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理论
作者:远征士兵|发布时间:2024-06-28 23:56:49|字数:22086
隆美尔的确是猜到了盟军会从诺曼底登陆。
隆美尔会这么判断,并不是因为他知道了盟军的情报也不是他对地形的分析得出了结论,更不未卜先知……
事实上,如果仅仅只是从地形分析的话,加莱是最适合的登陆地点,以至于希特勒坚信这一点而一再强调加莱是防御的重点。甚至希特勒还下令未经他本人批准,任何人都不能从加莱地区调走部队。
隆美尔之所以能猜到,是因为他了解盟军,知道盟军是不会选择敌人有所准备而且防御工事十分坚固的部位进攻的……德军在加莱地区驻守了十九个师,而在诺曼底地区仅仅只有十个师。
于是,隆美尔自然就把眼光放到诺曼底这片其它人都不关心的不毛之地上。
然而,虽然隆美尔意识到诺曼底的危险却有些无能为力,主要是因为兵权并不完全在他手里,他只是有权指挥而已……这应该算是希特勒的错误,诺曼底的德军其实有两个指挥官,一个是隆美尔另一个则是资格更老的贵族将军伦德施泰特。
与往常一样,草根出身的平民将军与贵族将军都互相看不起于是也就没有交流和协同可言,甚至还互相拆台。
更糟糕的还是,两人对装甲部队的使用意见还是完全相反的。
伦德施泰特被推崇为装甲兵专家,同时也是闪电战坚定的拥护者甚至也可以算是创使者之一……绕过马其诺防线迫使法国投降就是他的杰作。
原本这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隆美尔本人也是装甲部队的专家同时也是擅长以闪电战对敌人发起进攻的。
问题就是伦德施泰特是个从未上过坦克、受不了那肮脏、油腻和噪音的贵族,而且从不深入下层部队、视察部队检查武器装备……这使他的理论有些脱离实际且不会变通。
于是他想当然的以为,坦克是一种机动装备,没有机动的装备就相当于一个个棺材,更何况的盟军还拥有制海权和制空权,如果把坦克布置在海岸线上的话,那就会成为敌人战机和军舰绝好的靶子。
所以,伦德施泰特建议将装甲部队部署在防线后一百公里以外的位置,这样可以使他们免于遭到敌人战机和舰炮的轰炸,之后再利用坦克的机动优势赶往前线增援。
这个理论听起来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还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得到验证,所以谁都无法反驳他。
但战场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伦德施泰特的理论在其它地方或许是对的,在诺曼底这个特定的战场上却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隆美尔认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装甲部队无论部署在哪里都会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从这方面来说部署在海岸线上还比部署在后方更有优势。
原因很简单,因为部署在后方还需要一个机动过程,在这个机动时装甲部队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空中力量面前被尽数歼灭,它们甚至可能都没有机会朝敌人开上一炮。
反而是部署在前线却没有这个问题,只要为坦克构筑适合的掩体及伪装,敌人的军舰和战机是很难发现这些隐藏起来的坦克的。
更重要的还是,隆美尔认为这场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敌我之间的兵力和装备极为悬殊:德军在法国北部只有四十个师总兵力不足五十万人,而敌人却有上百万人(此时隆美尔还不知道盟军的具体兵力)而且还掌握着制海权、制空权,除此外盟军还有充足的补给及更先进的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想要取胜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把盟军挡在海上。
所以,这场战役的第一天是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具有决定意义的,如果德军在第一天的战争里输了,那么就会被盟军在海岸线上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上百万装备精良的大军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进法国……德军没有任何反败为胜的机会。
如果第一天胜利了,也就是德军成功的把盟军挡在海上,那么盟军的进攻地点也就彻底暴露,德军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加强防御。
这时盟军的兵力及装备优势都无法体现,因为他们只能一批接着一批的从海上对躲在坚固工事里的德军发起进攻。
所以,隆美尔一再强调:“战斗打响后的24小时是关键,这一天无论是对盟军还是我们,都将是最长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要把所有的部队所有的能量都在海滩上发挥出来,就算是勤务兵也要端着步枪上战场!”
正因为如此,隆美尔才认为把装甲部队部署在一百公里外是绝对错误的,它对战场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但是伦德施泰特并不赞同隆美尔的想法,他甚至还说服了古德里安,两个装甲兵专家几次晋见希特勒,称绝不能将装甲部队交给隆美尔并像它计划的那样使用,否则这将会是装甲部队的灾难!
希特勒无法判断双方谁对谁错,因为双方的理论听起来都是有道理的,于是做了一个昏庸的决定,他把位于法国北部的七个装甲师一分为二,三个装甲师交给隆美尔,另四个装甲师则交给伦德施泰特。
隆美尔对此无能为力,只能沮丧的尽自己所能调配交到手里的三个装甲师,而这三个装甲师里甚至包含两个损失惨重重新组建还没完全满编当然也没恢复战斗力的第21装甲师和第116装甲师。
也所幸隆美尔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否则盟军很可能无法顺利渡过这“最长的一天”。
艾森豪威尔等人当然不清楚这些内情,他们只能根据现有的情况猜测德军的意图。
与艾森豪威尔不同的是,张弛非常确定从诺曼底登陆行得通,所以他不会像艾森豪威尔等人那样一有风吹草动就患得患失。
“所以!”张弛下结论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按原计划进行,一边进行训练和准备工作,另一边继续迷惑敌人!”
第九百零一章 电视
“我认为我们可以再放开一些!”在艾森豪威尔大慨的说完整个作战计划后,张弛就说道。
“放开一些?怎么做?”艾森豪威尔问。
“我们要进攻法国北部对于德国人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了,对吧!”张弛问。
“当然!”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
这是肯定的,要知道此时美国大兵已经在英国聚集了上百万人,另外还有大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来……就算是傻瓜也知道一场从法国北部登陆的大战即将到来。
“那么,我们还等什么呢?”张弛指着地图上的法国说道:“瞧瞧这些德国的部队,他们虽然在法国北部只有四十几个师,但是在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还有十几个师,另外还有18个师驻守在卢瓦河南岸,只要德国人愿意,这些部队随时都可以到法国北部集结成为我们的麻烦事,另外还有德国人用于构筑工事的水泥、钢筋、木材以及反登陆部队的弹药、粮食等等,全都通过法国基本完好的铁路和公路从四面八方运到隆美尔手里……你不觉得我们该做点什么吗?”
艾森豪威尔闻言不由点了点头:“你是说轰炸法国瘫痪德国人的交通线?”
“是的!”
之前盟军一直担心过早暴露战略意图所以没敢这么做。但是现在,德军已经知道盟军的战略意图而且正积极做准备了,为什么还要藏着揶着呢?盟军需要做的只是不让德军知道要进攻哪里而已。
想了想,艾森豪威尔就说道:“是的,为什么不呢?!”
于是盟军对法国的轰炸很快就展开了。
其目的就是会为了瘫痪德军的运输系统,所以代号就为“运输”。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盟军轰炸的目标是法国……法国百姓随时都可以成为盟军的间谍,他们为盟军提供十分准确的情报,就连公路上一个小小的公路桥都不放过。
另一方面,美国和英国为了准备诺曼底登陆又在英国集结了大批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此时也就正好用于这个计划了。
尤其这任务还是针对瘫痪德军交通运输线的,其目标是整个法国……所以不只是从英国起飞的战机可以参与这个行动,从阿尔及尔、意大利甚至西西里岛起飞的战机都加入进来对法国一阵狂轰滥炸,才十几天的时间就几乎把法国的交通线炸了个底朝天。
战果很快就统计出来……这些战果也是由法国百姓提供的:
从巴黎以北塞纳河一带的桥梁均被破坏,所有铁路运输都被封锁,原本德国在法国境内有2000个可以使用的火车头,其中有1500个被炸毁,另外500个也因为铁路被炸坏及运输过于危险而窝在遂道里……窝在火车站都已经不安全了,因为火车在任何时候停在哪个火车站,盟军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这使得德军的铁路运输急剧下降,德国人试图集中汽车以代替被炸毁的铁路来输送关键性的军用必需品,问题是汽车严重不足而且公路和汽车也同样存在被轰炸的危险。
这不但使德军在海岸线上无法得到充足的钢筋、水泥等构筑工事,还迫使隆美尔不得不从构筑工事的劳工中分出一半来抢修铁路和公路……于是毫无疑问的,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德军工程的进度。
这使得隆美尔不由气得直跳脚,但却对这种情况毫无办法。
在德国人被盟军战机炸得疲于奔命时,张弛就在佐阿夫兵团的指挥部里悠闲的看着电视……这是到英国的好处之一,可以看上电视了。
像非洲那些地方,虽然以张弛的权力搞到一台电视没什么困难的,但问题是那里根本就没有信号。
当然,时下正是战争时期,所以电视里播的绝大多数都是新闻以及与战争有关的节目,比如某些退役军人讲述其作战的经历,再比如某些专家预测战争的走向等等。
张弛无聊的旋转着调频钮换台……这时的电视还是没有遥控器的。
接着戴高乐就突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张弛不由一愣,接着退后了坐回到椅子上听着下文。
“英国盟友们!”电视里的戴高乐高举着拳头,声情并茂地叫道:“请你们相信,‘战斗法国’将会一如既往的站在反法西斯阵营里与敌人对抗到底,而且法国军队还取得令人瞩目的胜利,我们在阿尔及利亚英勇作战,在西西里岛奋力拼搏……”
听到这张弛不由惊讶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
戴高乐这是在玩一种文字游戏,他先是说“战斗法国”,然后再说“法国军队”。
没错,他说的话都是大实话。
在阿尔及利亚及西西里岛打胜仗的的确是法国军队,但却是阿尔及尔政府的法国军队……被戴高乐这么一说,所有人都会想当然的以为这是“战斗法国”的功绩!
“叮铃铃……”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打电话来的是吉罗将军,他显然也是看到了戴高乐的演讲,于是电话那一头的吉罗将军气愤的说:“这些无耻的人,他们怎么能这样就把我们的战绩纳入他们的名下!这是偷窃、是抢劫!我们不能容许他们这么做,而且……我相信人们也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你说是吗?他们都知道那些仗是我们打的,是阿尔及尔政府打的!”
“不,将军!”张弛回答:“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分得清‘阿尔及尔政府’及‘战斗法国’,事实上……他们并不关心这个,他们关心的只是对德国人的战争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更何况,这里是英国,英国人显然是支持‘战斗法国’的!”
就像吉罗将军之前自己说的,他并不常看电视、看报纸,所以不知道媒体的重要性。
事实上,许多真相都会因为媒体带有偏见性的报道而被掩埋,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话来表达……听在观众的耳朵里就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而媒体人很会玩这一套。
令人苦恼的是,“阿尔及尔政府”根本就没法发出声音。
第九百零二章 禁止令
“我们能联系某个电视台吗?”吉罗将军问:“或者哪个报纸,让我们可以反驳一下戴高乐,或者澄清一下,至少可以说那些仗是我们打的而不是‘战斗法国’!”
张弛想了想,就回答道:“我不认为我们会找得到这样的媒体,因为这里是英国,而且还是战争时期!”
“我不认同!”吉罗将军回答:“媒体有他们的自由,而且这是英国!”
接着吉罗将军果然就这么做了,几天后他就从阿尔及尔赶到了英国,带着他的政府……然后联系报社和电视台。
但吉罗将军所有的努力都有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这太荒唐了!”吉罗将军说:“他们怎么能这样做?!”
“不,这很正常!”张弛回答:“如果是在别的时候,这么做或许是不合适的,但现在是非常时刻!”
“什么非常时刻?”吉罗将军满脸的愤怒:“任何时候他们都应该给我们说话的权力,这与法西斯有什么区别?”
“战争,将军!”张弛回答:“因为担心泄密!”
吉罗将军说的是理想,而张弛说的是现实。
所谓的言论自由,那只是和平时代哄人的玩意。
到了这时候,尤其是敌我双方都箭拔弩张很可能会因为一个情报就影响结果的时候,再讲什么言论自由就有些迂腐了。
所以,艾森豪威尔一上任就担出实施新闻检查,他不想新闻记者笔下不经意的写一些东西就成为敌人判断重大军事行动的线索。
于是,无论是谁,每篇稿件、每份电报和电传,电视节目就更不用说了,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同意才能发布。
这样就给了英国方面很大的方便,他们可以利用检查稿件这些权力轻松的把有关阿尔及尔政府的“呐喊”扼杀在摇篮中。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此时的英国甚至因为担心德国间谍会混在游人中对盟军进行侦察,甚至还下了一道禁止令:英格兰南部地区与其它地区之间的非军事运输全部停止,除了医生、特殊工作人员和少数特许的工作人员之外,所有人不允许搭乘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前往英国南部,也就是客车全部停开。
当然,如果你要步行或是骑自行车那就没人可以限制你,但步行或骑自行车旅行却是很奇怪的,很容易就会被逮着。
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吉罗将军就发现自己是在做无用功。
于是只能颓然的对张弛说道:“现在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战斗法国’剽窃我们的胜利果实吗?我甚至听到有人在恬不知耻的把这些胜利当作‘战斗法国’的战绩!上帝……他们在西西里岛可是一败涂地,他们怎么能这么做?”
在这一点上吉罗将军是天真了,政治上的东西当然无所不用其极。
有些事,虽然事后发现之前的确是错误或是有意错误,但给“战斗法国”带来了利益却已经成为现实,想要纠正却已经为时已晚。
所以,“正义总是能得申张”、“公理总是能得到维护”、“英雄总是能打败对手”这样的事只会存在于电视剧或是小说里。
离我们最近的一点:美国当初是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的对伊战争,可是打下伊拉克之后根本就没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个错误纠正了吗?公理得到维护了吗?
并没有!
不仅没有纠正,美国还在今后的日子里对伊拉克的石油大下其手……谁又能拿它怎么样呢?!
“少将!”见张弛不说话,吉罗将军又问了声:“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什么也不做吗?”
“是的,我们什么也不做!”张弛回答。
“那怎么行?!”吉罗将军回答:“如果在英国是这样,到时到了法国……如果还是这种情况,阿尔及尔政府又哪里还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应该说吉罗将军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戴高乐既然会想到利用英国的媒体,自然也会想到利用法国的媒体。
在这一点上戴高乐很有优势,因为“战斗法国”绝大多数是法国人,而且许多都是在法国有一定势力的将军,而阿尔及尔政府却是殖民部队……士兵是阿尔及利亚人不说,军官也是长期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在法国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脉。
“所以!”张弛就对吉罗将军说:“佐阿夫兵团就需要打一场胜仗,而且足以引起世界各国的侧目!”
吉罗将军不由“哦”了一声:“只有那时,媒体才会把焦点聚集在我们身上,我们才有话语权,是吗?”
“是的!”张弛回答:“而且,一旦我们拿到话语权后,法国百姓才会发现‘战斗法国’的那些谎言,这不仅对我们有益,还会给‘战斗法国’造成打击……这可以说是我们的困难,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机会!”
吉罗将军点了点头。
想了一会儿,他突然就高兴了起来:“少将,我就说把队伍交到你手上是错不了的,我们又一次要把希望寄托在佐阿夫兵团上了!”
张弛不由无言以对,吉罗将军说一句话倒是简单,可是所以的重担又都压张弛身上了。
当然,佐阿夫兵团里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兵团总司令朱安将军。
只不过朱安将军虽然名为总司令,但大约有一半的部队都在张弛的控制下,更重要的是……张弛控制的这些部队都还是经过改革战斗力大幅提升的,所以关键人物还是在张弛手里。
正所谓权利越大责任就越大,于是这个头疼的问题最终还是落到张弛的肩膀上。
从这方面来说,张弛还真有些后悔对吉罗将军说那一番话……要知道盟军诺曼底登陆投入的总兵力可是达到了两百多万人,第一批登陆的就有17万人。
在这么多人而且首批登陆的还都是精兵强将的情况下,佐阿夫兵团想要崭露头角又谈何容易!
第九百零三章 抛弃
张弛在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艾森豪威尔。
在此之前张弛并不关心这场战役……虽然诺曼底登陆对盟军来说是场很重要的战役,甚至可以说是盟军真正大规模投入反西斯战役的标志,在此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对打击德军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诺曼底登陆是个转折点,从这时起,盟军包括英军在内就抛弃了之前磨洋功的那种状态全面投入战斗中并正式展开大反攻。
然而,张弛却知道这场仗几乎没什么悬念……历史上盟军在这场战斗就做得很好,比如制造出一个飞机失事而死的英国军官来欺骗德军,当然这个“英国军官”是具尸体,他身上带着的文件里其中有一份表明盟军将在加莱登陆。为此,英国情报机关还精心编造了一整套的谎言,比如这名英国军官的身份、履历,甚至还给他安排了一个真实的未婚妻并有模有样有举行了一个葬礼……所做的这些完美的骗过了德军的情报人员,使他们对盟军即将在加莱登陆深信不疑。
再比如,盟军还安排了一个与蒙哥马利长得很像的演员,让他装成蒙哥马利的样子在西西里岛兜风。
这是为了掩饰登陆的时间……德军在西西里岛还留有许多间谍,他们想当然的以为蒙哥马利在西西里岛,那么盟军肯定就不会在近期登陆,否则这时的蒙哥马利就该在英国训练、组织部队而不会在这里。
说实话,这些计谋和细节处理有时让身为现代人的张弛都感到佩服。
这也是张弛对这场战役不关心的主要原因……这些英、美军官能把这所有的一切都做好,自然就不需要张弛操心了。
然而,张弛没想到的是事情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顺利。
“将军!”张弛在看到艾森豪威尔时就问道:“我想知道佐阿夫兵团的任务!”
艾森豪威尔从地图上抬起头,看着张弛问道:“少将,你是希望我给佐阿夫兵团一个重要的任务呢,还是一个次要的任务?”
“或许你很忙,但这对阿尔及尔政府很重要!”张弛回答:“‘战斗法国’已经在利用这场战役来扩大他们的影响力了,而且他们还有英国人的帮助。我们别无选择,我们需要一个重要的任务!”
“抱歉,少将!”艾森豪威尔摇了摇头:“我们不能这么做,请你相信,这并不是对佐阿夫兵团战斗力的怀疑,事实上我认为展开第一批次的部队中有许多都不如佐阿夫兵团,但我们只能把佐阿夫兵团放在第二甚至第三批次!”
虽然这早在张弛的预料之中,但在听到这个答案时还是未免有些失望。
不过对此张弛也能理解,因为张弛知道,这是美国夺取指挥权后的第一仗,而且还是投入数百万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大仗,他们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允许出错。
而佐阿夫兵团……其战斗力虽然不错,至少他们还是有战斗经验而且屡立战功的部队,但问题就是他们很难与美军协同。
果然,接着艾森豪威尔就给张弛递上一份文件,说道:“这是我们选定的第一批次进攻的部队,其中美第4师是支从未上过战场的部队,我们不知道它在战场上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状况,但最终我们还是决定派它上战场……因为,它是美国的部队,我们在第一、第二批次尽量用美国的部队,如果用佐阿夫兵团,那么在我们的部队里就会有美国人、法国人、阿尔及利亚人……这可能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张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虽然这可以用翻译来解决,但如果一发炮弹把翻译给打死了呢?!
“那么阿尔及尔政府……”
“我们现在无暇顾及阿尔及尔政府!”艾森豪威尔回答。
这的确是,阿尔及尔政府与诺曼底登陆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芝麻而西瓜的对比,美国是不可能为了一个芝麻而丢弃西瓜的。
“另外……”顿了下,艾森豪威尔接着说道:“我还要告诉你两个坏消息,一个是盟军或者也可以说是英国人……他们打算用电台、广播等,让戴高乐号召法国地下组织起来与我们一起战斗!”
闻言张弛不由愣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几乎就是让戴高乐成为盟军的代言人了,于是法国百姓或是地下组织就会纷纷纳入戴高乐麾下,到时阿尔及尔政府就会被彻底边缘化了。
“另一个坏消息呢?”张弛问。
“‘战斗法国’在第一批次的进攻队伍中!”艾森豪威尔说:“你知道的,这是英国人的安排,我甚至都无权干涉,蒙哥马利认为这样更能激发法国百姓和地下组织反抗德国人的决心和意志!”
张弛的一颗心不由沉入了谷底。
阿尔及尔政府没有在第一批次里,甚至连第二批次都排不上,而“战斗法国”却冲在最前头登陆法国……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不用多说了。
“这么说……”张弛问艾森豪威尔:“美国是放弃阿尔及尔政府了是吗?”
“不不,我们当然不会放弃!”艾森豪威尔耸了耸肩,回答道:“我们只是……只是无暇考虑,抱歉!我知道你一手训练了佐阿夫兵团,可是我们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张弛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多说也毫无意义……在国家利益面前,是没有任何通融的可能的。
回到佐阿夫兵团指挥部后,张弛就把这些话转告了吉罗将军。
吉罗将军闻言不由面色苍白:“什么?他们怎么能这样做?要知道,我可是按他们的意思组织起这个政府的,我什么都听他们的……他们怎么能就这样把我放弃了?!”
想了想,吉罗将军就站起身来说道:“不不,我要去见艾森豪威尔将军!”
“将军!”张弛阻止道:“就算你见到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改变不了什么的,你是知道的!”
“可是……”吉罗将军叹了一口气,重重地坐回到椅子上。
第九百零四章 事故
这就是作为一枚棋子的命运,当棋手认为你有价值或是将来有可能有价值的时候还会把你当一回事,但随时情况的改变……棋手认为你没有价值或是价值不大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将你抛弃。
棋手是永远也不可能为棋子牺牲的,所以这也不能说是美国的错,甚至还可以说它的做法是对的,只是身为棋子的吉罗将军无法接受而已。
由此,张弛也似乎看到了自己及远征军的命运……美国何尝又不是将远征军当作一枚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有朝一日如果远征军对美国来说失去了利用价值,只怕也会像现在抛弃阿尔及尔政府一样抛弃远征军。
这也是张弛一直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原因之一,他是不会愿意做一枚棋子的,他要做下棋的棋手!
“那么……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吉罗将军有些乱了方寸了:“或许,我该与戴高乐将军讲和,或者……我服从他的指挥!”
应该说这也是选项之一,因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阿尔及尔政府的确没有多少机会……之前的努力及取得的胜利都白费了,英国人虽然失去了战争的主导权,但它却巧妙的利用媒体及美国此时的心态把整个形势都翻转过来。
从这一点来说,英国人还是很善于利用环境及机会的。
张弛差一点就认同了吉罗将军所说的“向戴高乐投降”的这话,这一方面是因为他认为吉罗将军实在是扶不起的烂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实在不希望看到吉罗将军这个可怜的人最后惨淡收场……事实上,史上的他在服从戴高乐的指挥后还担上什么最高防务委员会副主席的,虽然是个没权力的虚职。
而现在,张弛却让他这么辛苦的“战斗在第一线”,有时都感觉是难为他了。
但是张弛转念一想:要是吉罗将军投降的话,那自己的辛苦不就白费了?还有在阿尔及尔的利益……戴高乐可不像吉罗将军这么好说话。
想到这里,张弛就劝说道:“将军,现在还没到向‘战斗法国’投降的时候,如果现在投降……你该怎么面对那些一直支持你的军官和百姓?”
吉罗将军闻言脸色不由好了点:“是的,还有许多人支持我,我们在阿尔及利亚就得到许多人的支持,甚至还有许多法国人从法国及其它地方逃到阿尔及利亚加入我们,他们知道真相,知道我们可以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当然!”张弛回答:“我们胜利的消息可能都已经传到了法国,你知道的,总会有人把消息带进去的,那么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真相总会水落石出……所以,我们未必会输,不是吗?”
“对对!”吉罗将军又再次恢复了常态,事实上,他又变得有些过份自信起来:“我相信,戴高乐的那些小把戏是骗不了法国人民的,法国始终会站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能打胜仗,打更多的胜仗……他们就知道,谁可以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大凡意志不坚定者都有类似吉罗将军这样的毛病,他们会从极度的沮丧中很快就转到极度的自信中来,或者又因为什么原因而再次泄气了。
而张弛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哄人的鬼话而已。
如果按现在的情况发展,就算自己再打几场漂亮的胜仗也无济于事,当然,除非佐阿夫兵团能凭一已之力解放法国……那每个法国人都会认识到佐阿夫兵团的历害并毫不犹豫的将“战斗法国”抛到一边了。
但这只存在于美好的想像之中。
可是张弛现在又能做什么呢?
张弛什么也不能做,只能静静地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但张弛不知道,其实事情已经在改变了,只是张弛身在其中没有感觉到而已……
几天后,盟军就在举行了一次演习。
这次演习当然是为了登陆诺曼底做准备……这么做虽然有可能暴露盟军的战略意图,但就像之前说的,敌我双方都知道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所以本身就没有暴露不暴露之说,还是秘密的仅仅只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而已。
因此,盟军也就不担心什么“暴露战略意图”了。
另一方面,盟军的这场登陆作战又是海、陆、空的协同作战,而参加战役的部队中甚至还有没有战斗经验的部队,于是通过一次演习来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演习的地点在莱姆湾,参与部队主要是第一批次的登陆部队……就像隆美尔猜的那样,这次战役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天,盟军当然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重点也在第一批次的部队。
这么一来就不关张弛及佐阿夫兵团什么事了,张弛就在基地继续训练……此时的张弛都不知道该训练些什么,因为如果佐阿夫兵团不在第一批登陆的话,甚至还在第三批登陆,那就根本不需要什么两栖登陆作战,跟在其它部队后头去打扫战场就是了。
但这些话张弛当然是没跟部队说的……多一分训练多一分准备总是好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要上战场的部队来说尤其是这样。
结果就在演习的那天下午,张弛就听到了一个意外。
“少将!”在张弛百无聊赖的翻着文件时,吉罗将军就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听说了吗?演习出事了!”
“出事了?什么事?”张弛问。
不过看吉罗将军脸上幸灾乐祸的表情,张弛猜是“战斗法国”出了状况。
果然,吉罗将军就回答道:“是‘战斗法国’,他们在演习的时候碰到了德国人的军舰,于是就发展成了一场真的战斗!”
“哦!”张弛还以为是演习出了事故,没想到事情还会这么大。
“‘战斗法国’翻了几艘船损失了几百人!”吉罗将军回答:“重要的是,失踪了一部份军官,而这其中有八个军官是知道诺曼底登陆计划的!”
张弛不由张大了嘴巴,这下事情可就大了,因为没人知道这些军官是掉海里淹死了还是被德军俘虏了。
第九百零五章 蝴蝶效应
事情是发生在演习开始后的五小时……演习是从早上七点半开始的,也就是大慨在正午时出的状况。
当时“战斗法国”的部队正在运输舰上朝目标一个叫斯拉敦的岛屿驶去,这个岛屿就是盟军假定的“诺曼底”。
这时恰好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大多数法国士兵都坐在甲板上吃着自己的牛肉罐头,军官则在大声的对士兵们最后一次强调他们将要做的事情……半小时后他们就会到达目的并在英军军舰的火力掩护下实施登陆。
当然,这一切都是演习。
因为戴高乐给他们下达了命令,一定要在这场战斗中好好表现一下,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到来的演习科目上。
这时就有几艘德军的快速鱼雷部队混了进来……德军称这种木制的快速鱼雷艇为S艇,英军则称其为E艇。
它采用双层木材面板加轻质合金肋骨的构造方式,不仅自重较轻,而且相当坚固,几乎是“稳定”和“可靠”的代名词,它就是德军在海上发起“闪电战”的利器。
所有法国都没有发现这几艘德军的S艇……其实是有人发现它了,只不过他们认为这是演习,所以这几艘德国的快艇也应该是盟军部队缴获的敌舰作为排演“蓝军”的部队,因此他们甚至都忽略了S艇上铁十字的标志。
这使德军S艇在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后迅速发射鱼雷……甚至在鱼雷命中法国运输船爆炸的时候,还有许多人以为那是为了演习逼真而有意制作出来的效果。
更糟糕的还是:
离港前,运输船上所有的车辆全部加满了油,并且为了使演习更加逼真,坦克和卡车上都备足了弹药,甚至它们还因为就要到达目的把这些东西搬到甲板上准备登陆。
于是,鱼雷命中运输船后迅速引起了大火,大火之后又引发了爆炸,霎时间法军就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空气中到处都是绝望的士兵的呼嚎……
最后的结果就是三艘运输船被击沉,一千多名士兵受伤六百多名官兵死亡。
这些伤亡还不算什么,毕竟这些都是法军,艾森豪威尔及亚历山大都不关心法军的伤亡。
但问题是,这其中有八名军官知道整个诺曼底登陆的计划而失踪。
“将军!”这时通讯兵拿着一封电报对张弛说道:“是艾森豪威尔将军,他让你到司令部去一趟!”
张弛二话不说就拿起帽子戴上就朝门外的吉普车走去。
佐阿夫兵团的指挥官与盟军司令部相距不远,不到半小时张弛的吉普车就停在了司令部的门外。
还没走进司令部张弛就听到艾森豪威尔的怒喝声:“我说过了,你们不能让‘战斗法国’成为第一批进攻部队的一员……他们没有战斗经验,而且我也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
“可是将军!”亚历山大的声音反驳道:“‘战斗法国’的加入更有利于盟军的登陆,因为他们是法国人,可以更容易的与法国地下组织及百姓沟通……”
“哦,是吗?”艾森豪威尔几乎是吼叫着打断了亚历山大的话:“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场战役最重要的是第一天,第一天……在第一天,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与法国地下组织甚至百姓有任何沟通!”
张弛这时走进了大门,所有人的目光都转移到了他身上。
“哦,少将!”艾森豪威尔说道:“你来得正好,或许你也听说了,我们的盟友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
张弛看了看表情尴尬的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回答道:“我只听说了一些,并不是很详细!”
艾森豪威尔摇着头说道:“我长话短说,重点在于那失踪的八名军官,如果他们被德国人俘虏并供出了我们的计划,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你们是否有进行过尸体打捞工作?”张弛问。
“一直都在进行!”艾森豪威尔回答:“我们派出了上百艘的舟艇在该区域进行大规模的打捞工作,但是你知道的……想要把它们全都找到十分困难,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找不到!”
“那么……我们就只有等了!”张弛回答。
张弛有些奇怪艾森豪威尔把他叫来干嘛,他又不是神仙,不能掐指一算就算出这八名军官的下落。
“嗯!”艾森豪威尔说:“这些工作暂且放在一边,现在……我们必须要作最坏的打算,也就是说……万一这些军官中有人落在敌人手里也就是我们的计划泄露了,我们该怎么办!”
听到这张弛不由恍然大悟,这种做法的确是有必要的,否则当危机来时就会束手无策了。
“将军!”这时一名参谋进来报告道:“他们确认找到了三名军官的尸体!”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还有五个……”
但谁都知道,接下来想要再找到尸体就很困难了,一个是因为天黑,另一个则是因为海水潮汐……尸体将会漂到很远的距离。
相比起艾森豪威尔等人的紧张来,张弛却显得十分轻松。
因为张弛知道,史上诺曼底登陆的计划并没有泄露,也就是说这次事故应该也是有惊无险。
“首先!”艾森豪威尔抬头对亚历山大说道:“我认为应该把‘战斗法国’从第一批进攻部队中踢出去!”
“不,将军!”亚历山大反对道:“你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不能?”艾森豪威尔带着坚定的语气说道:“亚历山大将军,别忘了我才是最高司令,不是吗?而且,我相信你们坚持要让‘战斗法国’参与第一批次的进攻,仅仅只是因为想打败‘阿尔及尔政府’不是吗?否则,为什么‘战斗法国’为什么一定要在第一批次进攻呢?如果只是联系法国地下组织或者也法国百姓沟通的话,更应该在第二批、第三批登陆不是吗?!”
“不,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
艾森豪威尔的话虽然是对亚历山大说的,但听在张弛耳里不由让他目瞪口呆……难道说蝴蝶效应来了?!
第九百零六章 替代计划
简单的说,就是原本“战斗法国”根本就不会参加第一批进攻部队……如果没有参加第一批进攻部队,那就不知道诺曼底登陆的计划,不知道登陆计划当然也就不会泄密。
但事情走向却因为张弛的到来而出现了改变。
张弛把“阿尔及尔政府”扶持成“战斗法国”一个强有力的对手,戴高乐乃至英国方面为了更好、更彻底的打败“阿尔及尔政府”,就硬生生的把“战斗法国”的部队塞进了第一批进攻部队为其造势……于是才会有接下来一连串的事情。
所以,张弛之前想错了:史上的诺曼底计划没有泄露是没错,但因为张弛的存在……诺曼底计划很有可能因此而泄露。
张弛的这个猜测很快就得到了验证。
就在艾森豪威尔还在与亚历山大吵得不可开交时,一名参谋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报告道:“将军,我们收到从法国来的情报,证实有十几名‘战斗法国’的官兵被俘!其中有两人确认是上校……”
艾森豪威尔脸色霎时就一片苍白,接着就狠狠地瞪了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一眼,说道:“难以置信……如果不是需要从英国出发,我宁愿我们自己跟德国人干!”
亚历山大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知道英国方面是难辞其咎,因为他们的确是抱着私心让“战斗法国”参战的,而且就算没有私心……也终究是英联邦军的成员坏了事。
“或许……”蒙哥马利说道:“那些法国军官并不会把我们的登陆地点告诉德国人,或者他们会欺骗德国人说加莱就是我们要登陆的真实地点!”
艾森豪威尔不由笑出了声:“你想得太天真了,将军!首先,德国人有的是手段,其次,‘战斗法国’的士兵并非个个都是贞德,否则他们也就不会一个月就投降了不是吗?”
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不由无言以对。
其实,不仅是法国,英国、美国也好不到哪去……他们如果被俘虏后,在有可能被刑讯逼供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性命而招供被认为是件很正常的事。
这一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最有体会,志愿军战士们只要抓到了美军“舌头”,几乎就不用担心不招供,除非他们是真的不知道。
“现在我们该怎么做?!”艾森豪威尔苦恼地说道:“我们为此准备了几个月,动员了上百万大军,运输了数百万吨的战略物资……可是却因为一点私利而毁于一旦……这是我的错,我一开始就该把‘战斗法国’排除在外的,可我不希望战前因为这点小事吵得不开交……”
张弛完全理解艾森豪威尔这种心态,这就像面对一群泼妇……虽然你明知道自己有道理,但往往还会选择忍气吞声,否则的话,就会进入无休止的争吵。
英国人显然很擅长做“泼妇”的角色。
司令部里一片安静,就只有隔壁通讯室里传来“嘀嘀”的发报声及参谋的呼叫声。
过了良久,亚历山大才说道:“好吧,将军!无论如何,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不是吗?我们应该找出一个对策!”
艾森豪威乐没说话,他很想说:你们英国人总是干这样的蠢事,把好事干成坏事后再说“现在不是追责任的时候”。
但这些话艾森豪威尔没有说出口,因为在这一点上他是认同亚历山大的……尤其自己还是盟军最高司令,自己在这时候要做的不是感情用事把亚历山大臭骂一通然后把英国人踢出去,而应该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那么……”艾森豪威尔问:“我们可能变更登陆地点吗?”
蒙哥马利摇了摇头,指着地图介绍道:“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是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是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km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
“那就考虑下康坦丁半岛和加莱!”艾森豪威尔说。
“可是……”蒙哥马利回答:“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加莱虽然距英国最近,仅33公里,而且靠近德国本土,但德国人在这里的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
顿了下,蒙哥马利又接着说道:“相比之下,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德军防御较弱,地形也开阔,可以同时展开30个师,最重要的是……它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对我们后续运输补给十分有利……”
“是啊,可你们却毁了这个绝好的登陆点!”艾森豪威尔不满的打断了蒙哥马利的话:“甚至德国人还可能掌握了‘战斗法国’的详细登陆位置,并由登陆步骤倒推出我们所有军队进攻计划!”
“那么……”亚历山大说:“我们就只有在加莱和康坦丁半岛中选择一个了。我建议选择康坦丁半岛!”
“说说原因?”艾森豪威尔问。
“康坦丁半岛虽然不便大部队展开,但德军驻军也不多!”亚历山大说:“至少,我们不需要面对像加莱一样坚固的工事……上帝,我们之前一直让德国人误以为我们会在加莱登陆,所以德国人在加莱做足了准备,其防御工事的密度和火力甚至是其它地方的两倍,在这里登陆我们是没有机会的!”
“另外!”蒙哥马利说:“如果‘战斗法国’的士兵招供的话,那么德国人就会以为我们将在诺曼底登陆,而这时我们却选择了康坦丁半岛……也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张弛只是摇了摇头,这个替代的方案听起来似乎可行,但最终还是会使盟军走向失败。
想了想,张弛就说道:“为什么我们不继续选择在诺曼底登陆?”
“还在诺曼底登陆?”众人不由疑惑的朝张弛望来。
第九百零七章 夜战
“你还相信法国人不会泄漏我们的情报?”艾森豪威尔问。
“不!”张弛摇了摇头:“我认为他们会如实说的,德国将清楚的知道我们的进攻计划!”
“那么……”艾森豪威尔疑惑的望着张弛。
张弛解释道:“就是因为德国人知道了我们的计划,所以我们或许才有可乘之机!”
顿了下,张弛就接着说道:“首先,从心理上来说,在我们想着因为法国军官的被俘接着情报泄漏于是会改变作战计划的时候,德国人或许也会这么想!”
“是的!”亚历山大表示赞同:“如果是换作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担心!”
“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我们就可以按计划进行不是吗?”艾森豪威尔说:“他们至少会在诺曼底做些准备,或者调些部队来加强防御!”
“这也就是我要说的……”张弛接着说道:“我们原计划是在十五天后发起进攻,那么德国人以为他们有十五天的准备时间,如果我们把进攻计划提前的话……比如在五天内发动进攻,反而会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亚历山大再次表示赞同:“说得对,而且……在我们的轰炸下法国的公路和铁路等已基本瘫痪了,就算德国人在五天内做了什么准备,他们也只能调动少量的部队,并不会对整体造成太大的影响。”
张弛似乎有些明白亚历山大一反常态的站在自己这边的原因了,如果整个计划还可以补救的话,或者说法国军官的泄密不会对盟军的计划种过成太大的影响的话,那么亚历山大等人的罪责也就少了许多。
不过现在的张弛没空跟亚历山大计较这些,他接着说道:“再次,就是我们之前所收集的情报和准备都是针对诺曼底的,如果继续选择从诺曼底登陆的话,这些情报和准备一样还可以使用。否则,换一个登陆点比如加莱,或者康坦丁半岛……都要重新收集情报做准备,这又将会是个漫长的等待,这不仅会给德军更长的准备时间,还会打击盟军的士气!”
盟军为登陆诺曼底可是费尽了心思,比如他们想知道诺曼底的沙滩是否足够坦克或装甲车登陆,就派出潜艇驶至诺曼底近海放出蛙人在黑夜里爬上沙滩挖取沙土样本回去化验……要知道这诺曼底的登陆点有五个,而且每个都有很宽的正面,所以这个工作得反复进行几十次。
另一方面,为了不让德国人猜到盟军的意图……比如盟军只在诺曼底挖沙,德军总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于是很容易就猜到盟军将会在诺曼底登陆。所以,盟军这种挖沙的工作是遍布整个法国北部正面的,甚至为了迷惑德军在加莱做的尤其多。在这其间当然会牺牲许多士兵的生命。
现在,如果要更换登陆地点的话,这些准备工作几乎可以说就白费了。
但艾森豪威尔还是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就算是这些情报白费了,但也比数十万人登陆后掉进敌人的陷阱中强,不是吗?我们经受不起这样大的损失了!”
对此张弛表示理解,美国与英国的心态完全不一样……英国对这场战争的胜利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英国在此之前就一直强调在法国北部的两栖作战不可行。
所以,这场战役如果失败了,从某方面来说对英国还是有利的。
而美国,却必须得胜利,所以艾森豪威尔才会慎之又慎。
“最后!”张弛说:“我们可以在战术上做一些改变以达到战役的突然性!”
“战术上的改变?”艾森豪威尔问:“你指的是什么?”
“就像计划所说的那样!”张弛解释道:“各个部份对进攻时间和条件各有要求,海军希望低潮时进攻,这样他们就可以尽可能的发现敌人布置在水下的障碍物,陆军希望在涨潮时发起进攻,这样可以缩短他们暴露在敌人火力下的距离,空降部队希望在有月光的夜晚实施空降,这样即可以更安全的着陆又不至于在空中时暴露在敌人的防空火力下,而陆军却希望能在天亮时进攻,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海军、空军强有力的炮火支援且不至于陷入混乱或找不到目标……”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这是在之前征询过各部份的需求,由此定下了进攻时间在黎明前,这时正是在低潮与涨潮、天黑与天亮之间,如果掌握得好的话可以完美的满足各部份的需求。
“那么……”艾森豪威尔问:“你想对它进行怎样的改变?”
张弛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这些情况很有可能也会通过法国军官传到德国人那里,于是德国人就知道……我们的空降兵大慨会在黎明前乘着月光空降,而登陆部队则会在天亮时发动进攻!其它时候,他们就基本不用担心了!”
张弛说的这些是当然的,这不仅是因为计划的问题,更是因为美军、英军一向都不擅长夜战,这一点在非洲战场就暴露无遗,隆美尔对此想必是深有体会。
这时艾森豪威尔就像是明白了什么:“你是说……选择打夜战?”
“是的!”张弛点了点头。
“不!”蒙哥马利在第一时间反对道:“我不同意这样做,要知道敌人的沙滩上到处都是坚固的碉堡工事、铁丝网和地雷,让我们的士兵在黑夜里面对这些,那几乎就是去送死!”
“而且我们还有许多部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艾森豪威尔有些担心地说道:“虽然第一批进攻部队大多数是有作战经验,但你知道的……他们都不习惯在黑夜中作战,这可能会产生混乱!”
“我并没有说让英国或是美国的部队上!”
“那是……”
“我说的是佐阿夫兵团!”张弛回答:“他们擅长夜战,可以先于第一批登陆部队发起进攻,如果他们能突破德军防线的话,就可以迂回包抄至德军防线后!”
第九百零八章 夜战
“佐阿夫兵团擅长夜战?”艾森豪威尔不由吃惊的望着张弛。
艾森豪威尔与德军元帅伦德施泰特有些相似:伦德施泰特是个从来开过坦克的装甲专家,而艾森豪威尔却是个从没上过战场的指挥官,所以难免会与实际有些脱节。
“是的!”张弛点了点头:“应该说……这是我们一直对佐阿夫兵团训练,最初是为了西西里岛战役的长途奔袭……”
说到这里张弛不由顿了下。
刚才这句话是张弛嘴快了,要知道在西西里岛的长途奔袭,张弛及美国方面对英国的借口是“迷路”不小心打到敌人内部的,而此时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还在场。
不过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时的他们正在想着自己捅的大蒌子呢!
于是张弛就接着说道:“还有,就是考虑到佐阿夫兵团很多时候无法得到海军和空军的增援,或者说他们无法与海、空军很好的协同,所以在训练时重点选择夜战!”
艾森豪威尔不由点了点头。
张弛这么做显然是正确的,因为佐阿夫兵团的士兵是阿尔及利亚人,而阿尔及尔政府的海军主要是法国人,空军则由美军的航空队临时充任……如果是在之前,也就是佐阿夫兵团的军官还是由法国人担任的话,那么与法国海军协同也问题不大,但改革后这就会成为大问题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佐阿夫兵团再怎么训练海、陆、空协同也比不上美军这种成体系的部队,所以佐阿夫兵团不应该跟着美军的训练方式来做,训练夜战补上美军的不足就是很好的选择。
想到这里,艾森豪威尔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我记得,佐阿夫兵团有三个军十万人左右,是吗?”
“是的!”
“他们受的训练都是夜战?”
“大多数是!”
“训练的是哪些科目?”
“潜行、排雷、清碍、偷袭、渗透……”
“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艾森豪威尔越听越吃惊,这些科目差不多可以说就是为场战役设计的。
其实张弛也是有意识的这么做,因为在此之前他就知道佐阿夫兵团接下来要面对的战斗很有可能就是诺曼底登陆。
“经过改革,战斗力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张弛回答:“我相信他们能够胜任这个任务!”
“少将!”蒙哥马利反对道:“相信是一回事,能不能取得胜利是另一回事!我不赞成冒这个险!”
蒙哥马利似乎明白了张弛的意图,让佐阿夫兵团上,而且还是在先于第一批登陆部队之前展开进攻,那无疑会抢走所有人的风头甚至包括美军的,于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会对“战斗法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对英国也是不利的。
“说说理由!”艾森豪威尔问:“你不赞成的理由!”
“呃……”蒙哥马利想了想,就回答道:“一旦佐阿夫兵团暴露了,我是说……他们在行动中被德军发现了,那么德军就会提前做好准备,等天亮我们登陆时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
艾森豪威尔把目光转向了张弛。
张弛笑了笑,说道:“这算不上什么问题,佐阿夫兵团的进攻大慨是在大部队进攻前的一到两小时左右,就算被德国人发现了,德国人在这两小时内又能做什么准备呢?更何况,如果被发现的话,佐阿夫兵团就会对德军的防线发起强攻,他们甚至会趁着黑夜渗透进德军的防线使德军处于混乱中,就算无法突破德军的防线,对盟军接下来的攻势也是有利的不是吗?”
蒙哥马利不由无言以对。
“可是……”亚历山大说:“你们怎么才能做到那么多人登岸却不被德国人发现?还有,沙滩上到处都是敌人布下的地雷,在黑夜里进行登陆只会是送死不是吗?”
“这就是佐阿夫兵团需要担心的了!”张弛说:“而且,任何战斗都有风险不是吗?”
想了想,艾森豪威尔就说道:“先生们,让我来说说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外乎是两个选择,要么不这么做,要么这么做。”
扫了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一眼,艾森豪威尔就接着说道:“不这么做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得另辟奚径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我们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吗?”
没有人回答,因为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
“另一个选择就是让佐阿夫兵团上!”艾森豪威尔说:“风险的确是有,但就算佐阿夫兵团没能成功,给盟军带来负面影响也是很小的,而一旦佐阿夫兵团成功了……那将会使我们一举拿下诺曼底进而取得胜利,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将军!”亚历山大说:“我还是希望您慎重考虑,因为佐阿夫兵团的进攻如果失败的话,我们很有可能无法给他们火力掩护更无法将他们接回来。也就是说,他们将会被德国人歼灭在沙滩上……”
“亚历山大将军!”张弛打断了亚历山大的话:“你什么时候关心起阿尔及利亚人的死活了?”
“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吗?”亚历山大回答。
“是吗?”张弛反问:“就像你在缅甸战场关心中国士兵一样?”
亚历山大不由哑口无言。
张弛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打着冠冕堂皇的借口却别有用心的说辞,甚至亚历山大的用心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不甘心眼看着就要把阿尔及尔政府打垮,现在却又横生枝节。
见没人反对,艾森豪威尔就说道:“那么,决定了,就这么干吧!”
说着艾森豪威尔就对张弛说道:“我想,你需要尽快的让佐阿夫兵团做好准备!”
“哪支部队?将军!”张弛问。
“所有的!”
“什么?”张弛不由吃惊的望着艾森豪威尔。
“是的!”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你知道的,我们一共有五个登陆点,就算每个登陆点派一个师上去的话,也需要五个师!所以,让他们都准备好!”
第九百零九章 信任
艾森豪威尔认为,反正都要让佐阿夫兵团打头阵实施偷袭,那么派一个师上去与派五个师上去就没什么区别,因为一个师被发现与五个师被发现的负面影响都是一样的,但正面影响却完全不一样……五个师对德军的渗透及骚扰所造成的影响肯定会比一个师要大得多。
更何况,就算对佐阿夫兵团的夜战能力不抱希望,那些阿尔及利亚士兵至少也可以为盟军完成一些扫雷、清障工作。
至于那些阿尔及利亚士兵的生死,就不是艾森豪威尔需要关心的了。
回到指挥部,张弛就把佐阿夫兵团打头阵的事告诉了吉罗。
吉罗将军不由高兴得跳了起来:“太棒了,少将!你为我们争取到了一次机会……上帝,这么说我们担任了主攻任务,如果我们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的话,法国百姓只怕人人都知道佐阿夫兵团当然也知道阿尔及尔政府了!这将会是给‘战斗法国’致命一击!少将,我们将会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对吧!”
“我不能保证!”张弛说。
“哦,当然!”吉罗将军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没有任何一场战役是肯定能赢的,不过少将,我会全力支持你们的!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战役!”
张弛点了点头。
但其实张弛心里知道,吉罗将军所说的“全力支持”不过是扯谈,吉罗将军手里没有何资源,既没有武器装备也没有补给,这些甚至都要仰仗美国,吉罗将军能做的似乎就是带着阿尔及尔政府的官员在后头摇旗呐喊,也就是担任啦啦队的角色。
这似乎是个讽刺,一个指挥机构担任啦啦队……不过现状却的确如此。
等吉罗将军走后,张弛就把目光投向正看着文件的库克依。
“有什么提示吗?长官!”库克依有些奇怪的问。
“不,没什么!”张弛回答:“我想知道你对这场战有什么想法?”
“这可能会是场恶战!”库克依回答。
“不,我指的不是这个!”
“那是……”库克依有些茫然的望着张弛。
见库克依还是不明白,张弛就只好挑明了:“我是说……你会不会不希望接下这个任务,因为这个任务很危险!”
“完全没有,长官!”库克依慎重的回答:“我明白的,从一开始我就明白,想要争取独立和自由是没有那么容易的,这就是我们之前跟法国人达成的协议:我们帮助他们解放法国,而他们还我们自由不是?”
所以,库克依认为打这场仗是理所当然的,他甚至都没有想过这场仗如果失败的话,很可能会使佐阿夫兵团的这三个军全军覆没。
“而且我相信!”库克依望着张弛,轻松地说道:“长官是不会让我们陷入绝境的!”
“为什么这么认为?”张弛反问。
“我知道!”库克依回答:“你们跟法国人不一样……法国人对我们的训练,全都是为了如何取得胜利,我们的生命就是其次甚至根本就不考虑,可是你们对我们的训练,全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生命,然后才是取得胜利!这就能说明问题了!”
张弛不由无言以对,库克依并不知道,保存生命同时也是一种取得胜利的途径……法国人只是太不把阿尔及尔利亚当人看了。
“不要相信任何人,库克依!”张弛不由感叹道:“这个世界,存在的只会是利益!”
“我明白!”库克依点了点头:“但是除了你们之外!”
“好吧!”说着张弛就拿过地图,说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该怎么打这场仗吧!”
“长官,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当然!”
“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替那些美国人、英国人还有法国人打仗!”库克依说:“我认为他们都不是好人,不是吗?”
张弛闻言不由一愣,接着点了点头:“很多事不是像你想像的那样简单的,我家乡,像阿尔及利亚一样正在遭受战火荼毒,我们不得不与他们合作,明白吗?”
“明白!”库克依回答:“就像我们现在也不得不与法国人合作一样!”
这情况也许有些不一样,但的确都是身不由己,所以张弛也不多做解释了。
“我们要登陆的是五个滩头!”张弛指着地图上的诺曼底说道:“他们分别是犹他、奥马哈、金滩、朱诺和剑滩。当然,这里到处都有德国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地雷,我们的任务不是攻占它们,而是偷袭、渗透乃至突破,以协助盟军部队在白天更好的发起进攻,明白吗?”
“明白!”这一直都是佐阿夫兵团训练内容,所以没什么不明白的。
顿了下,库克依就问了声:“我们该怎么上岸?我刚刚看了文件,敌人在岸边布设了许多水雷,我们该怎么在敌人没发觉的情况下上岸?”
张弛赞许的看了库克依一眼,这说明库克依在脑海里已有自己的作战蓝图了。
“这一点不需要我们担心!”张弛回答:“这几天他们会派出蛙人或者用轰炸的方法排出一条通道来,只不过这通道可能不会很宽,所以登陆部队要分批上岸!”
“明白!”
“这是关于每个沙滩的情报!”张弛朝身边的一堆文件扬了扬头:“你把这些情报分发给相关的部队,让他们充分学习并实施演练,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是!”库克依习惯性的应了声,但看到了那一堆文件的时候就不由半张着嘴巴。
“有什么问题吗?”
“长官!”库克依说:“我想……这些文件还是交给中国教官,然后再让他们对我们进行训练吧!”
张弛不由笑了起来,刚才还以为库克依已经能独挡一面了呢,没想到马上就暴露出了缺点。
不过这似乎一点也不奇怪,与佐阿夫兵团的士兵接触了这么久,张弛知道他们有些大手大脚的不在意细节。所以,如果是让他们研究将要登陆的海滩并把每个情况都考虑到的话,那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