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大锤落下
作者:竹下梨|发布时间:2024-06-29 01:36:47|字数:13397
和凄风苦雨的阿里者卫恰恰相反,这会儿城外的蒙古福余卫大营,却是喜气洋洋,人人都是兴高采烈,见了面都是乐乐呵呵的。
城中女真人乞降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伙儿也都不是瞎子,城头打起来的那面破破烂烂的白旗大伙儿还是分得清楚的,更何况那些女真人派来的使者已经到达了营中,刚才大伙儿都瞧去了呢!很有不少人冲着那使者吐了几口浓痰。
“尊敬的大汗,阿敏大人派遣小人前来拜见您。乞求您能允许我们卑微的投降,做您忠诚的奴仆。”
大汗汗帐之中,布置的很是奢华,方圆足有百步的大帐,比外面的地面高出来足足有一米多,这是游牧民族的高层人物住处特有的建筑方式——往地面上钉进去数百根一米长短,碗口粗细的木桩,然后在上面铺设一层厚厚的木板,再往上面,则是铺设大帐。
大帐之中,铺陈着厚厚的羊绒地毯,在帐篷的四壁上,挂满了大斧长枪巨锤之类的兵器,还有许多熊、老虎的头骨和皮毛悬挂在那里,显示出此间主人性子中定然是勇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上首的位置坐了一个身材矮壮,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他面色略黑,脸上透着一股因为久居高位而不怒自威的威严。他高坐在一张大椅上,这大椅上铺着一张完整的虎皮,虎头便是在座位前面,被他踩在脚下,跟一个锦墩也似。
此人正是哈不出。
在他周围,数十个身穿黑色重型铠甲的卫士环绕着,他们手里拿着的都是大斧巨锤之类的重型兵器——这也是仅剩的那些禁卫军了。
在他左手下边,海日查盖正以一种相当别扭的姿势站着,他没有穿几乎从不离身的铠甲,反而是穿着一件儿丝绸袍子,宽松的袍子在身上崩得紧紧的,身材看上去有些臃肿——这当然不是大王子殿下几日之间突然增重数十斤,而是因为里面包满了绷带。他前几日在偷袭得奴兵大营的过程中,一时大意,孤军深入,结果身负十余处伤口,若不是抢救的及时,只怕一条性命都没了。
也就是他这身板儿,才这几日的功夫就能下床走动了。
而站在右边的,则是新上任的近卫军百夫长,现在的统领,嘎鲁。
下面一个人以一种五体投地的谦卑姿势几乎是趴在地上,头磕在地上,恭敬的说着。
这是赵慢熊,他就是这一次女真遣来乞降的使者。因为阿敏觉得汉人比起女真人来说,更能说会道一些,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那些女真军官都觉得丢人,不愿意来。
赵慢熊心里存着怨恨,也顾不得给女真挣面子了,直接就开门见山的说要投降——如果正常情况的话,少不得要扯一些没用的场面话出来。
哈不出眼中是难以掩饰的兴奋和激动,他盯着赵慢熊,强自压抑住心中的情绪,用一种平淡的语气道:“你是何人?”
赵慢熊恭敬道:“小人汉军千户赵慢熊。”
“你这个卑贱的汉狗!”海日查盖大叫一声,眼中喷火的怒骂道:“还敢来?我要宰了你!”
他那日偷袭汉军奴兵,本来以为手拿把攥的胜利结果却是生生从手中溜走,而且自己还受了伤,自然是大大折损了面子。他可说是吃力不讨好,虽然受了伤,还是给哈不出狠狠的训斥了一通,而且军中也颇有一些闲言碎语说他蠢笨如猪,简直是废物一个。
像是海日查盖这种人,断断是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只会把罪责都赖在别人身上。
他这种行径毫无疑问让哈不出感觉在外人面前大大的丢了面子,立刻脸色一沉,声音阴冷道:“海日查盖,你这头蠢猪!给我滚下去!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儿?”
海日查盖终究是不敢跟他硬顶,不情不愿的冷哼一声,歪歪扭扭的走了出去。
哈不出急切的问道:“赵慢熊,我问你,梁砚秋可好?”
“梁砚秋?”赵慢熊寻思了一下,方才道:“可是那个人质?”
“没错儿。”
哈不出盯着赵慢熊,心里有些忐忑,生怕他说出死了这两个字来——自己先偷袭的女真人,人家把梁砚秋杀了简直再正常不过,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
梁砚秋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要冒着他被杀的危险偷袭女真人,是因为哈不出认为偷袭女真人获得的好处顶的上失去梁砚秋带来的损失。而现在女真要投降了,他自然是关心起梁砚秋的安危来。
“那位梁先生好的很呐!”赵慢熊道:“阿敏大人临走时吩咐我等善待他,吃得好喝的好,后来打仗,也就没人顾得上他了。”
他撇了撇嘴:“一介书生而已。”
得知梁砚秋无恙,哈不出心情大好,笑眯眯的瞧着赵慢熊,问了几个问题。
赵慢熊都是很恭敬的一一作答了,最后哈不出冷不丁的问道:“阿敏让你来,可是要提什么条件吧?”
赵慢熊抬头接触到哈不出那似笑非笑的眼神,顿时是心里一哆嗦,赶紧低头,道:“大汗真是算无遗策,没错儿,阿敏大人让小的提几点微末的请求。”
“你们汉人呐,就是会说话。”
哈不出哈哈一笑:“说吧!”
“第一,阿敏大人希望大汗您能够许诺饶过所有降者的性命。”
“没问题。”哈不出很爽快的便是答应了:“只要是他们老老实实的,不惹是生非,好生为我福余卫效力,自然要饶的一条性命。”
赵慢熊眨巴眨巴眼:“那曾经杀过您手下勇士的士兵呢?”
哈不出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自然是一视同仁,战场上各为其主,无需怪罪。”
赵慢熊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一颗大石放了下来,那一夜他可是杀了不少蒙古人。
“第二,军中有不少才华之士,阿敏大人希望大汗您可以对他们酌情留任。”
哈不出沉吟了一会儿,缓缓点头:“可以。”
毕竟女真人投降之后,便尽是为他所用,提拔一些有才能的人,反而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哈不出等着赵慢熊再说下去,却没想到赵慢熊道了一声谢之后就再也不吭气儿了。
“完了?”
“完了。”
哈不出诧异道:“阿敏没给他自己提要求?”
赵慢熊道:“回大汗的话,阿敏大人说,他带兵屡战屡败,把海西女真最后的精锐给折损一空,已经是万念俱灰,此生再也不做他想。只求大汗赏一条性命,给一匹马,几只羊,便在草原上终老余生了。”
想到阿敏给自己交代这些话时候脸上露出的落寞表情,他心里也是生出一股悲凉来,不由得叹了口气。
哈不出眼神怔怔的,盯着前方的虚空看了许久,方才重新凝聚了焦距,长长的叹了口气。
阿敏的这种感觉,他能体会到。当初他被连子宁杀的溃不成军,在丛林中慌忙逃窜的时候,也曾经生出过这种情绪,只不过那时候终究还有指望,还有叁万大军可以动用,这情绪并未持续很久就烟消云散了。
“若不是我围了阿里者卫,阿敏想必也能带着他们做出些大事来。”哈不出脑海中忽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他心里有些兔死狐悲的悲凉,但是能够亲手把阿敏这等枭雄逼上穷途末路,万念俱灰,却又是让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得意。
“阿敏是个人才,如此终老可惜了。”
哈不出道:“你回去跟他说,我让他做我的参赞,在帐前为我参知政事军事,看他做不做。”
赵慢熊跪地大声道:“小人替阿敏大人多谢大汗抬举。”
哈不出又道:“若是不想,也就不消勉强,他若是不做,我给他三十匹马,一百头牛羊,让他做个富家翁。”
“大汗仁义。”
哈不出答应了阿敏提出的所有请求——其实一共只有两条,而且也并不过分。
如此一来,双方的意见就算是达成一致了。
五月初十日一大清早,福余卫全员便是都动员起来,士卒们穿上了自己能拿出来的最为体面的铠甲,手里的弯刀擦得锃亮。
福余卫两万六千余骑兵在北门一里之外列阵,长长的大阵足有两里横宽,刀枪如林,炙热的阳光洒下来,照射在刀面上又被反射回去,整个天地间四处都是流溢的光芒。
一眼望去,兵山将海,无边无际。
哈不出以及一干高级将领被簇拥在阵前,目光炯炯的瞧着阿里者卫。
在他们期盼等待的目光中,城头上的白旗摇了三摇,然后大门便是发出刺耳的摩擦声,被缓缓打开。
四五十个人走了出来,哈不出目光扫到,顿时便是一缩,他们身上全都穿着山字文甲,由于儒家文化的辐射,这种流传自大明的铠甲已经在这几十年中逐渐成为了整个东亚,东南亚大圈子里面高级武将的标志。在大明,只有百户以上的军官可以穿戴这种铠甲,别的国家也差不多。
这几十个人,可就是女真军中所有的高级将领了。
这数十人迈着沉重的脚步,向着哈不出等人行来,等到离得近了一些,哈不出看到,走在最前面的,赫然正是阿敏。
他整个人惊人的消瘦下来,两眼暗淡无光,面色灰败,甚至头发都花白了一些,步履也很是蹒跚,还得后面的刘得财扶着。
看了这一幕,哈不出也是不由得有些心酸。
阿敏走到五丈之外站定,先是把自己腰间的宝刀接下,哐一声扔在地上,然后又是把战甲脱下,只着里面一件白色的小衣。身后众将也是纷纷效法,扔下武器,脱去战甲,有个别动作犹豫的,被阿敏那淡淡的目光扫过,也就屈服了。
然后阿敏便是带着众人跪倒在地,大声道:“罪人阿敏(秉忠……),叩见大汗!阿敏乞降,惟望大汗,饶过性命,罪人感激涕零!”
说罢,额头便是重重的磕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终于发生,哈不出的呼吸变得粗重了,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回过身去,面对着这数万将士,扬声大吼道:“海西女真,降了!”
“海西女真降了!”
“海西女真降了!”
……
一波波巨大的声浪在蒙古士兵中响起,最后尽数变成了万岁,万岁的叫喊声。
福余卫的士卒,沐浴在了狂欢之中。
跪在地上的阿敏等人面色都是有些苍白。
哈不出转过身来,摆摆手:“准降!起身!”
得到许可,阿敏等人方才敢站起来。
这时候,城中忽然是一骑快马奔了出来,直冲着阵前而来,那马上之人,四十来岁,长相俊朗,一身文人打扮,大袖飘飘,不是梁砚秋还能有谁?他面色还很是不错,显然这段时间确实没有受苦。
梁砚秋来到阵前,翻身下马,拜倒在地:“梁砚秋叩见大汗。”
哈不出也下马,大步走了出去,伸手把梁砚秋扶起来,哈哈笑道:“军师安然无恙,当真是我福余卫的福气。”
梁砚秋也是满脸喜色,拱拱手道:“全赖大汗神威,在下方才安然无恙。”
哈不出忽然缓缓道:“本汗不得已而行,让军师身处险地,实在是……”
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梁砚秋,锐利的目光似乎能把他刺穿。
梁砚秋却是神色一正,肃容道:“哎,大汗说的哪里话来?在下此生誓为大汗,为福余卫效死,便是粉身碎骨也浑然不惧。女真损兵折将,人心惶惶,岂不正是夺城之机?大汗所做之决策,再正确不过。”
他神色光风霁月,毫无做作,一脸的磊落光明,显然是当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哈不出心里暗自点头,戒备之心也淡了下去。
人群中忽然挤出来一个半大孩子,看着梁砚秋满脸濡慕之情,叫道:“老师。”
正是乌兰巴日。
梁砚秋也是冲着他一笑:“乌兰巴日,几日不见,似乎又长高了。”
哈不出看了乌兰巴日一眼,眼神有些厌恶,他拍拍梁砚秋的手,笑道:“你这些日子也受了惊吓,且下去歇歇,晚间我为你接风洗尘。”
“是。”梁砚秋拱拱手退下。
他拉着乌兰巴日往后走去,边走边说道:“正好有些功课要考校考校你,看看落下了没有。”
这时候,城内开始陆续的有大批的军兵一队一队的走出来,他们把铠甲和武器扔在一边,然后就地坐下。蒙古士卒早就得到了安排,这会儿便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把那些卸了武器的士兵押到一边看管。
投降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哈不出却是指了指阿敏:“把他带来。”
“口见大汗。”阿敏被带到哈不出身前,口中恭敬的说了一句,又要跪倒叩拜。
“免礼。”哈不出赶紧一把扶住他,盯着他的脸正色道:“阿敏,你也是英雄豪杰,咱们今日变得跟磕头虫一般了?”
话语中竟隐隐有些责备。
阿敏苦笑一声,低声道:“过去的那些,就都不用提了,阿敏现在不过是个无能的阶下之囚,任凭大汗处置。要杀便杀,何必如此羞辱?”
“大胆!”身后有蒙古军官斥责道。
哈不出却是摆摆手,道:“阿敏,我不是嘲讽你!你是个由本事的人,本汗之前也是很看重你的,归顺于我,为我效力,如何?昨天赵慢熊,应该已经把我的话带到了吧?”
阿敏点点头又摇摇头,看着哈不出,道:“我愿意要那三十匹马,一百头牛羊。”
如此盛情却被拒绝,哈不出却也不生气,只是定定的瞧着阿敏,忽然放声大笑。
“好,好,人各有志!我说的话,绝对不会收回。”哈不出笑道:“那就给你些马匹牛羊,去草原上过悠哉的日子吧!”
心里却是想到,只要你在我治下,迟早有让你低头的那一日。
阿敏深深一揖:“多谢大汗成全。”
数万大军投降,也不是个好处理的事情,整整持续了一天,才算是弄完。
当日夜间,哈不出在帐中宴请阿敏等人。
今夜天公作美,圆月高悬,晴朗万里,柔白的月光洒下来,四面都是一片冷清清的亮,视线跟白昼也是差不多。
其实今夜,整个蒙古大营都是庆祝狂欢。
他们庆祝战争的胜利,自己又将多了不少的好处——虽然上头还没说,但是按照过往的规矩,这些汉狗子除了某些被分入板升城之外,其它的都会分到下面的士兵手中,作为奴隶。这可是上好的壮劳力啊!
除了看守降兵的部队之外,其它的都聚在了一切,福余卫大营所在的这片草原上已经是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士兵们以十人队为单位聚在一起,每个十人队一个火堆,虽然看上去是乱纷纷的,但是却也是错落有致。烈焰熊熊,不断舔舐着上面的美味,每个火堆上面都是用铁钎子穿了一只全羊,此时已经是被烤的金黄,油滴一滴滴的滴落下来,打在火上,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于是火势便更加旺盛了一些。一阵阵有人的香气散发出来,扑到人们的鼻腔里,禁不住便是一阵垂涎欲滴。
终于,全羊烤好了,军官们拔出尖刀来,先是给自己割了一块肥肉,示意的咬了一口。
然后士兵们便是一阵欢呼,纷纷取出弯刀来,争先恐后的给自己割上一大块肥肉,然后便是忙不迭的大口大口的咬去,吃的肉香四溢,满嘴冒油。
不过有些遗憾的,大汗不让喝酒。但是没有了打仗的压力,死亡的威胁,一边吃肉,一边看着月色,和身边的袍泽大声说笑,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了。
他们挺知足的。
新兵和老兵混在一起,勾肩搭背,说的眉开眼笑,军官们也放下了几许矜持,和士兵们有说有笑。
汗帐之中,此时早就已经是摆上了流水席面,哈不出高踞首座之上,在他的左右手边相对摆了将近百张小几,按照秩序的高低坐下。
汗帐的帘子被高高的撩起来,不断有端着盘子的随军伙夫进进出出,手中产自大明朝景德镇的大青花瓷盘上盛满了菜肴,香气馥郁,让人闻一口都忍不住涎水横流。
用瓷盘装乘食物,这在草原上是最为高规格的待遇,就像是拿破仑的将军们都用银杯而他用铝制的杯子一样。
大帐足有五十步方圆,俨然就是一个极大的宫殿模样,内里空间非常广阔,并且足有两丈高下,就算是数百人聚集其中,也让人毫无拥挤促狭之感。
明季,稍微讲究一些的人家都还是分食,一个人面前一张小几,上面摆满各色食物。这个习惯,也传染到了大明周边的地区。这里也是分食,哈不出坐北面南,高居主位,东西两侧是两列面对面的各级军官,按照官位高低依次排下去。
福余卫的高级军官济济一堂,就连投降的军官都有十来个在此,哈不出充分的履行了自己一视同仁,绝不打击报复的诺言。
而出人意料的,则是位次的排列。
坐在哈不出下手左边第一位的是梁砚秋,这倒也罢了,他毕竟是大汗手下第一文臣。而坐在梁砚秋对面儿的,却是阿敏。这固然是体现出了哈不出对阿敏的器重,但是也引得了不少将领的不满,不过哈不出无视了这一切而已。
在他俩下手,才是乌兰巴日和海日查盖。
每个人面前的桌子上都是堆满了食物——烤羊腿切成薄薄的金黄色片状,上面洒满了各色香料,滋滋的往外冒着油,一看就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放在嘴里一咀嚼,更是香软鲜浓,美味无比。
因着大战刚刚结束,武毅军又远在数百里之外,最近不可能有什么战事,因此在众将的强烈要求下,哈不出终于松了口,允了大伙儿今儿晚上随意喝酒。
大帐内觥筹交错,热闹至极,军官们互相敬酒,大声说笑,个个志得意满,很有些性子豪爽来者不拒的,已经是喝的面红耳赤。
阿敏满脸掩不住的郁郁寡欢,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向哈不出敬了一杯酒之外,他谁也不理,只顾自己喝酒,别人敬酒也是来者不拒,没一会儿,手边已经是堆了好几个坛子。不多时,他便是喝得酩酊大醉,趴在桌子上昏然睡去。
到了亥时末,宴席终了,军官们也都各自告辞散去。他们一个个醉醺醺的,酒气冲天,都被人扶着回去了。一场大胜,今儿个心中情怀激荡,确实也是高兴,因此哈不出喝的便有点儿多了,腿有点儿打飘,刚一站起来便是腿一软,差点儿坐倒在地。
还好身边的梁砚秋手疾眼快,一把架住了他,不过他一个文弱书生,又有几把子力气?差点儿也是给带的摔倒在地。
“乌兰巴日殿下,咱们两个扶大汗回帐。”
梁砚秋招呼道。
乌兰巴日应了一声,赶紧过来扶住了自己父亲。
海日查盖本来想去搀扶献献殷勤,却被人抢了先,他冷哼一声,不怀好意的眼神在梁砚秋和乌兰巴日身上转了转,大步转身离开。
他却是没看到,在他转身的那一瞬间,梁砚秋和乌兰巴日的眼神,都有些诡异。
两人扶着哈不出进了后帐,哈不出已经是醉的不省人事了,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睡着,两人费力的把他架在床上,哈不出立刻就发出了响亮的鼾声。
几个姬妾侍立在旁,梁砚秋吩咐道:“你们先下去吧!”
几个姬妾不疑有他,应了一声,各自退下。
过了一会儿,梁砚秋踱步出了大帐,向外面笔直站立的嘎鲁道:“嘎鲁,大汗醒了,唤你进去。”
“是!”嘎鲁拎着大锤,跟在梁砚秋后面走了进去。
哈不出的卧室很奢华,地上铺着花纹繁复的波斯地毯,四周挂满了金银珠玉等装饰物。一张大床上,哈不出睡得跟死猪也似。
在他床前,梁砚秋、乌兰巴日、嘎鲁三人静静站立,谁都没有说话,卧室里面的气氛沉闷的几乎要窒息。
梁砚秋声音干涩,低声道:“殿下……”
乌兰巴日眼神死死的盯着自己的父亲,脸上一会儿通红,一会儿惨白,变幻不定,眼中情绪复杂,身体都在微微的颤抖,额头的大汗涔涔而落。
终于,他的脸色变得冷峻坚定起来,看着哈不出的眼神中是和他年龄不相符合的刻骨狠毒,他长长地吁了口气。闭上眼睛,缓缓点头。
这一点头,似是有千斤重。
梁砚秋长长地舒了口气,擦了擦汗,飞快的看了嘎鲁一眼。
嘎鲁咬咬牙,大步来到床前,高高的举起手中大锤,冲着哈不出的头颅,狠狠的砸了下去!
终章
哈不出被乌兰巴日、梁砚秋和嘎鲁联手杀死。他们的同谋还有阿敏,在阿里者卫中,阿敏说服了梁砚秋,利用他们对哈不出与的仇恨,一手导演了这一场阴谋。阿敏回到营中,立刻指挥各级军官,煽动奴兵制造胡乱,负责日常军务的海日查盖不得不派出大量人手维持治安。嘎鲁把被软禁的庆格尔泰放了出来,庆格尔泰用自己的威望折服了近卫军,带着这些精锐直扑身边兵力空虚的海日查盖,庆格尔泰亲手一箭将海日查盖射死。
忠于海日查盖的军官在睡梦中悉数被杀,蒙古人沐浴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一直到天亮,杀戮才告结束。梁砚秋以哈不出的名义召集将领议事——大汗传旨,海日查盖妄图谋夺大汗之位,带兵闯入汗帐,被乱刀砍死,大汗也被削掉了鼻子,昏迷不醒。矫诏传位给乌兰巴日,立阿敏为大将军,庆格尔泰为副将军,执掌军中大权,梁砚秋为丞相,掌管政事权力。在面对刀斧手和大义的威逼下,蒙古军官们都选择了屈从。
当日下午,营中传出哈不出暴毙的消息,全军缟素。
阿敏趁势将汉军再次掌握在自己手中,实际上兵力占优的他,已经控制了福余卫的大部分权力。
大将军阿敏将军队改编,两千人为一个旗,有女真旗一个,汉军旗二十个,蒙古旗十三个。
阿敏带领福余卫撤回脑温江西岸,吞并了留守的部队,实力进一步壮大,同时开始四面扩张,在壮大自己的同时,避开武毅军的锋芒。
刚毅投降,连子宁将女真降兵两万余人打散,分入各军中,又从各军抽调兵力并女真降兵共一万五千人,组建骑兵第七军,以刚毅为参将,投奔而来的俺巴孩为卫指挥使。
武毅军以四个骑兵军为先锋,五万大军扑向塔山卫,紧随其后的是四万步卒。
在回合了杨沪生所部之后,武毅军军威臻于极盛,白莲圣国震恐,派赵云山率领四个军前来迎敌。
蝴蝶岭一场大战,赵云山所部先是被骑兵队伍击溃,然后又是被吊尾追杀,全军覆没,被杀者三万余,余者尽数投降。奉天讨逆大将军赵云山战死。
消息传到塔山卫,人心惶惶,所幸这时候李青山传来好消息,已经攻下了建州将军辖地的拉鲁卫。
赵云山一死,冯西尘独掌朝中大全,在他的一力主持下,数十万白莲教军民渡江南下,抵达拉鲁卫。连子宁也不追赶,只是放任他们离开。
早就接到连子宁出兵命令的杨学忠直到确认白莲教南渡之后方才抵达,在连子宁面前气焰嚣张,摆出老资格的架势,当场被连子宁以贻误军机、残暴虐民、激起民变、杀戮百姓、不事朝廷等罪名拿下。是日,连子宁将杨学忠烹于塔山卫之外,并传令辽北将军辖地各处。
至此,辽北将军辖地,完全平静。
连子宁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开始在辽北将军辖地静养生息,收纳百姓,发展经济,推广农业,彻底的将这片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中。
五月初五日,寇白门入宫,居于储秀宫。
五月初五日,正德皇帝从燕山大朝殿摆驾回宫,幸储秀宫。是夜,他早已人事不举,趁他熟睡,寇白门及侍女除下其衣服,侍女以刺破下体,血落于被褥。寇白门着小衣伴于其侧,正德第二日醒来,不疑有他。
寇白门琴艺无双,在那静雅的琴声中,正德皇帝的头疼病能够得到极大的舒缓,因此每每幸于储秀宫。
自此之后,寇白门专宠于六宫之中。
五月初九日,封宁妃。六月初五日,封惠妃。
七月一日,惠妃呕吐不止,病体怏怏,正德皇帝大为在意,下诏太医诊治。太医断为有孕,正德皇帝大喜,晋为贤妃,仅在皇后及皇贵妃之下。
此时,张球因其武勇,加之贤妃之美言,已被任命为御前侍卫带刀官副统领。
同日,正德下令,为贤妃及腹中孩儿祈福,征发河南,山陕三地民夫二百万,于燕山大朝殿之前修筑神明台,建明堂,征集天下铜铁,修筑大佛寺,立誓要建造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大佛。
梁王归来,对连子宁诸多溢美之词,连子宁又于日本运来铜二十船,为正德皇帝铸造大佛出力,正德皇帝大悦,对于梁王所提之要求,无一不匀。
当日朝上,决定在两年之内,向关外移民三千万,拨付银两两千万两,牛马一百万头,农具无数。并准将武毅军扩充为五十卫之规模。
天津卫之商船起航北上,过鲸海,入松花江口,两个月后抵达镇远府。
消息传开,天下商贾闻风而动。
一夕之间,镇远府成为天下规模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从辽北将军辖地迁来的十万户富户,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造船厂已经开办,东北数之不尽的密林大木给了他们充足的资源。一批批大船下水,富户们购买船只,满载着当地特产,沿松花江而下,去往各地。
没有了武毅军的威胁,白莲圣教不断扩张,短短时间内,便是占领了建州将军辖地半壁江山,百万子民,麾下军队重新扩充至二十万。
正德五十三年八月初八日,徐鸿儒于那邻河卫称帝,建国号白莲圣国,改元隆武,是为隆武元年。
冯西尘于朝中大权独揽,并有意识的遏制军权在手的李青山。李青山和罗成熊联手对抗冯西尘,冯西尘开始在军中扶植亲信,另外组建近卫军及厢军,控制在自己手中。
九月初九日,冯西尘欲弑君自立,阴谋被识破,仓皇出逃,被李青山斩杀。
此时,修养数月,军队规模扩充至三十万的连子宁再次挥军,李青山带兵与武毅军大战十六日夜,终不敌。武毅军死伤一万五,白莲教军战死三万余,被俘七八万,李青山领兵护送着徐鸿儒,继续南逃。
连子宁给予了李青山‘少年英杰,当世名将’的极高评价。
白莲教的地盘儿被武毅军在此占领。
与此同时,彭山虎等人在阿速江起事,彭山虎打出彭莹玉后人的旗号,自称天完大将军。各地贫民蜂拥而起,队伍立刻壮大。
阿速江将军辖地糜烂。
连子宁实施的便是欲擒故纵之计,不断的驱赶白莲教去往别人的辖区,而他就顺理成章的有了借口吞并这些地区。
正德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七,白莲教攻陷建州将军辖地首府建州卫,建州将军死于乱兵之中。白莲教重新兴盛起来,其疆土东至大海,西到泰宁卫,南及辽东,北到黑龙江。幅员千里,有子民数百万,士卒数十万。
李青山独揽朝中大权,把他那出色的才智全部发挥出来,内修文政,外练强兵,声威赫赫。甚至有一部骑兵袭击辽东,长驱千里,威逼蓟镇。
京师震怒,下诏斥责连子宁,同时也加大了对关外武毅军的扶持力度,至正德五十三年年末,已经有一千余万百姓迁移到了关外。连子宁把他们安置在手下的各个县治之中,分给耕地和过冬的口粮。
当月,贤妃寇白门产下一子,龙颜大悦,封为郑王。
有武毅军在背后的暗地支持,彭山虎发展速度极快,很快便是占领了大半个阿速江将军辖地。
十二月初九,天完军攻克阿速江将军首府阿古河卫,阿速江将军单骑逃出,死于密林中野女真之手。
彭山虎势力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连子宁忽然兴兵攻打,天完军一触即溃,彭山虎被抓,连子宁以逆贼故,将其凌迟于市,枭首送与京城。
天完溃军投奔白莲圣国,李青山将之收留,却不料其中混杂武毅军奸细,正德五十四年正月十五,天下大庆之时,武毅军悄然潜入至建州卫左近,城中奸细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杀入城中。
白莲教军猝不及防之下,溃不成军,死伤狼藉,自相践踏而死者十余万。
李青山并未惊慌,收拢残部,奋起反击,将武毅军一个冒进的骑兵军包围,以此为诱饵,击溃武毅军三股援兵,杀伤三万余人。而后缓缓后撤,退至地近朝鲜之和兰城卫整顿。
二月初二龙抬头,李青山以力士锤杀徐寿辉,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大梁,建年‘治平’。
三月底,大佛寺及神明台等工程完工,二百万民夫所剩已经不足六十万,余者尽皆死于残酷的皮鞭和毒打以及过度劳累之下。
那一尊大佛耗用黄金十万两,黄铜一千万斤,巨大无比,仅小指之上便可容纳数十人坐卧。
民夫回乡之后,发现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家中妻子甚至已经饿死,再也活不下去。在白莲教南宗的组织下,数十万灾民揭竿而起,打出‘均田地、免赋税’之口号,以白莲教数十年苦心打造万余精锐为先锋,十余日之内,便是席卷山陕河南三省,声势无二。
白秋原、戚继光、宦新晨、张耕等,尽数为其中首领。
到了四月,义军已经扩大到二百万,占领了河南大部,陕西东部和陕西南部,整个中原,一片糜烂。
数十万京营奉命南下平乱。
而同时,云南土司奢安作乱,贵州播州土司作乱,荷兰红夷和西班牙红夷海盗入侵琉球,安南再次悍然袭击广西,发动了对大明的战争。而北地的鞑靼和瓦剌也从内斗的漩涡中挣扎出来,南下入寇,九边震荡。
大明朝廷四处用兵,焦头烂额。
正德五十四年这一年之中,各地用兵达到一百五十万,耗用军饷三千万两,粮食六千万石,整个府库为之一空。
比较平静的却是关外,叁仟万移民大部分已经迁来,这一年的时间,武毅军忙着消化这些地盘儿和人口,扩充军队,修养民生。
整个辖地被连子宁划分为六十七个府,四百六十九个县。轻徭薄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土地开垦面积达到四万万又一千六百万亩。
正德五十四年,武毅军秋粮赋税达到骇人听闻的两亿六千万石,而武毅军经过这一年的整训,东北老林子里头的野女真几乎被抓捕一空,新组建了十个骑兵军。步兵军也增加十个,整个武毅军规模达到了五十余万。
九月深秋,武毅军大军南下,以秋风扫落叶之姿态,荡平了白莲圣国,城破之日,李青山杀尽后宫妃嫔一百七十余人,杀犹在襁褓中的子女十三个,身穿龙袍,怀抱玉玺,登玄武楼自焚。宫人太监,随之而死者不可胜计,城中军民,自杀者数以万计。武毅军得到的,只是一座死城。
连子宁着人修史,定其谥号为‘武帝’,以赞其武功,史称北梁武帝,又称梁末帝。
至此,祸乱关外数年的白莲教彻底覆灭。
也是在这个秋天,雷神立花道雪在神奈川一战中战胜了丰臣秀吉,击败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大敌,一个月之后,受封为幕府将军,实际执掌了整个日本的政治军事大权。
初冬时节,立花雷神整合日本所有大军,合计三十万,号称一百八十万,浮舟北上,入侵朝鲜。
连子宁等待这一天很久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他在幕后推动。
日本大军于仁川登陆,数月之内便是横扫整个朝鲜,兵锋直指鸭绿江,朝鲜国王逃亡北京,向大明皇帝哭诉。
正德诏令武毅军出兵。
武毅军出兵十万,与日本兵在朝鲜鏖战三个月,终于大获全胜,立花誾千代都被生擒,立花道雪仅在万余人的护卫下逃回扶桑,立刻上表向大明皇帝谢罪。
正德五十五年正月初七,一个大雪之夜,终于超越了汉武大帝,成功的成为了华夏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的正德帝,死而瞑目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薨于储秀宫。
他给子孙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明朝。
义军已经牢牢的占据中原地区,官兵数次围剿,均是无功而返,几乎已经形成了国中之国。
安南战事,数十万将士深陷泥潭之中,无法抽身。土司战争旷日持久,认识到了大明的外强中干,许多土司已经蠢蠢欲动。
在朝中,由于正德未曾立下太子,以至于在他死后,诸子夺嫡,各有一群支持者,委决不下。
最终,经过三个多月斗争,昔日的太子雍王殿下在杨慎等一干老臣的支持下登上大宝之位,建元‘嘉德’。
他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软禁另外八位有威胁的皇子,同时下令锦衣卫兴起大狱,在朝中展开大清洗。
一时间,京城每日被抄家,被诛灭满门的大臣不计其数,菜市口的鲜血干了又来,人头堆积如山,锦衣卫大牢人满为患。
朝野人心惶惶。
梁王、谷王、福王等六位王子逃出京师,他们各自身后都有拥戴的势力。
嘉德皇帝下诏武毅军入关平叛,连子宁反而拥戴梁王殿下,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挥兵南下,直逼京师。
其它各王也是佣兵混战,顿时整个大明朝,陷入了四分五裂之格局。
经过五年的战斗,武毅军终于扫清其它势力,连子宁拥立梁王为帝,建元隆武。
隆武元年,连子宁受封辽王,上柱国大将军,丞相,独揽朝中军政大权。
隆武二年正月十五,隆武帝暴毙于乾清宫,连子宁拥立郑王即位,改元‘兴朝’,尊寇白门为太后。
兴朝元年十一月,太后写血书召中书舍人徐浩、工部尚书王大春、禁卫军万户董汉臣等密议,决定于次日召辽王入宫,与路边埋伏刀斧手,将其斩为肉泥。
当夜,军情六处参赞李铁便把消息秘密告知连子宁。
次日,连子宁请太后,兴朝皇帝,及文武大臣移驾燕山大朝殿。朝堂之上,当场将密谋作乱者及从而谋逆者一百六十七人抓捕,主犯凌迟,三族之内剐心,九族之内腰斩!
太后自缢而死。
兴朝五年,熊廷弼率五十万大军远征莫卧儿帝国而还,莫卧儿帝国被纳入帝国版图,这也是整个东亚、东南亚、南亚版图上最后一个被征服的国度。
随之回来的,是整整两千万万铜大姆,一个铜大姆相当于六个铜钱的重量。这些东西,动用了十万辆大车,车队绵延两千余里。
莫卧儿民间财富,为之一空。
至此,大明帝国北及北海(北冰洋),南至印度洋,东到太平洋,西到伊朗。人口三亿,耕地面积超过六十亿亩,一年赋税米粮麦粟五亿多石,银九千万两,钱两万万贯。
经济发达,百姓富庶,天下繁荣。
是年,兴朝皇帝禅位于连子宁,建国号为大夏,改元正隆!第三日,兴朝皇帝饮毒酒而亡。
史称大夏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正隆元年,一百二十五万禁军誓师西征,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最遥远海外的那英伦三岛。而一切的阻碍,都将被践踏在脚下。
全书完!
※※※
到此,本书就结束了。
很意外的结局,我也很意外,这些情节,能写成多少文字呢?二百万,还是三百万?
亲手敲下‘全书完’这三个字以后,我心里空荡荡的难受,忽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只想找个地方大哭一场。
大学毕业了,我也该工作了,家里始终觉得写手是不稳定的。前几天一直在投简历面试,今天收到了回复,被录用了,不日就要报到。
很惊异,也很仓促,本来没以为这么快就要结束的,我原来以为,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我可以再为兄弟们写二十万字左右,至少可以把一些事情交代清楚,慢慢的结尾。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这是终章,我很认真的写了,兄弟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我把自己对这本书的所有想法,都倾注其中。
至此,全书完。
============================================================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