推广,每产生一两银子的利润,那就给发明者计算一个分值的积分,当达到一定的积分之后,就可以得到皇上亲自颁发的相应等级的创新人称号,称号级别越高那作用也就越大,比如说免税,比如说准许做一些他们想做而现在又不能做的事情,那么,皇上不但可以获得发明,并且借以赚取利润和造福百姓,而且还能够将奖励的钱全部省下来,而所付出的,只不过是那一家人的所有税收和一些其他的小小的特权而已,实际上皇上您并没有任何损失。”
  “哈哈,张爱卿啊,朕发觉你不止是一个发明天才,这厚黑学也是深得其中精髓啊,好,朕就准许了你的计划,徐爱卿。”说到高兴处,崇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亲昵地和张雷开起了玩笑。
  徐光启听见叫自己的名字,赶紧过来说:“老臣在。”
  崇祯说道:“朕要你去做一个格物院以及发明奖的计划上来,要包涵实际的操作步骤和绝对的可行性,你就去做这个事情。”
  徐光启看了张雷一眼,这才说道:“老臣遵旨。”
  崇祯看了看蒸汽机和切割机,对张雷说道:“张爱卿,这台机器朕十分喜欢,不如你便将它送与朕,如何?”
  张雷赶紧回答说:“荣幸至极。”
  一行人又说了许久的话,现在的太阳已经在头顶上面了,想必崇祯也有些受不了了,于是便将旁边的数名士兵叫了过来,说道:“你们几个,帮朕把这东西给抬到后院去。”(御花园为清朝新增。)
  大家见没什么热闹看了,便散去了,张雷和徐光启两人一起往外走,其他的官员也纷纷过来讨好张雷,从崇祯今天的态度就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张雷将来必定会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张大人年纪轻轻便深得皇上赏识,恐怕今后青云直上,前途无量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官从张雷身边走过的时候,对他说道。
  张雷赶紧拱手还礼,谦虚地说:“多谢大人吉言,当今圣上圣明,必然不会埋没了人才。”
  今天早上进门的时候,大家对他是冷眼相看,没想到现在出门的时候,却如同众星捧月一般,世事变化之无常,可见一斑。
  快到城门下的时候,徐光启和张雷两人正准备出皇城,徐光启却突然之间加快了脚步,张雷赶紧跟了上去。
  到了门洞里面,张雷这才发觉,徐敏一脸着急的样子,正在和一个大臣说着话。
  “克繇。”徐光启叫出了一个张雷很陌生的名字。
  正在和徐敏说话的那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转过头来,看到徐光启之后,赶紧拱手道:“徐大人。”
  徐敏看到张雷了,立马就高兴地跳起来说道:“嘿,我在这里。”
  张雷一到她身边,她马上就说道:“呐,我进不去你们,所以就看不到你说的那个蒸汽机啦,这可不是我不来哦。”
  徐光启看到这个样子,不由得笑呵呵地说:“唉,这真的是女大不中留了。”
  “哪有哪有,叔叔你又笑话我了。”徐敏嘟着嘴撒娇道。
  张雷看着也是心神震荡,说道:“徐姑娘,以后你还会有机会见到蒸汽机的。”
  徐光启指着那个男人对这中年人说道:“来来来,为你们相互介绍一下,克繇啊,这就是经常和你说的那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很多方面你们都有共通之处啊。”
  接着他又转身对张雷说:“为你介绍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这位是太子冼马贺逢圣,字克繇,号对扬,湖广江夏人。”
  贺逢圣自幼家贫,为诸生时,与熊廷弼齐名,同受教于督学熊尚文,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贺逢圣中举人,此后数次会试落榜,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终于中式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年间,升洗马,天启二年(1622),任会试分校官,拔取华允诚,因不依附权阉魏忠贤,于天启七年(1627年)被削籍为民,崇祯初复职。
  听了徐光启的介绍,贺逢圣便对着张雷咿咿呀呀起来,手舞足蹈的,看起来和后世的聋哑人并无二致,张雷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徐光启一拍额头,说道:“啊呀呀,忘记最重要的一茬了,这克繇是一位聋哑人……”
  张雷恍然大悟,对于一个聋哑人能够当上太子冼马这样的大官,张雷只能感慨社会风气的兼容并包,看来政府并不排斥人身的缺陷,只要有才能,都会重用。
  想到这里,张雷顿时便觉得这大明朝不一般起来,并不像是后世历史书上所描述的那样了。
  徐光启抬头看了看天,说道:“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咱们边走边说吧。”
  他邀请张雷到自己的府上去共同商讨成立格物院的事情,张雷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第130章
  作为尚书,徐光启的府邸自然是非常气派的,地段也是极好,张雷想着崇祯赏赐自己的房子能够有这个的一半大就好了。
  一行人进来,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徐光启便吩咐下人去准备可口的饭菜。
  到了书房门口,徐光启对徐敏说道:“敏敏,咱们要商量事情,你就不必跟着来了,还有,不准偷听。”
  徐敏嘟着嘴不好高兴地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听?”
  张雷说:“听叔叔的话吧,他对朝廷的事情向来重视,你就不要任性了。”
  “哦,好吧,不进去就不进去,有什么大不了的。”徐敏双手在背后交叉,原地踱步,听了张雷的话,顺从地说道。
  徐光启诧异地看了一眼张雷,又看了一眼徐敏,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说道:“唉,真的是女大不中留了,那你去把峻岩叫过来。”
  到了书房里面按照主次做了,徐光启开口对张雷说道:“去年老夫就十分看好你,而你上次在松江府和我说的那些,现在也在慢慢的变为现实,说真的,在这一点上老夫是自愧不如啊,果然是老了的人,远没有你们年轻人那样说做就做的冲动了。”
  “话不是这么说,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张大人就当我是一个热血的愣头青吧。”张雷笑着说道。
  那个贺逢圣也吱吱呀呀地说话,张雷反正是不懂手语的,徐光启聚精会神地看着贺逢圣,时不时地点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的时间,徐光启说道:“克繇的意思是,改革这样的事情就是要愣头青去做才会成功,因为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不会瞻前顾后,做事情会简单明了。”
  张雷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汗颜道:“不用说得那么深奥,我觉得任何人做的任何事必定都是出自于原始的冲动,接下来才会去考虑做和不做对自己的影响会有什么不同,之所以不说对大家的影响,是因为我认为人都是趋利性动物,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有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才会激发去做的欲望。”
  “我从来都不认为我有多么伟大,我的初衷只不过是因为想让自己过的好一点,就好像我决定烤制烟草,是因为我受不了其他的村民整天在我家门口吵吵嚷嚷,再后来,我制作香烟是为了我自己家的烟草能够卖更多的钱,再再后来的火柴是为了点燃香烟的时候比较方便……仅此而已。”
  徐光启听得一阵愕然,随即只能哑然失笑道:“你这小子还真的有够实诚的。”
  “说实话,徐大人,我就是这么想的,能够做到什么地步我就怎么去做,能够帮人一把的就帮,这样就够了,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上来就忧国忧民信誓旦旦要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种话十有八九只是说说而已。”
  “对,你说的没错,老夫也一直崇尚实干兴国,可惜啊,这么多年了还没有你走得远。”徐光启说道。
  张雷赶紧说:“徐大人千万别这么说,要不是您指引着我照顾着我,哪里会有我的今天呢?可以说走到这一步,一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大人啊。”
  对于张雷这种有什么好处都记得分自己一半的做法,徐光启十分欣赏,他笑着说道:“所有的帮扶都会是在你自己拥有一定的实力下进行的,若不是你有那本事,老夫就算是再怎么扶持也没用啊。”
  不过他说的倒也是事实,如果张雷没有这两把刷子,那他现在也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木匠,连接触到朝廷的机会都是微乎其微的,更别说达到现在这样的身份地位了。
  徐光启又向贺逢圣问道:“克繇,最近在做什么?”
  贺逢圣吱吱呀呀地说起来,张雷经过徐光启的解释之后才明白,贺逢圣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整理聋人教育家思想家父亲贺时泰著作《思聪录》《人模样》《作师篇》。
  思聪录是明朝聋教书籍之一;人模样收录古代中国手言手语图示与军事手言和明朝军事手语;作师篇讲解怎么做教师怎么实践教育和特教,可以说是明朝教育著作之一。
  “原来是这样,教书育人,开化文明,而且还是聋人教育,可敬可佩。”张雷说。
  当时的张雷并没有想到,贺逢圣将会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交集,会和自己未来的大计划产生联系。
  三人又说了一些什么,基本上是关于聋人教育的问题,这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外面一人说道:“张大人,学生来了。”
  “进来吧。”徐光启说了一声,仇崖进来,看到贺逢圣也在,赶紧打了招呼,张雷笑着说道:“恭喜你了,现在得叫你一声仇大人了。”
  仇崖愕然,抓着后脑勺,一脸莫名其妙地问道:“呐,这是什么个情况?”
  徐光启笑着说道:“你现在可是南京工部营缮所所副,正七品的官儿。”
  张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仇大人,现在咱们可是一个品级的同僚了,而且我就是个练兵的,你可是在中都管工程的,肥差啊。”
  “啊?真的么?”仇崖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显然是因为幸福来得太突然了还没有做好准备。
  徐光启说道:“真的,老夫什么时候骗过你了?今儿早上张大人可是当着群臣的面演示了蒸汽机,皇上龙颜大悦,下令成立格物院,原本是叫了张大人来管理的,不过张大人推举了你。”
  他将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下,特别点名了这个位置是张雷让给他的。
  仇崖总算是明白过来了,他一脸欣喜的表情就好像是走在路上突然天上掉馅饼了一样。
  “学生多谢张大人栽培。”仇崖来到张雷面前恭恭敬敬地鞠躬,自称学生,这职务既然是张雷让给他的,那么叫上一声先生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张雷扶起他来,说道:“仇大人莫要行此大礼,咱们现在可是平起平坐的官儿了,不能那样拘谨,而且你在京城做官儿,比我这外官要厉害多了,以后还得仰仗您哪。”
  “张大人这么说那就折煞我了,要不是您,我现在估计都还在那山上草屋中看书,哪里还会有今天?”仇崖谦让道。
  张雷还要说话,我徐光启打断道:“行了行了,你们两个要再说来说去天都要黑了,咱们还是来说正事吧,峻岩哪,叫你过来除了告诉你这个消息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格物院的开办问题,毕竟你现在已经是格物院的院长了。”
  “格物院?就是您在之前说到的格物院?您不是说皇上因为资金问题而没有批复吗?怎么这几天的时间过去就改口了呢?”仇崖显然是知道格物院的事情的,但是他不知道崇祯已经批准建立格物院了。
  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徐光启的心情自然是好到没话说,他耐心地道:“先前不是和你说了吗?这张大人不但演示了自己新发明的蒸汽机,而且更是将自己所赚的钱拿出来,皇上有了银子,自然就能够建立这格物院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才能得了个这么样的官啊。”
  “原来是这样,看来张大人是有备而来,那不知道张大人是不是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呢?如果有的话不妨让大家参考参考。”仇崖看向张雷说道,张雷一上京城就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而且是一步接着一步,显然是计划周全了。
  徐光启经过这么一提醒,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对张雷说道:“今天早上的时候你和皇上说的那番话,是不是就是你自己的计划?现在事情定下来了,那些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吧,要不说说?”
  张雷早已经有了准备,他从怀里掏出来一本册子,说道:“既然我决定要上京城来了,那就不可能是一时的冲动,这里是我关于成立这个机构——额,现在叫做格物院——的一些看法和想法,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采纳的,或者是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徐光启拿来看,刚刚开始的时候,张雷阐述了这个机构的作用和地位,虽然行的是格物致知的事情,但是却比徐光启的奏章中设计的格物院还要定位准确,功能也更加强大,看得徐光启诧异不已。
  在介绍了格物院之后,接下来就写了格物院的运作,任何一个机构要想持续发展下去,有两样东西是绝对不能少的,第一是人才,任何一个团体都需要人才,官场需要有才能的官,管理天下要有才能的皇帝,打战要有才能的将领……同样,格物院所需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科技人才,其次,第二就是市场,国家需要有地方产生税收才会有经济力量,有臣民才能够产生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其他,而作为一个商业机构,唯一会考虑的,也就是市场的问题,没有市场,这个商业机构是不可能运作下去的。
  总体而论,张雷写的这一篇东西已经把他所能够列举出来的一个机构的运作方式和持续发展各个方面都考虑清楚了,比现行的任何人能够想到的还要仔细和周全,这毕竟是几百年后的思维,而且还是经过了时间和市场检验过的成熟的模式。
  “妙哉……妙哉……”徐光启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新奇的东西,能够跳出了权利和裙带关系,纯粹从商业的角度来定位一个机构,并且还完美得无可挑剔,如果这都是张雷想出来的,那么张雷可真的算得上是奇才了,他一边看一边忍不住赞叹。
  仇崖和贺逢圣两个看到连徐光启都是啧啧称奇,心中自然对张雷的计划万份好奇,等徐光启看完之后,两人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心中的震惊不亚于徐光启。
  看完之后,三人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张雷,搞得张雷莫名其妙,不由自主了摸了摸脸上,问道:“都这样来看着我看什么?难不成我脸上有什么东西?”
  徐光启沉声问道:“张大人,这些果真都是你想出来的?”
  “不是我又还会有谁?徐大人,莫不是怀疑我这是抄袭的别人的?”张雷严肃地回答说,除了他自己已经用亲身经历证明了穿越这一回事以外,其他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穿越上面来的。
  “当然不是,我是想着张老板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人才,都可以将他们请到格物院来,格物院需要他们。”徐光启说道。
  张雷想到了威廉和凯勒两人,如果能够将两个人给请到格物院来,给他们更大的自由权限和发挥空间,那么不管是在科技启蒙方面还是在科学著作翻译上面,都会产生巨大的效用。
  想到这里,张雷开口道:“徐家营现在有两个外国传教士,如果能够将他们请到格物院来的话,我想应该是可以的。”
  “传教士?”徐光启本身就是一个教徒,对于这个身份自然是十分敏感的,听张雷这么说,顿时觉得有些好奇,问道:“这些传教士都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听了这话,张雷意识都自己说漏嘴了,如果将自己和凯勒他们的相遇原原本本地说出来的话,再经过有心人一查验,自己将会惹上天大的麻烦,他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们是在广州的时候碰到的,当时他们带着许多书,而我也和家人走散了,因为我们对科技的狂热是一样的,所以一拍即合,当时他们还到了京城来,后来在我开发徐家营的时候我请他们过去帮忙了,现在看来格物院会更加适合他们。”
  对于张雷的这一番话徐光启并没有产生怀疑,他点点头说:“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请他们过来吧,有了皇上的首肯和你这完美的规划,这个格物院是一定能够成长起来的。”
  仇崖说道:“那咱们现在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呢?”
  他现在是格物院的院长级人物了,数十年科举就是为了谋求这一官半职,现在有了机会自然要好好珍惜,而要想让格物院和自己一鸣惊人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格物院的第一件事情要做什么,这关系到世人对格物院的看法以及他能不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
  对于这个,不管是徐光启还是贺逢圣,都比不上张雷有发言权,所以他们也就没有说话,张雷说道:“现在皇上最缺的是什么?钱,他之所以支持格物院,也就是因为我向他保证过,格物院一定能够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格物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赚钱,赚大钱。”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做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赚到大钱呢?格物院还没有成立,所以不可能像你的张氏科技那样一下子就推出很多东西来吧?”仇崖有点担心地说道。
  张雷笑道:“为什么不可能呢?张氏科技只不过是我一个人带领一群百姓长时间积累而打下来的基业,但是格物院不一样啊,格物院可是皇上批准成立的机构,而且准许我们便宜行事,那么,皇家那么多优秀的工匠,咱们随便调一批过来,那岂不是比我那些工匠水平要高得多了?”
  “对啊,张大人真的算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了,格物院朝廷开办的机构,那当然是可以调用皇家工匠的。”仇崖这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张雷点点头,说道:“是的,我已经把所有的张氏科技的发明项目全部转交给了格物院,只要你这个院长一声令下。”
  仇崖喜不自胜,挫着手说道:“真的吗?那我们明天就开始吧。”看他那样子和语气,似乎是巴不得今天下午能够完成这些工作才好。
  把基本的东西都商议决定了之后,刚好到了吃饭的时间,吃过了中午饭,仇崖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而张雷却在徐光启的带领下去看自己的房子,然后去客栈结账,正式住进了皇上赏赐给他的宅院。
  很快的,在奏明了崇祯之后,格物院当即将造办处的所有的工匠都集中了起来,其中就包括了百年木工的那些工匠。
  这个结果顿时让百年木工后面的那些勋戚门暴跳如雷,这百年木工本来就是他们弄的,现在却突然成立了什么格物院,要抽调这些工匠去制作机械,百年木工原本生意就不怎么样,要是再将这些工匠抽调出去,那百年木工距离倒闭也就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这格物院的成立和运作的实际主使人,正是张氏科技的老板张雷。
  于是,一场针对张雷的计划就开始悄悄酝酿起来了,但是张雷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区区一个百年木工,除了背后的那些皇亲国戚是他惹不起的之外,其他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第131章
  既然将仇崖认命为南京工部营缮所所副,崇祯的用意自然是十分明显的,现在北京正是那些勋戚以及各大官员的地盘,格物院要想在京城混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崇祯和徐光启两人商量之后,一致认为将格物院迁到旧都南京,不但可以避开其他势力的锋芒,不与他们进行正面交接,又可以提供充足的土地进行工厂的建设。
  因为朝廷积蓄全无,所以整个皇室自然是没有力量再去追求那些物质享受了,偌大的造办处冷清得像是过气了的被打进了冷宫的嫔妃,幸好因为格物院的建立,崇祯又急需资金,所以下令所有的工匠全部迁到南京去了。
  百年木工原本就是靠着造办处的工匠来维持生计的,现在这突然把所有的工匠都全部抽调到南京去了,百年木工顿时就成了无水之泉无根之木,在整个松江府的同行的目瞪口呆之下,干脆利落地关门大吉了。
  徐光启被崇祯皇帝任命辅助仇崖,再加上张雷想着也没什么事情好做的,于是便都去到了南京。
  这次是皇上任命的,自然不同凡响,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往南京城,在靠近黄河的地方选定了地址,有了张雷强大的财力支持,格物院很快就建立起了第一家工厂——国家军工厂。
  国家军工厂的主要工作就是烧造高品质的钢材,用来代替原来的红铜制作大炮,而炮弹方面是完全不用担心的,有了张雷制作的火药,完全不必向之前那样的炮弹一样填充铁片铁球来杀敌,而是进化到了用火药爆炸的力量杀敌的阶段。
  虽然说仇崖在名义上面是格物院的院长,但是张雷却争取到了国家军工厂厂长的位置,也就是说军工厂虽然是在格物院旗下的,但是格物院只不过是相当于门面一样的存在,起实际作用的是格物院旗下的这些工厂。
  有了军工厂,张雷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制造大炮了,不必再像之前那样遮遮掩掩的还要为了没有样本而苦恼,事实上,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在火炮和连发铳这样的武器的制作和研发改进方面,张雷只有看着的份,张雷的职责只是监督。
  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在强大的国家机器的支持之下,军工厂已经开始运作,随着第一批新式火炮的下线投入战场,前线不久之后就传来了某战役胜利的消息,这已经是崇祯很久都没有听到过的消息了,龙颜大悦之下,对于格物院也是更加照顾,几乎要将它看作是未来的希望了。
  也正是因为格物院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面就取得了如此的成绩,让那些原本还对这个格物院有意见的人顿时闭嘴了,因为打战打了这么多年,结果是怎么样的大家都清楚,崇祯作为皇帝他是最清楚的。
  在军工厂的这一段日子里面,张雷还是在和徐家营以及松江府通过信件联络的,徐家营那边,钢铁厂已经陆陆续续制造了多台蒸汽机,提供给白杨的火柴厂使用,松江府那边,最让张雷感觉到吃惊的事情也就是百年木工的消失了,不过后来想想,这个中缘由张雷也算是明白了个七七八八,顿时对自己成立格物院这个一举多得的计划佩服不已。
  张雷作为军工厂的厂长,自然是有单独的住处的,而且他自己还建造了一片军工厂住宅区,但凡是军工厂的工人,按照家庭为单位,每一家都能够分到一户,虽然地方赶不上独门独院的宅子,可也比搭帐篷舒服多了,而且这工厂宿舍还附带了一个食堂,这个食堂的职责就是全天候免费供应工人们的饭食,凭借张雷发给的身份卡进行登记然后免费用餐。
  一连串的举措使得张雷的名声顿时就传播开来,而且工人们也被这待遇折服了,原先的他们只是做工然后拿着造办处发的薪水过日子,而现在却是除了拿造办处的薪水之外,还能够享受张雷提供的免费的吃和住,这就等于是员工福利了,纵观华夏文明史,再没有哪一朝哪一代如此重视过工人了。
  这一天,我照例是巡视完了回来,刚好是吃午饭的时间,张雷的府邸上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名叫韩赞周,是南京镇守太监,在格物院筹备和军工厂的成立等事情上面和张雷打过多次交道的。
  “韩公公,许久不见了,今儿个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吃了午饭没?要是没吃就将就在我这吃一顿怎么样?我吩咐下面再加几个菜,咱喝几杯。”张雷热情地说道。
  既然选在这个点来找张雷,那自然是顺便蹭饭的,韩赞周满脸笑容地说道:“张大人客气了,这怎么好意思?”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他脸上完全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
  张雷也不介意,说道:“那就在这里吃点吧,饭菜做的简单,你不要责怪。”现在的张雷正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所以自然而然的,他身上也带着一些上位者的气息了,而没有了之前那么小心翼翼。
  饭菜上桌,张雷和韩赞周分主次坐了,张雷吩咐下面的人上了一坛子好酒,对韩赞周说道:“刚好我一个人在家里面也没个陪我喝酒的,你来了正好,那咱们今天就不醉不归,你看如何?”
  韩赞周也是个嗜酒的人,平日里也没少和张雷斗酒,没想到今天他却是破天荒地拒绝了,说道:“酒可以以后再喝,我这次来却还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的,等事情商量好了再喝酒也不迟。”
  “哦?我说怎么今天有空过来我这里了,原来也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什么事。”既然不喝酒,张雷便把那酒坛子放在一边,问那韩赞周道。
  韩赞周说:“张老板想必听说过百年木工。”
  “百年木工?那自然是听过的,不知道大人你突然只见提起这个来干什么?那百年木工远在松江府。”张雷听他突然只见提到了百年木工,顿时十分诧异。
  韩赞周说道:“那是在之前,但是现在的百年木工已经倒闭了。”
  这个消息让张雷是知道的,当时他还吃惊了一把,只是不知道现在这韩赞周突然之间又说起这个来是什么用意。“不知道大人你为什么又提到这个百年木工?他倒闭我在之前和管家通信中就已经知晓了。”
  “既然已经知晓了,那我也就不多说了,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那百年木工就是因为你要弄这个什么格物院而将所有的工匠都抽调过来而导致的。”韩赞周说。
  张雷很平静地说:“这个我也已经知晓了。”
  但是韩赞周却突然之间很严肃地说道:“既然你已经知晓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是你知不知道现在百年木工的幕后主使者想要找你报仇?”
  “找我报仇?为什么?”这个张雷倒是没有认真想过了。
  韩赞周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坏了人家的好事,你说他们会不会善罢甘休?”
  张雷无奈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库想要充裕,想要平息战乱,我自然要这么做,大人你今天来是不是准备劝说我让步?”
  听他说起这个,韩赞周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道:“当然不是,我也是希望天下能够太平的,既然你这么做是对的,那我肯定是愿意站在你一边的,但是那些勋戚却也是不能不管不顾吧?”
  “那他们想怎么样?”张雷有些愠怒,自古以来,这种类型的人就是最让人讨厌的,不用做事,偏生又有点钱有点权利,到处惹是生非嚣张跋扈,反正出了什么乱子也有人来善后。
  韩赞周一看张雷的表情不对,立马就摆出一副笑脸,说道:“不是不是,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他们并不是想要你做出什么符合他们的要求的事情来,不过你也知道,他们创办百年木工的用意也只不过就是想发点小财而已,你这样一下子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会让他们心中不甘。”
  张雷可不想听他说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而是直接说道:“你就明白了告诉我他们想怎么样吧?”
  韩赞周说道:“他们原本是想着拿你的张氏商会开刀,但是因为还有些顾虑,再加上我知晓了这件事情,从中斡旋,现在他们和我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现在就是由我来和你说剩下的事情。”
  “说吧,他们想干什么。”张雷冷冷地说。
  韩赞周自然是双方的使者,自然对张雷这副表情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继续是活下去:“他们的意思是,他们入股,按照你张氏商会的办法,参与军工厂的运转。”
  “接着说。”
  “他们打算出资一百万两,要我来问问你,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能够占多少的股权?”终于说到最关键的地方了,韩赞周也开始紧张了起来,成败就在此一举。
  一百万两?他们还真的是够有钱的。
  张雷在心中这样想,嘴上却毫不犹豫地说:“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韩赞周听到这个数字之后皱了皱没有,说道:“这个是不是少了点?毕竟我听说当初成立了这个格物院总共也没有花这么多钱,就算是现在发展了,那也……”
  张雷打断他的话说道:“不用说那么多了,我的条件就在这里,他们这一百万两只占到整个格物院的百分之十的利益分成,就像是你刚才所说的,他们只是为了求财,那么他们出了这一百万两,从今以后整个格物院下属的所有的产业的收益的百分之十都归他们所有,而不仅仅是一个军工厂,而作为交换的条件,是他们维持现状,不能够干涉我任何的操作,否则,我相信皇上会很愿意知道这一百万两的来路的问题。”
  这一招恩威并施,让韩赞周没有一点反驳的机会,首先张雷确定了,以后不管整个格物院发展到多么壮大,这些勋戚们都能够分到百分之十的利润,这在以后绝对不是区区一百万两可以比拟的,其次,皇上现在的国库里面都穷得养不起老鼠了,而这些勋戚们一开口就是一百万两,可想而知这些钱会是什么来路。
  韩赞周想了想,确实也没有可能再从张雷那里要到更多的好处了,于是无可奈何地说道:“那好吧,我这就和他们去说去,要是他们不同意的话再来找你吧。”
  张雷笑道:“如果他们不同意的话你也不用找我了,我是不可能让步更多的了,来来来,事情要商量,饭也是要吃的,你看这菜都凉了,来来来,吃……”
  吃过了饭,送走韩赞周,张雷看着不远处偌大的一个军工厂,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些家伙果然是财大气粗,就算是自己折腾了这几年,要想一下子拿出一百万两现银来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了这一百万两,先不说这军工厂可以扩大规模,就是再建造两个军工厂也是够了的,不过现在工人们也就那么多,再扩张是不能够保证有足够的人手的,于是张雷便想着将这一百万两暂时先吞了再说,反正那些家伙也不可能要求每一年的利润不得低于多少了,就按照军工厂利润的百分之十给吧。
  下午的时候,张雷又迎来了一位老熟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死活都要拜他为师的李烁,这是不久之前张雷在给冯庸的信笺中特别提到的,说是如果可能的话就请李烁到南京来,没想到这才过去半个月他人就已经到了。
  “师父。”李烁还是和之前那样,见了张雷的第一句话就是叫上一句师父,而张雷看着这个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徒弟,心中却总觉得有些别扭,尽量让自己不去想这些问题,张雷将他请进了自己的书房,说道:“想必冯庸已经告诉额你我为什么要请你过来了,既然你已经来了,那就是已经答应了我的条件了。”
  李烁毫不犹豫地说道:“那是自然的,我已经把家里面的产业都清理出去了,全部套现入股格物院。”
  “那么大的产业啊,高林镇首富,我在之前也都没想过你会就这样答应我的要求,毕竟我也就许给了你格物院百分之十的股份而已。”张雷有些感慨地说道,对于李烁对自己的绝对信任,他感到非常感动。
  李烁却是毫不在意地说:“先生你这样说那就见外了,有了你的火药提纯技术,咱们的鞭炮厂生意一下子就火爆起来了,可以说你就是我们李家的恩人,现在你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哪里有不来的道理?若是我如此忘恩负义,那百姓们还不戳着脊梁骨骂我。”
  “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要是再这么说的话我就要羞愧而死了,你虽然说是我的学生,但是我现在什么都还没有教你,却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你来帮我,我都不好意思了。”张雷只不过是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所以才让李烁到来,原本没报什么希望,但是却没想到李烁这么够义气。
  李烁理所当然地说:“先生哪里没有教我什么东西?那火药不就是了么?再说了,这格物院可是皇上批准设立的,咱能够参与进来那都已经是荣耀的事情了,更别说还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这样一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便宜。”
  “好了,不说这些了,既然你叫了我一声先生,那我就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想必从那天我们分别之后,这段时间你对火药的提纯和配比应该有很高的控制能力了。”张雷说道。
  “是的,要制造出合格的烟花来,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现在我已经能够估算出那几种材料各自占多少的比例会有多大的爆炸威力了。”李烁对于自己的这点研究成果有些洋洋自得的说。
  张雷当即拍板:“好,我要的就是你这个本事,从现在开始,军工厂里面关于火药的配比的问题就交给你全权负责。”
  “啊?”李烁吃了一惊,张雷就这样就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这一份信任让他感觉到受宠若惊。
  “嗯,从现在开始,你的工作就是这个,配比火药,什么样的配方能够造成什么样的爆炸威力,你除了要亲自监督和配比之外,还要将这些配方做成书面材料交给我,你能不能做到?”张雷盯着李烁,严肃地问道。
  李烁顿时就感觉到自己的肩膀上面好像压上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但是想到这是在为皇上工作,而且还是如此重要的军工产业,他心中更多的却是一种自豪感。
  原本也就是这样,当一个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自己的价值对国家来说也是需要的,那么在心底就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好了,从现在开始你就住在我这里吧,反正也有这么多空房间,我老是一个人也感觉到沉闷,现在多了你一个,我们可以一起喝酒,倒也算是一种消遣。”张雷说道。


小酒浅酌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