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七)
作者:庚新|发布时间:2024-06-29 00:18:58|字数:9267
李暹(xian,一声)追出二十余里,猛然一提缰绳,胯下马一声长嘶,停下脚步。
此地名叫斜谷,在当地并不算出名。
然则,按照演义里的说法,几十年后这斜谷将闻名天下。
蜀将魏延曾向当时的汉丞相诸葛亮建议,他率领五千人马从子午谷出兵,奇袭长安。而诸葛亮兵出斜谷,在长安会师,则关中可定,长安可得,从而虎视关东。
演义里,诸葛亮并没有采用魏延的这条计策。
但这条计策留给后世的,却是无休止的争论……
董俷也说不出诸葛亮没有采用这计策是正确,还是错误?毕竟他没有处在诸葛亮当时的位子上,自然无法推断出诸葛亮当时的想法。想必诸葛亮也有自己的考虑。
但是当他偷入关中后,斜谷这个名字,就不断的在他脑海中浮现。
在和阎圃进行了反复的推算之后,董俷决定把这里当成他进军关中的第一个战场。
二百巨魔士,勒马肃立在董俷身后。
武安国就在董俷的身旁,脸上带着一丝嘲讽般的笑容。
李暹静静的看着在前方勒马肃立的董俷。虽然狂妄,可是李暹并不是一个傻子。
狮鬃兽,披挂八十斤重的纯黑马铠,头罩狮头盔,只露出一双眼睛。
冷冰冰的,丝毫不带任何情感。脖颈处深黄色狮鬃,随风而动,流露出蒸腾煞气。
董俷没有像巨魔士一样的佩挂重甲,只着一件滕皮甲,也没有带头盔。
光秃秃的脑袋,锃光瓦亮。颌下溜滑,没有蓄须。手拢缰绳,细目眯成了一条线。
马鞍桥上,挂着一对擂鼓瓮金锤,锤身善良,折射光芒。
李暹没有见过董俷,可是在一刹那间,他知道,眼前这个伟岸若同雄狮般的男子,就是董俷。
别看李暹平日里自称什么北地暴虎,但是看到董俷的时候,他就知道,不是对手。那董俷身上所带有的森严威压,是久经上位,并且在一次次凶狠搏杀中,养成的气质,岂能是他这个从未真正走上过疆场撕杀的小子,所能够比拟?
只看人家在那里勒马肃立,不经意流露出的气势,就令身后赶来的兵马立刻息声。
李暹深吸一口气,“兀那匹夫,可是董……西平!”
原本想称呼董俷做董家子,可是在那个‘董’字出口的一刹那,董俷猛然睁开眼睛。
森冷的目光,让李暹硬生生把后面的两个字给吞了回来,话到嘴边,就变成了‘西平’二字。别看这只是那么不为人所察觉的小小变化,给李暹所带来的震撼,却是无以复加。身后数千人,对方只有二百,可是李暹的心里,却感到了一种恐惧。
“李家贼,即知我名,还不赶快下马投降。爷我懒得动手,自己抹脖子算了!”
“呀呀的呸!”
李暹被董俷这一句话,说的恼羞成怒。
就算你董西平是天下第一武将,也不能这样羞辱别人吧。哦,投降了也就罢了,还懒得动手,还让我抹脖子自杀?这欺负人,也要有个限度,我的人马可比你多。
李暹怒吼一声,“董家子,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爷爷今天就让来得走不得!”
话音未落,李暹纵马就要杀过来。
哪知道不等李暹动手,身后四大家将中的李大就忍不住了,挺枪跃马,冲向董俷。
狮鬃兽不需要董俷指挥,迈着小碎步往前行。
董俷仍似没有睡醒一样,细目微闭,迎着那李大上前。那气定神闲的样子,那里是上战场和人进行亡命搏杀?分明就是跑出来散步,视那李大若同无物一般。
身为武将,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傲气。
李大心道:你这厮也忒看不起人了?就算你是虎狼之将,也用不着如此狂妄,连兵器都不拿?也罢,就让我今日杀了你这头暴虎,从此之后也就能扬名立万了。
二马眼见着越来越近,李大双目圆睁,大吼一声拧枪就刺。
大枪扑棱棱一招怪蟒出洞,带着一股风声,刷的就向董俷刺了过来。
哪知董俷,眼皮子都不抬一下,脸上浮现出嘲讽般的笑容,狮鬃兽猛然一个小跳步,董俷扬手蓬的就抓出了李大的枪杆子,那大手如同铁钳子一样,手上猛地用力一拧,大枪在李大的手里唰的打了一个转,许是力量太大,生生撕下了一块皮。
李大啊的一声惊叫,手中枪已经落入董俷的手中。
董俷冷声道:“就这点本事,也敢跑出来耀武扬威?端的是不知死活,给我滚开!”
不等李大反应过来,董俷抡起大枪。
枪做棍使,挂着风声呼的就落了下去。鸡蛋粗细的枪杆在空中仿佛划出了一道弓形的残影,就听噗的一声,大枪就落在了李大的脑袋上。李大都没来得及发出惨叫声,头盔被枪杆砸的粉碎,头顶生生给砸的凹了下去,鲜血喷涌,脑浆迸裂。
李大的三个兄弟,都没有想到自家兄长连一个照面都没挺住。
只听说过虎狼之将如何如何,但是对董俷的勇武,却是没有过半点直观的认识。
三人先是一怔,呲牙咧嘴的向董俷就冲了过来。
狮鬃兽走马盘旋,仰天发出一声长嘶。唏溜溜的暴叫声,如同野兽的嘶吼,在苍穹回荡。
也就在这时,董俷一磕狮鬃兽,细目圆睁,厉声吼道:“李家贼,拿命来!”
掌中的那杆长枪抖手掷出,带着撕裂空气的历啸声,向李家三兄弟就飞射了过去。
冲在最前面的李四,被董俷那一声如巨雷般的怒吼,吓得心神俱裂。
大枪飞过来,噗的就穿透了李四的胸膛。把那李四撞下了马背,当场死在了疆场上。
狮鬃兽的速度,快如闪电。
董俷摘下双锤,左右一分,铛的磕飞了李三的大刀,右手锤猛然探出,正抵在了李二的大枪之上。马不停步,董俷脚挂双镫,手臂猛然一发力,“给我滚一边去!”
那李二的枪再也拿捏不住,脱手飞出,枪錾正戳在了李二的胸口上。
董俷对力量的掌握,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自从领悟出了举轻若重的奥妙之后,手中大锤使得出神入化,就算是黄忠这般武艺的人,也不敢触其锋芒。
如果说,举重若轻的境界,可以用大巧不工四个字来形容的话,那么所谓的举轻若重,却是近乎于一种‘道’的境界。道德经中,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能达到这样的水准之后,董俷对于力量的使用,已经做到了随心所欲,圆融无穷的地步。
看似轻飘飘的一锤,却似乎蕴含了说不尽的奥妙至理。
李二被枪錾撞的飞了出去,胸口虽有铠甲防护,可是被枪錾撞击的地方,却出现了一个细小的凹孔,凹孔四周,密布细碎的裂痕。落地的一刹那,更是鲜血狂喷。
董俷的目标,锁定了那李暹的身上。
根本就不理睬那李三会如何,催马冲了过去,狮鬃兽铁蹄踏碎了李二的脑袋,扑向李暹。
李三拨马想要回头,突然间脑后生风。
就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吼道:“小贼,乖乖的留在这儿吧!”
武安国催马感到,大锤脱手飞出,锤柄上的铁链华棱棱直响,蓬的砸在了李三的头上。
和董俷的锤相比,武安国的锤算不得什么。
可是和普通人比起来,武安国的兵器,可是百分之百的重兵器。
他跟随董俷之后,所遇到的人,全都是天下间少有的高手。不管是在董俷身边,典韦沙摩柯这样的力量型高手,还是后来在西域时认识的陈到庞德张郃这种技巧型高手,总之武安国深处的环境,和早先是完全不同。
四大护卫之中,若论武艺,武安国是最差,甚至连后来加入的郭援,也高他一筹。
也正因此,武安国练武就更加刻苦。
董俷后来将五禽引导术中的熊戏传授给了武安国,每日打熬力气,其中的辛苦不为人知。
正是那句成语:天道酬勤!
武安国的资质算不上特别出众,可是这一份付出,一分收获。
如今在四大护卫之中,单就力气而言,武安国可以说是稳稳的排在了第一位。
左手锤七十二斤,右手锤八十八斤,俨然和董俷当年的兵器是一个份量。这一锤出去,结果自然不需要在去探究。武安国收起了大锤,举锤高喝:“巨魔挥金锤!”
身后二百巨魔士同时扬槊,铁骑冲锋,随只有二百骑,却轰然若千军万马奔腾。
“天下皆震惊!”
从斜谷一侧,杀出一彪人马,为首大将,胯下马,掌中凤翅鎏金镗,一张阴阳脸,恰似凶神恶煞,正是四大护卫之一的王戎。
“门下三千士……”
斜谷另一侧,越兮跃马扬戟,带领二百巨魔士杀将出来。
“当赫雒阳城!”
郭援带着二百巨魔士从背后掩杀,四队铁骑,若同黑色洪流,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李暹的脑袋这时候明显是有点不够用了!
只听说过那头暴虎是如何如何的厉害,只听说那巨魔士的战斗力是如何如何的强大。
就算是他叔父李傕提醒的时候,李暹也只是当作耳边风。
在他看来,董家子再厉害,还不是一个人吗?可是这时候,李暹终于知道,他错了!
这董家子,不是人!
是一头吃人不眨眼的暴虎……
何曾见过如此雄兵,何曾见过这般凶残的撕杀?
李暹已经提不起精神了,拨转马头厉声喝道:“拦住那头暴虎,给我拦住那头暴虎!”
士兵蜂拥而上,挡住了董俷的去路。
可是杀性大起的董俷,又岂能是这些士兵能够阻挡下来?
大锤轮开,上下翻飞。
狮鬃兽视李傕军如无物一般,冲进敌阵当中,连踢带踹,撕咬撞甩……如同发疯的野兽。
刀剑看在狮鬃兽的身上,根本起不到半点的作用。
准确的说起来,狮鬃兽带有安息马的血统。随着进入成熟期之后,体型越发高大。
近丈身高,长有丈余。
普通的中原马,也不过是六七尺高,和狮鬃兽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个头的距离。
这连人带马,足有千斤的重量。
冲锋起来的话,力量更加可怕。兵器看在狮鬃兽的身上,刷的就被滑开,沉重的冲击力撞在人的身上,就算是不死,也要骨断筋折,奄奄一息。
董俷大锤扬起,是血肉横飞。
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的巨魔士,更如同跟在疯虎身后的狼群,纵横交错,眨眼间把李暹的人马撕扯的不成形状。巨魔士的坐骑,自然比不得狮鬃兽那般神骏而可怕。
可是乌孙西极马,同样是带着安息马的血统,虽比不上狮鬃兽那样的神骏,也是八九尺的身高,这冲锋起来的力量,又岂能是李傕军所能抗衡?只一个冲锋下来,李傕军就已经是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李暹拨马就走,也不管前方的是己方的兵马,还是巨魔士,反正只要是挡住他去路的,就一刀砍翻在地。
迎面,越兮挺戟跃马,拦住了李暹的去路。
大戟一招骑龙式,朝着李暹就刷了过来。李暹抬刀封挡,哪知越兮手中戟猛然扑棱一翻,月牙儿小枝就挂在了刀杆上,在马上厉吼一声:“你给我撒手吧!”
一股巨力涌来,李暹也拿不住大刀撒手扔刀,拨马就走。
“李家贼,哪里走!”
耳边传来一声巨雷般的怒吼声,一道乌芒破空出现,带着撕心裂肺的历啸声,就出现在了李暹的眼前。李暹手里也没兵器了,心神也慌了,眼见乌芒奔来,竟不知躲闪,大叫一声:“我命休矣!”
鬼哭矛已经没入李暹的胸膛,李暹大叫一声,一头栽下马来。
第三四零章 大战起,谁是黄雀(八)
兴平四年五月,就在曹操迎奉天子与雒阳的同一天,关东关中,乃至于塞外边荒,发生了许多令天下人想不到,也无法估计的事情,把整个大汉一下子都点燃起来。
西域乞活军主将贺齐,自乌孙出兵,在与原驻守于呼揭的踏白军换防之后,突然杀入坚昆,活捉北匈奴大单于后,突入丁零,击杀了驻守于漠北高原上的呼厨泉。
这一战,令天下震动。
不仅仅是因为贺齐将北匈奴击溃,更重要的是,贺齐在消灭了北匈奴之后,在漠北祭起了屠刀。三日之内杀二十三万控弦之士,甚至还包括了许多尚未成年的孩子。
北匈奴三十六部,原本近百万。
可是在经历了这一次杀戮之后,只余下不足二十万妇孺,被尽数迁入朔方,卖身为奴。
谁也没有想到,甚至包括在戍县主持大局的贾诩都没有想到。
往日里文质彬彬的贺齐,甚至在说话的时候都会脸红,竟然会有如此铁血强硬的一面。
二十三万控弦士,等于把匈奴人在塞外的根,全都给掘了!
在匈奴古史中,只有一个人曾经如此狠辣的杀戮,那就是秦始皇的手下大将,蒙恬。
那已经是在四百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蒙恬击溃匈奴之后,被残留在黄河以南的匈奴人,尽数杀掉,迫使匈奴不得不向北面逃窜,经历了许多年之后,才算是恢复了元气。而这一次,贺齐杀得更狠。
幸存的匈奴人,纷纷向被逃窜。
虽然他们可以南下寻找鲜卑的庇护,可聪明一点的人都看了出来,这一次汉人是要动真格的。鲜卑已经不是当年檀石槐的时代,不论从任何一方面讲,和连都不可能抵挡住乞活军的脚步。也就是说,鲜卑迟早会灭亡,又如何来保护匈奴人呢?
紧跟着,马腾在鸾鸟山遭遇伏击,幼子马休被董俷麾下大将韩德所杀,从子马岱被黄忠所杀,马腾自己,也惨死在鸾鸟山中,搭档郭宪被董俷结义兄长典韦伏击,数万大军几乎被典韦俘获,郭宪在亲卫的拼死掩护下,企图自武都郡投奔张鲁。
不成想,在武都遭遇了腾子驹的白马羌人,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凄惨下场。
北匈奴和马腾的覆灭,如果说让关东诸侯只是感到震惊的话,郿县的失守,却是让天下人都为之颤抖。
因为,那是想所有人发出了一个讯号:虎狼之将,回来了!
……
莲勺大营中,卫觊握紧了拳头,面色阴沉的令人感到恐惧。
虽然天气还很炎热,可是卫觊却觉得遍体生寒,而且是那种直让人战栗的寒意。
“大公子,我们……撤吧!”
一名武将站起来,压低声音道:“我们现在撤走,时间还来得及。”
“权叔,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卫觊的年纪,和董俷相差无几,不过比董俷,却是好看的多。颌下有一缕黑须,使得他平添了一分稳重的气质。握着拳头,他大声的叫喊起来,“我真的是不甘心!”
权叔,姓钟名绅,字权叔。
可不要误会,他和颍川钟家,可说的上是没有半点关系。
钟绅出于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自幼习文练武,文武双全,颇有才华。
他有一双胞胎兄弟,名叫钟缙,如今也在卫家效力。
扬州与河东,相距十万八千里之遥,这二人怎么会到了河东效力?话说起来,却是长了……
自从孙策占领了豫章之后,钟家兄弟就意识到会稽难保。
他们也看出,那刘繇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河东避难。
河东,有他们的远方亲戚,将二人就推荐到了卫家门下。
卫家如今已经没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终究还是有些份量。卫觊看出这二人是有本事的,于是就把他们要过来。从刚开始一文不名的武师,很快就成了卫家的管事。
卫觊,历经四百年士族的熏陶,文采飞扬,精于书画,心计也非常深沉。
自从卫梓在雒阳被杀之后,卫家一下子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可卫觊却坚持认为,卫家并非没有机会重新崛起,只是现在时机不成熟,尚不足以和当时的董俷对抗。
最好的求存之道,就是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
试想,河东卫氏四百年大族,就算是在破落,力量还是非常的惊人。
至少在河东一地,卫氏的能量无人可比。这一韬光养晦,却是淡出了所有人的视线。
就连董卓在入雒阳之后,也忘记了卫氏的存在。
从一开始依附于袁绍之下,渐渐的,卫氏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至今日,卫家已经掌控了整个河东,而卫觊所等待的,就是这样一个机会。有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王三年磨剑,打造出了一个强大的楚国。他卫觊十年磨剑,虽不一定能和楚王相比,但也一定可以,为河东卫氏打出一片全新天地。
出兵左冯翊,却是卫觊谋划了许久的事情。
李傕郭汜在卫觊的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只要能拿下长安,凭借关中之险,足以让他扬名立万。虽然也知道曹操会虎视关中,但是卫觊早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只需和袁绍结盟,曹操就不能不退避三舍。
吕布在幽州看似凶悍,可实际上并不足以和袁绍对抗。最厉害的魏攸,在年初已经病故。
魏攸一死,吕布就不足为虑。
下一步袁绍就会和曹操拼个你死我活。而他卫觊,外有河东富饶之地,内据关中八百里秦川,这天下……总会有他一席之地。可千算万算,却独独忘记了董西平。
董俷竟然杀出了西域!
这家伙是怎么从西域杀出来的?莫非这老天不长眼,竟然助那董家子成事?
卫觊这时候,可真的是难受无比。这心里面好像被压了一块石头似的,喘不过气。
钟缙说:“大少,董西平既然出现在关中,只怕是关中必有一场大乱。以我之见,不如和郭汜将和,我们现在退出莲勺,过河水后据守临晋,且看那鹬蚌相争。”
卫觊眼睛一亮,却听出了钟缙的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既然事不可违,我何不做那渔翁?董西平和李郭之间,必然会有一场大战!我守住临晋之后,坐拥河东,北望云中,南顾东郡……也未必就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想到这里,卫觊轻轻点头,“稚叔所言极是,此事就由你安排,尽快和郭汜讲和。”
钟绅笑道:“大少不必担心,只怕这会儿那郭多比你我更想要讲和呢。”
的确,董俷出现,郭汜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与李傕和解。然后持续了这么长时间的火拼,双方死伤无数,就算是和解,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而后,他们将面对董西平。
那才是李郭二人的大敌!
从他们杀死了董卓的那一天开始,董俷就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三人商议完毕,正准备分头行事。就在这时候,从大帐之外,走进来了一群人。
两个亲兵搀扶着中间的一人,而那人满身的血污,全身上下是遍体鳞伤。
“小三,你……”
虽然血污遮住了那人的面容,可卫觊还是一眼认出来,此人正是他的兄弟卫恺。
我不是让他守住临晋吗?他怎么会……
卫觊猛然打了一个寒蝉,上前一步,抓住了卫恺的胳膊,“小三,你怎么会来这里?我不是要你守住临晋吗?你,你,你……怎么会是如此狼狈的模样,出了什么事?”
“大哥,不好了!”
卫恺沙哑着声音,未开口,热泪横流。
“临晋,临晋没有了……”
卫觊三人的脑袋,嗡的一声就响了起来。临晋没有了?是什么意思?难道说……
卫觊不敢去想,抓住了卫恺的胳膊,大声的喊道:“小三,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大哥,你走之后,我遵照你的命令,加固临晋城墙。可不成想,三日前董贼兵马突然从梁山口杀出,强渡阳颌之后,袭击临晋……他们的人太多了,只坚守了一天……”
卫恺后面说了什么,卫觊是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
临晋丢了吗?
那我们的归途,岂不是说也被……
卫觊不敢想像这种后果,手不停的打颤……他此刻想的,却是更深的东西。
梁山口,连接离阴。说穿了,那是并州上郡所在。董贼兵马,竟能从上郡杀出来?
也就是说,上郡丢了!
这是一个何等巨大的布局,董家子竟然有如此可怕的兵力吗?
他是几方在开战?且不说西域还有个康居,北匈奴被他旬月间扫平,那岂不是要直接面对鲜卑?还有,他和马腾开战,抢夺了武都,还要防范住汉中郡的攻击。
夺取郿县,董家子将面临李郭联手,如今又……
卫觊越想越感到害怕,厉声喝道:“撤兵,立刻撤兵……我们无比要在董贼兵马立足未稳之前,夺回临晋。否则不但是我们完了,那河东也完了,卫家也完了!”
钟缙钟绅,现在哪里还有心思去顾忌郭汜的兵马?
立刻传令下去,数万大军紧急开拔,回师东去,要夺回那临晋。
当晚,卫觊刚做好撤兵的准备,不成想噩耗再次传来,朔方太守徐晃领两万解烦军,自大城塞出兵,在射姑山下大败马腾之子马铁,将北地郡夺回,虎视三辅。
与此同时,西域兵分三路,自河西杀入了凉州。
北路军主帅陈到,领两万踏白军,兵临临泾城下……
中路军主帅典韦,一日之间连夺十三座县城,几乎把大半个汉阳郡掌握在了手中。
而南路军主帅黄忠,更是爽快。
陇西金城本就没有什么人马,只几日的光景,将陇西和金城两郡完全掌握在手中。
很难想象出,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兵锋所向,所向睥睨……
卫觊听完了这个消息之后,忍不住仰天一声大叫,喷出了一口鲜血。
该死的董家子,居然又如此实力?我的个老天爷,这样下去,别人还怎么玩下去?
卫觊昏了过去,钟缙和钟绅却不敢懈怠。
还整顿什么辎重啊……
赶快撤吧!
一夜的功夫,诺大的联营是空无一人,遍地狼藉,到处都是卫家留在莲勺的辎重。
惶惶如丧家之犬!
这句话虽然有骂人的痕迹在里面,却是极为妥当的形容出了卫家大军的狼狈。
自莲勺一路退去,走重泉之后,直奔荔水。
这荔水,却是雒水分支。只要渡过荔水,就算是抵达临晋。
两天一夜的光景,卫觊大军根本不敢休息。他们非常清楚,多停留一天,就多一份危险。
直到看见了荔水,卫觊才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传令三军,整顿人马,徐徐过河……”
卫觊这两天,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早先那俊雅风度,已经不见了踪影。脸色惨败,双眸无神。的确,他的确是卫家的天之骄子,可这天之骄子若未经磨练,始终难成大气。卫觊虽然满腹经纶,胸怀甲兵。遇到挫折的时候,还是少了几分沉稳。
大军陆续,开始渡河。
卫觊长吁一口气,扭头向长安的方向看去,目光中仍带着浓浓的不甘。
钟缙劝解道:“大公子,董家子虽粗鄙,却有一句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今日退却,就是为了明日重新占领三辅谋划,这时候且不可轻举妄动。”
“我知道,我知道……”
卫觊仰天,长叹一声之后,恨恨的说:“总有一日,我定要取那董家子的人头!”
这话音未落,突然间就听到一阵苍凉的牛角号声,在河面上响起。
紧跟着,从荔水上游方向杀出了一支人马。为首大将,金盔金甲,胯下浑红马。
掌中一杆乌金搠,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卫家小儿休走,大将张辽……再次恭候多时!”
这一支人马,数量并不算是很多。可个个生龙活虎,赛似出水的蛟龙。
帅字大旗上左边书‘为君解烦’,右边是三军副都督,正中央斗大的张字,掐金边,走银线,猎猎作响。
卫觊头一下子懵了!
张辽是谁?还真没有听说过……
可是这家伙杀将起来,可是丝毫不弱啊。
卫恺拍马舞枪,大声喊道:“兄长,快点撤,快点撤!”
这时候也没有人去鼓动兵马了,整个卫家大军,全都乱了起来。
卫恺拼死拦住了张辽,不过只三五个回合下来,被张辽抬手一搠,就给挑下马去。
不过,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经足够卫觊三人逃走。
钟缙和钟绅二人舞刀弄枪,在乱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奔重泉就走。
临晋肯定是回不去了。先往重泉休息一下,喘口气,然后再想办法,撤回河东吧。
身边只剩下了数千人,比之当初进入三辅时的意气风发,简直是天壤之别。
眼看着就要抵达重泉,钟缙兄弟刚松了一口气,就听到四面八方传来喊杀之声。
一员大将,头戴亮银盔,身穿亮银甲,披素白战袍,胯下白龙马,掌中一杆亮银枪。
“卫家小贼,常山赵云,在此已恭候多时!”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