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上元(二)


  “鸳鸯双双戏水中,蝶儿对对恋花丛;我有柔情千万种,今生能与谁共融;红豆本是相思种,前世种在我心中;等待有缘能相逢,共赏春夏和秋冬。”
  按照纸条上的提示,这打的该是八个字。
  李括极擅诗赋,对词律韵脚、拆句拼句极为敏感擅长。虽然并未专门练习过猜谜,但多少有些帮助。
  打八个字,打八个字……
  这组对句是八句,偏偏这谜语又要打八个字,难道这是一句对一字!
  不错,这个谜语的玄机便在此!
  若是看不出这处玄机,即便是当代大儒也绝想不出这谜底。但一旦想清楚其中玄机,谜底便呼之欲出了。
  “这个谜语很简单。”
  李括冲店家微微笑了笑,开始了解读。
  “先看这第一句,鸳鸯是情鸟,鸳鸯双双戏水情意绵绵。所以这句打一字情;再来看第二句,恋花丛即投入花丛中,所以此句打一投字;第三句是‘我有柔情千万种’,柔情即柔情蜜意,故而打意;下一句的融通单字一个合。”
  微顿了顿,少年复又解释开来。
  “第五句的‘种’字很明显在暗示种在地中,所以打一‘地’字;第六句的前世种,暗示由来已久,所以打一‘久’字;至于这第七句嘛,倒是有些味道,二人相逢不正是天字吗?最后一句泛指时间之长,所以打一长字。这和在一起不就是,‘情投意合,地久天长吗’吗?”
  “啊!不错,不错,这位公子答得不错。这谜底正是‘情投意合,地久天长’八字!”
  那店家显然没想到李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猜对灯谜,一时竟有些微愣。
  杜景甜兴奋的跳到李括身边,把虎头灯夺下道:“现在这个虎头灯是我的了,噢,没想七郎你还这么会猜谜,这样吧,你把这些灯谜都猜个遍,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彩灯都带回家了。”
  杜大小姐见李括如此擅长猜谜,便下了狠心,想把店家挂的彩灯都收了去。
  “使不得,千万使不得啊!”
  店家这才如梦方醒,见识了少年的本事,他可不敢让他再继续猜下去。如若少年真的全部猜对,他岂不是要赔的连裤子都不剩?
  “哎,哪有你这么做买卖的,五文钱一次,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杜大小姐可不是好惹的主,攥紧了拳头,朝那伙计走近了一步。
  店家下意识的朝后退了一步道:“哎,我刚才没说清楚。每个人只能猜一次灯谜,只能猜一次!”
  杜景甜闻言大笑,颤着手指数落道着那伙计:“噢,刚才你怎么不说呢。啊,刚才你怎么不说呢?大家伙评评理,这家伙分明就是见我夫君擅长猜谜,才临时编出了这么个理由。你这理由,骗鬼呢啊!”
  “是啊,这店家也太不守信誉了。”
  “嗯,这店家钻到钱眼里了啊。”
  “十商九奸,这话还真没错。”
  “为啥不让那个公子猜谜,天底下没有这么个道理!”
  一时群情激昂,众百姓纷纷数落着黑心的伙计。
  “不,不是这样的。”
  伙计连忙摆手,若是真闹起来,莫说他今日的生意做不好,怕以后的上元日他都无法在这长安城立足了。
  “阿甜!”
  李括瞪了杜景甜一眼,制止了对方的胡闹。“店家做的小本生意,你莫要再生事!我们要那么多花灯作甚,再说,我又不一定都能猜出谜底。”
  “听话,我们再去前面走走。”
  李括拉住杜景甜的手腕,便向前走去。
  “店家,这是五文钱,您拿好。”
  沈丽娘从荷包中捏出五枚开元通宝,递给了伙计。
  “谢谢,谢谢,真是好人,好人吶!”
  在百姓不一的评论声中,三人终是逃离了那是非之地。
  “切,死七包子,你分明就是心疼那些钱!”
  杜大小姐未能得偿所愿,心情自不会好,可怜我们七郎的称呼又被大小姐一番蹂躏。
  “冤枉,真是天大的冤枉啊。”
  李括摊开双手,苦着一张脸抱屈道。要说阿甜的用度,在家中可是最多的,就是苦了谁也不会苦了大小姐她啊。
  “是啊,景甜妹妹,你可要不要冤枉了公子啊。”
  沈丽娘叹了一声,附和道。
  “哼,你们两个就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杜景甜不再理会二人,径直向前走去。
  “阿甜,你等等我!”……
  见到眼前围拢的人群,杜景甜便好奇的凑了上去。无奈面前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杜大小姐实在看不到分毫内侧的景象。
  “死小七,死七包子,快来啦~~啦~~!”
  杜大小姐一施展河东狮吼神功,可苦了李括李小郎君。少年迎着众人诧异的目光,疾步走到近前道:“不是说了吗,以后在外面不能这么叫我!”
  杜大小姐却是毫不在意的双手叉腰道:“谁让有人欺负我。”
  “你……哎。”
  少年无奈的摆了摆手道:“也罢,大小姐你又发现什么稀奇的物件了?”
  杜景甜闻言喜声道:“你看前面聚集了这么多人,定是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个子高,帮我看看里面在耍些什么?”
  李括几欲吐血,原来杜大小姐又起了玩心。
  少年只得走到人群近前,朝场内望去。只见半亩见方的地面儿正中竖着一只彩旗,两只带钩的麻绳一端紧紧的咬勾在一起,另一端分握在两名赤膊大汉手中。离彩旗不远的地方,摆着一面大鼓,旁边立有击鼓手,看这架势,比赛该是还没有开始。
  原来是牵钩!(注1)少年苦笑了一声,这下阿甜不会嚷着要玩了吧?
  “这是牵钩,你玩不了的!”
  李括冲杜景甜耸了耸肩,如是解释道。
  “为什么本姑娘不能玩啊,本姑娘就偏要玩,还有你,死七包子,也得陪本姑娘一起玩!”
  杜景甜玩心大起,其是李括一句话能搪塞过去的。这不,李将军劝人没劝成,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哎,等等,哎……”
  李括就这么被杜景甜拉着挤过了人群,挤进了场内。
  “你们,要参加牵钩?”
  一个五大三粗,鹰鼻虬髯的壮汉瞥了二人一眼,不屑的问道。
  “我们……”
  “不错,姑奶奶我要玩牵钩!”
  未待李括张口,杜大小姐就给出了答案,惊的那大汉深吸了一口气。
  一个锦衣华服的贵妇人要参加牵钩,这也就只能放在民风开放的大唐长安!
  “好吧,你要参加哪队?”
  虬髯大汉倒也是爽快,立时便允准了杜景甜的要求。
  “什么是我,是我们,我和我夫君是一起的。”
  杜大小姐抢前了一步,耸起了双峰近乎贴在了虬髯大汉赤裸的胸脯上。
  “呃。怪我没说清。”
  那大汉忙向后退了一步,解释道:“这牵钩为了保证公正公平,一起的朋友可不能分到一边。您和您夫君既是夫妻,当然不能分到一队去。”
  “原来是这样!”
  杜景甜吸允着手指,沉沉点了点头。
  “七郎,那我去蓝侧,你去红侧!”
  思忖片刻,小娘就给出了选择。原来这牵钩双方分为红、蓝二组,以同色丝带悬于两侧。
  “阿甜之命,敢不从耳?”
  李括无奈的摇了摇头,主动朝系着红色丝带的一侧走去。
  “请各位父老乡亲就位!”
  虬髯壮汉挥将一面彩旗高高举起,呼喝道。
  两侧的汉子闻言纷纷摩拳擦掌,紧紧握紧了麻绳。
  “候备!”
  虬髯大汉满意的点了点头,喊道:“开始!”
  此言一出,两边壮士纷纷发力,在急促的助战鼓声中,红、蓝两条巨龙紧紧盘卷咬合,一时风起云涌。
  注1:牵钩即拔河,《封氏闻见记》中记述唐代元宵拔河的盛况:“两钩齐挽,大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


九州流云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