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作战失败


  让杜荷左拥右抱也不是第一次了,心底虽然有些抵触,但长乐、李雪雁都想着能够让杜荷陪自己也没有反抗,只是微微的红着脸,分为左右靠在他的胸前。
  杜荷脑中幻想着三人大被同眠的景象,有些心猿意马,咳了咳给自己点勇气,自我鼓励一下,鼓起勇气道:“你们两人都是我的最爱,偏向谁也不好。不如……那个,我们今夜就一起睡了吧!”
  长乐、李雪雁忐忑不安的在杜荷的胸口等着审判。
  她们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李雪雁因为自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自幼就被送到皇宫里跟随宫廷乐师学习琴技,在宫中与长乐一起长大。两人虽然性格不一,一个好动,一个恬静,但却意外的成为了闺中密友,无话不谈。
  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现在,细细算来也有十数年的交情了。
  这份如美酒酿制的友谊,越积越深,是最亲近的姐妹,直至一同嫁给杜荷,这份关系也未曾改变。
  她们都能够为彼此着想,但女孩子的情绪是最微妙的。也许是关系太亲密的缘故,在感情上的得与失更为在意,在潜意识里她们都希望,能够胜过彼此一筹。造成今日的一幕也并非偶然。
  就在这关键的时候,杜荷的一句“我们今夜就一起睡了吧”直接让两人傻眼了。
  端庄高贵的长乐第一个挣脱了怀抱,惊疑道:“这怎么行?”男女欢好之所以可用“鱼水之欢”这个词来形容,只因鱼与水有着亲密的情节。男女之将的情感正好如此,可一但多出一人来,这感觉就变味了。
  长乐一想到,彼此双方灵欲交融时,旁边还有一双眼睛看着,就不禁的打了一个冷颤,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李雪雁也抱有同样的感觉想法,想着有一双眼睛再自己做一些羞人姿势的时候看着自己,那感觉……
  她恼怒的在杜荷腰间重重的拧了一记,抵抗道:“这是什么馊主意,烂办法,我才不……不要一起……一起睡呢!”她一脸的抵触,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似乎将这件事说出来都觉得困难。
  杜荷察言观色,李雪雁这里铁定没希望,长乐虽不像李雪雁这般反对,但神色坚定,较之前者,更难说服,脑中也只有一个念头……没戏!
  就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突的灵机一动,心叫:“有了!”
  他计上心头,一拍脑袋苦着脸道:“你们俩思想咋这么不健康,都想哪去了。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分开了那么久,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跟你们说,一起躺在床上,说着贴心话……你们难道不觉得那种感觉很浪漫吗?”他有意的沟壑出一副相当罗曼提克的场面,用那煽动人心的语气鼓舞道:“两个人躺在床上,肩并着肩,脚对着脚,抵足而谈,相互聊着家常,那种感觉,那种享受……”
  长乐、李雪雁眼中也闪着一丝意动,各自眼中都露出些许向往,分别一年,再次相遇,彼此心中确实有着千言万语要说。
  杜荷苦着脸道:“既然你们不同意,要不这样,我先与长乐说,说完了再找雪雁?”
  长乐、李雪雁相互对望了一眼,各自心道:“不干那事,只是睡在一起聊天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她们关系亲密以前也多次同塌而眠,对于睡在一起并没有那么大的抵触之心。
  李雪雁低垂着脑袋道:“只是……只是谈心的话,那我没有什么意见。”话一出口,她脸已经红的充血。
  长乐见李雪雁已经认同,心底虽说有些不安却也不好回绝了,顿了顿松口道:“那……那好吧!”
  杜荷见计策已成,笑着拥着两人往长乐的闺房走去。
  侍婢早已经将床铺好,看着足以容纳三人的凤牙床。杜荷乐的眼睛都眯成了条缝。
  长乐、李雪雁二女本有了决定,但看着红艳艳的床又开始犹豫了起来,很不好意思。
  尤其是李雪雁,想起闺房不是自己的,更是有了临阵脱逃的冲动。
  “是我强求了,若真的不愿就算了!”杜荷无所谓的说了一句。他这是欲擒故纵,李雪雁有些粗心大意,不太容易察觉自己心中所想,但长乐却有着玲珑心,假使自己表现的过于兴奋,必将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反之表现的越是平淡越让人安心。
  听了这话,李雪雁一咬牙,将心一横,干净利落的将除去了衣裤,余下一件肚兜小衣与亵裤钻进了被褥里去,她滚到最深处,侧着身子,面向着墙壁,学着鸵鸟,掩耳盗铃。
  长乐见李雪雁已经上了床,这是她的闺房,此时此刻想要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慢慢的解着宫廷外裳。
  杜荷背地里一笑,先一步钻进了被窝。
  在他钻进去的那一刹那间,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李雪雁的娇躯僵硬了起来。
  杜荷将两女搂在胸前,说着贴心的话。
  “有些话,以前觉得肉麻不好意思开口。分开前还不觉得,直到分开后,才开始后悔,才发现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情东西都没有好好的去珍惜,才发现陪你们的时间太少……”
  一句句的情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这还真得感谢琼瑶阿姨,在后世什么《还珠格格》,什么《情深深雨蒙蒙》等等肉麻的电视看过不少,里面的一些情话也学了一个十之七八。放在后世,也许不觉得什么,但在唐朝那一句句经典的情话就成了无敌的必杀技,对于女孩子特别有杀伤力。
  长乐、李雪雁眼眶红红了,感动的稀里哗啦,隐隐有些情动。
  杜荷那安禄山之爪却在这个时候悄悄的伸向了怀中二女的锁骨,用指头挑开肚兜,攀上了高峰。
  长乐、李雪雁感受到胸前那不安份惊愕的手掌,各自惊愕,瞪圆了眼珠。念及密友就在一旁,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又如何能够叫出声来,只能默默的承受着的挑逗。
  长乐、李雪雁本来就是属于容易动情的年纪,都享受过鱼水之乐,也都禁欲了一年之久。这一经挑逗,那欲火就如干柴遇上了火焰,騰的一下,燃烧了起来。
  杜荷大逞双手之威,游走于双峰之上。
  二女终于意思到中计了,但此刻以入了贼窝,想要翻身,谈何容易。
  “呃!”李雪雁最先忍受不住,娇吟出声来。
  长乐犹在死死支撑,杜荷诡异一笑,恶作剧似得在那已经凸起的樱桃上重重的一捏。
  “啊!”强烈的刺激,让端庄如长乐者,也忍不住的叫出了声来。
  这一声充满了春情的叫喊,将杜荷憋了一年的欲望激发了出来。
  他松开了李雪雁一翻身,将长乐压在了身下,对着那娇艳的红唇,重重的轻吻下去。
  长乐心底欲望已经燃起,哪里还在意李雪雁在不在一旁,配合的伸出了舌头。
  却不知这一下却惹怒了一旁的佳人了。
  李雪雁比长乐更为敏感,她才初尝这种滋味就与爱郎分别了整整一年有余,这欲火正被挑起,正难自控之际,发现爱郎突的撇下了她,翻身爬到长乐身上去了,正激烈的与长乐亲吻呢。
  她的心眼较小,比不上长乐大度,见此一幕,忿然想道:“我就这么比不上长乐姐姐嘛?”
  她眼中闪过欲火,心底忿忿不平,想着怎么教训这个撇下自己的花心大萝卜,见一旁衣柜上的衣裤,诡异一笑,一咬银牙,突的鼓足力气猛力一推,将杜荷推下了床,一把拉起长乐,伸手抄起衣柜上的衣裤往屋外逃出去了。
  李雪雁力气并不是很大,可杜荷身心都让欲火所掩盖,全无防范,破绽百出,哪里想到李雪雁会来这一手,一时不擦,直接让推到了床底,摔了一个四脚朝天。还未反应过来,李雪雁就已经拉着长乐离去了。
  杜荷躺在地上,好一会儿才回神,眨了眨眼,欲哭无泪的仰天叫了一句:“靠,这不是玩我嘛!”看着一柱擎天的老二,再看看人去楼空的凤牙床,默默的爬了上去,用被子捂住了脑袋,默默的伤心,悲痛。
  男人哭吧,不是罪。
  他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注定了自己今晚要独守空闺了。
  在卧房旁边是书房,李雪雁、长乐已经换好了外衣。
  李雪雁抱着长乐“咯咯”直笑。
  长乐回想起先前的一幕,摇头苦笑。
  李雪雁道:“那家伙坏透了,居然想一箭双雕……呃……”她本无意一说,但想起在此之前曾从杜荷嘴里听过这词,反应过来,这是早有预谋的,又羞又气道:“长乐姐姐,去我房间睡,今晚我们都不理会他!”
  事情成了这番局面,长乐也不好回屋了,只能点头说好!
  二女并肩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只觉得很不是滋味。
  相互对望,发现彼此的脸色都是红红的,一副欲求不满的模样:她们旧不经房事,这欲火一但引燃,又如何能够轻易的消退下去?
  一夜无眠!
  一大早,杜荷带着一对黑眼圈,懒散的起床梳洗,郁郁的去接受李世民的封赏。


第二十一章升官,逆天的职位
  一龙二凤作战计划失败,直接导致杜荷郁郁的一夜无眠,顶着了两个巨大的黑眼圈,心情有些郁闷。
  但洗了把脸,那种不服输的性格开始发挥作用了,斗志毫无道理的再度提升。
  无名大神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失败,只是开始,算不得什么,只有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功。
  这一次失败是因选错了先下手的对象,下一次从雪雁那里开始,先将她攻克,看她还如何来妨碍自己的好事!
  他心底如此想着,对着铜镜,握着拳头,扬了扬,给自己一个鼓励,暗自道:“不将你们这两丫头制服,乖乖的同床服侍,我杜荷誓不罢休!”当即整理了一下衣着,斗志昂扬的出门去了。
  进宫穿过承天门,杜荷先来到太极殿旁的偏殿。
  在李世民未准备好早朝之前,上朝的官员是不允许进入太极殿这个大唐王朝的权力中心地的。
  为了照顾早到了的官员,在太极殿旁特地设有偏殿,给上朝的官员歇息等候的场所。
  杜荷走进偏殿的时候,殿中已经有数十位大臣了。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处,相互聊天。
  在偏殿左侧大唐太子李承乾正在与一些大臣套近乎,见杜荷到来,眼中怒火隐现,直接无视。
  偏殿右侧,杜如晦、房玄龄正与一干尚书省的官员干吏相互闲聊。
  唐朝的官职承传于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与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和工部。度支、都官听起来有些不解,但实际上就是户部与刑部的前身,只是叫法不一而已。
  这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副长官为内史侍郎;门下省长官为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
  这也是唐朝最开明的地方了。
  大多朝代都以君权为上,但唐朝却是不同,门下省的官员有权利反对皇上的决议的,只要他们认为皇帝的决策有误,就可以暂缓执行皇帝的决定,重新商议。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皇帝的错误而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最后的尚书省,是大唐最重要的部门,总领六部,可谓集合军政大权与一身,这个部门在唐朝就如人体的大脑,是唐朝一切军政大事运作的核心。长官为尚书令,但因当年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一职位,也无人再领,成为虚职,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也就是左右相房玄龄、杜如晦二人。
  他们这一小股人聚集在一起,随时都能够改变大唐王朝的运作。
  杜荷走上去一一拜见:“房叔父、李叔叔、张大人、王大人……父亲!”
  尚书省的这些官员都是房杜一党的官员,对于杜荷这上司的儿子,自是笑脸相迎。
  房玄龄眯眼笑道:“贤侄不必多礼……你来的正好,老夫正有事相请呢!”
  杜荷正欲说话。
  一旁的杜如晦“哼哼”的说道:“玄龄,跟这小子客气什么……下了朝后来一趟尚书省,有事问你。”
  杜荷暗自翻了个白眼,心底诽谤:“你是我老子,说什么都成!”也知房玄龄、杜如晦找他真有事情商议,应了下来。
  随着早朝的时间逼近,偏殿里的官员也越聚越多。
  就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只听“咚”的一声,宣布早朝的金锣声响起。
  偏殿里所有的大臣听到声响,峨冠博带,整衣列队,进了大殿。
  一干朝臣有序的跪坐在位子上,待众人坐定。李世民穿着一身华丽的龙袍,一脸威严的来到了堂上。
  早朝也因李世民的到来,正式开始。
  这早朝以商议国事为主,开始也没有杜荷什么事情,只是现在一边旁听,听着大唐最近的局势动向。
  因为这几年大唐连连动武,发动了两次十万以上的大规模军团作战,使得唐朝经济、粮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济依靠着丝绸之路,以渐渐复苏,但在粮食储备上却显得有些不足,分布在大唐各处的知名粮仓都存在空仓的现象。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讯息。
  粮食是国家资源,一日不可或缺。
  储备粮食,正是为了防止突发意外。就如突发的战事,突发的灾难,这些都需要用上粮食,而且需求不低。
  一但战事、灾难来临,一个国家拿不出储蓄的粮食,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民变。
  大唐粮仓的空仓,正是缺粮的危险讯息,是不可不解决的长远问题。
  满朝文武针对这一点议论纷纷,但大多都是一些解决当前问题的死办法。
  比如魏征的提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确实少粮,但大唐百姓富足,家家皆有余粮,可以收购来以防万一。
  这个办法古时候也有,成效非常好,可只能指标,不能治本。能够填满粮仓,却不能增加粮食的产量。一但战事来临,同样的情况将会再次发生。
  大唐想要征战四方,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物资力量作为后盾,很显然现在的唐朝,没有这个力量。
  只因杨广的败家之故,而今的唐朝虽然富强,但在人口上明显的不足,经济物资难以飞速上升。
  杜荷听着群臣的商议也为此事感到烦心,心道:“早知道在后世就应该好好的研究一下杂交水稻的形成,这样就不用愁没有粮食了。”
  针对这粮食一事,满朝文武商议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想到的办法不少,但真正能够改变长远的主意却始终没有。
  李世民也知今日继续商议下去也得不到满意的答案,遂道:“关于如何增产粮食,诸位爱卿回去好好的想一想。此事关系我大唐千秋万世,不可马虎。”
  殿下群臣齐声说是。
  李世民接着笑道:“最后散朝之前,朕要当众嘉奖一位爱卿,他为我大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这话一出口,满朝文武立刻便知道了李世民口中的这个他是谁了。
  大多数的目光都聚集在杜荷的身上。
  他作为一个将军,任务是训练兵卒,积极备战,做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战前准备,早朝是没有必要例行的。
  今日却例外的参加了,在此之前,朝堂更是因为他而发生过一次不小的动荡。种种迹象,无不表明,杜荷又要升官了。
  嫉妒、羡慕各种情绪都有。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年,他升官的速度即便称之为火箭飞空,也毫不为过。
  李世民道:“这个人朕也不例外点名了。对于他的表现,你们也应该看在眼里。不但兵不血刃的替我大唐解决南方叛逆,更在江南疫病来临之际,当机立断,为我大唐免去庞大的损失,挽救了十五万无法以财富计算的生命。朕这里希望你们都能够向他一样,有责任感,有担当,成为我大唐的栋梁之才。”说着他脸容一正道:“杜爱卿上前听封。”
  “臣在!”杜荷来到了大殿中央,弯下了腰。
  李世民脸上挂着笑意,道:“忠武将军杜荷受命私访南下,孤身一人,深入虎穴贼窝,游走于叛军内部,不费一兵一卒,瓦解潜伏我大唐内部十年之患。疫病爆发,卿临危授命,挽救百姓与水火,功高至伟,特授员外郎,加封万年县侯。另赏黄金百两,以资鼓励。”
  杜荷傻眼了,忙给李世民打着眼色,不是说好的嘛,闲职,怎么给了这么一个逆天的职位。
  员外郎论官阶来说,其实并不大,但职权地位非同小可,属于尚书省中的要员。
  尚书省整体机构以左右尚书仆射为首,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分级来算仆射是宰相,第一级别,左右丞第二级别,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属于三级司官,但员外郎地位犹在左右司郎中之下,在尚书省算是垫底的职位。可尚书省作为唐朝军政要务的中心,大唐王朝的头脑机构,即便是一个看门的都与有荣焉。
  更何况是握有职权的员外郎?
  尚书省作为统御六部,处理天下民政、军政,事多的足以堆成山,当尚书省的员外郎岂不要将自己累死?
  李世民对于杜荷的眼色视若无睹。
  群臣的反应更在杜荷之上。
  员外郎官职不高,可直属尚书省,李世民这一任命这等于是将杜荷引入了尚书省,成为了尚书省的一员,成为了处理军政要事的近臣,以他这种升官的速度,以李世民对他的宠爱,再过几年,当他在尚书省站稳脚跟的时候,岂不要升任为宰相了?
  褚遂良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陛下,万万不可!杜将军深受陛下宠信世人皆知,以他弱冠之龄,身居左威卫将军,万年县伯兼之科技院院正,集文职武职与一身,已经备受人非议。如今却又将他引入尚书省。这是作何道理?先王法制,本诸人情,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私恩害公,后患无穷。杜荷身为陛下爱婿,已经受到了远胜同辈人的待遇。如此又将之引入尚书省,臣恐天下人不服。”
  他这番话直指李世民对于杜荷宠信过头了。
  李世民脸色巨变,拍案而起,喝道:“谁敢不服!”


盗帅二代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