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寒冬


  皇佑三年十月下旬,天气已经很冷了,这预示着耶律涅咕噜需要的暖冬注定只是一个梦想,在东瀛这片土地的时候,寒冷同样给这里的人带来了灾难。
  战争毁灭了他们的家园,无数的难民聚集在九州岛上面,他们和辽国人一样缺少衣服和食物,甚至他们连遮风避雨的一间草房都没有。不过他们比辽国多一样东西,那就是希望。
  季新以那对马国皇帝的名义宣布,从今天起,整个对马将投入大宋的怀抱,以后对马国将不复存在,这里,是大宋的一个州,瀛洲。
  整个东瀛的民族情绪和所谓的武士精神在这几年被消磨了一个干净,他们想活着,想离开战争,哪怕是像狗一样的丧失尊严。至于那些稍微有一点血性的,早已经死了。
  所以没有人反对这个提议,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对马成为瀛洲,那就意味着他们也是宋人了,宋朝皇帝不可能不管自己的死活。
  果然,宋朝用最快的速度从高丽调来一批粮食,衣物。
  接着,陈元的船队靠岸了,那一队队士兵从大船上面走下来,他们的到来让逃难到九州岛的难民心中十分欢喜,因为这意味着战争可能要结束了。
  陈元这次带了一万人过来,本来他说五千就够了,可是仁宗深怕他的所谓新式战法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又给他多派了五千人来。
  季新和一帮原来对马国的大臣早已经等候在码头,恭恭敬敬的站在寒风之中。看到陈元的影子,季新马上迎了上去:“驸马爷,可算是把您给盼来了。”
  陈元一看季新,就知道这小子这一段时间生活的相当滋润,不光是腰围变粗了,这脸上也是红光满面,当初那个又黑又瘦的牢头已经换了一副摸样。
  “呵呵,季大哥,东瀛的水土看来挺养人的,您这段日子生活的看来不错。”
  季新脸上笑着,嘴里说道:“还行吧,一切都是驸马爷关照。只是。”
  他的眼睛看了一下陈元的脸色,然后继续问道:“驸马爷,这次我回去之后,皇上打算怎么安排我的?”
  “你放心吧,皇上给你准备一个王爷,以后在汴京,下官还要指望季王爷多多关照才是。”陈元说完就冲季新一鞠躬,季新刚忙闪开,伸手托起陈元的胳膊:“哎呦,驸马爷您可别折杀我了!”
  陈元也是开的玩笑,顺势起来:“现在那东瀛尊仁天皇的军队到哪里了?”
  “我们现在只剩下九州岛这一片地方了,剩下的都被那尊仁给占去。”
  “那岂不是有回到了几年前?”
  “不一样的,地盘他虽然打下来了,可能那里有一些人已经不是那般的忠实于他,这一次他自己操起来的刀彻底把一些人砍到了我们这一边,只要我们能让九州岛这些人渡过这个冬天,那么他就完了。”
  陈元一边听着一边往前走,季新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而那个所谓对马国国王现在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一遍,仿佛完全是一个多余的人,陈元连眼角都没有看他。
  “皇上下旨把九州岛变成瀛洲之后,那些东瀛人居然就没有再打,他们在外面停了下来,还派人来和我们谈判,人现在就在我的官邸里面,驸马爷您看看要不要见他?”
  没有再打?看来那尊仁在政治上的手腕还是很强硬的。现在如果他继续进攻九州岛,那就是直接攻打大宋的领土了,宋军就有足够的理由直接介入战争。
  “他们要谈什么?”
  “那个使者说,九州岛历来都是他们东瀛的领土,大宋把这里变成瀛洲是很不合理的事情。”
  陈元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东瀛人的这点伎俩没有瞒过他的眼睛,九州岛已经成为事实,在那尊仁天皇现在没有能力挑战大宋的时候,他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之所以他派人来谈九州岛的问题,是因为他想让宋军止步在九州岛。如果宋朝派人和他谈的话,结局肯定是这样的。可是陈元现在就如果耶律涅咕噜对待萧鞑里一样,不谈什么,用我的方式,我的规则来处理我们之间的问题。
  “没有见他的必要了,咱们刀都已经磨好了,又岂能因为他把脖子缩回去我们就收刀?你马上对外宣布,从今日开始,九州岛是大宋的瀛洲,本州岛是大宋是边州。”
  季新知道,这就是没得谈了,陈元手往后面一招:“我连边州的知州大人都带来了,你们见过没有?他对这里的情况没有你熟悉,有些事情还要你帮他才是。”
  跟在陈元后面走过来是吴昊,现在应该说是吴天琪。吴天琪是大宋的知县,他对这个位置很满足了,作为曾经帮助李元昊的党项重臣,宋朝能允许他用另外一个身份重新见人,还把他的生活和社会地位都做了安排,他感激不尽。
  而且他这几年在知县的位置上倒也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错。
  吴天琪本来认为,自己可能一辈子也就要做一个知县了,谁知道这一次陈元又找到他,委以重任。
  他的心中当真的激动不已,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
  季新和吴天琪相互打过招呼之后,陈元冲吴天琪笑了一下:“吴兄,这一次是皇上亲自点的你的名字,现在先是知州,如果做的好了,等我们把东瀛的事情全部办妥,将在这里设置府台,你可是皇上看重知府的人选。”
  知府?那可是朝廷的二品官员了。皇上亲自点了自己?吴天琪几乎不敢相信。
  陈元看到他的神情,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当即说道:“咱们万岁很圣明的,他知道你这几年做的很好,不会在意你以前做了什么。这是万岁给你的机会,吴兄好好把握。”
  吴天琪这时候大有一种涌自内心的感慨,感谢仁宗,感谢陈元!他那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陈元只是微微笑了一下。
  这种人,是标准的可以共富贵,却不能同患难的。他感谢仁宗是因为仁宗给了他机会,假如仁宗不能给他机会的话,当初出卖李元昊的事情在合适的条件下他一定会做第二遍。
  陈元没有在这里多做停留。宋军到来的消息一定让东瀛人已经做好了准备,自己这个火枪队的第一次战斗马上就要打响了。没有看好这支部队。因为从大宋目前的军备来看,这火枪就是一个垃圾。
  一个训练有素的弩手可以准确地命中一百步之外的一个目标,平均一个呼吸之间可以射出一到两支弩箭。但是火枪就不一样了,五十步之内还有一个准头,一百步,那就不是你看哪就能打到哪里的,要看铁砂愿不愿意去才行。
  而且一名火枪手从装弹到射击必须经历好多个步骤才能发射完成,在实战时,现在宋军最熟练的火枪手也的射击速度比之弓弩手要慢了整整二十倍。
  这还是训练的时候,上了战场,那些不确定的因素更多。
  还有,火枪受到很多限制,不能暴晒,不能受潮。总之不光那些士大夫,就是像狄青那样的武将也认为,这个火枪给百姓们打打猎没有什么,装备到部队,那就一件昂贵的玩具。
  所有人都不理解,但是陈元依然坚持把这个玩具继续做下去,并且找着机会给实验一下这个玩具的性能。因为他很清楚,假如有一天这玩具做好了,他将把战争彻底的带入火器时代。
  陈元让火枪队出战东瀛,是经过细致的考虑的。
  现在的火枪刚刚成型,陈元没有胆子把它拿到辽国战场上去尝试。因为辽国的士兵都是骑兵,速度极快,火枪上弹的繁琐和准确度的不稳定都注定火枪队目前如果遭遇辽国骑兵,必然会失败。
  那些村民打赢的那一仗于是说是靠火枪,不如说他们靠着地形,火枪只是他们辅助的工具而已。
  但是东瀛人就不一样了,东瀛人本来就没有骑兵,两条腿的速度足以让火枪队有充足的上子弹的机会。还有,这些东瀛人的战斗素质和武器装备差了宋军一大截,就算让他们冲到身边,宋军也可以拔出刀来战斗。
  五千多火枪兵已经从船上下来,一个个手里拿着那在别的宋军眼里看着是玩具的火枪,腰里别着火药袋子和铁砂袋子,头上戴着头盔,身后背着一把长刀。
  他们也是一个个憋着一口气,宋军打仗打到现在,他们一直是看客。终于有了登场的机会,他们十分渴望证明自己。
  陈元看着队伍集合完毕,转对对季新说道:“好了,我要走了,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和吴大人,等我把那尊仁也抓住的时候,咱们就可以一起回大宋了。”
  季新愣了一下:“驸马爷为什么如此着急?东瀛虽然现在穷苦,可是在下听说驸马爷来了,也是准备了一桌还拿的出手的酒菜,不妨明日再走?”
  陈元拍拍他的肩膀:“季王爷,咱们日后还有的是机会。可是东瀛那个什么尊仁,我真的想他很久了!”
  尊仁现在就在京都,收到宋军登岸的消息之后他马上调集所有的部队,意图依靠数量上的优势来击败宋军。如果能做到的话,他将打破在宋军在东瀛人心目中那强悍的形象。
  当然,要是能抓住陈世美,砍下他的脑袋给自己的父亲报仇,那是最好不过了。
  陈世美这一次好像有些大意了,宋军的行动不再如上一次那般迅捷,相反,这一万宋军走的很慢,每天只行进四十余里。
  等宋军走出九州岛,居然已经是二十天之后的事情,这给了尊仁充足的时候可以调兵遣将,可以布置陷阱。
  当他把一切都做好的时候,陈元带着一万士兵来了。尊仁看到自己击败宋军的机会。


第695章
  其实尊仁的心中很明白,如果宋朝真的要将东瀛置于死地,自己现在根本挡不住大宋的攻击。他现在想的是能击败宋军一次,然后迫使宋军坐下来和他谈判,为东瀛争取一点时间。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宋朝离这里路途太远,假如自己能在打一场胜仗之后找个台阶让宋朝人下来,战争可能会暂时停止。
  尊仁为了这场战争集中了东瀛六万军队,这个数字看上去有些可怜,但已经是他手中的全部力量了。更可怜的是那些士兵手里的装备,后朱雀天皇时代他们面对宋军攻击的时候手中还有武士刀,最起码还有长矛。
  但是现在,尊仁身边的这六万人很多只能找一个木头或者竹子,削尖了当做自己的兵器。还有军事素质,这六万人已经远远不能达到以前那种武士的要求。
  武藏是最不合格的武士,当初宋军第一次登陆东瀛的时候,他甚至连拿刀的资格都没有。但是这一次他居然也是一个小头目了,统率着五百多个所谓的士兵。
  这并不是说他在战争得到了成长。相反,当初东瀛人失败之后武藏就投降了宋军,做了一个对马国的顺民。前一阵子尊仁重新打了回来,武藏没有跑掉,于是他又拿起来武器,帮助尊仁战斗。
  他不想战斗,只想活着,哪怕像以前一样,被人嘲笑着也没有问题。这一次自己还能活下去么?武藏不知道,看着对面那些宋军的气势,他觉得这一仗没有什么好打的,和自己身边队伍相比,那些宋军武装到了牙齿。
  他的手开始发抖,轻微的发抖。
  有些人天生适合战场,有些人天生就不能上战场。武藏大概是属于后者,他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但是每一次他都害怕。
  武藏没有接到攻击的命令,对面那些宋军也没有动,他们在布置着队形,武藏用肉眼能够看见,有一个宋人居然在战场的后面摆了一张桌子,坐在那桌子边上吃喝着什么。
  旁边还有两个东瀛的女子在伺候着他,那人时不时和对面的一个人说话,有时候还会用手去楼身边的女人,那两个女人笑着,笑的时候身体总是往那个人的身上贴去,这让武藏看的十分羡慕,他也想过那样的生活。
  还有一些宋军的轻骑兵正在战场的四周驰骋,他们的人数不多,大概只有四十多人。不过很是大胆,有的人甚至纵马冲到东瀛人的面前射上一箭,不等东瀛人反应过来,他们又飞快的离去。
  武藏知道,这是敌人在挑衅。每每身边有人被那些骑兵射中的时候,对面的宋人都会发出一阵欢呼,可是东瀛人对此毫无办法。
  武藏眼里那个坐在椅子上面喝着清酒,搂着女人,吃着专门从宋朝带来的炒豆子的人就是陈元了。坐在陈元对面的是曾公亮。
  上一次他们的基地被辽国人偷袭,曾公亮很多研究的数据都丢失了,有些项目必须从头再来。
  这让他很是不快,在曾公亮看来,当初如果守军坚守的话,凭借岛上的防御设置,应该还是有希望坚持到援军到来的。可是当初那些守卫哪里敢冒这样的险?
  他们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抵抗,保证曾公亮这些研究人员安全之后就烧毁了必要的一些东西,甚至有一些来不及处理的落到了辽国人的手中。
  这让曾公亮十分不满。
  更让他不满的是,陈元居然表彰了那个负责保卫的将军,丝毫没有追究他不进行坚决抵抗的责任。
  所以这一次站在陈元面前,曾公亮的脸色很不好看。
  陈元却一副嬉皮笑脸的摸样,自己搂着一个东瀛女子,还把另一个推到曾公亮的身边:“曾大人,事情已经过去了,我知道你很不满,可是对于我来说,对于大宋来说,你们这些人能平安无事,就是我们最好的结局了。那些数据什么的没有了,可以再研究么。”
  那东瀛女子看陈元把她推给曾公亮,也就往曾公亮的身上蹭了过去,曾公亮现在却根本没有那个兴趣,挥手让她离开,眼睛盯着陈元:“驸马爷您说的容易,那些数据丢失之后又很多工作都要从头做起的。就说您这次带这火枪队吧,我们已经有办法让火枪的射击速度更快一下。像您上次说的从后面填装,也有了一点眉目,这一下全完了。”
  陈元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好了,我错了行不?在这里我给曾大人赔不是了,您大人不计我小人过,咱们把这事情先放下。这一次我带你来,就是让你亲眼看看这火枪在战场上的情况,也方便您做进一步改进。”
  曾公亮的心里也清楚,陈元是为了他好,只是他们这些人很看重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如同一个士大夫看重荣誉,一个士兵看重胜利一样。和那些丢失损毁的数据相比,他曾公亮的性命算不了什么。
  不过就算再不满,事情已经这样了,陈元现在赔礼道歉了,他也只能把这一页翻过去,双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为了一点观念上的不同,不至于与翻脸。
  曾公亮把自己的眼睛投向战场,轻声说道:“那些骑兵骑的好像是蒙古马。”
  陈元笑道:“是,这是特意从蒙古运来的。曾大人也看看这些骑兵,皇上要组建骑兵队伍了,他们的武器装备,还有战马的装备,您都要费心一些。”
  曾公亮点头:“这是职责所在,只是不知道皇上这次从哪里买马?组建多少骑兵?”
  “皇上这次要组建五十万骑兵,从哪里买都是不够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产马的地方都要派人去联系。目前皇上比较中意西域的战马,那些马个头高,体力好,非常适合于长途奔袭。”
  曾公亮当真吃了一惊:“五十万骑兵?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大了?”
  在大宋许多人听到仁宗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也和曾公亮一样的反应,毕竟五十万骑兵花费的军费要比五十万步兵多很多出来,光是那庞大的战马需求量,就足以让大宋耗费巨资。
  “现在我们自己有了马场,我想自己养马可能会好一些。”曾公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陈元也知道买马很费钱的。宋朝现在又了自己的马场,养马当然会省钱许多。只是,一个小马驹从出生到能上战场,在成为一匹真正的战马,中间没有三四年不行。
  宋朝没有时间等待,和辽国的战争打到现在,宋朝虽然攻下了辽国的大片领地,却始终没有办法给辽国人致命一击。其主要原因就是,宋朝缺乏机动的力量。
  今年的冬天,边境地区是肯定要遭到辽国人的劫掠了。因为这是耶律涅咕噜能让更多的辽国人渡过这个寒冬的唯一办法。
  假如宋朝不能拥有远程奔袭作战的机动能力,那么他们只能看着辽国人在草原上驰骋,明年,或者后年,或者以后的许多年,宋辽汴京依然要被骚扰。
  那样跟没打这一仗有什么区别?
  况且耶律涅咕噜手上那四十万大军始终是宋军的后患,若是给他真的喘过气来,和平相处是不可能的事情。
  两个人说话之间,忽然看见一队推着老式投石车的东瀛人出现在旁边的一座小山坡上,一个身着铠甲的家伙正在指挥士兵固定投石机,想来是打算来远程打击宋军了。
  东瀛人的这个动作让陈元把嘴里的食物都笑喷了出来。
  与此同时,宋军的火炮反应的是相当的快,灵活的调转了自己的方向,对准那山坡上隐约窜动的身影。
  正式的战斗虽然还未打响,但双方的架势已经都拉好了,远程打击的部队士兵们已经开始忙着互相较劲。
  火枪手们都有些兴奋,同时也有点紧张。他们的嘴里虽然在谈笑着一些与战争并不相干的事情,但是那两只眼睛却不时四周观望,心中不断的盘算着对面东瀛人冲过来的时候自己该怎么做。
  这些火枪手的功劳也和其他的部队计算方法不一样。其他的部队是按士兵杀敌人数来计算的,一般都算到个人的头上。但是火枪手不行,这个时候的火枪一排打出去,你根本弄不清楚那个人是被你打死的。
  所以他们是按队形来算功劳。你站在什么位置,你的位置前面杀伤了多少敌人,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有一套方法会把军功分给你的。
  领队的那个将军看到东瀛人的投石机已经放好,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伙计们,先给他们一点厉害尝尝,把那些老掉牙的东西都给我砸了!”
  东瀛人的投石机总共只有三十余台,这还是尊仁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弄好的。从体积上看,这投石机比宋军的火炮要大的多。
  可是当宋军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不过是两轮的射击过后,东瀛人这一片阵地就完全被摧毁了,只剩下那些燃烧的木板,和躺在烈火的哀嚎的东瀛士兵。
  这一轮炮火掀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说实话,尊仁也别宋军火炮发出那种爆炸震惊了,只是他没有其他的选择,他必须冲上去,争取最后一线希望。


黑椒炒三国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