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测试,比武


  今儿个上午,连子宁便是在四海楼宴饮,邀请当日在顺天府为自己声援的那一干秀才一起喝酒重聚。
  这是他第二次去四海楼,上一次去的时候,他还只不过是京郊辰字百户所的一个小小总旗,而现在,却已经是堂堂的超品伯爷。而其中,不过是不到一年的时间而已。看着自己犹自提在四海楼壁上的哪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连子宁只觉得如梦如幻,竟有了种老年人一般的沧桑。
  不过宴饮却是索然无味,一干秀才因着他现在的身份,要么拘谨,要么逢迎,只有邱少琴和宁子轩两人依旧如故,倒是让连子宁有些往日的亲近,几个人详谈甚欢。
  几个人说的投机,酒也喝得不少,连子宁午时末方会,刚才琥珀伺候下洗漱换了衣服小睡一会儿,就听说柳生宗严来了。
  对于这个在扶桑史上留下了赫赫威名的剑圣,连子宁心中也很是好奇,便是起来见了一面。
  结果却是让他失望,这个被扶桑史书吹嘘的天人一般的剑圣,也不过就是一个面色平凡,身材矮壮,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的普通中年人而已。
  不过想想却也是释然,这年头儿,甭管是学文学武,都讲究一个念头通达,说白了,就是通晓世事,人情练达。就拿读书人来说,但凡是当世大儒,没有几个是死读书的,都是把书读活了,读通了的,他们在朝中为官,也是一个个人精儿也似。练武的,也是同样的道理,总不会是闭门造车的迂腐之辈。
  柳生宗严等人在前庭心里略有些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见一群侍卫簇拥着一个穿着便服的俊秀年轻人出来,便知道了这位是谁人,当下便带着六七十号儿弟子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口中高声道:“化外之民,柳生宗严,携弟子六十七人,见过武毅伯爷!祝伯爷武运昌隆,步步青莲!”
  连子宁不由得一笑,摆摆手道:“柳生大家,起来吧!”
  柳生宗严得他赞了一声大家,心里便是一定,知道连子宁至少是对自己的并无什么成见的。
  连子宁也不让他他们进屋,只是道:“柳生大家,既然你肯从扶桑千里浮海而来,说明是真心为本官效力的。既然如此,本官便也不拖沓了,只要是你们能够通过了本官的考验,本官便给你封官,给你赏赐!明白么?”
  柳生宗严点头道:“大人快人快语,如此甚好!”
  连子宁点点头,冲着石大柱道:“大柱,着人去库房取六十七个咱们练靶用的人偶来。”
  石大柱点点头,带人下去了,大约一盏茶之后,便有兵丁搬来了六十七个人偶,放到了前庭。这些人偶都是这几日连子宁为了让火铳手们适应新打造出来的燧发枪,提高命中率而特地着人打造的,是模仿着真人制作的,不过却是比真人要大上一圈儿,大约有的一米九高,都是用坚硬的榆木打造而成的,相当的坚固。
  这是为了承受燧发枪的射击,这些日子军器局的工作一直没闲着,连子宁将冈萨雷斯封为大明朝正式的百户军官这一举动,大大的刺激了军器局诸位佛郎机匠师们的积极性,为了早日完成连子宁的目标,也升官儿发财成为大明朝的上等人,他们几乎是没白没黑的工作着,就算是在北上京城的行军过程中,晚上在他们的帐篷外面都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再加上连子宁又是为军器局招募了一批铁匠,使得军器局的铁匠数额增长到了六百人,这样一来,军器局日产燧发枪的数目达到了五十支。
  这些制造出来的燧发枪已经全面装备了步军第一千户所,开始了操练,士兵们的反应非常好,燧发枪射击时候的故障率非常低,射程远,射速快,威力也大。
  连子宁指着那些木偶道:“本官尝闻,扶桑的刀手武士练刀,都是用活人练刀,练刀到了最后,一刀当头斩下,能从头到胯,将敌人劈成两半!人体的骨头极为坚硬,尤其是头盖骨,更是如此,能够做到这一步,想必劈开这木偶也并未难事吧!”
  “柳生大家,这第一道测试,便是测试你和你门下诸位弟子的,一人一个,开始吧!”
  柳生宗严脸色丝毫不变,冲着连子宁鞠了一躬,然后便是随便找了一个木偶,缓缓拔出腰间的武士刀。
  让连子宁略有差异的是,这把刀刀身却是只剩下了一半,约有两尺半长,顶上似乎是断了一截。刀身也并不光亮,反而是隐隐的透着一股晦暗。
  柳生宗严脚下缓缓加速,先是小碎步,然后一个大踏步跃起足有一米半高,一个毫不花哨的当头直劈,只听得咔的一声轻响,刀光闪过,那木偶便是从中缓缓裂成两半。断口光滑无比,显然柳生宗严手中这把灰扑扑的刀,也是极为锋锐的神兵利器。
  连子宁脸色未动,柳生宗严若是连这等实力都没有,还配叫什么剑圣?
  柳生宗严收了刀,对一干弟子道:“诸位,心平气和,拿出你们真正的实力来。”
  他一说话,那些本来都有些跃跃欲试,满脸兴奋的弟子,脸上顿时都是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变得沉静下来。
  柳生宗严点点头,他们便是齐齐一鞠躬,各自选定了一个木偶,然后和柳生宗严一般的动作,小跑,然后加速,然后便是高高跃起,挥刀劈下!
  动作都是非常的一致,不愧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弟子。而且柳生宗严的流派,显然是更加注重实战而不是表演,他们的动作,朴实、拙重、有效。
  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六十七个木偶,变成了一百三十四个。
  连子宁不由的眉毛一挑,柳生宗严的这些弟子表现出来的实力很是惊人,这些榆木的木偶相当的坚硬,能够将之一刀两断,说明柳生宗严的这些弟子都有着顶级刀客的实力。
  他们用来打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用来当贴身侍卫的话,在狭小的战场上却是可以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战斗力来,如果是不成阵型的散战,这些人的战斗力只怕能抵得上五百名精锐士兵。
  连子宁拍拍手,笑道:“很好,很好,柳生大家果然名不虚传,教出来的弟子也都是出类拔萃。第一项测试便是完了,接着开始第二项吧!”
  柳生宗严神色恭敬道:“请伯爷赐教。”
  “赐教二字,本官可不敢当,本官武艺稀疏平常的很。”连子宁笑呵呵的摆手,伸手在柳生宗严的弟子中指了一个人,道:“你,对,就是你,出列!”
  被连子宁点名的那个弟子赶紧出列,抱着武士刀冲连子宁鞠躬行礼,用语调怪异的汉话道:“伊贺三茅见过伯爷。”
  连子宁点点头,对江梨野奈道:“野奈,你下去和他比试一下。”
  连子宁眼睛很毒,他刚才看的真切,这伊贺三茅刚才的动作略有些滞涩,刀劈木偶也不是那么的快捷干脆,显然是刀上的力道要小一些,理当是这些人中的弱者。从他身上,也可以看出柳生宗严弟子的真正战力来。
  野奈遵命下场,既然是比试,自然不能真刀真枪的,免得伤了和气,连子宁名人取来一把木刀,一把木制的大剑,分给两人。
  两人相隔三米站定,互相行了扶桑的传统礼节,然后便是各自迈着步子,互相试探着对方的攻势。
  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伊贺三茅看到江梨野奈的步子,便知道她也是出身剑道名家,本略有些不屑的神色也变得庄重起来。
  两个人互相绕了几圈,江梨野奈忽然一声清吒,充满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勇武,一个大跨步,手中大剑便是狠狠的向着伊贺三茅劈了下去。
  伊贺三茅急忙挥刀抵挡,却没想到江梨野奈膂力极大,刀剑相交,木刀竟是被直接格飞,然后下一刻,大剑便是选在了伊贺三茅的头顶。
  若是真的战斗,此时伊贺三茅已然是一个死人了。
  “我赢了!”江梨野奈收了剑,淡淡道。
  “是我输了!”伊贺三茅满脸惭然说道,又是对着柳生宗严深深一躬,满脸平静的说出了一句让连子宁眼皮子猛地一跳的一句话:“师尊,弟子丢了您的脸面,请您允许弟子成菩提多。”
  成菩提多,便是和后世的切腹一个意思。
  而柳生宗严也是淡淡道:“你去吧!”
  两人表情之淡然,好像是要死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蝼蚁一般。
  连子宁对这种扶桑的习惯很是有些不解,多大点儿事儿啊?怎么就寻死觅活的?
  他哈哈一笑:“柳生大家,伊贺三茅,你现在的性命可是我的,本官不让你死,你可不能死!”
  柳生宗严小心翼翼问道:“伯爷您的意思是?”
  连子宁点点头:“你们的实力,本官已经瞧见了,都还可堪用,便都留下来吧!”
  “至于你,柳生大家,本官说过的话绝对不会失言。”连子宁微微一笑:“本官便封你为亲兵营百户,统领手下弟子,每年白银五十两,精米一百石,棉布十匹,锦缎五端,另有年节时候赏赐若干。过些时候,本官会把文书印信给你的。”


第三三零章 纳征之礼
  柳生宗严闻言大喜,又是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柳生宗严原为大人门下走狗,为大人竭死效力!”
  又是说了几句,连子宁便嘱咐人领着柳生宗严等人安顿下来,给他们拨出专门的几间营房出来。然后便现场把他们编入了亲兵营之中。
  现在连子宁的亲兵营其实就是龙枪骑兵三百人的满额,本来在五岛山城一战之后,只有一百二十二个了,从扶桑归来之后又从骑兵千户所补了一些精锐忠诚之士进来,齐了三百人。正巧燧发枪已经开始规模使用,他们也全部装备了第一步军千户所换装下来的五雷神机,神臂弩也是一人一把,极为的精锐。
  龙枪骑兵战时是连子宁的亲兵,平时便是侍卫,分成三十个小旗,白天夜晚两班镇守总统府。
  连子宁便是把柳生宗严的这些弟子打散了,一个小旗两人,编进队列之中。当然,他们只负责平时的安全工作,战时是不会一起战斗的。
  只有柳生宗严待遇更好,连子宁给他在府内外宅专门开了一个小院儿作为住处。
  连子宁会给这些刀客们高薪酬,但是绝对不会把他们惯起来,养起来,扶桑人的心性他最清楚,他们会惧怕强权,却不会领你的善意。
  ※※※
  在古代,想要成亲,先得说亲,想说亲,就得有媒人。
  媒人少了还不行,得三个——方聘请的媒人、女方聘请的媒人还有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的中间媒人。
  这就是所谓的三媒六证之中的三媒了。
  双方中间牵线搭桥的媒人,严格说来是于苏苏,不过以现在武毅伯府和戴府的地位,让一个商贾作为主媒,也确实是儿戏了一些,于是双方便都是有意无意的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于是主媒的这件事儿,便是这么无疾而终。
  因为男方连子宁请到的媒人是张燕昌,张燕昌是寿宁侯爷,又是太后的亲侄子,皇帝的小表弟,算是大明朝整个外戚团体中最出色有为的一位。有地位,有权势,身份也尊贵,乃是一等一的媒人之选。
  连子宁这边的媒人地位如此之高,那边自然就不能差了,戴章浦身为实权兵部左侍郎,再加上为人方正,素有清名,倒也是个有面子的,竟是把内阁首辅杨慎杨大人给请来了。
  论起官阶来,杨慎这个内阁首辅不过是个大家都约定俗成的称呼而已,他的本职官衔是中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儿,中极殿大学士不过是正五品而已,太子太保也只有从一品,单单从爵位上看,别说是跟张燕昌相比了,就算是比连子宁都不如。
  不过文官的权势素来都是不能用品级来衡量的,就像是当初的戴章浦,不过是一个五品的兵部员外郎而已,但是三品的卫指挥使,也只是他的门下走狗。
  而杨慎身为内阁首辅,从正德三十六年开始,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呆了整整十五年了!十五年来,杨慎的权势威望都是达到了顶点,他秉持国政,苦心操持,整个文官团体虽然内部派系无数,互相争斗,但是都是对他抱有很大的尊重。
  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毫不为过。
  这就比张燕昌就更有分量了。
  等到这三媒凑齐,才开始进行正常的议婚步骤,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开始走那些形式了。
  终于,各项形式都是走完,这一日到了正式开始纳征,也就是订婚的时候。
  正德五十一年五月二十二这一天,一大清早,连子宁便带着人来到了寿宁侯府,两人会合,便带着身后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向着戴府而去。
  连子宁可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在他身后,三百亲兵一个不落,全部跟着,而且每个人手中都是捧着一个大大的礼盒,又或者是两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抬着一些箱奁,看起来就很有分量。他们手中的盒子箱子全部打开了,里面装乘的有一根根的小金条,有大块大块的白银,有翡翠玛瑙美玉,有蜀锦苏绣湖湘的上好绸子,有东北产的白狐皮,青狐皮,元狐皮,整张整张的虎皮熊皮,有东海产的猞猁皮,海豹皮,有西南产的象牙沙金等等。
  在上午阳光的照耀下,整个队伍之中,金光银光各种光泽汇聚在一起,泛着一层珠光宝气。
  纳征之礼,也是去送聘礼的,送上聘礼,便代表着人家的女儿就已经是你的人了。
  这些,便是连子宁的聘礼。
  便是京城中的老百姓素来都是自命见多识广的,又何曾见识过这等遮奢的景象?如此庞大的迎亲队伍,如此繁多的珠宝金银,立刻是吸引了众多闲人的目光,国人素来是爱看热闹的,立刻就是围了一层,跟着队伍也往前走。
  “嘿,瞧见了么!这是武毅军连大人的兵,这是怎么地?连大人要成亲了?”
  这位老兄显然是消息有点儿闭塞。
  “你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还叫连大人呢?现下得叫武毅伯爷了,这可是朝堂上当今万岁爷金口玉言亲自册封的,与国同休世袭罔替的超品伯爷!”一个闲汉模样的年轻汉子嘿嘿一笑,不屑的说道,眼见众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顿时一股优越感油然而生,挺了挺胸脯,趾高气扬道:“知道爷们儿住哪儿么?告诉你们,松树胡同外头那家炊饼铺子就是咱家的产业!”
  人群中传来一声哂笑:“开炊饼铺子的很了不起么?老子还是挨家挨户收马桶的呢?”
  那闲汉一瞪眼,道:“你这腌臜货,知道个球!知道武毅伯爷原先住那儿么?告诉你,正阳门儿里松树胡同往里数第三家朝南的门面!不是咱夸口,想当年武毅伯还没发达的时候,跟爷们儿还朝过面来着。有一次武毅伯爷上咱铺子里买了五个炊饼,还冲着爷们儿笑了一下!怎么着,不信咱们去问问?”
  人群中发出一声巨大的惊叹,适才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既然这位爷如此了得,不如跟咱们说说吧,这武毅伯爷是去往何处啊?”
  “这还用问,一瞧你就是个外地来的土鳖,咱们京城爷们儿哪有不知道的?”这闲汉不屑的撇了撇嘴:“武毅伯爷这是要去兵部戴侍郎府上,去行纳征之礼!戴府的大小姐,便是女方!”
  这话说完,四周人都是点头,连子宁和戴清岚以及寇白门之间的事儿,京城百姓还少有不知道的。
  这时候,人群中忽然冒出来一个阴阳怪气儿的外地口音:“那您给咱说说,武毅伯这些聘礼,值多少钱银钱呐?”
  “这个?”那闲汉顿时语塞,心中便有些发怯,他这等身份,哪儿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不过却还是死鸭子嘴硬,伸出一根儿手指头一比划:“怎么着也得这个数!一万两银子打底儿起!”
  “放屁!”那声音嗤笑一声,人群中便走出来一个穿着暗红色绣着金钱员外服的胖子,这胖子身后还跟着三五个彪形大汉,显然也是颇有势力的人物。
  他伸手点了点那闲汉,道:“最是瞧不起你这等人,京城咋地,京城很了不起么?要没有咱们宣府大同的兵守着,你们能过得安稳。自个儿也无甚本事,偏偏还瞧不起俺们这等外乡人。着你看清楚……”
  这胖子指着一个兵丁手中的大礼盒,那礼盒中放着的是一摞的青色狐皮,青润如玉一般。
  “看到没有,这等青狐皮,最是罕见,只有辽东极东靠海的深山老林才有,如此完整的青狐皮,一张就要五百两白银!”他伸手指指点点的:“还有那些虎皮、熊皮、猞猁皮,光光是这些皮毛,加起来这个数儿!”
  他伸出肥厚的巴掌,五个粗如胡萝卜的指头抖了抖:“五万两银子往上数!”
  “更别说那些旁的!以俺这些年的经验,这些聘礼,怎么着也得二十万两!还一万两,真敢想啊!啧啧,到底谁他娘的才是土鳖……”
  这胖子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周围的京城老少爷们儿们却没一个出来反驳,不是不敢,而是他们都被震惊了——二十万两白银,一场聘礼?对于一群家产也不过是几十两白银的他们来说,这个数字所代表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之外,这时候,才是真正知道,遮奢二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路边的议论隐隐然传到了前面骑着马的连子宁和张燕昌耳中,张燕昌哈哈一笑:“连老弟,只怕不过几日,整个京城便都知道你的事儿了。”
  自从连子宁封了武毅伯爷之后,张燕昌对他便是以老弟相称,显然是以示尊重。连子宁感念他在奉天大殿之上的照顾,投桃报李,这几日来往不断,两人关系比之以往更加亲密了许多。
  连子宁笑道:“老兄谬赞了,谬赞了,跟您比,小弟这不过是小场面罢了。”
  张燕昌一笑,压低了声音道:“老弟,跟哥哥我透个底儿,你这些聘礼一共值多少钱?”
  连子宁笑道:“没怎么算,不过三十万两是有的。”
  张燕昌翘了翘大拇哥,赞道:“若是换成哥哥我,定然是舍不得往自个儿老丈人家送这么多钱的,这些东西新娘子可是带不回去的。”
  连子宁笑而不语。
  对于清岚,他心中总是心存愧疚的,这个女子,从自己一介布衣的时候,便是喜欢自己,帮助自己。若没有她,只怕当日自己便要被那巡城御史王乔年构陷,不知道落到何等样的悲惨境地。若是没她,自己也无法行走戴章浦门下,并且一路走到今天。
  说是恩深似海,丝毫也不为过。
  而这个年代,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她们一生中,最为辉煌,最为灿烂的时刻,便是在大婚的这一日。这一日,便是平民女子,也可以戴着只有皇后才可以戴的凤冠霞帔,展现出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无论古今,和心爱的人有一场隆重而庄严的婚礼,都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
  所以,连子宁早就打定主意,要给清岚一场盛大无比的婚礼!他要让全北京城的人都知道,他连子宁,迎娶的,是一个何等的女子!
  价值三十万两的聘礼,不过是开始而已。
  很快,一行人便是到了戴府。
  戴府出迎的,自然是女方的家长戴章浦,在他身边,则是一个须发皆白的清瘦老者,这老者面色温和,穿着一身玄色的儒衫,戴着幞头,虽然年岁已经不小了,但是看上去只是让人想到一句话——君子温润如玉。
  戴府中门大开,两人迎出门去,门外三百亲兵排出的队伍足足有一里地长,连子宁和张燕昌站在前面,一身很隆重的华服。
  见了那戴章浦身边的老人,连子宁心中便是微微一震。
  这,便是大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杨慎杨大人了啊!
  杨慎,杨升庵,他更多为人所知的,是他那一首写在三国演义之前的临江仙。因着这首词,也随之流芳百世。
  实际上,只要是对历史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临江仙不过是杨慎一生中很不起眼儿的一点而已。
  杨慎是四川新都人,其父是大明朝三朝元老,内阁名臣杨廷和。杨慎也是青出于蓝,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流传天下,众人皆惊。
  后入京,写《黄叶诗》,为当朝大学士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
  正德六年,时年仅二十三岁的杨慎中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十二年八月,圣上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圣上大怒,杨慎被迫称病还乡。
  在连子宁那个时空,嘉靖帝即位之后,杨慎便被召至京师,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于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嘉靖帝大为光火,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杨慎被远戍云南,从此再也没机会涉足官场,就此郁郁而终。
  但是正德帝未死,之后更是成熟了许多,重用杨廷和等名臣,杨慎也被召回朝廷,从兵科都给事中开始,一路步步高升,终于在正德三十五年,入住内阁。
  至此,操持朝政十六年。
  算起来,他现在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连子宁向戴章浦见了礼,又是上前几步,深深一揖,道:“下官连子宁,见过杨老大人,杨老大人安好!”
  对于这位老大人,他是打心底里尊重,倒不是虚礼了。
  杨慎点点头,温声道:“武毅伯不必多礼,咱们今日只说家事,不论官职!”
  声音平和淡然,没有半点倨傲无理,连子宁心中暗赞,这才是国朝大儒名臣的气度。
  几个人见了礼,然后戴章浦便是退后了一步,问道:“两位因何而来?”
  他今日也是难得的脸上带上了笑意,整个人显得喜气洋洋的。
  张燕昌这辈子也很是做过了几次媒人了,驾轻就熟,拱拱手笑道:“武毅伯连子宁,以伉俪情深,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情纳征?”
  这边杨慎微微一笑,道:“武毅伯馈以重礼,戴侍郎敢不拜受?”
  这话说完,戴章浦便也依着他说的话,把意思重复了一遍,然后到此,这个问答环节,便算是结束了。
  实际上,这几句话说完,整个纳征的礼仪便也结束了一大半。
  然后双方对拜一拜,便一起进了府门。
  连子宁身后,一溜亲兵源源不断的进来,捧着抬着扛着各色各样的礼物。
  戴清岚的阁楼上,窗户都开着,因着身处假山,地势比较高的原因,打开窗子之后,前庭中的景象都看的真切。
  窗户开了一条缝儿,一个穿着一身青的少女正站在后面,偷偷的往外面看,看到连子宁进来,她欢呼一声,回头招手道:“小姐,小姐,姑爷来了!”
  清岚正坐在小几边手里捧着那本连子宁刚刚写就的白蛇传,手里拿着细笔,在上面小心的写着什么。
  听到这话,不由的手一震,一滴墨迹便是落在了纸上,她呀了一声,来不及看,便把细笔一撂,急急的站起身来,跑到窗边,从细缝里面往外观看。
  果然便看到了走在最前面的连子宁,远远的,瞧不清楚面容,但是清岚却是感觉,他似乎更俊秀了,更英武了。
  见到他,一颗心顿时变得柔软起来,便是眼波,也似乎是蒙上了一层水雾,变得朦朦胧胧的。
  这几天以来,一直都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也是变得平静下来,安宁下来。
  只是痴痴地盯着他。
  小青咯咯一笑:“小姐,纳征已经完了,你就在家中安心坐着,只等着过上几个月便嫁人吧!”
  “啊~!”小青装模作样的打了个哈欠,笑嘻嘻道:“晚上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小姐这几日辗转难眠,连累的人家也没睡好呢!”
  “死丫头,还说!”清岚脸色微红,跺跺脚,伸手便要去拧小青的脸蛋儿,笑道:“也不知道那天晚上谁睡着了还喊他的名字呢!当我听不见么?”
  这下轮到小青脸红了,她跺跺脚,便有些不依,心中想道,小姐这就要嫁给他了,我也要嫁进去了!想到这里,心中便是一阵难言的甜蜜。
  “小姐啊,看来姑爷真的是很在意呢!”两人笑闹一阵儿,小青指了指外面依旧源源不断的送礼的队伍,道:“你瞧,这么多聘礼,到现在还没送玩呢!呀,这得多少啊!不会把他给送穷了吧!”
  “得了吧!”清岚窃窃一笑:“现下他可是一等一的大财主,怎么着穷不着他的。爹爹养了我这么多年,就要嫁出去了,总要让他拿出点儿东西来不是。”
  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是越发的柔软,她走到桌前,拿起那本连子宁手写原本的白蛇传下册,轻轻翻开,在扉页上,用极潇洒漂亮的柳体写着一列字:我要给你一场盛大无比的婚礼!
  戴府正堂外,主宾双方站定,相对一拜,举步入堂,入堂站定,再一拜,相对致辞,然后交换函书,再相对一拜,各自转身将函书交给身边的人收好,这纳征之礼便结束了。
  正事儿办完,双方便也都放松了,礼让了一番,便是分宾主尊卑坐了下来,说些闲话。
  所说的事情大多都和婚礼有关,新房的布局,家具的颜色、宴请的宾客等等。不过这些却不是连子宁的专长,戴章浦把大管事叫了来,基本上都是大管事再说,然后连子宁听着,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戴章浦他们三个,则是说一些朝堂趣事,官场变动,倒也是轻松。
  纳征之后何时正式成亲,没有硬性规定,有的不讲究的人家,上午纳征下午成亲的也是有的,有的纳征之后却反悔了,又不愿意背上无信之名,拖个三年五载也是有的。
  不过,官宦人家自然是讲究些,连子宁两人商议了一番,便是把拜堂成亲之日顶在了正德五十一年的腊月,那个时候,连子宁征北之战,想来也是可以率军回转了,而且接近年关,总可以用个在家过年的名义滞留在京师不会山东驻地,正是个最好的机会。
  而且冬季结婚也好,若是夏天的话,挥汗如雨的,宾主都是不怎么舒坦。当然,其中还存着一层意思,连子宁从奴儿干归来之后,因着功劳,说不定官衔更升一级,到时候也是更光彩。
  今日是纳征礼,连子宁一方不宜待得太久,双方谈笑一阵,喝了杯茶,连子宁和张燕昌便起身告辞,戴章浦和杨慎把他二人送出府邸,双方便是别过。


竹下梨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