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赵祯的心思


  孟元直和铁心源不太一样,他喜欢把事情一件一件的来做,不像铁心源好像屁股后面有狼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一堆堆的来做。
  他不喜欢铁心源这种急躁的心情,也不明白他这种急躁的心情从何而来。
  对大宋好是应该的,自家兄弟都是从大宋走出来的,回报一下不是不可以。
  就像自己前段时间在西京做的事情,杀了那么多的契丹官员,不就是在帮大宋吗?
  铁心源那时候还说自己分不清轻重里外,他觉得铁心源现在和那时候的自己一样,有些糊涂了。
  现在对大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哈密清香国,妻儿全在那个地方,如果哈密清香国毁掉了,大家可真的就成孤家寡人清洁溜溜了。
  就像分家的孩子一般,回报一下大家庭是应该的,却不能对自己的小家庭不管不顾。
  铁心源不想狡辩什么,虽然用大宋愈强对清香国来说就越好的说法绝对能把眼前的事情说过去。
  他却不想破坏孟元直连他喜爱的青楼都不去营造出来的劝谏气氛,这样其实挺好的。
  礼单丢给了孟元直,任由他在上面删减。
  忙活了一夜的孟元直在天明的时候得意的将一份礼单丢给了铁心源,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忠狗张直直奔眠云楼,按照他的说法,眠云楼里的头牌眠云姑娘没他根本就睡不着觉。
  礼单制定的不错,有对大宋的贡献,自然也有对大宋的要求。
  孟元直贴身伺候皇帝十年多,对皇帝的心思把握的很好,那些是皇帝能够答应的,那些是皇帝不答应的,那些是可以从黄帝那里争取一下的,他都罗列的明明白白。
  单子重新被人送给了泽玛和尉迟灼灼,三天后面见皇帝的时候,会把这个礼单缴纳上去。
  赵婉留在自己的兰苑里面,一整天都没有出门,一件大红色的嫁衣,被她和水珠儿以及张嬷嬷三人不停地寻找出其中细微的瑕疵,然后不厌其烦的改进。
  淑妃来看过赵婉,见她在准备嫁衣,欣喜若狂,派人送过来无数的丝线,即便是压好的成色最好的金线,都送来整整三斤。
  她已经没有办法驾驭这个心思古怪的女儿了,只希望她能够快快的找个不错的人家嫁掉。
  在她看来,不论是契丹王子,高丽王子,大理太子,交趾太子都算的上是一门极好的姻亲。
  舅家现在没权没势,唯一能够值得一提的就是和藩属国正在进行的买卖。
  如果赵婉嫁给了这四个人中的哪一个,舅家都能在那个国家迅速的打开商道。
  至于闺女能不能在异国番邦站不站的住脚,她根本就没想,都说知女莫若母,淑妃对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太了解了。
  别人都说长公主殿下,温婉知礼孝顺,只有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女儿的性子是多么的倔强。
  没把握的事情从来不做,只要做了就一定能够做成,即便是她高高在上的父皇,也不能强迫她做任何事。
  她之所以会落个温婉孝顺的名声,那完全是她自己刻意营造出来的。
  只要是宫里有头有脸的妃子,女官,宦官都清楚一件事,在这皇宫里,最有钱的其实就是长公主殿下,就连皇后的府库也不一定有长公主库房里的珍宝多。
  淑妃多次要求代替女儿掌管这些财富,不论她用了什么法子,都没有得逞。
  淑妃一上午都在做馄饨,试验了不下十遍,这才挑选了最满意的十余个小馄饨煮了,装在带盖子的白瓷钵子里,用食盒装了,亲自送到官家的书房。
  结果很不巧,官家正在和计相王珅商谈国事,王渐守在外面,不许淑妃进去。
  “大伴,这些馄饨是本宫下了心思的,如果官家现在不用,放一会滋味就不够鲜美。”
  淑妃强忍着心头的怒火,面对在宫中权势熏天的王渐,她不得不忍耐。
  “咱家替娘娘送进去,如今有外臣在,娘娘不方便进出。”
  淑妃只好答应,能随意进出皇帝书房并且不在意有没有外人的宫妃,只有曹皇后!
  王渐并不在意淑妃那张阴沉的脸,如果不是因为她是长公主的母亲,他是懒得去行这个方便的。
  “这么说,朕如今连犒赏自己猛士的银钱都没有了吗?朕记得,仅仅是今年,皇后从内帑中划拨出去的银钱就不下四十万贯啊!”
  王渐听皇帝这样说,缩缩脖子就提着食盒不动弹了,这时候要是凑上去,多半会挨骂。
  就听王坤老迈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两百六十四个军州,不平安者泰半。
  旱灾一十有六,水灾有七,若非庐陵太守得力,蝗灾将不止蔓延四州。
  原本还不至于此,泉州,广州糜烂,两地市舶司堪称颗粒无收,由此引发瓷器,丝绸,布帛,药材在原产地堆积如山,瓷工,织女所属苦不堪言,即便是哥、汝、定、等官窑今年开工之日不足往年三成,商路不畅,何来银钱?
  没有了收息,却有十六万大军正在征战天南,官家,大军一出就是金山银海的往外横溢,只出不进,即便是富庶如我大宋者,也消耗不起。
  好在狄青不负众望,两年之间平定了天南,我们即便是有困难,也不过是两三年的事情,一旦泉州,广州,港口恢复,积存的瓷器丝绸,布帛会重新售卖,而且,因为这几年商路不通畅,大宋的货物到不了海外,那里的人对我大宋的货物更是渴求。
  一旦开了海市,大宋获利更加丰沛。”
  赵祯皱眉道:“铜山,银场,铅锡,榷场,银星和市的结余呢?”
  王坤摇头道:“该收纳入库的已经入库,共计七十三万六千四百三十三贯又三百文,这些是我大宋国库的根本,不容寅吃卯粮,更不宜挪用,官家莫要忘记,现在才是春日,这点钱本身就不足以支撑到夏赋,动不得的。否则,我大宋国库可就真的成了一座空仓。”
  赵祯沉默片刻叹息一声道:“常平仓可还充盈?”
  王坤笑道:“只有在常平仓一事上,老臣才能笑的出来,托官家洪福,常平仓中尚有八成积余,我大宋还没有饥馑之忧。”
  赵祯松了一口气道:“也就是说朕只要苦熬两年,国库将会重新变得充盈起来?”
  王坤笑道:“老臣非常看好。”
  从王坤处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赵祯的心情也不由得舒缓了下来,眼前虽然困难些,总会过去的……
  奏对结束,王坤施礼退下,赵祯坐在桌案后面,将脑袋无力地靠在椅子上发愣。
  王渐悄悄地出现在赵祯桌案旁,从食盒里取出一碗馄饨放在桌案边上的小几上轻声道:“官家,未时三刻了,淑妃娘娘给您做了一点小食,暖暖肠胃也是好的。”
  赵祯回过神来,瞅瞅面前的馄饨问道:“淑妃人呢?”
  “刚才来了,准备伺候官家进食,见书房里有外臣,就托奴婢将食物送进来,不知道是否已经离开。”
  赵祯吃了一口馄饨笑道:“让她进来吧,没见到朕,她如何会离开?”
  王渐莞尔一笑,就出去唤淑妃,果然和皇帝想的一样,淑妃一个人守在侧殿中,打发宫女站在门口看外臣走了没有。
  淑妃进来的时候,赵祯已经吃光了馄饨,等淑妃见礼完毕笑道:“你今日送来的馄饨最是见心思,爱妃想要说什么?如果是想要赏赐,朕现在可是什么都没有啊。”
  淑妃耳听得皇帝竟然和自己玩笑,心中大是欢畅,连忙笑道:“妾身其实贪图官家赏赐的新进美人,只要官家身体康泰,就是妾身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赵祯大笑道:“你倒是改了性子,说吧,只要不要赏赐,都好说!”
  淑妃喜孜孜的道:“官家可知咱家的铁树终于开花了。”
  赵祯一头雾水:“什么铁树?开什么花?”
  淑妃笑道:“妾身早晨去看了婉儿,结果发现那个孩子竟然在收拾嫁衣,您说,这不是铁树开花是什么?”
  赵祯恍然大悟,大笑道:“却不知婉儿意属何人?难道她真的对那个铁青蛙不抱希望了吗?”
  淑妃笑道:“铁心源不见了,就连他那个寡母也不见了,婉儿为他硬硬的将自己拖到十八岁这个坎上了,再拖下去恐怕会成笑谈,婉儿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加上最近来求亲的人地位尊崇,不是王子就是小国太子的,这样的好机会难得,婉儿动心也不奇怪。”
  赵祯苦笑道:“这时候出嫁可不是个好时候,今年灾荒遍地,皇家不好铺张。”
  淑妃笑道:“官家多虑了,如今国事艰难,妾身自然是知道的,库房里没钱,妾身这些年蒙官家厚赐,还是有一些积存的,更何况您这个心思奇重的闺女才是真正的大财主。妾身猜测,这死妮子手里的银钱绝对不少于八万贯……”
  赵祯叹息一声道:“朕上一次就告诉过你,眼皮子莫要那样小,婉儿的私房是她自己的钱,莫要再动心思,免得被人耻笑。婉儿既然动了嫁人的心思,我们只要帮她找一个最好的归宿才是正经。朕如今虽然缺钱,还不至于打自己闺女的主意。”


第一二零章 坐起立行的皇帝
  淑妃退下之后赵祯叹息了一口气,小门小户出来的女人在见识上还是不够的。
  尤其是淑妃这些年商贾习气越发的浓重了,遇事只问是否有利,却对有损皇家尊严的事情不闻不问。
  “二十万贯就要娶走朕的掌上明珠?真是荒唐啊……”
  赵祯心头郁闷,起身离开了书房,转道去了延福宫,良久不见皇后,他准备去看看。
  走进延福宫的时候,偌大的殿门前铺满了一大片黑压压的物事,青帕包头的曹氏如同乡间的民妇一般带着自己的侍女忙着调整黑色纸片向阳的角度。
  纸皮其实是麻纸,只是沾满了厚厚的一层黑色的蚕卵,这才显得格外的渗人。
  这段时间正是晒蚕种的日子,前几日阴雨绵绵,好不容易见了日头,自然要早日将蚕种孵化。
  皇后亲蚕乃是国朝大典,虽然只是一个仪式,曹氏却把这件事当做一件真正的事情在做。
  别的宫妃的花园里满是姹紫嫣红的花朵,唯有皇后的花园里种满了桑树。
  这些桑树并不算大,却已经可以采叶喂蚕了。
  曹皇后见官家过来了,收拾一下妆容就前来见礼,赵祯不等她弯下腰就笑道:“蚕宝宝出来了?”
  曹皇后提起一片麻纸指着上面有些发亮的黑点笑道:“日头好的话,还需三日。”
  赵祯笑道:“看样子能孵化的整齐,皇后用心了。”
  曹皇后笑道:“这本来就是妾身的本命,官家何来辛苦二字?”
  赵祯呵呵一笑就坐在院子中间的一张椅子上,半眯着眼睛瞅着天上的太阳道:“前几日算是春雨贵如油,这几日又是艳阳天,春雨助禾苗生长,艳阳催蚕种生发,这样的春天总算是有点春天的样子了。”
  曹皇后笑道:“听闻管家的百战雄师不日就要进京,却不知官家做好赏赐猛士的准备了没有?”
  赵祯晒太阳晒得舒服,听到皇后这样说,就歪歪脑袋笑道:“怎么,连你也知道朕没钱了?”
  曹皇后大笑道:“臣妾如何会不知道,您已经快两个月没有赏赐柳贤妃了,除了没钱,臣妾实在是想不出会有什么原因让您这样做。”
  赵祯呵呵笑道:“以前的冯贤妃变成了冯淑贵妃,昔日的柳如意变成了柳贤妃,只有梓潼没有任何的变化,日复一日的在这里养蚕……”
  曹皇后笑道:“臣妾还能变到哪里去?臣妾又不打算早早地变成没意思的皇太后。”
  赵祯大笑道:“朕没有龙御归天你怎么当皇太后?”
  “呸,呸,呸,蚕神面前官家怎能胡说八道?”
  赵祯停下笑声,拍着曹皇后的手道:“我们夫妻两胡说八道一阵子不要紧,怕的是别人都开始胡说八道了,这才要命啊?”
  曹皇后柳眉倒竖怒道:“臣子胡说八道那就远窜军州,内宫胡说八道,臣妾有的是法子要她们永远的闭上嘴巴。”
  赵祯摇头道:“朕现在是一个穷措大,所以啊,谁都以为能用银钱来拿捏朕一把,真是可笑。”
  “柳贤妃要钱了?冯贵妃要钱了?她们竟然如此的不识好歹,臣妾今日就会要她们知晓厉害!”
  赵祯摆摆手道:“柳贤妃之所以会要钱,是想要朕记住她给朕生了儿子这个功绩。冯贵妃没要钱,她只想拿朕的长公主去换二十万贯钱财回来,好让朕渡过难关。算起来都没有错,有错的只有朕,谁让朕现在这样穷呢,都算是为朕好啊。”
  曹皇后见皇帝开始调侃那两位了,似乎并没有要怪罪的意思,摊摊手道:“您舍不得痛下杀手,怨得谁来?”
  赵祯笑道:“一个给朕生了儿子,一个给朕生了女儿,你让朕如何下杀手?且糊涂着过吧。
  等觉儿再长大一点,离了母乳,你就接过来抚养,等婉儿真正嫁人之后,冯淑贵妃还是当她的贤妃去吧,至于柳贤妃还是去乳山道观里清修为好。
  梓潼,你说说,大姐已经在乳山紫宸观里清修了这么些年,怎么还对红尘割不断,理不清?
  既然已经出家了,为何就不能好好地诵念黄庭,整理贝叶,总是往京师里跑算怎么回事?”
  曹皇后冷冷的道:“念《黄庭经》念得开始养面首了,看来是这些年官家对她的赏赐太厚,不如全数收回,也好犒劳将要回京的猛士!”
  “会不会有人说朕太无情了些?”
  曹皇后摇头道:“总会有人说闲话的,这没办法避免,京师将门们既然在这次南征中并无寸功,想必一定愿意出一笔资财来犒赏猛士们。再加上长公主那里的收息,应该能让南征的将士们满意。”
  赵祯摇头道:“这是一个双管齐下的事情,皇姐既然不知死活的想要控制朕的宫闱,就不要怪朕下死手。历朝历代,只要皇帝没钱了,也就到了惩治贪官污吏的时候,包拯,侯勋,杜浒他们已经在巡查天下,现在,也该有一个结果了……”
  曹皇后皱眉道:“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又要有大的动荡了?”
  赵祯摇摇头道:“不会有大的动荡,这一次被平灭的全是五品以下的官员,那些五品以上的官员们吗,如果不想自己被朕拿来填坑,就一定会把动荡压制在最小的程度。”
  曹皇后犹豫了一下道:“臣妾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最近买了一些种马和牧奴,预备在太原府修建一座马场,专门为我大宋培养适合我们自己人的战马。还请陛下恩准!”
  赵祯长叹一声道:“梓潼可知,当初被朕丢去西域的那个小邻居现在成什么样子了吗?”
  曹皇后惊讶的道:“他在西域也有了动静?”
  赵祯拍拍额头道:“他现在是西域最大的马贼头子,以前的马贼头子一片云,已经被他给干掉了,现在,他就是一片云。本来修建牧场的差事轮不到你弟弟,该是人家富弼的,结果富弼看不起人家马贼头子,以为只有一些野马,就起了劫掠的心思,只想要东西不想给钱,结果就被人家给坑了,人家把野马给了他,却把牧奴卖给了你弟弟,富弼帮着人家养马不说,还落了满身的不是。现在,你那个弟弟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养马是一个水磨工夫,想要见效,时间很长,人家富弼不愿意给后人栽树,你弟弟不这么想,所以,他眼前看似吃亏了,以后,你们曹家说不定就要靠这个马场位列朝班了。”
  曹皇后有些羞涩的道:“您已经知道了?”
  赵祯摇摇头道:“朕倒是没有特意的去关注你弟弟,是欧阳修从辽国回来之后禀报朕知晓的。
  铁心源想要和我大宋做成一笔卖马的买卖,还给了欧阳修十匹战马做定金。
  结果他把买卖做成之后,欧阳修才回到东京,朕这才知道那个小子竟然拿辽国皇太弟的牧奴和战马找我们做生意,枉费欧阳修一番好心帮着他说话。
  朕就知道,损人利己才是我们皇家那个小邻居做的事情。”
  “铁心源不过一介小小的金城县子,陛下只需派遣两个衙役就能……”
  赵祯瞅着皇后半天才道:“野马脱缰了就不回来了,他已经把自己的母亲和亲眷全部接到西域去了。他如今乃是西域最大的一支马贼的首领,麾下控弦之士不下万人,势力庞大,已经不是昔日那个朕一根指头就能按死的蝼蚁了。”
  “臣妾听说于阗……”
  赵祯冷笑着截断皇后的话道:“于阗国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灭亡了,何来现在的数万猛士和取之不尽的钱财?
  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于阗国中现在说了算的该是那个小混蛋才是!
  这世上舍得拿出二十万贯迎娶婉儿的人,除了那个小混蛋之外哪里会有别人?
  铁心源和婉儿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他们眼中早就容不下任何人,也只有铁心源才能让婉儿一心一意的准备嫁衣,也只有婉儿才能让铁心源即便是倾尽家财也要迎娶她过门。
  淑妃枉为人母,连自己闺女的心思都摸不清楚还有脸来到朕的面前大言不惭的说是为国效忠!
  真是愚蠢到了极点,朕都想不明白,她是如何能够生下婉儿这个冰雪聪明的闺女的。”
  曹皇后钦慕的看着自己侃侃而谈的丈夫,小声道:“因为婉儿同样是陛下的女儿。臣妾却没有淑妃的好福气……”
  赵祯叹息一声探手搂住皇后的腰身,周围的宫女宦官在一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良久,赵祯才从皇后的身上爬起来,想要将皇后从毯子上拉起来,却被皇后拒绝了。
  看看皇后翘起来的光腿,嘿嘿一笑,知道她想努力的受孕,就走出蚕笸箩的阴影,站在太阳底下任由一群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宫女伺候着穿衣,至于皇后,已经被一顶暖轿给抬进了延福宫。
  衣衫整齐的赵祯瞅着延福宫再次叹息了一声,皇后年岁大了,真不知道还能不能受孕。


孑与2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