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天下归一(大结局)


  赵云一举击杀颜良、文丑,另外一边,马超却是已经找上了一边正在与魏延战得火热的夏侯惇。
  在徐荣的指挥下,加上黄忠率领云骑的不住进攻,让左翼这边形势一片大好。只不过由于夏侯惇在,才使得左翼的曹军还有一战之力。徐荣很清楚这一点,因此设了一个圈套将夏侯惇引出来,而后让魏延上去将他缠住。不求将他一举击杀,只需要让夏侯惇不能指挥就可以了。
  只看现在魏延与夏侯惇战成一团就可知,夏侯惇是被引了出来。不过曹军完全处于劣势,夏侯惇如若不再上前领兵,鼓舞士气也确实不行。
  魏延的武艺在张绣军中只属第二流,只不过与夏侯惇纠缠就已经足够了。二人在场上激战,曹军的指挥当即陷入了混乱。只是曹军这边也有高人,夏侯惇出战之后不久,徐庶就已经接过指挥,让曹军再次稳住了阵脚。
  徐荣见得曹军再次稳住了阵脚,忍不住骂道:“该死!”
  就在此时,副将曹性惊喜地说道:“将军,马将军率领骑兵来支援了!”徐荣顺着曹性所指望去,当即大喜。此时,曹性又开口说道:“将军,某有一计,可斩夏侯惇!”
  徐荣听得,有些惊讶地望着曹性。曹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此计乃是开战之前,公台先生亲授。”
  徐荣点头说道:“本善且细细道来。”
  曹性说道:“这夏侯惇变成独眼将军,其实乃是某以前所射。夏侯惇致残,必然对某恨之入骨。公台先生让某以弓箭射夏侯惇,分散其注意力,好让与夏侯惇大战的将军得手。”
  徐荣听得,点头赞道:“果然是好计!汝立即去行此策,不过夏侯惇勇武过人,本善切记小心。”
  曹性听得,点头道:“某自晓得,将军且放心。”说完策马向着夏侯惇那边冲去。
  且说曹性很快就到得夏侯惇与魏延大战处的附近,曹性没有丝毫犹豫,挂起手中长枪,取下背后大弓,拈上一根利箭向着夏侯惇直接射去!
  “嗖……”
  曹性取的时机极准,刚好是夏侯惇一枪将魏延逼退,准备进击之时,那根利箭就射至。而目标好巧不巧,正是夏侯惇面门上那只已经瞎了的眼睛。
  闻得风声袭来,夏侯惇抬手一枪就将利箭拨开。自从那次中箭之后,夏侯惇回去就苦练避箭技巧,曹性这一箭虽然巧妙,却也让夏侯惇击落。
  被人以利箭袭击,夏侯惇立即扭头看去,但见不远处,曹性正弯弓搭箭,准备再射。夏侯惇见得之后,怒从心上起,大喝道:“曹性!当日之仇,吾必报之!”喝罢舍了魏延,就要向曹性那边杀去。
  只不过魏延哪里会让夏侯惇如此轻易过去,大刀急抖,阵阵刀幕升起,罩向夏侯惇。见得魏延一刀罩来,夏侯惇回击一枪,将大刀挡开,怒喝道:“别碍手碍脚!”说完一夹战马就要再冲。
  魏延一刀被挡开,神色不变,再次进击,同时冷哼一声道:“过了某这一关再算吧!”
  夏侯惇闻得脑后风声传来,抬手一枪回击,将魏延的大刀挡开,怒道:“既然如此,某就先斩了你!”说完不再去追曹性,长枪急抖之下全力进攻魏延。
  魏延见得夏侯惇全力进攻,自然打醒十二分精神迎战,两人方才斗过一阵,对对方已经比较熟悉。加上实力相近,一战起来却是打得难分难解。
  就在激战间,曹性的第二箭就袭到!
  “嗖……”
  夏侯惇闻得左面风声,勉强荡开魏延的一刀之后将利箭击落,同时恼怒道:“卑鄙小人!”
  魏延可不管这些,看准机会一刀削向夏侯惇的肩头。夏侯惇虽然尽力躲避,还是让魏延给削去了左面肩头处的一片肉。
  剧烈的痛楚更刺激了夏侯惇的怒意,朝着前面的魏延猛攻。一时之间魏延亦被他逼得只能防守。
  而就在此时,夏侯惇忽然听到不远处有人大叫道:“夏侯将军,曹性就交给我们吧!”
  话音刚落,就听到对面的曹性怒喝道:“郝萌、成廉,你们两个叛贼还敢现身,简直找死!”说完曹性也弃了夏侯惇,持弓猛射二人。
  郝萌、成廉二人也是无奈,如若不是徐庶吩咐,以他们怕死的性格才不会上前呢。由于二人曾经背叛吕布,因此曹操对二人不是太重用,只不过今日乃是最后一战,由不得二人不上阵。
  刚刚大战的时候,二人就被安排到夏侯惇的身边,而徐庶战前也叮嘱了二人,若想保命,务必在战场上击杀曹性。二人心知徐庶话里的意思,当初背叛吕布,二人所犯之恶不如魏续等人。而以陈宫和高顺的心性,倒是会放过他们。唯独曹性此人,却是不会放过他们,因此他们若想保命,就必须在战场上击杀曹性。以战场的纷乱,就算他们杀了曹性也不会有人知道,曹性一去他们就可以安心投降了。
  徐庶也是猜出,张绣的军师可能会用曹性来激夏侯惇,因此安排了郝萌和成廉,来对付曹性。而事实果然被徐庶料中了。
  连开三次弓无果之后,曹性也就弃了大弓,持枪迎战二人。一交上手,郝萌和成廉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发动猛攻。曹性的武艺却是不如他的弓术,被两人夹击之下一下子就陷入了苦战。
  只斗了十余个回合,曹性就已经被二人所伤,形势岌岌可危。
  不过就在此时,曹性听到有人大叫道:“本善让开,让某来斩杀此二贼,为岳父报仇!”曹性听得来人声音,当即大喜,在士卒的协助下,逼退二人。
  而就郝萌和成廉准备进击之时,却见到一条白影冲来,气势凶猛无比。二人见得之下大惊,不敢再追曹性,立即举起兵器迎战。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来者可不是普通人,正是西凉锦马超!
  马超白虎搠魂枪急舞之下,枪影连连,犹如一只来自远古蛮荒时期的巨兽一般,在大声咆哮,直扑二人。
  “砰砰……”
  两声轻响传出,但见郝萌和成廉手中的兵器直接被马超的白虎搠魂枪扫飞而出。下一刻,白虎搠魂枪毫不留情地刺入二人的面门之中,两颗头颅直接爆碎开来,脑浆鲜血洒满一地。
  见到二贼被马超击杀,曹性忍不住仰天哭道:“温侯,当日背叛你的恶贼已经授首了!”
  马超见得曹性的模样,心中暗赞曹性忠义。只不过此时还在战场,马超连忙提醒道:“本善,莫要哭了,先助陛下击破曹军要紧!”
  曹性听得,点头道:“对!还有曹操,刘备已死,当日害温侯的人只剩下他一个!”说完接过亲卫拾回的大弓,向着正在与魏延激战的夏侯惇射去。马超见得是夏侯惇之后,眼前一亮,当即策马冲了上去。
  夏侯惇闻得风声,立即以枪逼退魏延,将利箭扫落。只不过扫落利箭之时,却是瞥见一将冲来,认得正是马超。
  夏侯惇大惊,立即以枪招架。旁边的魏延见得之下,立即举刀进击!
  “当……当……”
  两下金铁交鸣之声传来,夏侯惇以长枪挡住了二人进击,只不过面对两下狂攻,却是震得体内气血翻涌,一口逆血忍不住“哇”一下吐了出来。
  马超和魏延见得,哪里会有犹豫,刀枪齐出,狂攻夏侯惇。而不远处的曹性也大弓连开,一有机会就射击夏侯惇。
  要夏侯惇单独对上马超已经败多胜少,现在还加上一个不弱于他的魏延。还有死敌曹性的弓箭袭击,只斗了十余个回合,夏侯惇就已经满身伤痕。手臂大腿不是中枪就是中刀,肩头还插着几根利箭。
  见到夏侯惇已经完全没有了章法,马超大喜道:“死吧!”说完白虎搠魂枪直刺夏侯惇咽喉!
  然而就在夏侯惇面对马超夺命一枪的时候,脑后同时传来一阵强烈的呼啸之声!
  “噗!噗!”
  几乎同时,两下轻响传出,但见马超的白虎搠魂枪已经将夏侯惇的咽喉刺穿。只不过在此之前,一根利箭已经从夏侯惇的后脑射入,而后从右面那只没有瞎的眼睛处贯出!
  很显然,先杀死夏侯惇的不是马超,而是弓箭的主人。如此厉害的弓箭马超很快就判断出肯定不可能是曹性放的,想罢马超立即扭头向弓箭射来处。但见不远处,黄忠一手持弓,一手轻摆向着马超打招呼。
  旁边的魏延却是清楚地听到马超低语道:“该死的老儿,竟然抢了老子的功劳!”魏延听得之后只能无奈苦笑。
  不过身处战场,几人还是十分顾全大局的,魏延一刀将夏侯惇的尸体挑起,大喝道:“夏侯惇已死!夏侯惇已死……”一众曹军闻得之下,大惊失色。徐荣见到知道机会难得,加紧挥军进击,左翼这边的曹军开始有溃败的迹象了。
  而马超此时却是一策玉狮子,领着骑兵返身杀回中军那边去,此时曹营大将都死得差不多,唯有中军那边还有功劳可拿。
  就在左翼夏侯惇被击杀的时候,右翼的曹仁也难逃厄运,面对庞德、张泉、徐晃三人的夹攻,武艺还不如夏侯惇的曹仁直接就被徐晃一斧劈成两段。夏侯惇和曹仁相继被击杀,两翼的溃败形势就更加明显了。
  中军处,孙策、甘宁、张辽、吕蒙等将已经领着中军与曹军的后军战在了一起,而曹操的中军也已经被分割成一片片。无论是虎卫营还是先登死士,面对血刃营、破锋营、锦帆营以及身披藤甲的无当、无前飞军这些精锐,无一例外地被完全击溃。至于普通的曹军,就更非这些精锐部队的对手了,特别是两万人的破锋营,简直是一个巨大的磨盘一般,将曹军士卒不住磨杀。
  中军处,张绣完全压着关羽来打,虎头金枪急舞之下,大呼道:“痛快!”关羽以青龙偃月刀不住抵挡,却发现越打下去,对面的张绣越强。
  只见张绣虎头金枪急舞,同时大喝道:“关羽,接招了,凤凰舞九天!”
  伴随这张绣的大喝声,虎头金枪急舞之下枪影连连乍现,金凤横空飞出,直扑关羽。那边关羽也不示弱,青龙偃月刀带着阵阵青芒,早就化身而成一条青色巨龙迎战金凤!
  “当……”
  一声巨响之下,龙凤对拼之下平分秋色。张绣却是大笑道:“好!再接朕一招,凤凰七点头!”
  “锵锵……”
  凤凰啼鸣之声响彻整个战场,一只浩大的金凤在战场中间出现,凤首直点向那条张牙舞爪的青龙!
  “轰轰轰……”
  连续七下轰鸣声响起,青龙面对金凤的七下狂攻,已经完全处在了下风。只不过张绣还未收手,只听其大喝道:“再来,百鸟朝凤凰!”
  金凤在半空之中一个回旋,同时身侧出现了无数银光,仿如百鸟,直击青龙!
  关羽见得之下,眼中寒光一闪,那条青龙猛然消失不见,重新化为一柄巨刀,向着那金凤直劈而下!
  “轰……”
  一声巨响传出,气势恢宏的金凤面对关羽这豪猛的一刀,直接被砍成了两段!只不过金凤被斩,关羽并没有丝毫大意,青龙再次现身,直扑张绣。
  那边张绣却是哈哈一笑道:“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杀!”
  张绣猛喝之下,那只消失不见的金凤徒然乍现,与直扑而来的青龙对撞到一起!
  “轰轰轰……”
  这一次,青龙并没有如在长江边那次一般,被金凤击散,青龙和金凤在这一刻竟然斗了个不分上下。
  此时两军将士全都看得呆了,张绣和关羽激战所卷起的气场,将地面的泥土和白雪全部轰到半空之中。而他们交战的方圆百步之内,根本无人能接近,弥漫在战场的杀气会令闯入的百战兵卒也受不了。
  四招对轰之下,两人斗了个平分秋色,关羽大笑道:“张绣,我看你还有何本事!”说完青龙偃月刀急舞,这次不仅青龙现身,其背后还有一轮若隐若现的银月!
  张绣见得之下,哈哈大笑道:“看招,凤舞天翔,一统天下!”
  伴随着张绣的大喝声,金凤啼鸣一声,在空中回旋舞动,之后带着皇者气息,直袭青龙!
  “当……砰砰砰……”
  一下清脆的撞击声传来,下一刻,就听见连续不断的清脆响声传出。但见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与张绣的虎头金枪对撞之后,青龙偃月刀竟然被轰得片片碎开。张绣手中的虎头金枪,毫不留情地进击,锋利的枪尖直直地捅进了关羽的咽喉之中!
  “噗……哐当哐当……”
  刺入咽喉的清脆响声传出,伴随而起的还有随成一片片的青龙偃月刀掉到地上的响声。而关羽眼中那仇恨的怒火,也在这一刹那熄灭!
  这一刻,周围的战场一片寂静。而后面的曹操虽然在拼杀,然而一直留意着关羽和张绣的大战。当他见到关羽被击杀之下,手中的倚天剑不自觉地滑落到战车之上,同时颓然道:“完了!”
  仿佛印证了曹操的话一般,全场所有华国士卒同时大喝道:“陛下威武,杀啊!”反观曹军一方,却是开始全线溃败!
  张绣手舞虎头金枪,领着华国大军猛攻,两翼的徐荣、徐晃,中军的赵云、张辽、高顺等也跟着率军大军狂攻。马超、庞德等也率领骑兵,回到中军协助进攻。曹军大将曹洪率领后军抵挡,只不过曹洪被马超一枪枭首。
  关羽的死和后军的溃败仿佛压倒了汉军最后一根稻草一般,剩下的完全是一面倒的战况!
  ……
  三个时辰之后,汉军死的死,降的降,而出阵的曹营大将亦纷纷战死,只有寥寥几人投降。
  此时战场之上,华国大军已经将一架残破的战车团团包围。而战车之上只有一个人,披头散发,手持一柄宝剑。
  所有人都没有动手,仿佛在等候着什么似的。
  “嗒嗒嗒……”
  就在此时,手持虎头金枪的张绣策马来到战车之前,与车上那人对望了好一阵。
  良久之后,才听见车上那人说道:“张绣,最后还是你赢了。”
  张绣淡淡一笑道:“曹操,朕战前说过的话此时还可行,只要你降了,朕以丞相之位待之。”
  曹操听得,仰天哈哈大笑道:“张绣,你觉得我曹孟德会不会降?”
  张绣听得,摇头道:“不会!”
  曹操听得,大笑道:“既然如此,何必多问。我曹操虽败,不过我曹操输得心服口服。并非我曹操无能,怪只能怪上天将你我放在了同一个时代!”
  张绣听得,轻笑道:“不止你我,还有刘玄德,孙文台。”
  曹操大笑道:“对!天意弄人,确实是天意弄人!”大笑良久之后,曹操盯着张绣,凝声说道:“伯渊,我再求你一事!”
  张绣点头道:“孟德不妨直言。”
  曹操回望了济南城头上的刘协一眼,大声说道:“陛下且记好,我曹操乃是大汉的忠臣,而非汉贼!”
  城头之上,刘协哭泣道:“朕知道丞相乃是大汉的忠臣!”
  转过头,曹操对张绣轻笑道:“希望伯渊能在曹某的墓碑上刻上,故汉征西将军曹操几字。”
  张绣听得,郑重地一点头说道:“孟德放心,朕定会做到。”
  曹操听得,一把抄起倚天剑,大呼道:“我曹操生是汉臣,死亦是汉鬼!”说完寒光一闪,将倚天剑往脖子处一抹!
  “噗嗤……”
  一下轻响,血箭飞射而出,一代奸雄曹操兵败自刎而亡!
  曹操自刎,济南城内的荀彧也跟着上吊自尽。汉帝刘协直接下令开城投降,张绣留下大将赵云在青州处理投降的曹军之后,就押着刘协和荀攸等一众汉臣回归长安。路上神卜管辂和刘晔来见张绣,备言当初濮阳之事,求张绣放过刘协,张绣也应允了下来。
  华景昌三年春,太祖张绣回归长安,正式完成统一大业!
  ……
  长安正德殿上,坐在龙椅上的张绣望着下面的刘协,问道:“汉帝,汝可知汉为何亡?”
  刘协听得张绣还唤他汉帝,却是一愣,不过还是恭敬地答道:“臣不知。”
  张绣忽然轻叹一声,说道:“世人皆言,汉亡乃是天命,华兴亦是天命,殊不知这岂是天命,实乃人为。”说完之后,张绣一转头,对张泉说道:“太子,朕以下的话要记好,此乃祖训,不可有违!”
  张泉听得,连忙出列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张绣目光一凝,说道:“汉帝,昔年墨子有云,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昔年灵帝在位,七患皆全,廿载之后,汉亦亡于朕之手。”
  刘协听得,只是低头应道:“陛下所言甚是,臣明白。”
  张绣也不顾刘协是不是明白,转而对张泉说道:“太子,汝当将墨子此言记下,日后治国当戒七患!”
  张泉听得,拱手应道:“儿臣明白。”
  ……
  所谓国之将亡,必有七患:
  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
  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
  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
  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
  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
  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
  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华国以七患为戒,享国运八百载!


后记:
  太祖张绣一统江山之后,派海军将倭岛攻陷,虏倭人回国。及后,太祖以倭人及三韩土人为奴,修筑大运河,自会稽郡而至蓟县,贯通南北,天下大昌!
  而太祖张绣只在位十年,由太子张泉继位,及后与妻妾离开长安,云游天下而不知所踪。传闻五十年后,到张泉之子继位时,尚有人见到太祖张绣踪影,此后更是传说不断。
  张绣退位后,跟随张绣打天下的一帮文武大臣亦相继告老,由年轻一代接手。按张绣离开时意旨,丞相由诸葛亮接任,军师祭酒以庞统接任,一应文武精英同时施展,加上大运河已经有部分贯通,华国迎来盛世。由于此盛世开创于太祖景昌时期,及后三代至元贞年间,故史称景元盛世!
  景元盛世也奠定了华国八百年国运之根基!
  除了文治,华国武功亦盛,姜维、邓艾、文鸯、钟会等一批人长成之后,草原以及国内为奴的倭人及三韩土人作乱。当年随太宗张泉征战天下的众小将出手,一举扑灭叛乱,杀倭人及三韩土人无数。而后百年,倭人及三韩土人皆不敢乱。
  刘协降后,被封为陈留王,其后人亦被赐予丹书铁券,可免一死。张绣善待汉室之人,曹操、刘备、关羽等后人,也是安分,不敢作乱。
  而让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一向仁厚的太祖竟然定下,倭人以及三韩土人,男的必须代代为奴,女的必须世世为娼的奇怪祖训。
  不过若是没有这些倭人以及三韩土人的付出,大运河亦不能在不影响华国百姓的安定生活之下修筑好。而大运河修筑好之后,由于倭人和三韩土人尚有许多,太宗张泉决定再开工程,在西域建造人工地下运河。
  这项壮举还要胜过大运河工程,地下运河一举解决了西域缺水的情况,有效抑制了西域沙漠的扩张,让西域保持数千年繁华。而绝大部分倭人以及三韩土人,亦都死在了这条地下运河之中,至华立国一百八十年后,西域地下运河完全修筑好,天下倭人及三韩土人完全绝迹!
  ……
  “阿勋,醒醒!快醒醒!”听到有人叫喊,一名高瘦的男子朦胧醒来。还未完全清醒,就被人一拍肩膀,之后就听到那人大声说道:“阿勋你这小子,竟然抱着这本《三国演义》睡了一天一夜。看你也饿了,哥陪你去饭堂打饭去。”
  高瘦男子一听,心中一惊道:“阿勋?我不是张绣么?”看着还被自己抱着的《三国演义》,立即将其翻到目录,但见最后写着“降孙皓三国归一统”。这时,男子才喃喃地念道:“庄周梦蝶,原来是南柯一梦!”
  这时男子被人一扯,无奈只能扔下怀中的《三国演义》,往外走去。
  当男子走后,却见到那本《三国演义》封面四个字一花,换成了《北地枪王张绣》六个大字!
  (全书完)


作品相关


答读者跟董卓混疑问
  书评区有读者说跟董卓混会把名声搞臭,日后不好发展,这里做个解答。
  其实其中原因书中也隐含地提及了,不过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意思来,我也看过很多三国类题材的小说,我所说的原因他们也没有出现过,如果不是太过深入研究魏晋史的读者对这一点可能不是太过了解,这里我就说明一下。
  汉末有大量世家门阀,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其实世家门阀之中也有派系,最大的两派自然就是关东门阀与关西门阀。关东门阀最出名的自然就是袁家,还有杨家(杨彪那个)、司马家(司马懿那个);而关西世家其实不算太多,董卓应该算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了。
  关东和关西世家门阀的冲突由来已久,是始于光武迁都洛阳而形成的。由于东汉注重发展关东,所以关东世家林立而关西世家不多,只有一些只能说是豪强的家族。(世家以读书人为主,豪强更多的是以武力崛起)。
  关东世家一向看不起关西豪强,因为关西之地自西汉灭亡之后就比较贫瘠,又数经羌祸。所以当董卓霸占洛阳之后关东世家就联手出兵,但当董卓退出洛阳到长安之后他们就不再追击,其实亦有关东世家不想进入他们眼中关西不毛之地的意思在里面。
  而读者的疑问就是张绣跟着董卓,名声会臭。没错,张绣在关东人眼里名声是不会太好,这是肯定的,但我肯定不会安排张绣做侵扰百姓的坏事。这么下来其实张绣日后就只能招揽关西人。当然还有张任、赵云这些熟人和一些寒门子弟。而张绣与关东豪门之间由于出身的原因,其实一早就注定是对立的。
  以上汉末世家豪族观点出自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陈寅恪先生,小弟只是转述,可能有错漏。如果大家有兴趣就去寻找陈先生的著作看一下,里面还有魏国、蜀国、吴国建国的说明,都是跟世家有关的,还有后来的司马家篡魏的原因,与大家平时所看的观点很不同,但是很有道理,大家有时间可以一观,不过陈先生是清末民初的人,著作虽然是白话文,但文字还是有些深奥的,读起来有点吃力。


关于马镫
  看到书评区有不少书友反应马镫问题……这里说明一下……现在流行很多说法都是汉代就有单边马镫……而双边则是三国之后才有……小弟采用的是这种说法……至于第九章说张绣换马镫……那是因为张绣是穿越人士……自己弄了一个双边的……是独一无二的……本文中没有说明……是小弟的错误……到时小弟修改一下……加上说明……这里也说明一下。至于有说东晋才出土马镫……小弟暂不采取这个说法……毕竟秦、汉两代都大规模使用骑兵……如果那时没有单边马镫是很难想象的……故此不采用东晋后才出现马镫的说法……谢谢大家支持……


关于三姓家奴的说法(说拜王允为义父的看)
  下面是百度关于三姓家奴的解释……先看了再说。
  这是一句贬损人的话,典出《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三姓家奴”意在讽刺他反复无常。
  吕布本姓吕,曾为丁原帐下效力,丁原待他不薄,倚为股肱。后董卓派人劝降,以赤兔宝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换来了绝世无双的飞将吕布。吕布反叛入董卓帐下之时,杀死了丁原。吕布入董卓麾下,拜董卓为义父,但之后又因为貂禅认王允为义父并杀了董卓。自此落得了一个反复无常的恶劣形象。
  董卓自知自己凶暴,为人所恶,所以时常要吕布作自己的侍卫及守中阁;不过,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许失意而向吕布掷出手戟,又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发觉,所以心中十分不安。
  当时,王允、士孙瑞、杨瓒等密谋暗杀董卓,于是拉拢吕布,吕布答应,成功刺杀董卓。
  吕布成为丁原、董卓和王允的义子,几乎忘了自己姓吕,所以张飞说他是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这句话绝对是出自《三国演义》的……原创者张飞……就是虎牢关战吕布前说的……就是这句话惹怒了吕布……吕布才弃了公孙瓒去战张飞……什么拜王允为义父……这种说法是高希希那个新三国才有……以前从来没有拜王允为义父这种说法……看来不少人被这部片误导……无语中……不过就算是高希希那部新三国……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张飞也骂了吕布三姓家奴……吕布还傻乎乎地问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无限鄙视中……见到不少书友在书评区说这个问题……实在忍不住了……才发表一下这个……如果觉得不对的……自己上百度找《三国演义》原书……翻看三英战吕布那一章就知道了……


关于张绣发展势力的几点想法!
  董卓死后,吕布不得已离开长安进入关东之地,谋一安身之所并和广东诸侯争霸,最后死于曹操之手,这个没有任何问题。之前我说过,以吕布的天下第一武将的声望,在董卓死后,注定他不可能再转投任何一诸侯效力。
  张绣在董卓死后这一段时间,不要想着去收复吕布,更不是想着要如何去和关东诸侯争霸。理由如下:
  1、就整体实力而言,张绣还不如曹操和河北袁绍强大,而且加之张绣本就出自关西,其自身能力也很出众,和袁术一战之后,其统兵能力和士卒善战知名将更加远扬。这就会导致关东诸侯对张绣深为忌惮,如果这个时候张绣再跑去关东搀合一把,很有可能导致关东诸侯的短暂联手而一致对付张绣、吕布这两位来自关系的诸侯。
  2、基于董卓死后吕布无法立足与长安,只能远走关东,加之吕布本人的威名,张绣可以暂时将关东诸侯对自己的防备之心转移到吕布身上去,让吕布去吸引关东诸侯的注意力。
  3、关东各诸侯大战整合自己势力的时候,张绣虽然此时不宜搀合进去,但兵不定于自己什么都不坐而座山观虎斗。张绣应该向西发展,确切的说应该向西北方向发展自己的实力。这个时候,益州刘焉的动向就犹为关键了。所以,比不能让刘焉之子刘犯返回益州继承刘妍益州牧之位。只能让刘璋继承。
  4、让刘璋继承刘焉之位对于张绣而言好处甚多。刘璋是一个不思进取且毫无能力的之人,别说指望他能争霸天下,恐怕是做一个守成之君他都未必能够,要不是益州那图书的地理位置和艰难的交通,他早就被别的诸侯给灭了。这点就注定张绣再向西北发展自己的实力之时,只要不波及到益州,那么刘璋是绝对不会跳出来找张绣麻烦的、而是乖乖的偏安一隅安心的过他的安乐日子。
  5、汉中之地,包括长安城,张绣必须要取。趁着关东诸侯混战只是,自己趁势把汉中之地,长安城拿下。然后再继续向西拿下西凉之地,也正好收取马超。长安虽然已经破败,但好歹也是西汉京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说也是一个人口大城,以张绣只能,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必能逐渐恢复并重现昔日繁华。西凉之地必取,则是因为张绣需要一块天然马场来喂养自己的骑兵马匹。而且书中已经交代,此时的西凉很凌乱、民身凋零,如果不是董卓一味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以董卓之力完全可以平定西凉。那么既然董卓不做且不日将死于计谋,那就让张绣来做这件事,对张绣百利而无一害。既能得到天然马场,又能收的马超这样一员未来的猛将。
  6、取得汉中、西凉等地,克复长安城之后,张绣进入长安,安心发展数年,内政、军事、经济,文化。尤其是普及并巩固科举制度。则张绣可以稳稳当当成为中原大地西部最强诸侯,挟关西第一诸侯之势威逼关东,进而和关东诸侯争霸天下。估计到那个时候,关东之地剩下的诸侯,以长江为界,北部就只剩曹操;南部江东之地则为孙坚;荆襄之地,益州西蜀之地,西南之地则为刘备占据。四大诸侯割据形成。
  本来嘛,我害想着让张绣在取得汉中,西凉等地之后,发展几年之后,顺势把益州西蜀之地给取了。但是这样以来,刘备又该何去何从,处置起来颇为麻烦。让刘备、关于、张飞就这样过早的在本书中推出争霸天下之列位就不够精彩了。既然这本书写的是穿越,写得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那么把“三国”边“四国”争霸又何妨呢?
  ※※※
  关于徐庶,诸葛亮,庞通等人的去处。
  1、偶比较喜欢智慧哥诸葛亮,所以,还是让张绣收取了诸葛亮吧。不要让水镜先生在看到空明出山辅佐刘备时发的“孔明出山,得其人而不得其时”得感叹真的发生,既然张绣已经穿越而来,注定是要改变历史的,那么就不要再让“智慧哥”变“悲剧哥”了。
  2、按照一楼的最终4股势力划分,刘备迟早也要进驻西蜀之地成为一方诸侯。那么也不能让刘备在人才储备上太寒酸了。徐庶还是一如三国演义那样留给刘备,让其感怀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终生效忠于刘备,至于曹操玩的那首利用徐庶老母骗徐庶进入许昌为其效力的事情本书中可以不让它发生,以此来平衡一下哥诸侯之间的人才势力,毕竟智慧哥是要让张绣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就先行收取的。庞统本来我也是想要让张绣收取的,但是想想还算是算了,不能让刘备太弱了,那还是留给刘备吧。那么可以让刘备三顾茅庐的对象变成是去请“凤雏”先生庞统出山,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被张绣给请出山了。也可以不让三顾茅庐这个事件发生,而是让空明或者徐庶把庞统推荐给刘备。
  这样以来,伏龙、凤雏这两位分别效力于不同的诸侯,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将会上演多少奇谋密计真是很然人心动和期待啊。
  老三国中,刘备得到伏龙、凤雏二位。本以为可安天下了,结果没想到凤雏先杯俱了。
  老嬴在本书中,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徐庶、凤雏二位的剧情,不要让徐庶被曹操骗走而终生不再出一谋、凤雏落凤坡身死过早的杯俱,从而使两位过早的推出顶级军事行列。
  老三国中,水晶说,当今天下有奇才,为伏龙、凤雏二位、在他们为出世之时,两人经常辩论,但从未真正分出胜负。因此也才有“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一说。
  本书中,让伏龙、凤雏各自效力于一方诸侯(伏龙效力张绣,凤雏效力刘备),让他们在隐居于野之时对天下大势为分出高下的辩论在出世之后辅助自家主公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来一个彻底的了解吧。说实话,我真的很期待伏龙、凤雏二人针锋相对的奇谋密计啊!
  ※※※
  作者枫小刀0519
张绣及其麾下重臣官职表(已更新)
  中央:尚书省钟繇
  辅助蒯越、阎圃、邓芝、韩浩、董和
  六部户部陈松吏部诸葛瑾、度支部张既、刑部杜畿、礼部许靖、工部蒯良
  门下省杨阜
  下属台部向朗谏部高柔
  地方:并州刺史杨震
  凉州刺史孟达
  下属金城太守姜叙天水太守马休武威太守傅巽
  益州刺史黄权
  下属蜀郡太守费诗江州太守秦宓梓潼太守崔州平广汉太守孟建巴东太守石韬汉中太守皇甫鸿
  荆州刺史李严(只辖南阳襄阳)
  司隶校尉马良
  下属河东太守韩嵩弘农太守王粲
  军机处军师祭酒贾诩
  中军师李儒
  前后左右四大军师法正庞统(另外二人空缺)
  谋士陈宫陆逊马谡
  直属张绣大将赵云黄忠太史慈高顺马超庞德张任(副将不表)
  地方大将凉州兵团华雄(副将马铁吴班)
  益州兵团徐荣(副将管亥裴元绍)
  南阳兵团徐晃(副将王威黄叙)
  驻防洛阳张辽(副将申耽申仪)
  驻防并州郭淮(外长城)郝昭(南部壶关、箕关、晋阳等)马岱(雁门)
  水军甘宁
  近卫兵团胡车儿周仓
  另外有后辈小将张泉王平张嶷张翼马秋太史享华筌徐盖张虎赵统赵广庞会邓艾钟会费祎董允钟毓贾穆李涵等
  俘虏而未用文聘于禁


书中各方诸侯分布形势(随时更新)
  公孙瓒幽州青州部分
  袁绍并州冀州青州部分司州河内郡部分
  吕布徐州(除小沛外)
  刘备小沛
  袁术扬州江淮地区豫州
  曹操兖州
  孙坚扬州(江东地区)
  刘表荆州(除南阳郡)
  刘璋益州(除南中及汉中郡)
  韩遂凉州的金城郡武威郡安定郡北地郡司州的左冯翊
  张绣南阳郡汉中郡司州凉州陇西郡汉阳郡安定郡萧关东南
  其余如上党等小势力不再一一列举

============================================================

嬴放勋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