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贵阳(续九)
作者:半渡|发布时间:2024-06-28 23:44:40|字数:6528
众人转头看去,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后面的来路上红旗招展,出现了大队的西军骑兵和西军甲兵,以及为他们背负盔甲的辅兵,为首一员盔明甲亮的大将,胯下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正是奉命来援的后军主将祁三升,他接到刘文秀的烟花传令后,带着六千名甲兵和五百名骑兵一路急行军,正好在关键时刻赶到。
刘体纯刚才还在船上的时候,就通过望远镜发现刘文秀的身边几乎没有甲兵,只有一千多辅兵和一些非战斗人员,所以上岸后直扑刘文秀的大旗,打算擒贼先擒王,可是刚刚走到半路,侧翼就出现了大队的西军甲兵,把刘体纯也吓了一跳。
“全体都有,转向正南,列队备战!”
这条官道可供两辆大车并驾而行,比那些狭窄崎岖的山路宽得多,祁三升的步兵排成四队齐头并进,长长的队伍还是见头不见尾,不知道他有多少人马,刘体纯发现敌人不但兵力雄厚,而且还有大队的骑兵,立刻命令部队转身迎战,顾不上再去攻击刘文秀。
在这条宽阔的官道上,那些骑兵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冲锋,一百步的距离两个呼吸就到了,对楚军的火枪兵威胁很大,如果第一次射击不能挡住敌人的冲锋,楚军的火枪兵几乎没有再开第二枪的机会,好在除了这条官道之外,西军的骑兵就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刘体纯抢先在官道两旁部署了五百名火枪兵,确保火力的密度和持续性,如果西军的骑兵发起冲锋,就用连续的排枪把他们打成筛子。
“祁三升最少有四五千甲兵啊,他的后军倾巢而出了吗?”
随着西军向两翼展开战线,刘体纯大致看清了对方的兵力,虽然有些偏差,但是无关大局,他扭头看向河滩,那里空荡荡的没有一艘船,楚军船队放下三千名火枪兵后,立刻掉头返航,现在已经走远了。
“稳住,不要急,向河边包抄。”
祁三升一路急行军赶来,士兵们都累得够呛,看到刘文秀的中军大纛立在山岭高处,易守难攻,短时间内应该没有危险,就没有急于对刘体纯发起进攻,而是好整以暇的慢慢列队,让甲兵们一边休息,一边顶盔贯甲,向山坡下面的河边包抄。
楚军火枪犀利,祁三升也早有耳闻,那五百名火枪兵守在前面,这条官道就是一处危险的陷阱,看着道路通畅便捷,其实却离死亡最近,从这一点进攻肯定损失惨重,他既然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就要尽可能的展开战线,从整条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以降低楚军火枪兵的杀伤力。
大队的西军甲兵慢慢走下山坡,在河滩上摆出进攻队形,祁三升的作战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刘体纯随即下令,主动抢攻,打乱西军的部署。
战鼓敲响,楚军火枪兵列队前进,他们使用的战鼓不是那种半人多高的牛皮大鼓,而是可以挂在腰间的小鼓,清越的鼓声节奏明快,楚军火枪兵踏着鼓点走下山坡,虽然地势起伏不定,队形却保持得非常整齐。
“楚贼纵横大江南北,果然是一支强军。”
“无妨,刘二虎以区区三千人进攻我六千精兵,不合兵法,必然惨败。”
“嘿嘿,你等还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火枪和弓弩一样善守不善攻,这才最要紧的,诸位只管拭目以待,看祁将军大展神威,一鼓破敌。”
以六千多名甲兵对三千火枪兵,而且没有刚才那讨厌的河滩,刘文秀左右的那些文人夫子都变得乐观起来,楚军的火枪兵虽然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是用单纯的火枪兵发起进攻,却是没听说过的战术,效果肯定不好,在他们看来,火枪和弓弩都是远程射击武器,防守的时候固然威力巨大,进攻的时候却嫌单薄,哪怕翻遍兵书,也没有只用弓箭手就能冲敌破阵的成例。
这一仗,祁三升有很大的机会取胜。
最起码,也能打个平手。
“传令祁三升,命令骑兵做好进攻准备,刘二虎一旦发起进攻,就以骑兵对攻。”刘文秀却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
左右将领劝道:“山坡陡峭坎坷,战马难以操控,以骑兵冲杀山坡下面的贼人,恐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马是有灵性的动物,奔跑的时候会尽可能避开障碍物,保持平衡,但它终归不是山羊,如果离开官道冲下山坡,肯定会有大量的战马摔倒摔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客气的说法,其实杀敌八百自损一千,都未必能打住。
“贼人火枪犀利,只能出此下策。”刘文秀淡淡解释了一句,又命令燃放烟花传讯,命令王尚礼即刻突围,向中军靠拢。
这个命令更不靠谱,左右将领大惊失色,纷纷劝阻。
“固原候正与谭贼激战,此刻退兵,必然被其追杀,三停人马未必能撤下来一停,请王爷三思!”
“前军一旦败退,这一仗就肯定输了,我军只能撤兵,再无法攻取贵阳。”
“固原候刚才又在求援,就算要他退兵,他也未必走得脱啊……”
王尚礼接连几次告警求援,肯定已经陷入苦战,原地坚守待援,还有一线生机,现在突围撤退就是把后背对着敌人的刀剑,让人家随便砍,损失惨重不用说了,搞不好还会全军崩溃。
“本王推测,这一仗已经无法取胜,三停能够撤下来一停,总比全军覆灭好一些,王尚礼若是还不退兵,恐怕就没机会了。”
刘文秀声音低沉,尽可能耐心地对左右将领解释,他身为全军统帅,得到的情报最为全面,深知楚军燧发枪的厉害,刚才河滩上那一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祁三升的兵力虽然是刘体纯的两倍多,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更让刘文秀感到担心的是,楚军的船队表现的十分反常,刚才放下刘体纯后,竟然直接返航了。
按照一般的道理,刘体纯登陆作战,属于背水一战的冒险行为,楚军船队应该留在岸边,随时接应刘体纯,可是他们第一时间就匆匆返航,明显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任务,刘文秀推测,他们很可能是去运送第二批登陆部队,换句话说,楚军还有更多的后续部队,远远不止两万战兵!
这当然只是一种猜测。
但是不能不防。
今天开战之后,楚军的种种表现都说明,他们的计划绝不仅是击退西军,或者重创西军,而是企图打一个大型的歼灭战,消灭刘文秀的主力部队,战斗仅仅开始半天,已经有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说明一开始的敌情判断就有大问题,刘文秀已经无法确定楚军的兵力,在这种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撤退。
楚军船队返航之后,多长时间之后会再次赶来,又会选择什么地方登陆,刘文秀都无法预测,西军的前军、中军和后军都已撑到极限,楚军船队如果再送来三千生力军,无论投放到哪里,都会变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趁着这个时间差赶紧撤退,还等什么呢?
事实上,刘文秀很想现在就下令全军撤退,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演变成全线崩溃,他还是希望尽可能有组织的撤退,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所以只让位置前突的王尚礼先撤,向中军靠拢,王尚礼所部会因此造成多大的损失,已经顾不了那么多。
高文贵和卢明臣那边,还有一万五千甲兵和万余辅兵呢,他们被周国栋紧紧咬住,只能通过一条狭长的小路撤退,如果不派部队接应,损失恐怕比王尚礼还大。
还有从贵阳西侧赶来的云南兵,推算脚程和时间,多半赶不上这场大战了,可是仍在急匆匆的赶来,搞不好就会变成自投罗网,给楚军加一道硬菜。
后军的战兵抽调一空,只剩几千搬运粮草辎重的辅兵,如果楚军船队到后军那里登陆,来个关门打狗,后果不堪设想。极端一点,楚军船队干脆来个更狠的,跑到山下大营的位置登陆,来回多跑几趟送去足够的兵力,山下大营也未必守得住,到了那个时候,刘文秀哪怕能够率领大军突围,也会因为断粮不战自败。
到处都是破绽,防不胜防。
赶紧撤吧。
刘文秀的计划是滚动撤退,交替掩护,尽可能的减少损失,所以要抢先一步行动,这样还可以解释为正常的调动调整,以维持军心士气,但在大军撤退之前,必须拔掉刘体纯这颗钉子,所以不计代价的命令骑兵参加战斗。
刘体纯手里有三千火枪兵,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后,分成前后两部,一千人留在后阵,守住官道和两旁山坡,以两千人发起进攻,他们在进军鼓的指挥下稳稳走下山坡,停在距离西军大约五百步的地方,重新整队,装填弹药,做最后的战前准备。
鼓声突然消失,战场上相比刚才安静了许多,随着一阵山风吹过,远处的厮杀声隐隐传来,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意。
第二九零章 贵阳(续十)
“蜀王那里出了什么事?”
看着挂在天空中的烟花,卢明臣惊疑不定,虽然这个烟花信号和他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让前军的王尚礼立即撤退,但是卢明臣还是感到了巨大的危险。
刚才这段时间里,刘文秀的中军不停的放出响箭、烟花和狼烟,传递着各种信号和命令,总得来说都是在收缩兵力,抵御敌人的袭击,卢明臣对这套通信手段很熟悉,不需要旁人翻译,就能看懂所有的内容,知道前军王尚礼已经陷入苦战,中军刘文秀那里也遭到敌袭,结结实实打了个败仗,除此之外,刘文秀还给他发了两次信号,让他组织部队撤退,只是不像给王尚礼的命令这么急迫罢了。
“还不到一天,仗怎么打成这个样子?”
卢明臣是刘文秀的嫡系大将,自然不会质疑自家主帅的指挥,但是战局至此,西军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已是不争的事实,实在让人想不通。
在他看来,西军现在仍有取胜的机会,应该让前军王尚礼坚守待援,牵制谭啸等部,然后把后军的祁三升调上来,集中兵力先打周国栋,再具体点就是集中兵力先打七十五师,只要打开一个点,就能逐步扩大战果,最后把周国栋彻底击溃,回过头来再去支援王尚礼,乃至击败谭啸,进军贵阳,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惜的是,自家主帅已经下令撤退,高文贵也派人来催,让卢明臣尽快脱离战斗,向刘文秀的中军靠拢。和一直忙于激战的卢明臣不同,高文贵和七十五师形成了僵持,有足够的空闲了解其他地方的战况,他既然也在催促卢明臣撤退,说明形势真的很危险,这一仗很难打赢了。
好吧,撤就撤。
但是,我想撤也撤不下去啊。
周国栋的攻势非常凶猛,持续不断,不给卢明臣轻易脱战的机会,卢明臣全力支撑才能自保,要不是高文贵派来了三千五百名援兵,恐怕已经坚持不住了,这种情况下想要撤退,不像断尾求生那么简单,丢胳膊卸大腿是最起码的,随随便便就会折损大几千的甲兵。
这样肯定不行。
刘文秀手里,总共才有多少甲兵?
按照刘文秀的命令,也是让卢明臣有组织的撤退,把部队尽可能完整的带回去,卢明臣只能且战且退,一边顶住周国栋的进攻,一边向后退却,可是这样做的战术难度太大,半个时辰过去了,他还没有离开右侧的这片山坡,部队的伤亡却在迅速增加,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超过三千人。
伤亡太大了。
这样下去会崩溃的。
卢明臣给高文贵连着发了几次信号,请他来接应自己,然后交替掩护,退出战场。
高文贵也知道形势危急,奋力向卢明臣靠拢,可是他的部队同样伤亡不小,又给卢明臣派去了三千五百名援兵,剩下的部队被七十五师紧紧缠住,不敢全力支援卢明臣,卢明臣只好又给刘文秀发信号,向他求援。
“卢明臣想跑,给我粘住他,但是不要硬拼。”
周国栋对手下将领笑着说道:“鱼已经咬钩了,收线就不能太急,否则会把鱼线拽断。这可是一条大鱼啊,咱们慢慢收线,等它力气耗尽了,再把卢明臣和高文贵一网打尽。”
和西军相似,楚军也通过烟花火箭,以及狼烟响箭等手段互相传递消息,因为彼此约定的暗号不同,还有烟花响箭的样式规格都不同,所以并不会互相混淆,刘体纯成功登陆后,周国栋已经收到消息,既然是胜券在握的局面,就要尽量减少伤亡。
和其他战场相比,周国栋这里打得都是硬仗,最为精锐的火枪兵、镇筸兵和宁州兵也不在他的手下,伤亡虽然比西军少一些,但也是一个数量级的,尤其以七十五师的损失最大,周国栋甚至有些后悔,早知道谭啸和刘体纯那边进展的这么顺利,他就该早点出击,替七十五师分担一些压力。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好在找回亏欠的机会就在眼前,卢明臣和高文贵现在还剩一万出头的甲兵,还有一万辅兵,都被周国栋当成了碟子里的菜。
……
“刘文秀在搞什么名堂?”
看到挂在天空中的烟花,王尚礼惊疑不定,很是气恼。
刘文秀前后两次派来的四千援兵,再调回河滩上三千多甲兵,王尚礼重整旗鼓,很快稳住了阵脚,还把突围而出的张五救了出来,虽然张五身边只剩下二三十个亲兵,但不管怎么说都没有被楚军全歼,王尚礼的部队因此士气大振,连打了两个反击,把谭啸暂时逼退。
这个时候,王尚礼的手边有一万出头的战兵,北侧山后还有另外一支残部,兵力比谭啸多一些,只是被分割成一大一小的两股,镇筸兵和宁州兵又太过逆天,所以还是楚军占据上风,西军相对苦战,王尚礼一边顶住楚军的围攻,一边向北侧山后靠拢,想把那支西军残部也救出来。
这个时候,谭啸的攻势也明显放缓,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气势汹汹的,要把王尚礼一口吃掉,王尚礼感觉楚军已经后继乏力,如果刘文秀能够再派来几千援兵,仍然有机会打败谭啸,所以不停的发信号求援,甚至夸大自己的危险程度,可是刘文秀非但没有派来援兵,反而命令他立刻撤退。
搞什么搞?
王尚礼气得差点骂娘,刘文秀的中军和后军有两万大几千的战兵,总共只给前军派来两千援兵(另外两千援兵本来就是王尚礼派去的),剩下的战兵还是超过两万,完全可以独自攻打贵阳的一支大军,怎么会搞得危在旦夕,必须收缩兵力呢?
是的,周国栋有五千伏兵,但那又怎么样?你有两万余战兵啊!
是的,刘体纯乘船来袭,但那又怎么样?你有两万余战兵啊!
王尚礼不知道的是,周国栋除了七十五师,另外还有一万大军,彻底打破了战场平衡,刘文秀的两万余战兵,一大半都用来对付周国栋,剩下的兵力自然捉襟见肘。
“这是乱命!我军一旦退兵,再也无望攻取图云关,收复贵阳。”王尚礼命令众将,继续猛攻北侧山头,又笑道:“蜀王年纪大了,胆子就变小了,他贵为蜀王,难道还怕我抢下首功不成?”
“请固原候三思!”苗振宗劝道:“蜀王乃是大军统帅,没有和我等争功的道理,他既然下了军令,我等总要听命行事。”
“荒唐!”王尚礼怒道:“将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授,何况蜀王的王命?本爵马上就要救出山后友军,这种时候岂能功亏一篑?”
“末将知错了。”苗振宗满脸惭愧,心里却在大骂MMP,老子好心好意的提醒你,反倒是我的不是了?况且我说的这些话,都是以前你自己说过的话,难道都是放屁?
好吧,随你的便了!反正是你在违抗军令,刘文秀如果要追究责任,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杀!”
王尚礼挥舞佩剑,身先士卒杀上北侧山头。
山后不远的地方,几百名西军残部被楚军包围,仍在苦苦支撑,楚军好整以暇的围在四周,只用弓箭远远的抛射,并不急于进攻,很明显是想慢慢把他们磨垮,以避免伤亡,在他们的两侧,还有数千楚军严阵以待,分明是一副围点打援的架势,为首的主将正是谭啸。
“哼哼,我说谭啸刚才怎么不见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也罢,本爵便将计就计,和你分个高低,儿郎们,给我杀!”
楚军既然早有准备,现在就冲下去救援友军,并非最佳的选择,但是王尚礼还是牵挂着刘文秀的命令,想尽快结束这场战斗,所以指挥部队,对着谭啸的主力迎面扑了过去。
冲下山坡的一刻,王尚礼突然觉得,南明河的方向好像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他匆匆扫了一眼,猛然间停下脚步,满脸震惊的定睛细看。
没有看错,楚军的船队又回来了,船头上插着新的战旗,船只吃水很深,明显都是满载,看样子又送来一支登陆部队。
“周武定,刚才中军传讯,刘体纯带了多少兵上岸?”他突然回头询问。
“回禀固原候,刘体纯率领三千兵卒上岸,一上岸就打败了何麻子的一千甲兵。”周武定知道的情况,也是从烟花传讯中得来,并不了解具体的战斗进程和刘体纯的兵种。
“第一次就送来三千甲兵,那么第二次肯定也是三千甲兵,这才半个多时辰啊……”王尚礼脸色变得很难看,突然叫道:“不好,我军后路有危险!”
他命令周武定率领一千多兵卒,继续向山下发起进攻,自己却立刻回头,带领还在另一边山坡的主力部队向后撤退,楚军战船运送兵力的速度太快,如果这样一趟一趟的每次都送来三千战兵,刘文秀可能真的顶不住,难怪他不停的发信号,全线收缩兵力。
嗖~砰!嗖~砰!
两道烟花飞上天空炸开,王尚礼通知刘文秀,自己已经开始撤退。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