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故旧
作者:猫疲|发布时间:2024-06-29 00:54:45|字数:8733
这个惊喜和震撼也给我的太大了。
从早期的《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的意气膨发,到《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
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今人交态薄,
黄金用尽还疏索。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的怀才不遇,感怀世事,自励振发。
到《九曲》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的深沉悲壮,慷慨雄浑。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那种少年投军,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知遇授受的豪情勃发,让这个我后世人很是YY的一阵。
正在回忆中摇头晃脑品评陶醉的,手抱头盔,连日忙于整治部伍,面堂被晒的微黑的老将高适,由虞侯领了推帐进来的时候,我尚不觉,好在他们也见惯了我出人意表的作风,以不甚为意。作为军人最在乎的是实绩和功业,以及从属关系和渊源,至于我那些的毁誉参半的风闻,倒对他们没什么太大影响。
不过听到我正在念的是他早年得意之做。一时满面惊讶和意外,招呼看坐,给上茶。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老高,你好大的志向啊”
他既熟我的性情,也不拖泥带水,大马金刀坐下。接过一饮儿尽,嘘了两口,道“好茶,爽快“,虽有动容却也沉稳的不多说什么。只待下文
这句诗文有典故的,高宗朝有御史大夫张仁愿,以一己文臣,行班超投笔从戎事,出为朔方行军大总管,经略河西,北击突厥千里,置上、中、下三受降城,打杀的那些胡人家家哀戚,谓之张人怨。叙功拜郡王。文科出身,却锐意武事,甚至只身跑多边关投军报效,这是许多唐人的风尚。也隐隐道出了他的心声。
其实唐朝的文武并无什么界限,也不象宋代可以压抑武人的地位,许多官员皆是能文能武,出可为将,入可拜相的,许多宰相亦是自节度使任上干过来的。武艺也是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标准,哪怕是小小的一个县令,也要求弓马刀枪,至少会一样。因为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就放边州远县,需要一定的武略来保边安民了。
“别无他意”我笑道“我只是有感而发,欲请教一二”。
他也知道我不是那般好帮弄是非的人物,便道。
“早年拙做,入不得眼,狂勃轻妄,倒叫军上见笑了”说的谦卑,却有些唐突岁月的枯涩和感怀的复杂意味。
“这便是妄自菲薄了,早年尔君以诗名动边塞,流寓海外亦是广传”
“君上过誉了……”按下就欲起身谦让的他。“你我何必这样伪做见外”
又自顾道。
“那时,我虽年少却是不胜仰慕的,都道那个人人都言,高的豪迈壮烈,岑的浑然大气,是如何面貌风采,今却于我帐下,可谓世事奥妙,颇有感慨尔”。听我盛赞之下,老脸竟有些微红。
关于他的诗和生平我倒看过不少的研究材料,高适这人耿正敢言,有点刚而犯上的味道,但非不通事理之人,和他说话直来直去,反是最好的办法,也更容易获得尊敬。
我又念出几首他早年得意之做,再剽窃一些后世的品评和指点,说起精妙之处,倒也投入,谈的热切起来,一时大有惺惺相惜,相恨知己见晚之意。道是天涯海隔素味平生却有神交,不胜嘘唏,也平生了许多知我者有君的感慨。我对他神往以久,这倒也不全是的故做姿态。
说的尽兴方才想起找他的目的,既然知道他是高适,有些事情正好问他。
“我说老高啊,闻你与杜甫甚好,今可知何在”这可是我关心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遭遇可是我感叹不已的。“李仙杜圣,也我景仰的人物,愿请为客座”
他嘴角挂笑,显然也有友为此自豪,释然道。
“叛贼入关前,有闻少陵他携家小,已赴蔺州羌村,当是无恙”
“不过若是军上欲召之”他倒是皱起眉头“今恐断绝贼后了”
“真是可惜了”
我有些失望,又不死心“那岑参呢?”
这岑参也是个知名人物,岑参(715?——770),字不详,家族排行二十七。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移居荆州江陵(今属湖北)。少孤贫,从兄读书,志於学。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间曾两次出塞,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又至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判官。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其诗多反映安史之乱,感叹身世,描写山水,赠酬应答之作 。而尤以边塞诗名世。形式亦多样,七言歌行和七绝尤为其所长。大都即事名篇,想象丰富,气势豪迈,感情激越,风格奇峭,语言明快,色彩瑰丽。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其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陆游谓“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跋岑嘉州集》)。其诗在当时即广为流传。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云:“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采,而较少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的经历和高适不同。
他却没有多少惊讶了。
“军上倒是有心,他在安西军中,入幕封常清封节帅,于我常有往来,随军勤王入关,杜少陵出走前,我等尚邀聚过段时日,不过在仕过的高、封二帅获罪身死后,他也心灰意冷。避居不出……今上出,吾得脱欲邀同走,却是人去宅空,也不晓得逃出来否”有些讳言,却又是为故友唏嘘不已。
再问了几人,也是大同小异。显然是这老皇帝跑的彻底,这些人分量和品级又不够高,差不多都丢在了长安。
既然这样有些事情我觉得也可以和他交底了。
虽然我有心远离战争,舒舒服服的过那般“睡觉睡到自然醒,捞钱捞到手抽筋”的悠闲而腐败的日子,但也有战争未必会肯远离我的自觉,因此我还是对将来做了一些布置。
诸如在头批支援游击军的人马,就有数百名我招募志愿者。所谓志愿者,都是流民百姓中千挑百选出来,熟悉关中京畿地理地方的人士。经过斥候速成的突击训练后,作为探子,将长期潜伏地方中发展。虽然只是最初级的探子,但至少可以使我们对敌情不再两眼一摸黑,目前全靠传闻和前沿一些军州不怎么可靠的递报。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发动、号召地方力量,协助游击军的活动。关于这一节,我也对皇帝陛下报备过,只隐晦的说了我欲派人深入敌后打探敌情,就大致同意了。为保密计知道的人极少,因此我可以名正言顺的以中垒第七营的番号,初步建立专门的度支和人手。
虽然明白的告之这一去极其凶险,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但仍然不缺乏志愿者,因为我可以保证他们,哪怕是死了,也可以顶一员兵额,以军属的身份让家人的换取一份温饱。
此外,他们其中某些人还有一项我额外交代的任务,一份名单,就是打探王维、杜甫这些身陷敌后的名人的下落,如果条件成熟的话,配合游击军侍机弄出来。
同时还给罗先的游击军带去一项特别的任务,便是要求游击军,利用联系叛军战线广阔,尚未合拢的间隙,派人易装穿过敌占区,联系河北、河南的义军和官军,因为我大致记得历史上这时候河北是应该有一些反抗力量在坚持的。那个以食人名传千古的张巡,也是这一年崭露头角的。
当下商议了一些入金州后,与罗先的游击军联系和配合事宜,再交付给他部分名单和口令。只说是,不忍看到这些人有志报国,却其沦陷敌手的情由,竟使的他很是惊讶,却又感动莫明。“容若竟以心腹付吾,敢不戳力以死报效,吾先代诸君谢过军上的了”他肃然而起一头倒拜,竟是拦不住……
“太严重了,什么死了,你也太夸张了罢”为我眼疾手快一把托住扶起,心中暗道这古人也太……
淳朴了把,就这么肝胆谁向去了。
交付了前请后事下来。
我有意轻松气氛,笑道“不过,老高你这一去,我便平白失一助力,可有偿我?”
“军上的身家可不少”他亦笑了起来“老夫哪有尔瞧上眼的东西。”。
“不过……”他收容正色道“属下有一故友新来投,在太原府效力,曾任哥舒元帅奏充判官,有些经历和抱负,愿荐于大人参上”
“甚好,引来我见”以他的盛名和稳健慎严的作风,我倒不用担心,推荐的人会差到那里去。
当下就传了虞侯引进来。
这人年近三十,一身从六品下阶武职的青袍,满面风尘却精神爽利而硕毅开朗,举手投足皆是行伍作风痕迹。脸膛微赫甚是威武,加上老大一把胡须又有些豪侠大哥风范。让人好是印象深刻。
“季鹰”高适一把抱住对方,拍背俯肩呵然大笑极是熟捻,转身高声介绍道“这便是我友季鹰,华州华阴人士,现补节太原府参军事。日前随友僚投奔至此,引为军上”。
他虽然见我如此年轻,一切有些异色,但一切如常,一并鞠身行礼“太原府参军事严季鹰,参上总制大人”。却是个好名字,雄携有力。
有了高适高达夫的教训,我当是小心的请教他的姓名全称家世。
正声道“秉军上,属下严姓,单字武,字季鹰,家父讳挺之……”
我听的就是狂晕,又是一阵狂喜,果然是他,我又中大奖了。今天这是什么日子。我的幸运日吗,我简直有抱住高适那张不怎么可爱的老脸狠狠亲一口,才派出去了一个未来的名将,又送上门来一个。
这严武是谁啊,和高适等人一般的大唐名将,中唐上柱国之一。
一生历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拜京兆尹,封郑国公。迁黄门侍郎。加检校吏部尚书。常年经略边关,曾率兵西征。大破吐籓七万众于当狗城,收复安史只乱中被吐蕃乘机攻占的盐川等地。同时遣汉川刺史崔旰在西山追击吐蕃,拓地数百里,与郭子仪在秦陇一带主力战相配合,挫败了吐蕃的大举入侵,保卫了西南边疆。是继郭李之后,征战无数,中兴晚唐一代的鼎柱的人物。
史书上说他出身名门,其父严挺之,为开元名臣。自幼豪爽。神气隽爽,敏于闻见。因母裴不为挺之所喜,独厚其妾英。武始八岁,怪问其母,母语之故。武奋然以铁鎚就英寝,碎其首。左右惊白挺之曰:“郎戏杀英。”武辞曰:“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儿故杀之,非戏也。”父奇之,曰:“真严挺之子!”然数禁而敕。号称个性可谓强悍得有些可怕,从小一个典型敢作敢为的暴力分子。杀了父亲宠爱的姨娘还义正严词的,连他父亲也不敢怎么则责他,只是关了几天。据严武这读书广而不甚究其义,有豪放任侠作风,与杜甫、高适亦是“竹里行厨洗玉盘,花间立马簇金鞍。”的好友,诗作往来频繁,并成为了杜甫除李白、高适之外的又一知音。亲切的称杜甫为“杜二”。
我能够知道有他这号人,也是因为读唐诗,看杜甫生平的时候,作为屡邀入幕的好友加上司,屡屡在作品里所极力推崇的:
诸如“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的《严中丞枉驾见过》:“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别赠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等等的。
死后杜甫还为之亲挽,追掉为“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的一代高士。贤比管宁、张翰,才比诸葛、贾谊的评价,杜甫一生才气高节,很少这么对一个人的推崇备至,虽然未免夸张,但也可见其干才。
不过眼下,他只是以父廕调太原府参军事。尚未发迹。正逢吏考,滞于长安,今随友撩一同千辛万苦投奔行在而来。
不管我心中如何喜翻了天,面色上却一切如常,“甚好,可愿为我司阶呼。”
第七十二章
他一楞, 涨红了面皮,却一时不说话。
我心下道,还不满意吗,你虽然当过节度使的判官,可一来就授高职,我自是不怕人非议,但于你却有不利……
却见他才是反映过来,却是大喜过望,激动的一头拜倒,“军上厚爱,武当是竭力以赴”,这前后反差,却让我好是嘀咕了一会。
后来方知,原来太原府为唐朝之中都,也是高祖起兵夺天下的龙兴之地,宗亲贵戚豪门显宦比比皆是,随便个府尹都是正四品上的宗室,官吏将佐之多各有背景,相较之下,他承父亲的余荫,所授太原府参军事不过是个好听,却实在微不足道的从八品下阶,用来优抚世家子弟的闲差,不由他闷的发霉。好容易投了哥舒元帅的判官,本待有所建功立业,却日子不长就因故丁忧守孝去了。
投奔而来后,又因为早前出了奸细的变故,对这些投官有待甄别,他这个参军事也不受重视,在城外流民营里吃了几天白饭,实在郁闷的紧,好不容易得进得城来,撞见故人。却是开始转运的日子。
今来一下就拜了左司阶,司阶为将军中府直属将,与中侯、司戈、执戟,合称四色官,为四色官之首,正六品下衔,主将出征时,一般为虞侯军掌正,虽然现在各军残缺,也因陋就简,让我省缺了许多配属,这司阶只是个光杆将,但相较原来的差事,也是飞拔数级了,不由他不激动莫明。
反正这个家伙做过游侠,武艺不错的,还可以兼个保镖。
定下了这个这个很有潜力的炮灰后,又留下计议了些雍华军驻节金州相干事宜来,既是一种信任的姿态,也算是对他的考教,他有心报效所为,倒也相谈甚欢。
在内府地图册上,金州北靠秦岭主脊,关中道东南部,与鄂、渝、川接壤,南依大巴山北坡,地处秦巴山区东段,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自古为川陕鄂渝毗邻地区重要的要冲枢纽,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南北两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
石泉县和安康城之间有凤凰山隆起,将汉江与月河川道分开,形成了西部“三山夹两川”地势。境内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千河梁、月河梁、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多山险要之所,古之要冲,秦时就有建城,汉为安康郡,为秦拢巴蜀之要津,于扶风、大散关,凤州、梁州、商州等皆有坦途勾连,有烽燧驿路,呼应极便。
这雍华军驻节金州,又有上谕“北军直隶,军将长吏自行奏事”,连那节度使崔圆虽然统辖山南、北川诸道,却也只能发兵牌要求其协从,而不能直接指挥号令,这帐下尽是边军锐勇,若是统御得当,绝对相当可观而犀利的军事力量。
其主军人选可说极是重要,既要忠坚又要能干,现在有这位未来的一代名将高适坐镇,再加上大散关的卫伯玉所部,在叛军要想轻松的南下绝非易事。我便有时间和空闲,安心去忽悠忽悠那种期待中官位与权势带来的腐败而堕落的小日子了。
使亲兵引了去胄曹领取兵器铠甲准备上番。又写了保举的奏文使人递到中书省去。
结果把他弄过来还颇费了班周折,有故友的推荐,他自己倒没什么问题。但因为依考绩他该累迁上职,说是同来的房学士授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也举了他为正七品的监察御史。我卖了老大的人情,走了宪台韦大相公的门路,才把他调过来。
待回旨的黄门刚离去,我便呼道“清风、明月何在”
在外面进来的是两个青年虞侯,一个温文儒雅,一个勇猛彪悍,都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面上神情俱十分冷漠沉静,倒与从事的职业相契合。
“传信游击军,打探京畿情形,速报”
“给我查查这近来投官名录,还有那房学士的来历”
一个负责军中探子,一个负责流民中眼线,各自不响得令去了。
他们都属于以执行军法为名,实专为查检奸细而设立的法曹宪兵营。部分人还负责一些见不得光的人物和勾当,我接手龙武军就开始组建,一直半公开的存在。人数不是很多,却都是我亲挑出来,意志坚定而冰静冷酷的人。自从内外勾连的刺客事件后更是得到很大加强和补充,而庞大的流民队伍正是他们开展活动一个重要的资源。清风、明月便是他们中所行事的外号。
一场纷扰下来天色发黑,我才想起完晚上还有计划节目和小丫头的约定,赶紧换了衣服到厨营去了。
果然见小丫头拉着雨儿眼巴巴的等的直跳脚了,正发脾气把一群一堆等着观摩我新品菜的厨子堵在门外。
我教她俩用麦粉调和鸡蛋牛奶蜂蜜糊糊,再和粉搓捏成兔儿、鸡子什么的各般形状,倒教两个小妮子玩的不亦乐乎。嬉笑打闹的满脸沾上白白一块方才住手,倒教人忍梭不禁。
然后点上剥好的松子、碎核桃仁、再浇以橘皮、杏子、梅干熬过的果味糖稀盖住,送入烤炉,不久便澎香四溢,沟的好一堆人来,一片谗虫在腹中老大声的骨碌做响。也不知道小丫头直道“好了没有”挽着我的胳膊有磨又蹭的不之几回了,才待足火候,拿钳子拨了一盘出来,那金黄焦脆上香气氤氲蒸腾而起,不分大小老幼俱是一片陶醉之色。
小丫头急不可耐的伸手欲抓,却被热气熏了一下,“好痛啊”大眼睛泪汪汪,小手摊到我面前,看她有些发红的指头,我心底无奈的呻吟了一声,把她小手含在嘴里。我和她关系何时到了这一步了,周旁却是少见多怪的摸样,紧盯这铁盘了。
待融化的渗入里面的糖稀冷却后,撬了起来,清脆有声,咬在嘴里咯吱有声又松脆棉香,在看那两个小姑娘很是一片享受的摸样。我还嫌火候不均焦了些,可那些旁人已经直咽口水了,其中好些我熟悉的面孔,我那些还没用晚饭的部下赫然其中。
眼见两位,不怕蛀牙的趋势,咯吱咯吱的往小肚子里填,又抽了一盘出来,羡慕的口水直流倒没人敢说什么,不仅是身份,也是小丫头的威名和惨重的教训使然。只有在对她油盐不进我的面前,才能抛下满脑子的算计和鬼点子,充分享受她天真可爱的一面。
有人咳嗽了两声,却是程十力挤了进来,蜒着脸凑上来“老大,你身系重任不容有失,让我为你试食吧。”
我倒,这烂借口都想的出来,此话一出,顿时有人面冒沉痛、诸如我怎么没想到的之类的表情,剩下碍于身份只是眼巴巴的望着我,我甚至不知道有得大老爷们,也可以冒出这种小动物被遗弃的哀怨的眼神,我甚至看到了郭臬,这石头脸也有开花的时候。只是狠狠盯着盘子里的东西。好象有不共戴天之仇。
心中大乐,这才道“都来尝尝罢了”一拥而上风抢儿空。
又开了几炉,让那些的厨师去忙活。
再调了一盆稀的,加倍分量的鸡蛋牛奶,却是用做泰西美容秘方的面膜。却是要进献内廷去了。顺便探探上回事情杨太真的态度,只是不知风华无双的杨太真涂上这东西后,是否也如午夜凶灵一般吓人。
听了修习新曲的请求,似笑非笑的瞧了我一阵。
“这孩子……”杨太真眼波顾盼流转让人有恍惚迷醉,却叹了口“在东院侧里呢?”
我象落花随着流水,随着流水飘向人海
……
人海茫茫不知身在何处,总觉得缺少一个爱
听我在耳边轻轻唱着蔡琴的《落花流水》,她还是那么冷冷清清的,抱在怀里就如同抱住一快温暖而有心跳呼吸的冰块。
我象落花随着流水,随着流水飘向人海
……
人海茫茫寻找一个爱,总觉得早晚费疑猜……
……
这么亲昵地靠在一个男人怀里,她的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近距离的这种接触让她身子慢慢的热起来,感受着熏香如麝的体息和心跳,说不出的舒服。
……
我早也徘徊我晚也徘徊。徘徊在茫茫人海
……
我历剧霜我受尽凄寒。心爱的人何在……
……
歌声如诉。
点滴湿湿滑滑而温热,也滚滚在我心口。
许久,我突然问道:“还恨我吗?”
她抬头望,眼神连离,正在开口说话,却不知道说什么。为我轻轻掩住,又唱起了另一曲《情人的眼泪》。
为什么要对你掉眼泪,你难道不明白为了爱
只有那有情人眼泪最珍贵,一颗颗眼泪都是爱都是爱
要不是有情郎跟我要分开,我眼泪不会掉下来掉下来
好春才来,春花正开
你怎舍得说再会,我在深闺望穿秋水
你不要忘了我情深深如海……
这呦呦沉沉字字句句,却似唱在她心底,唱的她心似绞做一团,俏美无暇的面容,却有无比的怅然和迷茫。
低低一声泣诉“为什么会是你”……“却是你啊”
却放松了下来,俯身尽倾于我,只由我的手慢慢地,在身上抚mo着,从颈部一路下滑,最后重重地落在那完美的玉臀之上,一点点把弄的刺激着她。
开始是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但渐渐地她开始慢慢地不有自主配合起来,唇里被我寻着那娇嫩柔美之处,却无力推出,任君品尝那甜美,只是轻声娇吟着。身子伴随我的动作而不时轻轻扭动。那颀长的双腿在轻薄的纱裙下显现出完美的形状,丰满的圆臀夸张随手掌而变动着。
直倒被我狠狠抵住撑在壁上,一双修长的美腿无处着落,无力的搭在我身上,肉帛相抵的触感,那种柔嫩和酥软的美好,让我忍不住狠顶蹭了几下,舒服的要呻吟出来。手忙脚乱的扯开那碍眼的裳裙小衣,窒人的玉肌雪肤滑腻如丝,玲珑浮凸、优美起伏的流畅线条,再次充斥在空气中。肌香盈溢,大把柔腻在我臂握中……
柔暖的床地被褥惟帐,光影憧憧温香软玉,吟咛柔语,云中雾里似梦如幻,道是几度缠绵几度抵死几度承欢,花开花又谢。
本来交错这历史与感情戏的,可是谢沅这个历史有号的人物的掌握有些失控了,只好暂告一段落。
历史必须改变的,但有一个过程,一些看似无关的人和事,都是摧发或者影响这个过程的存在,书看的多了,有嫌烦琐了,只好抱歉了。毕竟以主角懒散无为的性格,不可能突然以天下为己任,抛弃保护为皇帝的轻松差事,冒冒然带兵杀归长安去的,而战争也不是一时兴起惩一时之勇,情报、后勤、前期计划准备都是必须的。我不是写那种纯粹砍人为乐,的表现自己武勇一骑当千万军辟易的什么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