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胜利的曙光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北征军有二十万大军,而喜申卫里面的女真士卒撑死不过是万把人而已,怎么可能打不下来?
  想想大明被女真侵占的失地即将在自己手中被尽数收复,徐鹏举便觉得一阵心头一阵阵火热。
  大明将士五万五千多人,当然不可能全都爬上去,事实上,攀爬上云梯的,只是一小部分。在他们蠕动的身体下面,是大明朝京卫中最精锐的战士,他们纷纷取下背后的弓箭,张弓搭箭,向着城头射去!
  明军的士卒虽然比不得这些从小长在马背上,渔猎山水之间的女真战士们箭术精强,但是京卫精锐,也自是不凡。而且胜在人多,数万人一起张弓搭箭,数万支羽箭化成一片密集的箭雨,铺天盖地一般倾覆上去。只听得天地间一片巨大的嗡嗡声,飞蝗一般的箭矢飞上城头,有的青石建造的城头之上,激起一片片石屑,尖锐的金属箭头和青石摩擦,激起片片火星。更多的羽箭则是飞上半空,落在城头上,落在城里射死了不少的士卒。
  箭如雨下,阿敏等一干女真大将建立的所在上面早就有士卒搭起了厚木板为顶的棚子,一片碎碎的响声,不知道多少羽箭钉在棚子上,却是无法穿透。
  女真箭手们也是不断的张弓搭箭,予以还击,双方你来我往,明军也开始给女真造成杀伤,并不是像之前那般只能被动挨打。
  在你来我往的箭雨中,阿敏亲冒矢石奋力指挥,大声喊道:“传令下去,所有的士卒,投掷石块、檑木!”
  得到了他的命令,城墙上负责各个地段的女真士卒们搬起早就放在身边的檑木和巨石,向着下面狠狠的砸了过去。
  巨石檑木,这是中华民族城池攻防战中必备的保留项目了,通常是在攻城一方开始攀爬城墙,即将爬上来,双方展开惨烈肉搏的时候开始上演。喜申卫作为防备女真的松花江南第一座桥头堡,防备自然是非常的森严,各种守城措施也是极为的充裕,喜申卫附近有山有林子,各种大木,城墙上的石头檑木不知道多少。
  石头都不是很大,人头大小就已经足够了,在数十米的高度砸下去,也是威力极为的强劲,经常是一块石头落下,便是把几个明军砸落翻滚下去。最上面的自然是被直接咋成一团肉酱,而从十几米的高度跌落下去,基本上都是摔得筋断骨折,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檑木也开始被士兵们扛起来扔了下去,比起石头来,这种檑木威力更加的恐怖,都是整根的大木制作而成的,足有两丈多长,一抱粗细,重达数百上千斤。十几个女真士卒扛着檑木,顺着明军靠过来的云梯便是滚落下去,檑木前面滚落之处,根本无可抵御,明军士卒被檑木撞到,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便是被从身上碾过,立刻变成一堆殷红的肉酱。檑木顺着运用云梯滚下去,便是清理出来一条满是血肉的道路。檑木落入城下的人群中,又是砸死一片。
  甚至有的云梯直接被滚木砸断,整个云梯从中断裂开来,轰然落地,云梯上的人也是惨叫着砸在地上,不但自己身死,而且还砸死了袍泽。
  明军本来如狼似虎一般的攻势,立刻被女真兵给遏制住了,场面上被全面压制。
  明军死亡大量的出现,但是因为不能攻上城头,女真兵死伤甚微,到现在为止,也不过是被射死了百余人而已。
  双方的战损比,达到了骇人的一百多比一。
  身边众将都是喜气洋洋,阿敏却是拧着眉头,面沉似水,他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尽管女真现在看上去是占尽了优势,但是艰难的时刻,还在后面。
  远在千米之外,徐鹏举也是蹙眉看着这一切,不过他的脸色倒还算是轻松,在他看来,这一切伤亡,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滚石檑木再多,终究也有用完的时候,当最后一块檑木滚下,砸死了数十个明军士兵之后,城头之上,再也没有了一块石头,一根檑木。
  而这时候,明军的伤亡已经达到了接近两万!
  但是尽管如此,明军依旧有着接近五万人的庞大数目,而城头的女真守军,只有六千人而已。
  几乎是十倍的人数差距。
  明军又一次爆发出愤怒凄厉的吼叫,顺着云梯盘爬上来。
  这一次,没有了阻碍,他们的前面,只是女真士卒而已。
  随着阿敏的命令,女真士卒们都是拿着各自的武器,站在了垛口后面,之前插着羽箭的土堆现在成了他们的立足之处,这使得他们可以居高临下的面对攀爬上来的明军士兵——别小看这区区半米不到的高度,这样一个居高临下的距离,却是可以决定生和死。
  终于,明军爬了上来,无数的明军和女真兵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一个明军左手使劲儿在云梯的顶端一摁,然后双手用力一蹬,整个人就像是一条矫健的豹子一般窜了出去,手中的腰刀从下往上,狠狠的向着一个站在城头垛口处的女真士兵斩去。
  那女真士兵嘴角露出一抹狰狞的微笑,手中的铁骨朵狠狠的往下一砸,砸在腰刀上,顿时便是把腰刀给礚飞出去,然后又是顺势往下一砸,便是砸在了那明军的脑袋上。那明军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来一声,脑袋便是被砸成了烂西瓜一般的碎片,红的白的一起涌出来,从云梯上掉了下去。
  在他身后的袍泽看的目眦欲裂,趁着那女真兵收势不及,很快的补上位置,手中刀重重的砍在那女真兵的脖颈子上,顿时那女真兵的脖子被切开一个巨大的伤口,几乎半个脖子都被砍断。就算是这样,他竟然还是不得死,跌倒在土堆上,双手紧紧地捂住脖子的伤口,鲜血大量的喷溅出来,染红了衣甲,染红了双手,片刻之后,双目才是失去了神采。
  杀了他的明军士兵又被另外一个使用狼牙棒的女真兵给一棒砸中了胸口,顿时整个胸膛便是凹陷下去,白森森的骨头茬子从胸口刺了出来,人也从云梯上跌落。
  这样的一幕,在战场的每个角落都上演着,只有更加的残酷。
  平心而论,抡起单体战斗力来,大明士兵是比不上女真兵的,这些猎手猎人渔民出身的女真人,几十年前,他们或者是他们的父辈,傲啸山林,过得还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大量的运动,大量的肉食供应,艰苦的生活,让他们的体魄极为的强劲,他们的平均身高大约只有一米六左右,比扶桑人略高一些,但是却是比大明人矮许多。但是却是一个个都往横下里发展,浑身的腱子横肉,就跟一个个粗壮的树墩一般。
  他们的力量方面远远强过一般的明军士卒,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狼牙棒、铁骨朵之类的重型兵器,明军只要是蹭倒一下就是非死即伤。
  一般的明军士兵和他们交手,基本上都是一两个照面就被击杀,不是敌手。
  很快,女真士兵便是挡住了明军的冲击,没有让一个明军冲上城头。
  但是明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一个人不是对手,那就两个人三个人五个人,无数的大明士兵顺着云梯蜂拥而上,女真兵发现,自己身边的袍泽不断的死去,而敌人却是越来愈多。
  终于,有人冲上了城头。有了第一个,就开始有第二个,虽然冲上来的大明士卒多半筋疲力尽,身上创口累累,甚至有的人只是在攀上城头后,留下一个血手印后,就颓然力尽,或是被早就准备好的女真兵一刀砍落。然而大明军人数超过守军接近十倍,而六卫的指挥使,也是深知徐鹏举的性子,深知此战若是拿不下来,这位爷真是要杀人的,所以他们完全没有留任何的余地,所有的高级军官都是带着督战队在后面督战,只要是看到有逃跑的甚至是的作战偷懒的士兵,立刻也是一刀斩了。
  大明朝太祖皇帝定下的十七斩五十四杀军规,可不是说着玩玩儿的。
  而女真兵虽然短时间内就能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战士,但是缩在北国一隅,他们战斗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很多士卒,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战斗,此时心中不免就有些慌乱,手上的动作也变形起来。
  而这六卫的精锐,却都是百战余生的精兵。
  双方人数和经验以及战术素养上的差距,渐渐体现出来,城头的箭雨越发稀疏,人数越来越少的女真兵,开始无法承受城下的还击,被迫后退,而每退一步,大明军队的还击便越发凶猛,在城下的已方射手的掩护下,越来越多的大明将士登上城头,开始女真士卒拼死肉搏。
  开始只是一两个缺口,很快,爬上来的大明士卒就又被赶了回去,渐渐的却是越来越多,由小股的几个人,十几个人,渐渐扩展到几十,过百,而且在城头坚持的时间越来越久。而且人数一多,大明将士出色的战术素养就展现出来了,他们相互之间的配合相当的默契,甚至会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型战阵,和女真兵打的难解难分。
  阿敏这边都是女真的精锐,战斗力强劲,是以此处还没有受到波及,就在他的身边十几步之外,便是无数的女真兵和大明士卒捉对厮杀,到处是惨烈的搏杀,到处都是断肢残臂,血水横流。
  宛如人间地狱一般,惨烈到了极点。
  但是这样残酷的场面,却是没有让阿敏有半分的动容,他只是紧紧地抿着唇,皱着眉头,只是那不时抽搐一下的眼角,暴露了他的心情。
  当接过刚毅大将军的命令,奉令死守喜申卫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争,但是却没想到,大明将士竟然是如此之多,如此之强悍,如此之难以应付!
  他本来预计怎么着喜申卫坚守上三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第一波攻击,竟然就是如此的危急。
  这样的情形,只要再有半个时辰,大明将士就能在城头建立稳固的阵地,保护着城外的袍泽陆续攀城,然后杀到城下,打开被堵死的城门,全军直灌入内,在巷战中彻底击败女真军,完全占领喜申卫。
  “阿敏大人,换第二队上来吧!咱们的儿郎抵挡不住了。”身边一个将领忽然出身喊道。
  阿敏缓缓摇头:“不妥,现在明军尚未尽出全力,便是来攻城的这些,也是大部分未曾消耗力气,只在城下等着,咱们现在把第二队换上来,等明军大阵中的那些人前来攻城的时候,又该派谁?”
  一番话倒是说得入情入理,不过有的人自然是听不进去了,说话的那个将领便是其中之一。
  他是建州女真的一名副万户,这城头上现在的士卒,大部分都是他的部属,此时眼看着自己的部属死伤如此惨重,立刻是血气上涌,红着脸冲着阿敏怒吼道:“阿敏,别把别人都当成傻子!你打的如意算盘,嘴上说的好听,但是怎地不把你的所部调上来,只是消耗咱们的兵?”
  说完之后,他挑衅般的向四周环顾一圈儿,大声道:“各位,你们说你是不是啊?!”
  其它的女真将领脸上,也是神色各异。
  额勒和泽挥舞着手中的大斧怒道:“赞尔泰,你找死么?阿敏大人才是大将军定下的主帅,咱们都得听他的!你敢违抗军令?”
  阿敏只觉得心里一阵发凉,一阵说不出的失望和难受,女真才建国这么几年,大伙儿日子刚过的好了些,就有这些心思了么?
  “此间之事,稍后我会想大将军禀告清楚。”他无力的摆摆手,招呼亲兵:“把赞尔泰带下去,关起来!”
  “你敢!”赞尔泰双目圆睁怒道。
  “怎么不敢?”额勒和泽一把便是圈住他的脖子,双手一扭,便是把他的双臂拧在背后,几个阿敏的亲兵过来,把赞尔泰押了下去,一路骂声不绝于耳。
  阿敏叹了口气,环顾一圈儿,沉声道:“诸位,刚毅大将军交给我们的任务,便是要利用喜申卫,让明军死伤惨重,这个目的若是达不到,你我,我们所有人,都会受到刚毅大将军的责罚!诸位,此乃我女真国运之战,还望诸位精诚合作,莫存了什么腌臜心思!”
  众将领互相看了两眼,这才是纷纷乱糟糟的说道:“阿敏大人,咱们都听你的!”
  而这时候,城头上面的情况已经是变得越发的危急。
  因为在这个时刻,在远处观看城头情形的徐鹏举等人,也感觉到了这一机会,城头女真守军的不畏伤亡,拼死做战,已经带给他极大的震惊和恐怖。传言女真士卒骁勇善战,悍不畏死,果真是名不虚传。这也让他意识到,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攻下城池来的话,再想有所作为,就要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所以他又是派出亲信家将跑马通知六卫的高级将领军官,让他们督促部下,拼死强攻,务必要再接再厉,一战而破城。
  在他的严令之下,大明将士越发的奋勇杀敌,城墙上下,黑压压密密麻麻的大明将士,拼命向着城头涌去,此时此刻,也顾不得什么阵形地利,甚至蜂拥一处,一人跌下,往往十人又争先向前。
  在这样凌厉的攻击下,城头的女真士卒,已经是慢慢的有点儿撑不住劲儿了。
  坏消息也不断的传到了阿敏的耳中。
  至今为止,女真士卒已经伤亡超过两千,千户战死一人,百户十三人,其它中下级军官战死战伤者无数。
  喜申卫,在大明将士这狂猛浪潮的冲击下,已经是摇摇欲坠。
  说一句实话,这一次的北征军攻城一战,相当的不具有东方的特色。
  只用人命去硬填,那是西方人才会干的蠢事儿,而在城防领域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的东方,最坚固的盾的出现也意味着最坚固的矛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额工程器械层出不穷,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而大明朝作为东方中央之国,最为富庶强大,机械也是最强悍多种多样的一个国度,拥有着完整的攻城理论体系和复杂的机械。
  但是今天,大明北征军没有撞车,没有高过城墙,超过十五丈高度的箭塔,也没有掩护步兵前进的鹅车,没有巨大的可容纳数百人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湿土,床子弩也无法射穿的六层吕公车,更没有那种巨箭足足有大树粗细,威力无比的攻城巨弩,甚至连必要威慑的投石机都没有。
  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最简单的蚁附登城法和用人命不断去填的愚蠢。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这般巨大的成果,几乎把女真逼入了绝境,和六卫这些精锐的战斗素质是分不开的。从巳时中战至现在接近午时,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大明几乎已经可以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四零章 铁浮屠!
  尽管阿敏已经利用喜申卫的特殊地形条件,逼得大明军队不得不只攻击南边这一道城墙,从而把自身的人数劣势缩减到了最小,但是大明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依旧是强攻而上。
  “第二队上吧!”阿敏沉声命令道。
  在城墙下面休息的第二队听到命令,也是在各自军官的带领下,顺着奔马道跑上了城墙。
  这六千新生力量的投入,立刻暂时扭转了城墙上的局面,六千骁勇的女真战士,分成一队一队的对大明将士占据的城墙段进行冲击,在他们的冲击下,很快那些占据了城墙的明军士卒便是被都赶了下去。
  很快,城墙上大明将士占据的地段便是只剩下了一段五六十米长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明军几乎已经把城墙两边打通,把女真兵完全挤压到靠近内城墙的一点儿区域内。而且在这段城墙的两侧,明军已经利用双方战死士卒的尸体,构建成了一道简单的防线,女真士卒无论如何进攻,都是无法把盘踞在这里的千余名明军士兵给赶下去。
  在这里,大明将士源源不断的涌了上来。
  这里,立刻成了对喜申卫最大的威胁。
  “让铁浮屠上吧!”
  看到自己连第二队都投入了依旧无法将所有的明军清除下去,阿敏也是没有想到,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下达了让铁浮屠上前的命令。
  一听这话,额勒和泽立刻兴奋起来,他大声的应道:“阿敏,你放心吧,我一定带领铁浮屠把这些汉狗子给赶下去!”
  说罢,便是兴冲冲的进了城楼,很快,又是从里面大踏步的出来,只不过他的身后,却是跟着一队队的士兵。这些士兵和一般的女真士卒打扮浑然不同,他们全身上下都是被厚厚的黑色重甲包裹着。这些重甲不像是中土这边的鱼鳞甲等传统的甲胄样式,反而是更接近于西方的板甲。都是用一大块一大块的钢板砸成的,看上去厚重无比,胸甲、肩甲、腿甲、铁靴子、铁手套。头盔也就是所谓的兜鍪,一应俱全。整个人都是被厚厚的钢铁包裹着,看上去像是一个个的钢铁罐头一般,只露出两只眼睛。
  他们带着铁手套的手中,持着的是长柄大斧,斧面跟脸盆一般大小,斧背很是厚重,锋刃冒着幽幽冷厉的寒光,看上去锋锐无比。
  他们身上的重甲,再加上手中的大斧武器,至少要有百多斤重!
  而且更为怪异的是,他们每个人之间,都是用粗大的铁链互相连接着的。
  看到他们出来,本来拥挤成一团的女真士兵都是自发的让开了一条道路,让这些数量大约在五百左右的钢铁罐头鱼贯而过,钢铁罐头门沉默着,只是举着大斧随在额勒和泽身边向着那一片依旧被明军控制的城墙攻过去。
  这些钢铁罐头一般的女真士卒,自然便是铁浮屠了。
  几十年前,建州卫指挥使完颜陈和尚率领三姓女真独立,自称女真大汗。
  这位完颜陈和尚大汗所谋甚大,志向高远,一心想要南攻明廷,回复昔日祖上的荣光——他是当初那个建立了赫赫大金国,将赵宋的中原花花江山给打得粉碎的女真黄金家族的后裔。当初完颜部并不是所有的族人都去了汴梁,去了中原,依旧是有许多的完颜部族人留在了这万里白山黑水之间,当完颜部的其他人都被蒙古铁骑给杀了个精光的时候,他们侥幸逃脱了一条性命,只是从此之后又沉寂下来,重新回归了原始,过上了渔猎的生活。
  在完颜陈和尚之前,他们家族为了避祸,都是隐姓埋名的,而到了他这一代,为了彰显自己血统的高贵,不但恢复了自己的姓氏,更是给自己起了一个金国最后一个百战大将的名字。
  一心想要回复祖辈的荣光,完颜陈和尚行事也是往那些老祖宗上靠拢,在女真立国之后,历次南侵,掳掠了不少的汉人,其中工匠也很不在少数。女真所占据的松花江以北之地,虽然苦寒,但是土地却是肥沃,而且各种矿产也是极为的丰富,煤铁矿藏极多,而且都是埋藏浅,利于开采的富矿。完颜陈和尚专门仿照大明设立了军器局,专门司职铁矿的开采冶炼工作。
  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已成规模,女真是北地四国之中唯一一个不需要依赖大明来进口铁锅,盐巴等器具的国度。
  这也是女真甲胄兵器并不弱于大明的一个原因。
  而完颜陈和尚既然要立志重新金国的光辉,有两样东西是不可少的。
  他下令三姓女真之中,每一族各自遴选两千名精锐果敢,骁勇善战的百战精锐,集中到汗廷,成立了自己的禁卫军——铁浮屠和拐子马。
  铁浮屠是重装步兵,拐子马是重型骑兵。
  这两个兵种,都是仿着当日的金国建立的。
  许多后人都以为铁浮屠是重骑兵,实际上并未如此,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论调,是因为来源于宋史的记载——《宋史》记载,金军以皮绳将甲士铁骑相连,用以攻坚冲阵,号称“铁浮图”“拐子马”,所向无敌,后为宋将刘锜、岳飞以长刀、大斧所败。
  只是,这个论调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是被人破掉了。
  破掉的不是别人,正是女真人的后裔,乾隆。这位自称十全武功,十全老人的高产诗人,一辈子写了十多万首诗,虽然写诗的质量不高,但是在骑射上还是很有些水准的。在编纂《御批通鉴辑览》时,他很尖锐的指出:“北人使马,唯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况兀术战阵素娴,……岂肯羁绊己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妄加之名目耳。”
  这段话对旧说的批驳,可谓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是以之后对于铁浮屠的猜测,便是盖棺定论了。
  实际上,铁浮屠便是重型步兵,中间确实是用铁索相连的,这是为了保持阵型,增强防护力,铁链用在步兵上,确实是可以的,因为人是情绪可控性的生物,维持一定的步幅对他们并不难。但是骑兵就不行了,因为想要保持战马的步幅一致,实在是太难了,影响战马的因素太多了,有的时候,驭手一个轻微的动作,都可能导致战马减速或是加速,而若是真的三马相连,那一匹战马完蛋,岂不是就害的另外两个都完了?
  所以,拐子马才是重骑兵,而且也不是三马相连,只是人马皆批重甲而已。
  自古以来,重步兵和重骑兵都是极为烧钱的兵种,便是富庶强盛的中原民族,想要武装起来也是不易,北地的少数民族从来都是不缺高大矫健的战马,不缺英勇善战的战士,但是缺少装备。而完颜陈和尚若不是有相当厚实的积攒,也武装不起这两支部队来。
  金国时候的铁浮屠和拐子马都是批两层步人重甲,防护力极为的强悍,浑身插满羽箭也是混若无事。完颜陈和尚从舶来的西方传教士那里吸取了经验,改鱼鳞甲为板甲,这些铁浮屠战士身上的重甲都是类似于西方的板甲,重达六十斤——不要以为这个重量很吓人,大宋当初一套制式步人甲的重量是高宗皇帝赵构钦定的五十九斤六两!两层步人甲多重?一百二十斤了!
  跟几百年前的前辈们相比,这些铁浮屠的负重大大减轻了,加上手中的大斧也不过是一百二十斤而已,机动能力大大提升,而防御力却并没有下降。板甲的防御力,毕竟是冷兵器时代公认的天下第一。
  铁浮屠和拐子马都是女真大汗的禁卫军,他们平素都是驻扎在女真汗廷所在的黑龙江畔的那一大片丰茂草原上,但是刚毅大将军在大汗面前也是有些面子的,这一次完颜陈和尚特意把出身海西女真的两千铁浮屠和拐子马给派回来,交给刚毅统领。
  而刚毅又是把五百铁浮屠分给了阿敏。
  很快,占据那一段城墙的明军将士就发现,自己面前的敌人,换人了。
  看到这些浑身都被厚重的钢甲包裹,像是一个个钢铁罐头一般的敌人挥舞着大斧沉默着向着这边冲来,大明将士的眼中无可避免的露出了一抹惊恐之色——这和胆量无关,是人类看到强敌之后的本能反应。
  铁浮屠们高举着大斧,狠狠的杀进了剩余这些明军的阵列之中,明军也毫不畏惧的迎了上去,他们也是精锐,自然不会怕的。
  一个明军士兵挥刀狠狠的斩向了面前一个女真铁浮屠,这个铁浮屠不闪不避,只是举起胳膊来一挡,任由腰刀重重的砍在了自己的上臂上,大明军器局督造的锋锐腰刀狠狠的斩在铁浮屠的胳膊上,但是却只是激起了一溜儿火星,在那厚厚的肩甲上留下了一道白痕而已。而铁浮屠的大斧,已经狠狠的落在了他的脑袋上,顿时是这明军士兵当头劈成两半,红的白的溅了他一身,这铁浮屠毫无损伤,他眼中露出嗜血的残酷光芒,又是扑向了另外一个明军。
  大明将士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对面前的对手毫无办法。
  对于全身重甲的重装步兵,只有用长矛长戟等长兵器使其不能前进,防护于远处,或者是同样适用大斧狼牙棒巨锤等重型强力武器,隔着甲胄敲击,将其生生震死。
  而现下明军士兵手中,只有腰刀。
  不过是短短的半盏茶时间,明军就已经死伤超过了数百人,剩下的明军,被压缩到了一小片可怜的区域上。
  一个铁浮屠脚下没注意,被一具尸体绊倒了,他这样一倒下去,整个人都被包裹在六十斤重的铁甲中,根本就爬不起来,非但如此,还连累跟他用铁链绑在一起的两个铁浮屠也摔倒在地,三个人滚作一团,费力的动着四肢,但是却是根本无法爬起。
  周围的十余个明军看到这一幕,顿时一拥而上,戳眼睛的,砍脖子的,板甲的防护毕竟也不可能做到所有的身体都被遮挡住。这几个铁浮屠的脖子都是被砍断,鲜血喷溅出来,脑袋也被生生砍掉。
  铁浮屠,终于是第一次出现了伤亡。
  一个明军百户纵声大喊道:“兄弟们,这些怪物脚底下和脖子是弱点,把他们放倒,砍脖子,挖眼珠。”
  可惜已经是太晚了,铁浮屠们注意了脚下,很快,他们便是又一次扑了上来,剩下的这些明军,立刻是被碾碎在钢铁洪流之中。
  城墙上,再也没有了一个明军。
  远远地看到这一切,城墙上的形势急转直下,徐鹏举狠狠的一拳砸在面前的栏杆上。
  刚回来的徐安又被派了出去,去告诉六卫的高级军官,让他们立刻开始下一轮的攻城。
  这时候,眼见所有城墙上的明军都已经被赶了回去,第二队的生力军重新占据了城头,阿敏向下看了看,明军已经是准备攻城,显然今天打不下来是绝对不放弃的。
  他搓搓牙,对身后一个将领沉声吩咐道:“上金汁!”
  “是,阿敏大人!”那将领应了一声,带着一些士兵下了城,没过一会儿,城下便是飘来了一阵龙涎香的味道,味道直刺入每一个人的鼻子。
  很快,阿敏派下去的那名将领便是带着数百个士兵上来了,每个人手里都是端着一口大铁锅,锅里面盛满了极为粘稠的浅茶色液体,正在咕嘟嘟的翻滚着,冒着热气,那股强烈的龙涎香的味道,便是从这里面传来的。
  金汁,本来是一种药。
  每年冬天最冷的一天,一般是冬至,取健男粪便,加清水稀释,搅匀成汁,以棉纸纱布清滤,加入黄土少许,入瓮,粗碗覆盖密封,埋入地下至少一年,年久弥佳。其汁呈微黄(如浅茶色),粘稠绵延,极为挂勺,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
  金汁何时第一次用于守城,已经无迹可寻,在金汁之前,守城的一方都是用滚沸的热水往下泼,从而制造杀伤。在某一次抽城中,守城一方的水源断绝,不得已,埋在地下的数百个金汁大瓮起出来,熬沸后用于防御。事实证明,效果极佳。
  从此之后,金汁被广泛用于守城。
  与沸水相比,金汁粘稠挂勺、带有火碱的特性,遇到普通的甲胄,无论是皮质还是布制的,一滴金汁落上去,瞬间就能把皮甲侵蚀掉半层厚,金汁的沸点远高于水,一小滴金汁里所携带的热量都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
  喜申卫中自然也是有不少金汁的,阿敏本来把这些东西当成一个压箱底儿的杀器,准备等到第二日甚至是更后面,实在是岌岌可危,无法守住的时候再使用。
  却没想到,守城战刚刚开始,就已经陷入了几乎最危险的境地,这些金汁,也是必须拿出来用了。
  金汁都已经被运到了垛口后面了,这些金汁容纳的热量非常多倒是不用怕其冷却。
  士卒们都是发下去了一个长柄的大勺子,阿敏一声令下,他们便是用勺子满满的舀了一勺金汁,面带狞笑的,就像是中天的时候老农给地里浇粪一般,向着城下的明军浇了过去。
  他们不需要浇的很多,实际上,想要杀死一名士兵,一小汤匙的金汁浇在脸上就足以要他的命了,之前阿敏大人早就吩咐过的,要慢慢的,细细的,浇的匀和了,这样才能不浪费。
  金汁落在了下面明军的脸上身上,只要是被浇到的士兵,被浇到脸上,立刻是发出一阵嗤嗤的声音,就像是被强酸腐蚀一般,被浇到的位置立刻是肌肉凹陷,变黑,消失,并且向着四周蔓延。而落在身上,棉甲倒是能抵挡一下,但是效果也并不好,很快就被腐蚀出一个窟窿,然后把身上赤裸的皮肤烫的皮焦肉烂。一刹那间,无数的士兵都是发出了凄厉的惨叫,他们伸手去捂自己被烫烂烫伤的部分,却是使得手上也被沾到了,手上的皮肉也开始收缩,瞬间就被烫的烂到了骨头。
  钻心般的疼痛不断的袭来,让这些精锐的战士也是无法抵挡,他们惨叫着,在地上不断的翻滚着,而周围的袍泽,则是对此毫无办法。
  大明将士们可以面对着刀枪,面对着巨石檑木并不畏惧,拼死作战,但是当他们面对这种东西,看到自己的袍泽一个个被活活烫死,活活疼死的时候,队伍中慌乱恐惧的情绪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而城墙上面泼下来的金汁几乎是无穷无尽,城墙正下面的将士几乎是都被波及,上万人被生生烫死毒死,更多的人被泼到,疼的满地打滚,满地乱窜。
  一股人肉被烫熟的焦香肉香,混合着龙涎香的味道,让人作呕。


竹下梨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