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撒腿就跑


  “他娘的,周国栋,谭啸!你们凶是不是?老子今天和你耗上了,看你猖狂到几时?”
  仗打到这个份上,党守素也打出了火气,眼看着一座座营寨被攻破,营中的部队要么投降,要么被无情歼灭,他简直心疼的滴血,那可都是跟随他转战多年的老部下,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依仗,半天时间已经折进去好几千精兵,将来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等打完这一仗,一定要从谭啸和周国栋身上多刮些油水,人可以放走,那些燧发枪和火炮都必须留下!”虽然战局不利,党守素并未失去必胜的信心,开始盘算如何弥补损失。
  在战前准备的时候,他本着确保万无一失的想法,各方面都打了不少富裕,一连串修了七座营寨,楚军的攻势虽然出乎意料的犀利,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一天内攻下所有的营寨,经过这半天的激战,眼看日头已经偏西,只要拖到今天晚上,刘芳亮和贺珍就能合拢包围圈,让谭啸和周国栋再也无路可逃。
  只要打赢这一仗,一切损失都能补回来,党守素承担的是最艰巨的任务,可以理直气壮的向刘芳亮和贺珍多要一些战利品,那些燧发枪和火炮的威力,他都亲身领教过了,如果自己的部队换上这些装备,估计也能像谭啸、周国栋一样正面击败西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撵兔子一般追得到处逃跑。
  “传本国公将令,有临阵脱逃者,斩!斩获贼人首级者,一级赏银一两!”
  现在最重要的,是维持摇摇欲坠的军心士气,以免后面这几座营寨不战自溃,连今天晚上都坚持不到,在包围圈合拢前的最后一刻被楚军成功突围,党守素不惜颁下丰厚的赏格,还派出三千精锐增援最大的一座营寨,哪怕被楚军的火炮轰塌营墙,也要在营寨里面坚持“巷战”,尽可能的延缓楚军的推进速度。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再看看偏西的日头,党守素的心里踏实了不少,营寨中面积有限,派去三千援兵已经到了极限,再多的部队也没有用处,这三千援兵在党守素心里已经列为战损,只要他们死战不退,就能坚持到天黑。
  这个时候,楚军还在进攻前面的一座营寨,顾不上拦截这三千援兵,他们很顺利地进入那座最大的营寨,然后部署到位,等待楚军的进攻,楚军也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摧枯拉朽般的扫清了前面营寨中的守军,就向着这座最大的营寨逼了过来。
  同样的三面合围。
  火炮一字排开。
  骑兵和步兵押住阵脚,防止勤王军出营逆袭。
  刚开始的时候,楚军的部署和前面几次差不多,只是兵力更多一些,调动更频繁一些,党守素和他手下的将领虽然心情紧张,但是并不着急,反正楚军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有利,楚军的战前准备做的尽量充分一些也可以理解,毕竟这座营寨是最大的一座营寨,又刚刚派去三千援兵。
  渐渐的,党守素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楚军调上来的兵力越来越多,而且有一支五千人左右的步兵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最后偏离主战场,卡在宁远城和城外的连营中间停了下来,看旗号正是刚刚过河的周国栋。
  “谭啸和周国栋到底想干什么,是为了防备城中的援兵吗?”
  党守素久经沙场,很快猜到了周国栋的用意——周国栋和谭啸刚刚抵达宁远,人生地不熟,缺乏情报来源,他们应该还不知道,刘芳亮和贺珍正在迅速收拢包围圈,楚军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用兵的时候还是一板一眼的尽量求稳,宁远城和城外的连营构成掎角之势,如果那座最大的营寨告急,随时可以出城支援,攻击楚军薄弱的侧翼,所以周国栋亲自领兵,截断了宁远城和城外连营之间的联系。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党守素又推敲一番,确信已经看破周国栋的用意,应该没有别的可能,但他心里有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隐隐觉得好像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再看看,再看看怎么回事!
  那座最大的营寨前面,楚军已经完成部署,却仍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后阵来回的调动调整,党守素又看了一阵,眉头渐渐皱紧,突然用力一拍营墙,失声叫道:“不对!贼人这是要跑!”
  楚军摆出的阵型,表面上就是正常的攻击阵型,但是总觉得哪里有些别扭,乍一看是蓄力待发,好像随时就会扑上来的猛兽,但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经封死了那几座连营出营逆袭的道路,随时可以转为防御。
  这是要断尾求生啊!
  周国栋堵住了宁远城,谭啸又封死了城外的连营,楚军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冲上大路,还真的是无人可挡,虽然断后的周国栋必然会陷入重围,甚至被勤王军消灭,却可以掩护前面的部队向东突围。
  党守素猛的踮起脚尖,用手挡住刺眼的西晒阳光,向楚军后阵看去,果然,那里有一支部队正在悄悄向东北方向移动,偃旗息鼓,穿过还在冒着硝烟的残破营寨,如果不是特别留意,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党守素已经注意到,这支队伍里不但骑兵特别多,而且还有好几辆遮挡得严严实实的马车,被楚军士兵紧紧护在中间,周围戒备森严。
  “快!快!趁着党守素这老小子还在犯迷糊,赶快走!”
  为了迷惑勤王军,谭啸的将旗留在后军中,自己另率一部护送隆武帝突围,眼看宁远城和城外连营仍然静悄悄的没有动静,他的心里紧张又兴奋,这条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的计策真的成功了。
  楚军一路从连州急匆匆的追来,所带的粮草极其有限,要不是打败郭维经后“就粮于敌”,现在已经断粮了,如今全军上下只剩三天的口粮,战马所需的草料更是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从正面击败勤王军和西军,只好像壁虎一样甩下一截尾巴(周国栋)断后,掩护隆武帝突围。
  就算党守素被周国栋拖住,这一路还是会遭到其他勤王军的围追堵截,谭啸保护隆武帝先行出发后,后续部队也要依次跟上,只给周国栋留下五千步兵断后,他最后能否安全突围,多半要看运气。
  “天子移驾南京,犹如汉献帝入许昌,天下大势可定,我周国栋哪怕战死疆场,又有何妨?”分手时慷慨激昂的话语,仿佛还回荡在耳边,谭啸当初也争着要断后,但是周国栋在他面前一向强势,谭啸挨了一顿臭骂,最后还是没有抢过他。
  “放心吧,我也是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满清鞑子都不在话下,就凭刘芳亮、党守素他们几个,怎么可能伤的了我?再说了,最后关头我难道不会投降么?刘芳亮难道真敢杀我?”
  周国栋有恃无恐,一席话也彻底打消了谭啸的顾虑,有强大的楚军做后盾,周国栋哪怕战败被俘,应该也能保住性命。
  “快,别磨磨蹭蹭的,都给老子快点,今天晚上一定要渡过春水!”
  最后一个士兵从身旁跑过,谭啸转过头,向远处周国栋的将旗看了一眼,心中再次暗道一声珍重,催马追向前面的车队。
  “砰砰砰”号炮连响,反应迟缓的勤王军终于醒悟过来,营门和城门同时打开,党守素亲自率军从后追杀,和断后的周国栋展开激战,到了这个时候双方都不再留力,党守素精锐尽出,楚军枪炮齐鸣,濂水河边杀声震天,遮云蔽日。
  突围的楚军没人阻拦,很快上了城东大路,其中的一辆大车上,隆武帝斜撑着大病未愈的身子,挑开车帘看着不远处的战场,他知道,正在和楚军交战的都是忠于他的勤王军,现在和他之间只有短短一千步的距离,只要冲过这咫尺天涯,立刻又是海阔天空。
  “那是党守素的兵么?这得有上万兵马吧?这个蠢材!刚才干什么去了?竟然把这么多的兵马藏在城中,不敢和楚军交战,枉费我对他如此信任……”
  隆武帝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满满都是“国破思良将”的无奈,都到这个时候了,党守素你个胆小鬼还不拼命等什么?赶紧大展神威杀过来,把朕救走!
  “陛下还没看够吗?不用看了,党守素若有留住陛下的本事,也不会等到现在才着急。”姚启圣就坐在隆武帝的对面,和两名护卫一起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看到隆武帝仍然抱有幻想,冷冷笑道:“陛下若是无事,不妨多想想去了南京之后,该如何重振朝纲,中兴大明,将建奴早日逐出关外。”
  隆武帝的身子微微一震,车帘从手中滑落,再也看不到外面的战场,只感到车轮滚滚,正义无反顾的向东而去。


第二五零章 心腹
  车声碌碌,渐行渐远,谭啸一行带着隆武帝,当天晚上渡过春水河,一夜之间跑出去将近四十里,眼看就要跳出勤王军的包围圈。
  收到党守素的急报后,刘芳亮和贺珍率领骑兵快马来追,而且一人双马,人歇马不歇,经过一天一夜的追赶,终于在郴州和衡州府的边界追上了谭啸,双方一场激战,谭啸且战且走,看到追兵越来越多,下令化整为零,分头突围,隆武帝和曾皇后做一路,傅冠等楚勋官员做一路,汤来贺等俘虏做一路,走小路翻越黄岭山,取道郴州,绕路退回湖广腹地,他自己则率军断后,尽量拖住刘芳亮的追兵。
  刘芳亮和贺珍仗着兵力雄厚,对谭啸穷追猛打,连番恶战之下,谭啸的部队被打散,最狼狈的时候身边只剩百十个士兵,这种情况下肯定藏不住人,刘芳亮和贺珍终于确定,隆武帝并不在谭啸身边。
  继续追杀谭啸毫无意义,刘芳亮和贺珍立刻把部队散开,向四面八方追赶搜寻隆武帝的下落,但是他们急匆匆的赶来,手里的兵力不足,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现在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再派兵追赶也是聊尽人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湖南巡抚熊伟的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找到隆武帝的下落,甚至直接抢回天子,把他送回来。
  刘芳亮不知道的是,贺珍的部下其实抓到了傅冠、程问等人,但他留了个心眼没有告诉刘芳亮,而是严密封锁消息,悄悄把傅冠等人藏了起来……
  湖南巡抚熊伟,驻节之地在衡州府的府城衡阳。
  熊伟身为一省巡抚,按理说应当在省城长沙开府设衙,但是长沙城是楚勋派系的大本营,设置了很多新建的机构,各管一摊,权力交织,把熊伟这个湖南巡抚完全架空,熊伟上任后不久,就发现自己像庙里的泥塑木雕一样是个摆设,空有一腔忠君报国之志,却没有施展手脚的空间,一怒之下,干脆把巡抚衙门迁到了衡阳。
  衡阳仍是楚军的势力范围,熊伟的处境依旧艰难,但和长沙相比,环境还是宽松了许多。
  经过最初的彷徨和失意,他很快收拾心情,投入忘我的工作中,两年来一直和强大的楚勋势力坚决斗争,不屈不挠,又注重策略和方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地维护朝廷的利益,表面上和楚勋集团虚与委蛇,暗中又努力团结那些仍然心向朝廷的官员和士绅,忍辱负重,苦心经营,终于渐渐站稳了脚跟,虽然一直没能染指各级地方的人财物大权,但在湘南几座偏远州府中(比如郴州、衡州府、永州府等地),他只要开口提出要求,地方官员多少还是会给几分面子的。
  衡阳离永州府距离不算太远,两天前接到何吾驺、刘芳亮等人的急报后,熊伟立刻传令各处州县,封锁通往湖广腹地的所有道路,力求夺回天子。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但是熊伟自认已经做到最好。
  为了避免惊动楚军,熊伟不能公开搜寻隆武帝的下落,只能以搜查西军奸细的名义,让地方州县在各条道路上设下哨卡,再让自己的心腹手下仔细盘查,暗中寻访。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熊伟上任湖南巡抚两年,手中既没钱也没有武器装备,巡抚标营仍然是一个空架子,满打满算不到一百名士兵,哪怕隆武帝身边的楚军护卫不多,也没有把握留下他,好在刘芳亮和贺珍已经带着大量的骑兵到了附近,只要发现天子的下落,就可以通知刘芳亮,由他们派出轻骑快马来追,还是很有可能在最后关头截住隆武帝。
  “哪怕不当这个劳什子的巡抚了,也要把陛下救回来,大不了跟随圣驾一起去广东!”
  熊伟追随隆武帝多年,彼此之间有很深的君臣之情,明知自己做下这桩事情后等同与楚军决裂,日后再无法在湖南立足,但他还是不忍看到隆武帝被劫持去往南京,以后只能郁郁终生的当个傀儡皇帝,但凡还有一点挽回的可能,他就不惜一切代价,反正这两年受的窝囊气太多,熊大巡抚早就不想干了。
  动用了所有明里暗里的资源,熊伟甚至不惜假传消息,编造西军已经攻入湖南的谣言,在巡抚衙门近乎歇斯底里的严令催促下,终于让湘南的几座州府进入全面戒备,各州各县派出大量的府兵县兵和官差衙役封锁道路,严加盘查,几乎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过去。
  对着地图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后,熊伟起身走到屋外,在皎洁的月色中默默伫立,像雕塑般良久一动不动,心中默默祈祷:“国家气运,在此一举,小人敢情天公护佑陛下,平安脱险。”
  能做的全都做了,现在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派往各处的心腹手下找到隆武帝的下落,再及时通知刘芳亮。
  ……
  在郴州和衡阳之间,有一条秦汉时期的古道,因为年久失修,道路难行,平日里过往的行人车辆并不多,但是熊伟并未忽略这里,出了郴州没多远,就在山脚下的岔路口设下了一处哨卡,除了两三百个当地的县兵衙役外,熊伟还派来了几个心腹人,其中以熊怀恩为首。
  熊怀恩原本并不姓熊,只是江南一户普通人家的子弟,因为家里做点小生意,所以能写会算,为人处世颇有眼色,清军南下后祸从天降,他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自己也差点被溃兵杀死,都是乱世中很常见的事情。
  幸运的是,他偶然遇到了熊伟,熊伟又偶然动了隐恻之心,救了他一命,然后他就改名熊怀恩,成了熊府中的一个下人,因为识文断字人又聪明,渐渐出头受到重用,如今已是熊巡抚府中的一名管事,虽然无品无阶,但是经常代表熊伟和各方接触,有些时候比七品县令的面子还大。
  熊伟派他来这里,就是看重他忠诚可靠,又有能力独当一面。
  熊怀恩得知此行的重大使命后,震惊之余,被熊伟的信任和重用深深感动,当场热泪盈眶的表示,天子不走这条路便罢,只要走了这条路,他就是拼上自己这条烂命,也要留下天子。
  出了巡抚衙门之后,熊怀恩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毫无疑问,熊伟给了他一个出人头地的绝佳机会,只要天子撞到自己手里,日后定能飞黄腾达,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天祈祷,赶快把天子送来吧。
  ……
  姚启圣和谭啸分头突围,为了减小目标,身边只带了三四十个军兵,还有一辆隆武帝和曾皇后乘坐的马车,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翻过南岭余脉的黄岭山,进入郴州地界,好在一路上始终没有被勤王军追上,也就没有暴露行踪。
  郴州紧邻两广和江西,楚勋集团对这里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既没有驻扎楚军,知州也不是可靠的楚选官,为了避免意外,姚启圣没有和本地官府联系,只在市镇上补充了一些必要的补给,就从小路绕开郴州城,向湖南腹地进发。
  转道向北,出了郴州不远,进入衡州府地界,姚启圣为了避人耳目,选了一条荒废的古道前往衡阳,虽然明知湖南巡抚熊伟就在衡阳,但是姚启圣并不担心,衡阳有一支楚军的正规军驻守,到时候只要进了军营,就能确保隆武帝的安全。
  但是刚刚走到一半,探路的斥候回来禀报,前方有哨卡拦路,守卡的军兵有两三百人,刀枪齐备,还有几匹好马拴在一旁,看样子是用来通报消息的。
  “这种偏僻地方,为什么突然多了一座哨卡?”姚启圣嗅到一丝危险的味道。
  对方是敌是友还不知道,但是出现的太过诡异,十有八九就是冲着隆武帝来的,他们既然不敢公开打出迎驾的旗号,多半又不怀好意。
  守卡的军兵有两三百人,兵力是姚启圣的将近十倍,但是既然被派来护送隆武帝,这些军兵都是楚军中百里挑一的精锐,强行闯关应该能够冲过去,问题是对方的人数太多,很难把他们全部消灭,只要跑出去一两个,就能引来大队人马的追兵。
  原路退回更不可取。
  姚启圣沉吟片刻,决定硬着头皮过卡,然后见机行事,换句话说就是能混则混,混不过去就动手。
  一行人护着隆武帝乘坐的马车,来到哨卡前。
  哨卡前面的县兵早就看到这支精悍的小部队,以及那辆众星捧月的马车,毫无疑问,坐在那辆马车上的一定是楚军中的大人物,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杀气腾腾的护卫,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勇士。
  “难道真的是那个人来了?”
  熊怀恩的心里猛跳了几下,看向马车的眼神充满了炽热,他摆摆手制止了跃跃欲试的同伴,走上前去,亲自检查盘问。


半渡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