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慧星


  又在公路上走了二十几分钟,机场就出现在新一团的面前。
  然而机场的防御却并不像想像的那样严密……从外面看,除了一道围墙及大门处的几个机枪堡之外,并没有多少日军。
  这让张弛甚至是朴中炯都有些意外,因为据朴中炯所知,驻守机场的日军大约有一个大队也就是一千多人,但是现在看来在机场的日军或许只有一个中队将近两百人。
  张弛不知道的是,这全是调虎离山计的功劳……拉包尔外围岛屿争夺战十分紧张,这使得日军不得不将拉包尔的驻军一批一批的往外调,尤其是机场的驻军就更是差不多都调空了。
  这也是“中国兄弟团”盯上机场的原因,吴炎等人的计划是,一旦盟军对拉包尔发起进攻,那么吴炎就从看守他们的日军手里抢几条枪,然后乘机场兵力薄弱时一举拿下机场,这样就可以有力的配合盟军的行动拿下拉包尔。
  当然,这个计划在历史上一直没有实施,因为盟军对拉包尔的对策是围而不攻,于是“中国兄弟团”也就没有起义的时机……如果强行起义的话,更有可能的结果是“中国兄弟团”在日军的镇压下全军覆没,毕竟“中国兄弟团”只有一千多人,而日军却是他们几十倍,更重要的还是“中国兄弟团”手里几乎没有武器。
  最后直到日本投降“中国兄弟团”才获得自由,不过那时的“中国兄弟团”已经只剩下六百多人了,他们或者在日本人的虐待下累死、病死,或者就是被日本人处决……据幸存的中国战俘回忆,日本人用一口废弃的枯井作为处决中国战俘的地方,把“犯事”或是不听话的中国战俘押到井边,头枕着井沿,一刀下去头就掉到井里,再把尸体往井里一推,连尸体都用不着埋。
  现在的情况当然有所不同,只不过此时的“中国兄弟团”也十分沮丧,因为他们以为日本人又调了一个大队到机场驻防,这就使他们完全没有占领机场的希望了。
  至于日本人为什么会把机场的驻军调空,应该是因为日军根本就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的位置处于拉包尔的腹地,敌人要打到机场的话,那就先得攻克港口然后是拉包尔海岸防御,也就是说,如果敌人打到了机场,也就意味着拉包尔的防线基本已经崩溃了,拉包尔机场的飞机也早该转场变成一个空壳了,所以机场虽然重要,但却是个最不需要防守的地方,之前之所以派驻一个大队,只是因为那时拉包尔的驻军太多没地方用而已。
  看到是这情况张弛就稍稍放心了些,因为至少拿下机场的问题不大。
  “嘿!”站在大门的日军拦住了新一团,大声叫唤道:“你们是什么人?干什么的?!”
  “长官!”朴中炯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迎上前去,点头哈腰的用日语回答道:“我们是工兵三团的,我们接到命令来养护机场!”
  这名日军看了看队伍,没有起疑心,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新一团进去,另一边又嘀咕着抱怨道:“原田也真是的,下次派人来让他先打个电话通知一声!”
  “是,是……”朴中炯不住地点头哈腰着。
  其实走到这一步,张弛已经不怎么担心了,因为就算被日军识破也可以对机场展开强攻了。
  但是当张弛等走进机场一看,才现事情并非自己想的那样,因为放眼一望……机场里头不但停着一排排的日军战机,还有十几辆九五式和九七式坦克。
  这些坦克倒不是用来驻防机场的,而是因为机场的这片地又宽又平坦,所以日军就从中划了一块地用来训练坦克兵的。
  如果是按照以前,新一团的战士根本就不怕这种装甲薄得可怜的九五、九七式坦克,但此时新一团却是“朝鲜工兵”的装备,一个连都难得有一挺机枪,所以真要打起来或许还真对这些坦克毫无办法。
  张弛朝同乡人使了眼色,同乡人会意,立时就带着一个连装作修路的样子走向坦克兵那头。
  张弛则带着主力走向机库朝一众戴着飞行帽围着地图讨论着什么的日军飞行员走去……这一路走张弛就一路打量着机场里的战机,他娘的还有许多都是在战场上没见过的新型战机,后来才知道那是日军的“慧星”轰炸机。
  这款轰炸机比起日军的“九七”式轰炸机要先进多了,不只是载弹量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航速也由“九七”的每小时377公里增加到每小时580公里。
  轰炸机的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80公里……这性能有什么意义那就太大了,首先是日军自身编队时战斗机与轰炸机更容易配合,以往零战与“九七”式轰炸机协同时,零战必须放缓自己的速度等待“九七”式,装备“慧星”就完全没有这种担心了,“慧星”的速度甚至都比零战还快。
  其次,就是此时美军的主力战斗机“野猫”的最高航速也只有每小时515公里,这就意味着“慧星”轰炸机可以远远的将“野猫”甩在后头。
  但是,这款性能优秀的舰载轰炸机最终还是没在海战上发挥多大的作用……这并不是说“慧星”不够优秀,此时美军的新型战机也还没出来,“慧星”本可以威风一段时间的。
  但问题就是,日军素质高的飞行员几乎已经损失殆尽了,而“慧星”的着舰速度又很快,这要求高超的着舰技巧,于是在航母上起降时总是事故不断,最后不得不被日军用于陆基机场比如拉包尔机场上。
  看着日军这战机张弛就不由一阵心动:他娘的,今天还无意中撞进宝库里了,这又是航母又是新型战机的,这要是能把这些玩意都缴了来,其价值都不比拿下拉包尔低了。
  张弛不知道的是,拉包尔的价值其实还远远不只这些。


第一百二十六章
  “嘿!”一名日军飞行员察觉张弛等人有些异样,工兵干活哪有把枪端在手上的道理,于是就对张弛等人大声吼道:“你们干什么呢?!”
  这可以说这名日军飞行员很聪明,因为那么多人就只有他发现张弛等人有些不对劲。
  但同时也可以说他很笨,明知道不对劲还这样大声叫唤,那不是找死吗?!
  张弛也不答话,只喊了声:“打!”就举起王八盒子“砰砰”的放了两枪。
  但是王八盒子这玩意还真他妈的不顶用,目标就在眼前二十米开外,张弛就愣是没有击中目标……据说这款手枪甚至都无法击穿门板和棉衣,于是就连日本军官在谈起它时往往都露出鄙夷的神情。
  张弛这也是为了装日本军官,所以无奈之下才配上这款手枪的。
  但张弛没有命中对战局却并没有影响,因为战士们就由枪声得到了动手的命令,于是分散到几个方向的部队不约而同的就举起步枪来扣动了扳机。
  首当其冲的是当面的这群日军飞行员,他们先是被张弛那两声枪声一惊,条件反射的扭过头来,但他们也仅仅只是来得及扭过头来而已,因为下一秒枪声很快就响了,十几个飞行员无一例外的惨叫着倒在地上。
  不用张弛下令,战士们很快就紧跑了几步将枪口对准了日军飞行员的宿舍,并对着门口架起了一挺机枪……闻声从里头跑出来想一看究竟的飞行员才刚刚走到门口,就被一片子弹打倒在地上。
  接着战士们就有如事先商量好的一般,很快的冲上一队去,在机枪的火力掩护下从房门和窗口朝飞行员宿舍里投去了一枚枚的冒着青烟的手榴弹。
  宿舍里头很快就传出一阵阵慌乱、恐惧的叫声,接着就是“轰轰”的一阵乱响,叫声很快就转变成了杀猪般的惨叫。
  早就候在门外的战士们动作敏捷的端着枪就往里冲,随着一声声“砰砰”的枪声及刺刀入肉声后,惨叫很快就平息了下来,与此相似的一幕同样也在其它宿舍发生……这些对战士们来说太容易了,对手都是些飞行员,这些飞行员也许在天上还行,但是在地上那就可以说是虎落平阳了,这些被屠杀的日军飞行员甚至连步枪都没有,有的只是几把手枪。
  几乎与此同时,日军坦克中队那边也打开了。
  如果是摆开架式作战的话,以远征军手中的装备只怕又要重演国内一样抱着手榴弹去人海去炸坦克那一幕了,但此时的日军坦克手却毫无防备,开打前同乡人甚至还掏出香烟跟那些日军坦克手聊上了……张弛也不知道同乡人是怎么跟日本人聊上的,同乡人一不会日语二不会朝鲜语,能跟那些日本人说什么呢?!
  后来在同乡人说起这事的时候,就笑着回答道:“唉!俺不会朝鲜语可以装作会啊,反应小日本也不会朝鲜语,然后加上手势就成了!而且小日本竟然还听了!”
  其结果就是……日军十三辆坦克有十辆被缴获,另外三辆坦克一发现情况不妙,在第一时间就缩到坦克里头企图把舱门盖上。
  他们的想法是对的,把舱门盖上接着把坦克发动了,就可以屠杀身边的这些敌人了……但以小日本的九七式、九五式坦克那装甲的厚度,只要在手榴弹能投掷的范围都危险,何况此时战士们近在咫尺,而且还一早就做好准备。
  两辆坦克是直接被手快的战士在日军舱门还没扣上时就把手榴弹给投了进去,手榴弹在坦克里头爆炸时就像敲响了一口钟似的发出一声闷响,里头的鬼子铁定是没命了。
  还有一辆坦克……算那日军坦克乘员手快,及时把坦克舱门给扣上了。然而坦克启动却需要时间,还没等它来得及动起来,一捆集束手榴弹就被抛到了它的下方,接着只听“轰”的一声,整个坦克都被掀翻了。
  一时间机场内枪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在机场里头的日军要么是飞行员、要么是机械师,要么就是坦克手,他们所受的训练都是开飞机、修飞机、开坦克的,所以哪里会是张弛等这些专业步兵的对手,几下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有几名聪明的日军飞行员,偷偷的爬上了飞机启图开着飞机逃跑……确切的说,他的意图很可能是开着飞机作战,因为那是一款战斗机,而且还是装满油和子弹的,一旦它飞上天,很快就会从空中对张弛等人展开扫射了。
  但张弛又怎么会没想到这一点,他早就安排了两挺机枪封锁了跑道,一看到有战机想起飞,就“哒哒哒”的打去了一排子弹……日军的战机几乎没有装甲,飞机起飞前速度又不快,于是那战机毫无悬念的就在机枪声中着火接着“轰”的一声就化为一团火球。
  这要是让日军指挥官看到这一幕,只怕就要心疼死了……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日本的精英啊,此时日军缺的就是飞行员啊,但这些飞行员却是这样成片成片的倒在敌人的枪下。
  事实上古贺峰一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的确很震惊。
  古贺峰一这个人,他与山本五十六有些不一样。
  山本五十六在战场更重视军舰,比如他制定的“伊号作战”计划里,就为了保航母而宁愿让大批的舰载机到岸上作为陆基战机使用。
  古贺峰一则是个会比较会计算的人,比如在日本建造“大和”级战舰的时候,他就不赞同。
  原因是用建造一艘“大和”战舰的成本都可以造3000架战机了,而如果以3000架战机为代价,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说能击沉任何想要击沉的战舰,哪怕是像“大和”号这样的战列舰。
  但最终“大和”号还是造出来了,原因是日本海军中还有相当一部份人以为海战就是“巨舰大炮”的这种模式。
  应该说这是这时代海军较为普遍的一种想法,就连美国海军也有相当一部份人抱着这种思想。
  古贺峰一更偏向航空兵,所以他在听说机场被偷袭时就尤为震惊。


远征士兵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