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建军


  参政院系统的公布完了,连子宁继续道:“政务的说完了,咱们再说说别的,下一个,是监察方面。”
  “朝廷跟咱们的规制,乃是跟别的省一样,设立提刑按察使司,依本官看呐,用不着这么麻烦。”连子宁摆了摆手,看了李铁一眼,道:“现在咱们地盘儿小,有些事儿做起来也简单,辖内的监查、逮捕、审讯、判决、乃至于最后行刑,全都归结于军情六处便成了。”
  连子宁这种做法有没有弊端?
  自然是有的,而且还很不小,他赋予的军情六处这些职权,简直就是把大理寺、刑部、提刑按察使司等等职权融为一体,当然,还要加上锦衣卫,这就意味着整个公检法的权力全部都被一个部门给掌控了。其权势简直堪比国朝初年纪纲手中的锦衣卫,不,或许还要超过,毕竟锦衣卫还有其他部门制约呢!
  但是连子宁现在就是需要这么一个强势的部门,才能将所有大权全部抓在自己手中,想要对某个人下手或者是清除某一部分势力,也更加的情意,得心应手。就像是永乐朝的纪纲能情意的蒙蔽永乐帝甚至打算篡位一样,这种职能部门是一把锋锐无比的刀,杀人固然爽利,稍一不慎也伤了自己。连子宁自信的根源来自于他对局势的全面掌控,任何人,任何势力,在他手下都翻不起风浪来!
  “军情六处提升为正三品衙门,与参政院同级,下面各职司衙门不变,军情六处参赞,继续由李铁担纲。另外,增设典狱一人,为正九品,负责管理原镇远府大狱。将镇远府大狱移交军情六处管理,负责关押一些轻刑犯,至于军情六处里面的监狱,则是负责关押重犯。”
  说到这儿,下面坐着的李铁自磕头称谢。
  “下面,再说说一说武毅军方面。”连子宁这一句话吸引了所有军官的吸引力。
  “现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军!”
  “扩军?”这两个字让所有军官的眼睛都是一亮,谁不愿意自己手底下的兵更多一些?
  “扩军?”洪朝刈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还要扩军?这可都是钱啊,一大笔一大笔的钱啊!就这么没了?现在辖内可说是百废待兴的场面,大人又新建了这许多衙门职司,定下了许多目标任务,这可都是要花钱的!
  他接着便是失笑一声,钱袋子让大人死死的攥在手里,可不必自己操心。
  “扩军之举,势在必行。”连子宁缓缓道:“现在咱们地盘儿大了,需要驻守的地方多了,以前看似足够使用的军队,现在也不那么够用了。朝廷诏令,责令咱们荡平白莲教,就算是不为了朝廷,为了咱们自己着想,这白莲教的浑水,咱们也必须搅和搅和,白莲教多少人?女真多少人?杨学忠多少人?咱们这点儿兵力,可不够看!另外……”
  他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咱们需要应对的,可不只是那一处。”
  “好了,诸将起立,现在宣布。”
  众军官豁然起身,把那些文官给吓了一跳,只听连子宁沉声道:“之前集训的十五万新兵,后来陆续抽调走六万八千新兵,现如今还剩八万两千,组建十二个新兵卫。其番号,分别为武毅军第二十四卫到武毅军第三十五卫!”
  众人闻言都是一惊,他们没想到大人这一次竟然又是如此的雷厉风行,如此的大手笔,一下子又是组建了十二个卫!甚至比上一次的规模还要庞大,要知道,这几乎是相当于把武毅军的主战兵力规模给扩大了一倍啊!
  第十四卫到第二十三卫现在乃是驻屯卫,却是不算在主战卫之中的。
  连子宁继续道:“下面,任命各卫指挥使。第二十四卫指挥使,董三林。第二十五卫指挥使,叶肥楠。第二十六卫指挥使,德格类。第二十七卫指挥使……”
  然后又是道:“第二十四卫第一千户所千户……”
  十二个卫,十二个指挥使,四十八个千户,一百四十四个副千户,连子宁甚至都一一任命了,名单极为的细致,隐隐然便把十二个完整的卫的上层统治形态给勾勒出来了。
  有了上一次的事儿,对连子宁这般做派,大伙儿倒也都是不怎么意外,这位大人就是掌控一切的性格,什么的做到极致,滴水不漏。
  这一次连子宁新任命的这一批指挥使级别的高官,照例还是抽调的第一卫到第十三卫之中的骨干军官。
  上司控制大局,总是通过控制自己手下的高层干部来达到目的的,这就是为何干部工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道理,而毫无疑问,这些只会是对于手下部队的掌控,就是通过手下这些千户副千户的。
  而连子宁这样的任命,直接就把他们的得力心腹给抽调走了,甚至连许多百户都没放过,可说颇有些釜底抽薪的意思,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于部队的控制力,大大的削弱了!
  毫无疑问,这对于连子宁对于整体武毅军的控制是有利的,也防止了部队变成某些部将的私军。
  而新的任命中很是醒目的几个人名,却是其中出现了两个女真人的名字,分别是第二十六卫指挥使德格类和第二十九卫指挥使巴步海,这两人都乃是努尔哈赤手下的千户大将。
  高官之中出现异族,也是意味着这个群体的民族融合力的进一步提高。
  连子宁又道:“其中第二十五卫,第二十六卫、第二十九卫乃是骑兵卫。”
  “本官决定,于卫以上建立‘军’一级编制,一军下辖两卫,一军之最高指挥长官称参将。参将总管一军之行军、训练、指挥事务。”
  “第二十四卫并第一卫,组建第一军,第一军参将,熊廷弼。
  第二十七卫并第二卫,组建第二军,第二军参将,陈大康。
  第二十八卫并第三卫,组建第三军,第三军参将,董策。
  第二十六卫并骑兵第一卫,组建骑兵第一军,骑兵第一军参将,杨沪生。
  第三十卫并第五卫,组建第五军,第五军参将,杜秉麟。
  第二十五卫并骑兵第二卫,组建骑兵第二军,骑兵第二军参将,努尔哈赤。
  第二十九卫并骑兵第三卫,组建骑兵第三军,骑兵第三军参将,赵南金。
  第三十一卫并第八卫,组建为第八军,第八军参将,王吉。
  第三十二卫并第九卫,组建为第九军,第九军参将,董汉臣。
  第三十三卫并骑兵第四卫,组建骑兵第四军,骑兵第四军参将,董老虎。
  第三十四卫并第十二卫,组建第十二军,第十二军参将,秦立人。
  第三十五卫并第十三卫,组建第十三军,第十三军参将,刘益辉。
  另外。
  骑兵第五卫,骑兵第七位,组建为骑兵第五军,骑兵第五军参将,赫连豹。协理副参将,冯言。
  骑兵第六卫,骑兵第八卫,组建为骑兵第六军,骑兵第六军参将,阿济格。协理副参将,张十三。
  亲兵营骑兵第一卫指挥使,由镇抚石大柱兼任,石大柱仍管龙枪骑兵。
  亲兵营炮兵千户所千户,由刘振担当。”
  连子宁的话就像是扔下去一颗深水炸弹,炸的众人都是有些七荤八素。
  他们都没想到,大人竟然会改变军制,直接在卫这一级上面增加了军一级的编制。毕竟是惯性思维的影响,大明朝这个军制用了几百年了,谁也没有这个改的概念。连子宁却是不会这么想,在他看来,在卫以上增加一级军制,已经是势在必行。
  随着麾下势力的越来越大,以后战争的规模也会更大,而且战场也绝不会局限于一处,这时候,再以卫为指挥单位,未免过细了。
  而组建了军之后,以武毅军的强悍实力,一个军或者是两个军的军力,就足以打好一场局部战争了。
  当然,众人的情绪,先是惊愕,然后便是狂喜。
  毕竟大伙儿基本上都是高升了一级,从指挥使升到了参将,而不少千户,也是荣升新增卫的指挥使。
  随着队伍的扩大,基本上是个个人往高处走。
  骑兵第一卫也就是昔日的第四卫,指挥使杨沪生;骑兵第二卫乃是第六卫,指挥使努尔哈赤;骑兵第三卫乃是第七卫,指挥使赵南金;骑兵第四卫则是第十一卫,指挥使董老虎。
  官还是哪些官,不过是换了一个番号而已。
  在连子宁离开的这段日子里,骑兵第一卫到第八卫已经是全部整顿完成了,在各部首领的强力压制下,那些部族的勇士们还是很老实听令的,当然,这种温顺也和他们充分见识了武毅军的强大不无关系。
  这些少数民族的士卒已经是被打乱打散了各自的原有编制组织,被编到了八个骑兵卫里面。
  可以说现在这八个骑兵卫,并无野女真骑兵卫或者是汉人骑兵卫之说,每个卫中都有汉人,都有野女真,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和汉人士兵一样生活,一样居住,也是住在军营中每日在大校场进行训练。
  连子宁离开的这些天,足够他们形成了初步的战斗力。
  “各自的差事,都明白了么?”连子宁问道。
  “明白了!”众将轰然应道。
  连子宁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
  这一次,算是他对麾下所有势力的一次大的整合。
  “另外,关于武毅军的后勤方面。”连子宁继续道:
  “改马场为苑马寺,为正五品衙门,设立苑马寺使管理,专司养马之职责。隶属于后勤部。”
  “设立军医监,设总监一员,为正六品;设副监一人,为从六品;设监理五人,为正九品;设监副十五人,为从九品;设录事一人,未入流。军医监管理军医,隶属于后勤部辖理。”
  “设皮作局,设大使一人,为正六品,副使两人,为从六品,专司铸造铠甲之事。隶属于后勤部辖理。”
  “设鞍辔局,设大使一人,为正九品,副使两人,为从九品,专司鞍辔制造之事。隶属于后勤部辖理。”
  王大春听着,心里乐开了花,这下后勤部的权限又是扩大了不少,而且明确了,这也免得他像以前那样,要干个什么差事还生怕人家说他擅专。
  “设立征兵监,为正五品衙门,设总监一人,正五品,副监两人,从五品,专司征兵之事宜,隶属于新兵部。”
  “最后!”连子宁长长的吐了口气:“说一说直属于都指挥使司的衙门。”
  “军器局升格为正五品衙门,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矿监局升格为正五品衙门,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立将作局,为正五品衙门,设局正一员,为正五品;设副监一人,为从五品;设协理五人,为正九品;设副协理十五人,为从九品。将作局于矿监局纳入铜铁之物,专司铸造农具、车马用具、民用刀具等一切民用事物。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采盐局,为正五品衙门,设局正一人,正五品,副局正一人,从五品,分管各处盐场检校若干,正九品。专司开采盐场,晒盐挖盐之事宜,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盐运司,为从五品衙门,设提举一人,设副提举二人,为从六品;设吏目一人,为从九品。专司将成盐运往各地,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市舶提举司,为正五品衙门,设提举一人,为正五品;设副提举二人,为从五品;设吏目一人,为从九品。专司管理松江码头,并对出入之船只课以赋税。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七十二府库,每一库设仓大使一人,为正九品,仓副使三人,为从九品。各织染司,赋税司、粮食司、四夷司、市舶司所征收上来之粮食、银钱、皮毛、布匹、特产等,盐运司运送之食盐、皮作局所造之铠甲、军器局所造之武器,铸币司铸造之通宝银锭,军器局铸造之武器、将作局所造之器物,全部上缴,分门别类储存。无本官之手令,一文钱,一粒米,都不得出库。”
  连子宁向史凯道:“本官拨给你一块儿地方,把这些府库尽快建起来。”
  史凯赶紧应了。
  到这时候,整个会议已经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时辰了,而且一直在脑力高度运转中,情绪也是起起落落,众人都是相当之疲惫困倦,不过到此,也是告一段落了。
  在宣布了改制完毕之后,连子宁着文官们离开,然后开始大封武将。
  此次爵位的册封距离上一次已经是很久了,中间也经历了数次大战,这些武将们积累的军功都是相当之丰厚了。
  连子宁也不吝啬,按照各人立下的军功对他们一一进行封赏。
  正如他自己所言,赏罚分明。
  只有如此,才是长远之道。
  各人的爵位基本上都有增进,李铁从第七等,从三品上云麾将军,晋升为第五等,正三品中,怀化大将军。熊廷弼从第八等,从三品下归德将军,晋升为第六等,正三品下,归德大将军。努尔哈赤从第八等,从三品下归德将军,晋升为第七等,从三品上,云麾将军。余者诸将,也是各有封赏。基本上每人都是往上提升了一两个台阶,现在武毅军军一级参将级别的这些大将们,已经是很少有低于从四品的军衔儿了,基本上都是在十二等以内。
  就连董老虎、刘益辉、秦立人这些后来的降者,连子宁也是未曾亏待了他们,三人都是封了第十二等,从四品下,归德中郎将。
  在宣布完各自的爵位晋升之后,连子宁又是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
  连子宁亲手把一个个镌刻着各自军衔的铜牌挂在他们的胸前,各自勉励了几句。
  对于这一次的授勋改制,连子宁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每一位参将,不但发放了两套大明朝正三品武官,补子上绣着黑熊的常服,更是为每一位参将都定制了两套铠甲。这是武毅军最高一级武官,参将的专属铠甲,只要是出现在战场上,所有人立刻第一眼就能认出来。
  铠甲是防着大唐制式的明光铠打造而成的,里面是丝绸的内衬,外面则是一层小牛皮的内甲,柔软舒适,还可以防止皮肤被坚硬的铠甲磨破。外面则是略厚实的一层皮子,再外面,则是缀满了的半个巴掌大小,非常厚重的铁叶子,这些铁叶子都是上等精钢打造,边缘泛着冷冷的青光。而在胸口位置,则是一面海碗大小的硕大护心镜,乃是用坚实的精铜打造而成,厚重非常,足以起到护心的作用,名副其实。
  头盔则是内里的丝绸,外面小牛皮,最外面是一层镀了铜的钢板,头顶插着高高的璎珞。
  整套铠甲,从头到脚无一不包,精致的同时,也是具有相当强的保护性能。
  等到这一环节结束,今日的武毅军政制大改,军制大改,也就告一段落了。
  晚间连子宁还要在府中大宴文武官员,便先让他们各自回去准备,然后等晚间再过来。
  也就在文武官员各自散去的时候,连子宁接到了来自脱伦卫的快马急报。
  书房中,他静静的看着手中的这封信,眉头却是越皱越深。
  “真没想到啊!白莲教竟然搞出来这般大的声势,看来是小觑不得了,这等要席卷燎原啊!”
  良久之后,连子宁把信纸扔到一边,长长的吁了口气。
  在他的印象中,明朝历史上,除了那崇祯年席卷天下,并最终颠覆了大明皇朝百年基业的张献忠、李自成大起义之外,纵观明季,也没有什么像样儿的农民起事。唐赛儿称帝于卸石棚寨,也不过是在青州一隅小打小闹而已。刘六刘七白马贼席卷河北河南山东,最终还不是给外四家军轻易剿灭?至于各种矿工暴动之类的,更是从来没断过,但是几乎是用不到朝廷操心,下面的卫所就都给剿灭了。
  总体来说是小起义不断,大起义没有,连子宁自己不久亲身经历过么?那山东六县白袍军起事,是何等的轰轰烈烈,还不是大军一到,立刻星散,现在也不知道龟缩到哪个角落里面去了。
  也是从那一战开始,武毅军真正开始发迹。
  而且在连子宁的印象中,终明一朝,白莲教也真是没成过什么大气候,是以当徐鸿儒白莲教起事的时候,他也没太放在心上,根本就没指望能做的多大,只是心里盼着他们多挺一些时日,自己也好从中上下其手,渔翁得利。
  可是现在看来,局势却是不大一样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更何况脱伦卫建制也不是小事,从这一方面连子宁就能看出来,白莲教中能人当然是极多的,经过这一次的脱伦卫改制,整个白莲教都给他们抱成了一团儿,拧成了一股绳儿。农民起义军素来好对付,就是因为他们人数虽多,但是战斗力却是极差,武器装备也很差,组织能力更是迹近于无,是以往往几千人的官军骑兵一冲,就能把十几万的农民军给打垮了。
  可是现在,白莲教通过这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人事任命,组织了一支人数将近十万的组织严明,上下有序的军队,更是以这支军队为核心,将所有白莲教的军民都团结在了一起,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战斗力。更别说,根据情报,白莲教也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还拥有了一支数量超过一万,战斗力相当强横,军纪严明的精锐部队。
  现在的白莲教,坐地称王,分封诸将,建立官制,俨然已经是有了一方豪强的架势,若是再不遏制,只怕要养虎为患,势成燎原了。
  只是,若是现在出手的话,是不是也太早了些?
  且不说那个大敌在旁边虎视眈眈,现在朝廷的命令也还没到呢!
  想了好一会儿,连子宁终于是吁了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既然辽北将军辖地已经给打烂,那就让它更烂一些好了,不破不立,岂不是这个道理?更何况,杨学忠的军队,也未必就那么不堪一击,白莲教既然势大,那就让他们互相消耗吧!在局势明朗之前,武毅军决不能陷进去,要知道,军队,可是生身立命之本!
  少顷,陈桐禀报,宴会已经安排妥帖了,文武各官员也都到了。
  连子宁便也放开心思,不管这些,自去赴会了。
  席间觥筹交错,众人开怀畅饮,大口吃喝,谈笑炎炎,气氛倒是很融洽。
  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武毅军建立不久,派系都还没成型,更别说相互之间势如水火的矛盾了,那是连影儿都没有。哪怕文官和武将的天生的对立,现在在连子宁的压服下,也是合作的亲密无间。
  但是通过李铁的回报,连子宁也看出一些苗头儿来,比如说秦立人和刘益辉就走的近一些,王吉董汉臣则和杜秉麟颇为交好,而努尔哈赤和赵南金情同兄弟,董老虎董三林父子则是跟谁关系都是一般。
  他冷眼瞧着各人的神态,观察着他们的言行,一顿宴会下来,倒也是有些收获。
  等宴会结束,连子宁又是宣布每人派发一百两白银的赏赐,也算是对这段时日大伙儿辛劳的奖赏。至于那些在之前半年多的历次征战中立下大功的将官士卒,从参将到士兵,连子宁都是一个个一个的进行了封赏,这就要赏赐的丰厚多了。参将指挥使这些高官动辄都是数百两,便是那些勇猛作战的士卒,也是每人五两到十两不等。
  ※※※
  昨天连子宁也喝了点儿酒,晚上回来留宿到了琥珀那边。
  虽然刚给杨茗儿开了苞,对她那充满诱惑的肉体也是很迷恋,但是连子宁心里还是很清楚谁才是大妇,谁才是真正的体积贴心人儿的。若是这两日每晚都到杨茗儿那里,固然自己是爽利了,这边琥珀怕是要心里难过了。
  果然,琥珀见连子宁留宿自己这边,又惊又喜,心里高兴感动,床底之间更是刻意逢迎。
  折腾了大半夜方自昏昏睡去。
  结果第二日一大清早,连子宁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呢,侍女便禀报,陈桐大人求见。
  “陈桐?唔?他有什么事儿?”连子宁给从睡梦中吵醒,本来很是烦躁,就想说不见,转念一想,陈桐年纪虽然不大,却是做事很沉稳的,这次来见,定是大事。
  他强忍着因为睡眠短缺脑袋里面那股子浑浑沉沉的感觉坐起身来,披衣而起,道:“唤他门外说话。”
  那侍女应了,少顷,叠叠脚步声响起,那侍女低声道:“大人,陈大人来了。”
  “这一大清早的,什么事儿?”连子宁懒洋洋的问道。
  陈桐听出了连子宁话中的不耐烦,心中一凛,赶紧道:“回大人,石花张百户府门外求见,说是大人交代他的要事。”
  “石花张?他是哪一卫的百户?”连子宁眉头一拧,竟是没想起是谁来。
  门外陈桐低声提醒道:“大人,是咱们水师百户。”


第六四零章 客自东瀛来
  “哦?他呀!”连子宁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也无怪连子宁想不起来,盖因这武毅军的水师,比起强横的陆军步骑军来,用聊胜于无四个字来形容再确切不过了。
  自从连子宁跟扎赫雷夫的密约之后,就开始进行水师的建设,因为他知道,俄罗斯人和女真人不一样,女真人直到现在也不过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地方政权而已,这个对于自身的定义,就意味着他们只是小打小闹的偶尔侵略一下大明,但是俄罗斯人对于领土的渴望从来就是极为的强烈,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南侵,南侵,南侵!
  所以以后,和俄罗斯人,定然是不会有多么和平相处的机会的。
  而一旦到了那时候,就一定要掌握住松花江这条大动脉,这条宽广的大动脉就像是当年南北朝对峙时期的长江一样,其两岸地区不但是东北最肥美,最富饶的土地,同时也是最关键,最方便的运输纽带。在几乎没有人工修建的道路的东北之地,河流运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也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所以组建一支强力的水师,就是必然的选择了。
  这些日子以来,新兵部谢德清一直在受命组建水军,但是进展一直不大。
  所以只是把松花江上这段河段的所有渔民都给征入军中了,好歹算是搭起来一个水师的架子,一共有七百多条渔船,有从渔民转正而来的士卒两千人,连一个卫的编制都不够。
  这两个千户所的水师,便是一直挂在新兵部的名下,规模实在是太小,作用更是有限,连子宁连接手的欲望都没有。
  这些渔民平素里还是干着自己的差事,打渔,等到有事儿的时候,再把他们召集起来。
  那石花张便是管理这些渔民的一个百户,原先就是众渔民中德高望重的一位,也算是相得益彰。
  连子宁从王虎口中得知了那档子事儿之后,回到东北的第二日便是找见了他,让他盯着点儿松花江下游溯游而上的大船,一旦有情况,立刻禀报。
  以石花张那等胆子,想来是有眉目了才敢过来禀报。
  “你让他候一会儿,稍候本官便见他。”连子宁吩咐道。
  “是,大人!”陈桐领命告辞。
  连子宁披衣下了床,琥珀也醒过来了,强撑着身子起来,吩咐外间儿伺候的丫鬟去打了洗脸水,洗脸,然后给连子宁穿衣梳头,佩戴整齐。
  用热水洗了洗脸,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脑袋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
  连子宁对琥珀道:“昨夜你也疲累了,左右也无事,快歇着吧。”
  琥珀脸一红,轻轻掐了他一下,嗔道:“老爷怎地什么话都说?”
  连子宁哈哈一笑,出门去了前院儿,远远的看到书房外头一个穿着百户衣服的人在那儿候着,肤色黝黑,老远就能闻到身上一股鱼腥味儿。
  连子宁倒是没什么,都是自己手下的军兵,他也一视同仁的很。
  见连子宁过来,石花张赶紧跪地磕头,道:“小的石花张,叩见大人。”
  连子宁淡淡一笑:“起来吧,咱们进去谈。”
  “是,大人!”石花张应了一声,跟着连子宁进去。他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心里很是紧张,身子都有些哆嗦,看着脚底下的水磨青砖连头都不敢抬。
  连子宁坐下,着侍女端了杯茶过来,轻轻啜饮了一口:“你既然过啦,想必是本官吩咐你的那事儿有些眉目了?”
  “是。”石花张应了声是,恭敬道:“自从那日大人吩咐之后,小的便每日派人往东一二百里处巡游,今儿个晚间果然便碰到他们了,三艘大船,喝,那船可真大,小的下头那些没见识的都吓得说不出话来,还有一些小船,说是小,也比俺们那渔船大出一番儿去!”
  “嗯。”连子宁点点头,想来就是他们不错了。
  “还有一桩事。”石花张偷瞧了连子宁一眼,小心翼翼道。
  “怎么了?”连子宁问道。
  “小的手下回报,那些战船上,颇有些伤痕,有一艘船下头,还给烧得乌黑了。”
  连子宁的眉头微微一皱,这是怎么回事儿?难不成是碰到海盗了?那是他们这几艘船武装力量已经是相当强大了,还有人敢招惹他们?
  他思忖片刻,摆摆手:“你且下去吧!”
  “是,小的告退。”石花张磕了个头,便要退下去。连子宁忽然叫住了他,淡淡道:“你也是我武毅军正经的将官了,以后要自称末将,懂么?”
  石花张先是一怔,然后便觉得眼一酸,心里一道热流淌过,赶紧应了。
  ※※※
  船行江上,两岸的风景,只剩下了无尽的密林,一望无际的,绿色的密林。东北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鸟叫猿啼兽吼声,江水在这里已经变得非常的平稳,船只行驶着,在船边竟然不时还有大鱼跃出水面,极为的肥美。
  东北是落叶林和常绿林相间的树种,这会儿正是晚春,万物生发的季节,那些白桦、杨树、柳树枝头都已经发出了嫩绿的芽,松树则是厚重的墨绿色,一眼望丛,浅绿嫩绿墨绿相间,就像是一副上等的西洋油彩画,显然出了一片层次分明的美景。
  这松花江足够的宽阔,三艘大船并肩而行,中间相隔了差不多里许的范围,并无什么问题。在三艘大船中间,则是那些小船。
  这会儿正是清晨,天光乍现。
  那艘最大的马快船,甲板上摆开了桌椅,陈玉、立花誾千代、溶月三人正自坐着闲聊。
  快要到地头儿了,海上一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眼瞅着就要告一段路了,三个人表情都是很轻松。
  立花誾千代瞪着一双大眼睛四处扫着,满脸都是掩不住的惊讶:“这便是松花江么?好宽啊,跟大海一样!”
  溶月一笑:“松花江可是关外第一大水系,自然是极宽的。可惜咱们几日前入江口的时候是夜里,若不然的话,就能看到,那里确实是一片汪洋。”
  陈玉翻了翻眼皮:“你知道的可真多。”
  溶月淡淡道:“看的书多了,自然是知道的多些。”
  陈玉讪讪一笑,不说话了。他名字虽雅致,实则是个大老粗,本是不识字的,后来连子宁开办了高级军官的扫盲班,这才算是粗通文墨了,不过要指望他能去读多少书,那也是不大现实。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努尔哈赤那般,几乎是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的。
  溶月向誾千代道:“这你可放心了吧,在这里航行,除了逆流而上之外,和海中也无甚区别,待这次回去,不但可以购买军械的时候过来这边,那些商船什么的。也可以直接过来采买一些特产运回去,便是暴利。”
  立花誾千代连连点头。
  陈玉有些不耐烦道:“还有多远才能到?这些日子在船上晃得脚都软了。”
  “快了,你没听那些渔民说么,也就是两个多时辰。”溶月极目西望,心中轻轻道:“大人,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此次开辟了这条航线,定会给东北,给武毅军带来一个极大的转机。”
  不知道怎么地,一想到待会儿就要见到连子宁了,她的心里便是一阵砰砰乱跳,脸上也是不由得泛起了一阵潮红。
  一串沉重的脚步声打断了她的遐想,两个厨子抬着一个烤架上来,上面竟然是一整只黄羊,已经是烤的差不多火候儿了,表皮焦黄,有的已经烤的脆裂开来,正往外滋滋的冒着油脂,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后面跟着几个厨师手中端着托盘,上面盘子里放着的却是各种炒青菜。
  那领头的厨子笑道:“那些渔夫当真是好心肠的,知道咱们在海上航行了有些日子,便打了只黄羊送来,又得知了船上有女眷,还叫人采摘了野菜送来。几位贵人您尝尝?”
  陈玉早就等不及了,拿起旁边的弯刀来便是卸下了一条黄羊后腿,也顾不得烫,咬了一大口,一边嘴里冒油的嚼着一边翘起大拇指:“又鲜又嫩,老刘,真有你的!娘的,这几日在船上又一个劲儿吃鱼真是眼都绿了。”
  立花誾千代则是看着那几盘青菜眼睛发亮。
  看到那些在大船前头带路的渔船,溶月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大人当真是有心,知道我们要来还专门拍了渔船在此巡游等候,可是他是怎么知道我们要来的呢?
  若是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船队中大部分船都是无恙,只是那些运送银锭的大肚子货船却是少了一艘。
  这还得从那一日遭遇海盗鬼王说起。
  不得不说,陈贵确实是很倒霉,虽然这支船队只有三艘有战斗力的大舰,但是这三艘船,起到的作用只怕比一般的三十艘小型战船还要大些,至于强横的火力,那就更不用说了。他想的也不错,一开始先用火攻废了那艘最强的马快船,集中兵力攻击那艘看似没有多少接舷战能力的立花家的铁甲舰。
  但是计划总是环环相扣的,他计划的第一环就出了问题。镇山号可不是人人揉捏的软柿子,远攻近战都是极强,那些火攻的船只还没靠近,船上就动用了拍杆。
  拍杆制如大桅,长十余丈,上置巨石,下作辘护贯其颠,遇官军船近,则倒柏竿击碎之。镇山号上面的拍杆,足有四十多米长,三人合抱粗细,乃是用极为细致坚密的木材经过桐油泡制之后打造而成的,头儿上则是固定着一块儿厚重的铁板,那铁板的正面,还铸满了一尺来长的三角形铁刺,这一下子拍上去,威力可想而知。
  一拍杆下去,一艘火船便是给直接拍成了碎片。
  拍杆连连几下,海面上到处都是漂浮着的岁木片和柴草。而唯一的一艘漏网之鱼,则是给士卒们用推杆儿给远远的推开,并没起到什么作用。
  陈贵低估了这支船队的强横火力,这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当然是,是海盗势力的灾难。
  当他的那些小船去围攻的立花家的铁甲舰的时候,三艘战船上大炮齐发,那一刻,至少有超过二百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只是一个回合,陈贵的船队就损失了四分之一,把这些海盗们给吓得肝胆俱裂。
  陈贵见势不妙,知道自己啃了硬骨头,他倒也是有决断的,立刻便是下令全军撤退。但是这些海盗也真是贪婪的不要命了,临撤退了,应是靠着大船转向不便追不上小船的优势,劫走了一艘货船,逃之夭夭。
  这让誾千代很是心疼,要知道,那一艘船中,可就是十多万两白银啊!
  这场海战,便也是虎头蛇尾的落下了帷幕。
  等到日上中天的时候,他们终于是看到了镇远府。
  那座屹立在大江南岸,城墙宛如铁铸,高大磅礴如山的巨城。
  就像是所有第一次见到镇远府的人一样,他们都是惊呆了。
  像是立花誾千代这些扶桑人就不消说了,这会儿的扶桑,诸侯割据,城池许多都还是木头搭建的,哪里有人力财力建出这么一座大城来。
  就算是陈玉、溶月这些见识过京城气象的也是不由得为之震撼。
  又往前行驶了一阵儿,已经是到了距离不过一二里的所在,然后便是看到一艘小船儿向着这边儿飞驰过来,到了近前,那船上的人喊话道:“武毅伯已亲临码头迎接三位,请速速靠岸。”
  三人闻言,都是一惊,远远看去,果然看见码头的位置许多人排成整齐的队列聚在那里,还能看见高高的红罗伞盖。
  溶月一颗心砰砰的跳了起来,陈玉满面笑意的拱拱手:“请回复大人,咱们这就下来了!”
  镇远府码头在城北江边,出北门往东三里便是。
  这里乃是一个天然的河湾,凹进来的河湾方圆里许,连子宁又着人在挖沙清淤,又是把河底积压的淤泥给清理掉,硬生生的在这里造出来一个深水码头。此处的水深达到了五米,几乎达到了江心位置的深度,比其他地方深得多。为了防止河壁坍塌,连子宁又着人用大青石修建了许多保护措施,几乎把这以河港给围了起来。
  经过这些时日的修建,码头已经是基本完工了。
  河水中竖立着几十个直径超过三米的水泥墩子,加上水下的部分足有六七米高,数百米长的栈桥通向江心的位置数百米,足以容纳数十艘大船同时停靠。
  至于整个河港的港口,更是足以容纳数百艘船只。
  大船原来越近,他们本来以为要放小船才能上岸呢,却没想到往栈桥附近一靠,搭上船板就能下去了。
  然后便看到三个人影儿在一堆侍卫的簇拥下下了船板,顺着栈桥向这边走过来。
  坐在红罗伞盖下正喝茶的连子宁打眼儿一瞧,可不正是溶月三人?
  连子宁站起身来,笑吟吟的看着越来越近的三人。
  到了近前,陈玉和溶月齐齐拜倒:“属下见过大人!”
  誾千代则是看着连子宁的身后惊喜的叫道:“野奈!”
  野奈抿嘴一笑,却没答话儿,连子宁看了她一眼,笑道:“去吧,跟她们叙叙旧。”
  “谢大人。”野奈欢喜的应了一声,越众而出,飞快的向着誾千代那边跑去。
  “起来!哈哈哈哈,许久未见,让我瞧瞧你们便了没有。”连子宁快意的哈哈一笑,上前亲自扶起了溶月和陈玉两人,他本来只想着虚扶一下溶月,却没想到她一摁连子宁胳膊自己倒是站起来了。
  这倒是真真成了扶了。
  连子宁一愣,接着便是面色恢复如常,上下打量着两人,笑道:“你们二位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本官得好好封赏你们!”
  陈玉得了连子宁夸奖,只是呵呵傻笑。
  溶月瞄了连子宁一眼,他体型没变,似乎黑了一些,只不过身上那股子上位者的尊严,却是更加的浓烈了,让人站在面前,都是不敢直视呢!
  溶月轻轻一笑:“大人能说出这句话来,咱们心里就高兴了。”
  她接着便是脸色一正,肃容道:“为大人效死,乃是咱们份内,何谈什么奖赏?”
  连子宁先是一怔,然后便是连连失笑,点了点她:“你呀!”
  心里却是有些高兴,现在能和他这般开玩笑的,可是没几个了。
  他笑了笑,回头招呼道:“陈桐,安排他们住下。”
  “唉,大人。”陈玉笑道:“咱们军中兄弟在船上也晃悠了好多时日,脚都软了,要不让他们也……”
  “多大点儿事儿啊!”连子宁拍了拍他肩膀:“传令下去,这次过来的兄弟,一人发五十两银子。你安排好值班的人手,剩下的人陈桐带去马桥镇好好乐呵乐呵,兄弟们海上飘了这许久,可不容易。”
  陈玉大喜,赶紧应了下来。
  连子宁眼角的余光撇到因誾千代挽着野奈向这边过来了,他道:“你们且先下去休息,本官先接过客人。”
  大约两年不见,誾千代出落的更加漂亮了,若是说之前还带着些稚气的话,那么现在就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身材高挑,比她身边站着的那几个武士家臣还要高出小半个头去。
  连子宁拱手道:“梨花郡主有礼。”
  他是超品武毅伯爵,品级和国朝郡主相当。
  誾千代让了让,也还礼:“武毅伯有礼。”
  她看了一眼已经站回到了连子宁身边的野奈,叹了口气,笑道:“连大人,谢谢你,看得出来,野奈这段时间过得很好。”
  连子宁眉头一挑:“梨花郡主何出此言,野奈是本官侍妾,本官自然应该妥善照顾。”
  野奈听了连子宁的话,在旁边甜甜一笑,脸上溢满了甜蜜。
  誾千代看了,心里无端端的一酸,叹了口气:“当初野奈跟着他离开的时候,我本来还以为他会虐待记恨野奈,可是没想到,竟是对野奈这般好。野奈有福气啊,找了这么好的一个郎君,我呢?这次回去,就该和熊宗茂完婚了吧?唉,看着他那张脸我就烦。”
  连子宁自然是不知道这些小儿女的心思,伸手一引:“梨花郡主,里面请,扶桑距离我松江远隔万里,难得来一次,连某可得好生款待才是。”
  誾千代闷闷的点点头,跟着他向城中走去。
  将军府大宴会厅之中,已经摆下了宴席。
  宴席的菜肴名贵且极具东北特色,肥嫩的黄羊肉、可口的沙半鸡、香味扑鼻的黑熊掌、酥烂浓香的犴鼻、飞龙吊汤、葱油鹿筋、哈什蚂油烹制的铁雀成圈,还有新鲜的薇菜、全都是天生地长的野味。
  这些东西出了关外,在其它地界儿要想吃得这么全,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些豪门大族倒是有这样的财力,可是吃的熊掌、犴鼻也做不到这么新鲜。扶桑的这些诸侯就更甭说了,为了打仗不但死命的剥削农民,自己吃的也不怎么样,立花誾千代还真是没错过这等美味佳肴。
  陪酒的人不多,只有二十来个,却都是当初辰字所的老兄弟,和溶月陈玉都是很相熟的。
  他们和陈玉、溶月已经是近两年未见,自然是极为的高兴,酒席间大吃大喝,说起当年的事儿来,都是唏嘘不已。说起来溶月和他们关系到也不差,因着溶月虽是个女子,却是管事儿的,没把自己当个女人看,倒是有一种兄弟一般的情谊。
  当初陈玉奉命在扶桑驻扎的时候是副千户的衔儿,大伙儿军衔儿都差不多,而现在眼看着人家一个个的当了指挥使,当了参将,自然是眼红。不过他也是豁达之人,也知道大人肯定想到这一层,不会亏待自己,是以也只是想了想,便不再介怀。
  几个人觥筹交错,大快朵颐。
  今日的主客乃是立花誾千代,她身份颇为尊贵,自然是连子宁作为主陪。
  只是这位誾千代公主似乎是兴致不太高,席间多是闷头吃喝,要么就是瞧着一个地方怔怔的出神。
  连子宁也是莫名其妙,不过这样也好,倒也免得他浪费口舌了。
  吃到一半儿,誾千代便借口身体不适告辞了,连子宁干脆便和众人混在一起,说些当初辰字所时候发生的事儿,追忆当年,也是其乐融融。
  待酒足饭饱,余者都是离开,陈玉和溶月却是被连子宁叫到了书房。
  溶月把这段时间在扶桑发生的大事小情都是向连子宁报告了一遍,事无巨细,最后便是说到了来的时候遇到的海盗还有此行立花家过来的目的。
  “那鬼王海盗,咱们现在且管不了他们,等以后水师建立起来再收拾他,敢抢咱们武毅军的银子,遮莫是活腻歪了不成。”连子宁冷哼一声。
  溶月笑道:“那银子可还在人家立花家的船上放着呢,大人就看成是自己的了?”
  连子宁哈哈一笑:“他们可是过来求着咱们买东西了,自然已经是囊中之物。把那名单拿来我瞧瞧。”
  溶月把立花雷神罗列出来的要购买的那些物资的单子递给了连子宁,连子宁抖开来回瞧了两遍,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
  “一千匹上好战马,一千副棉甲,一千副马甲,一千副马镫,一千把骑枪,一千把斩马刀!一万把上好的强弓,三十万支箭!我还要一万把燧发枪,一千门小样佛郎机炮,还有五百门中样佛郎机炮,一百万发燧发枪的铅弹,五万发小样佛郎机炮的炮弹,三万发中样佛郎机炮的炮弹!还要,十万斤铜,十万斤上好的精铁,五万斤铅块?”
  连子宁倒吸了一口凉气儿:“喝,立花雷神这是要做什么?造天皇的反么?”
  他看了看溶月,问道:“你久在扶桑,比我更了解,你怎么看这件事儿?”
  “他要打仗了。”溶月面色沉凝道:“大仗!”
  他取出一副扶桑全境地图摊在桌子上,手指在上面指点道:“正德五十一年,立花道雪兴兵攻下了出云国、隐岐国、伯歧国,彻底的灭亡了寺内家。正德五十二年,又兴兵东向,攻占了宇喜多氏的浦上国,波多野氏的浦中国和浦后国。正德五十三年正月,又把三长好友的赤松国给拿下来。现在他已经占领了中国(扶桑本州岛的西南角)之地,手下佣兵六万,精锐一万五千余,已经是整个扶桑数得着的大名。而他在来之前亲口向属下坦诚,这一次购买这些兵甲,是为了用兵关西,攻打羽柴秀吉。”
  “攻打羽柴秀吉?羽柴秀吉?”连子宁轻声念叨着这个名字,眼中有神光闪烁。
  在连子宁那个时空,几乎对于后世的所有东亚地缘圈子里的人来说,这个名字都是堪称如雷贯耳的,叫他羽柴秀吉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是他的另外一个名字,不知道的可就少了——丰臣秀吉。


竹下梨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