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陛下,您的叛国罪已备案


  南京。
  “这求生欲真强啊!”
  杨庆感慨道。
  龙兴天子和他的忠臣义士们,用一连串神转折般的操作,最终到达了他们的真正目的地……
  霍邱。
  或者说福藩。
  武阳关当然不会阻挡圣驾,驻守那里的只是一支民兵,准确说是淮西的民兵军下属一个旅常备营的一个步兵哨,驻守那里也不是为打仗,只是警戒另外保护税官收税。面对突如其来的皇帝,他们根本一片懵逼,在迅速派人到信阳报告的同时,只能打开关门放行,然后朱慈烺三天长驱四百里,沿着淮西辽民皇庄区这些年建设的三合土公路,一路狂奔到霍邱去找他叔叔了。
  尽管他叔叔欲哭无泪。
  可怜的福王真是无事家中,祸从天上来,为了不去迎驾,宁可自己摔断腿的他,几乎是眼含热泪看着侄子的突然驾临。
  当然不是因为亲情。
  要不是他侄子兵强马壮,估计福王都有心把他侄子掐死,他田园牧歌的日子好好的,去年光粮食就卖了四万多元,更别说他还是南京城最大的肉羊供应商。那可以说是未来一片光明,就算恢复当年的好日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他侄子一来瞬间就头顶黑云压顶了,他已经在那片黑云的电闪雷鸣中看到了杨庆狰狞的面孔。
  他真想掐死他侄子啊!
  而龙兴天子在霍邱发出自己进入朝廷控制区的第一份圣旨……
  祭祖。
  祭仁祖皇帝。
  也就是中都皇陵里埋的朱世珍。
  既然是皇帝亲自祭拜,那么南京包括杨庆在内的文武大臣们当然也要去了,甚至附近几个藩王,各地的都统,各省巡抚,统统都得去,总之文臣武将齐聚中都……
  至于这之前皇帝先在福藩和他叔叔共叙离别之情。
  至于唐王……
  他依然病着,而且到霍邱后就卧床不起,据说是怕风,皇上已经特意下旨,谁也不准去打扰他,可怜唐王为了护驾殚精竭虑,最后终于被累垮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康复,总之他依然。
  “楚公,这是调虎离山!”
  黎玉田说道。
  这很明显就是调虎离山,把杨庆从南京调走,文臣武将都调走,南京剩下就是坤兴公主,然后还有那号称的十万秀才,迎驾会的那群耆老,到时候他们突然发难控制公主,再以公主要挟杨庆就范。就算杨庆拿朱慈烺泄愤也没用,江南士绅们迎驾只是为了让朱慈烺和他斗,一旦斗到刀兵相见了,朱慈烺死活就无所谓了。哪怕朱慈烺死了,只要能拿下公主逼迫杨庆就范,他们夺回权力无非再立一个新的,或者干脆迎桂王来继位,反正他们最爱的就是桂王那套。
  这点招数一看就明白。
  “有用吗?”
  杨庆说道。
  “没用!”
  黎玉田坦诚说道。
  这样做的前提是十万秀才有足够的战斗力,但他们的战斗力……
  那个不提也罢!
  “那怕什么?”
  杨庆笑着说。
  “传令迎驾,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到咱们的地盘,那咱们岂能失礼,把他这份圣旨发下去,另外把迎驾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命令凤阳的第八军沿应凤公路排开,十步一岗,兵力不够就调民兵,在公路两旁布置仪仗,既然要迎驾那就隆重些!”
  他紧接着说道。
  这时候以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多条新式公路都已经建设,尤其是向凤阳的已经建成,实际上这条公路还在向郑州延伸。这是杨庆计划中的国道体系最重要一条,他正在跟小拿拿学,在大明最大限度实现国道化。可不要小看这个,小拿拿横行欧洲,基础就是他在法国主导的国道建设,特雷萨盖的现代筑路技术,再加上小拿拿的全力支持,让法国第一个迈入现代公路时代。
  但杨庆的不是特雷萨盖式,而是在其之后的马克当式,两层中型石块铺底夯实,一层碎石路面,最终用多匹马拉的滚筒反复压实。
  就是破碎石头耗费人力。
  不过这个由皇庄解决,淮西各地山区皇庄组织民兵碎石,然后由皇庄的庄头收集,再自己组织人力用各种车辆送到筑路工地。但不是换钱,而是领取肥票,再用这种肥票来换取鸟粪,目前鸟粪是杨庆手中一个很重要的替代支付手段。那些战俘挖出的鸟粪并不出售,而是就像当年朱元璋的盐引制度一样,单独印制一批肥票用于各种公共建设的支付,马匹的补贴等等,获得肥票的用这东西去购买鸟粪。因为鸟粪对农业增产的效果几乎就是立竿见影,尤其是在最主要的水稻生产中效果极好,所以肥票甚至成为热炒的对象,很多持有肥票的干脆高价出售获利。
  说到底大明还是农业文明。
  这种东西的受欢迎,确保了那些皇庄民兵对敲石头的热情,甚至经常有全家上阵的。
  毕竟小孩也能敲。
  放学后拿个小锤敲不到一寸大的小石子完全可以。
  而且这是一项长期工程。
  这场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在杨庆计划中得维持几十年,他得把公路一直修到北方,甚至修到西域,至于铁路什么的暂时还很遥远,修铁路的前提是钢铁产量,哪怕欧洲早期轨道都是锻铁的,那也一样得钢铁产量足够支撑才行。
  他这时候支撑个屁!
  十年内都别指望!
  老老实实玩四轮马车和公路是最实际的,他的核心控制区拥有发达的内河水运,把蒸汽内河船优先搞出来比修铁路强。而在蒸汽机和机械破碎技术成熟前,这种发动人力资源优势的石子供应方式将是主流,尤其是他还有皇庄的组织优势。
  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这种肥票制度,也将他的投资降到最低,毕竟鸟粪是战俘和奴隶挖的,理论上他为这些石子支付的只是在鸟粪岛的驻扎费用,还有运输和管理的费用。
  但管理是民兵内部的。
  由各地民兵旅负责这些鸟粪的凭票领取,所以这个环节支出加到了给民兵军官的补贴中。
  而且他还增加了货币流通量。
  肥票是完全可以充当货币,甚至面值五十斤的肥票,比理论上它价值的一元钱买到的可以更多,毕竟五十斤鸟粪撒到一亩农田里,增加的产量绝对不只一石。不得不说杨庆把这种东西的价值最大限度压榨出来,不过同样也迫使他加大挖鸟粪力度,这时候就连南海诸岛的鸟粪开采也已经开始了。
  好在他也不缺这个。
  只要把吕宋岛拿下,就可以向西太平洋各岛进军,有瑙鲁在手估计他能这样玩到寿终正寝。
  不过目前还只能是展望未来。
  那地方毕竟太远了。
  如果派支小舰队去探险很简单。
  但想要维持源源不断地运输,那么就必须玩岛屿蛙跳,从吕宋沿着南洋诸岛的外侧一路跳,最后一直跳到所罗门群岛。这样工程就很大,需要建立的殖民地就很多,但不这样的话也不能指望那些几百吨的商船能带回足够多的鸟粪。
  “楚公,还有一件事,咱们这次是不是把金声桓收拾了,这个老家伙这次演戏演得很开心啊!”
  黎玉田说道。
  “把他的名字加进去!”
  杨庆指着桌子上的圣旨说道。
  黎玉田笑着点了点头。
  金声桓如果能老老实实去中都那就算他懂事,然后就像唐朝对付节度使一样,给他一个空头职位留在南京当京官,过几年让他退休好了,就像对付高杰一样。这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最后反清也纯属是分赃不均,但终究他还是顶着明臣头衔死的,如果他能交出地盘,那么杨庆就给他一个老死病床的晚年。但如果他不去凤阳,那么就没什么好说了,皇帝的圣旨你都敢不听,这不是谋反吗?既然敢谋反那楚国公就得抄你家了,反正他依仗的也就是襄阳城,再结实也扛不住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三十斤实心弹,这个时代只要通内河航运的地方,在明军面前就没有打不开的。
  顺便也正好拿来让各方势力都明白楚国公心情不好。
  “他那里还有三千倭奴。”
  黎玉田说道。
  为了向杨庆表现忠心,金声桓扣押了剩余三千倭奴,后者试图进行抵抗的,毕竟双方语言不通,这些倭奴有枪在手还是很英勇的。但好在襄阳有几个广东客商用粤语跟他们解释了一下,说金声桓只是需要等待皇帝命令才决定接下来如何对他们,甚至还送了些酒肉,这些倭奴也就信以为真了。
  然后他们就被金声桓的三万精锐包围在驻地,直到外面大炮都拖来才醒悟,但这时候已经无力突围。
  不过金声桓也没动手。
  这三千倭奴依旧被包围在驻地。
  毕竟他们的身份还是御营,金声桓是做墙头草的,又不是说真得完全押宝杨庆,扣住不放对两头都能说得过去。
  “让他把人移交甘辉,这些倭奴终究也是御营,他们这一路护驾也算有功,让他们来南京等候陛下!”
  杨庆笑着说。
  “呃,难道不是让他们沉江?”
  黎玉田愕然道。
  很显然这不符合楚国公风格,这些倭奴最适合的归宿应该是长江里的鱼腹,不过挖鸟粪也可以,实际上东海的鸟粪岛上,这时候也已经开始使用倭奴。毕竟当年那些荷兰战俘在持续多年高强度劳动后,死亡的数量也是不少的,另外还有一些被他们的亲戚朋友来花钱赎回。但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没为赎他们花一分钱,都是他们自己的亲戚朋友凑钱,还有就是海军和南洋公司买了些航海水平高的当白奴使用……
  好吧,就是白奴!
  但这可不是大明发明的,事实上使用白奴在各国都很普遍,尤其是奥斯曼人最喜欢了,甚至包括欧洲人自己在海外殖民地也这么干。
  这可不是瞎说,黑奴和白奴在美洲殖民地并存了很多年。
  至于雅威……
  抱歉,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沉江?不不,他们有更好的用途,当然,也不是挖鸟粪,虽然他们最后还是会去挖鸟粪,但至少有一部分人还有机会不去和鸟粪做伴。你派人去长崎,找倭国方面,让他们对这件事做出解释,另外让德川家派个人来,我需要他替我做些事,这件事做好我就免除他们今年需要支付的那两万赔款。”
  杨庆笑着说道。
  这些倭奴可是真有大用处。
  基本上可以算是给他雪中送炭了!
  他正愁着如何给朱慈烺头上扣一个叛国罪的帽子呢!当然,陛下使用倭奴肯定不算叛国,杨庆自己都买倭奴挖鸟粪呢!虽然他的医生至今没有效解决某种手术,大规模倭奴贸易仍旧不能放开,但在海岛挖鸟粪又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在建奴俘虏还没去接那些战俘的班前,倭奴是白奴的最重要补充力量。所以他并不能以使用倭奴来指责朱慈烺叛国,再说桂王那里早就使用了,至于买倭国女人就更源远流长。
  但是……
  私通建奴就不一样了!
  话说这些倭奴是从哪儿上岸,又如何到长安的?他们是从天津军粮城上岸在清军保护下,伪装成清军走到李自成控制区的,沿途他们的吃喝全部由清军提供。
  这是什么性质?
  这是皇帝勾结建奴啊!
  大明烈宗皇帝很早之前就已经下旨了,一切私通建奴者,皆以汉奸罪论处,身为烈宗皇帝继承人,身为烈宗皇帝之子,却私下勾结建奴,并且接受建奴帮助。这于国而言不忠,于私而言不孝,不忠不孝岂可为君,楚国公于国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专管所有汉奸罪的调查,于私乃烈宗皇帝的女婿,无论如何不能坐视安陵蒙羞。哪怕是皇帝,是自己大舅哥也不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以必须得向四民大会检举,当然,别人代替他检举也可以。虽然锦衣卫的确无权审问皇帝,但四民大会代表天下人民,四民大会当然有权设立一个专门法庭来审理。
  然后……
  万里之外的查理,刚刚走完这个程序并被当众斩首。


第三七零章 特务统治
  要金声桓移交那些倭奴的命令紧接着由通讯站发到武昌,再由武昌都统司派人北上襄阳。
  金声桓当然不会拒绝。
  虽然他很眼馋那些倭奴手中的燧发枪,但也知道这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惹杨庆不高兴,既然杨庆发话要人那就得赶紧给。三千倭奴在襄阳很快被押上船南下,然后他们在宜城被甘辉和焦文玉所部强行缴械,不过因为语言不通,双方发生小规模冲突,但最终还是通过几个广东籍商人解释清楚……
  实际上就是甘辉泄愤。
  毕竟他这一路上被水太凉等人耍了好几次,很需要一个出气筒,这些倭奴无疑很适合他。
  当然,这只是小事。
  总之还剩下两千五百人的倭奴被缴械后,重新登船在明军押送下前往武昌,至于另外五百,那个乘坐另外一种运输工具,他们将在汉江的鱼腹中前往武昌。但甘辉和他的部下却不得不向东去福藩,毕竟他们的任务至今还没完成,他们还得去霍邱继续保护圣驾。
  不过他们再想搞事情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
  事实上杨信已经被召回南京。
  而且甘辉因为护驾不力,也已经被从指挥使降为士兵,只是接替他的人还没到,所以暂时代理指挥官,等接替的人到达,他也要被召回南京然后去广西剿匪前线报到,至于他还能不能重起,哪个得看他在剿匪战场上的表现。
  这也是他出于泄愤,把五百倭奴扔进汉江的重要原因。
  当然,他的事就没人关心了。
  此时南京早已经因为皇帝驾临福藩的消息,而陷入一片暗潮汹涌……
  “天佑大明!”
  秦淮河的画舫上,姜希辙亢奋地举杯高喊。
  “天佑大明!”
  同坐的秀才们举杯高喊。
  他们四周的乐师继续奏乐,几个妓女笑靥如花般看着他们,而这艘画舫正缓缓驶过镇淮桥,河岸边的街道上,大群的青虫们正高举横幅欢呼着走过……
  恍如打了鸡血般!
  “陛下还是太谨慎了,何必继续留在福藩,以大义临南都何人敢挡?”
  一个同座秀才说道。
  “那人终究兵权在握,陛下以圣旨召文臣武将齐聚中都,以祭皇陵正帝位,先明君臣之分,使文武百官知大义所在,则顺逆之别已分,那人纵然想有异举,也终究不过是个乱臣贼子!”
  另一个老成的说。
  “怕他做甚,南京还不是他的天下!”
  一个秀才傲然说道。
  很显然他们已经膨胀了。
  而姜希辙端着酒杯笑而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装逼,话说他已经过了这种装逼的境界,作为迎驾的秘密功臣,等待他的将是飞黄腾达的未来。甚至他的名字这时候也早就已经列入了龙兴天子重用的名单,他早已经脱离了这种秀才日常装逼的低级趣味,上升到可以静静看着他们装逼的境界。
  “二滨兄,那北边真如传闻的民不聊生?”
  一个秀才问道。
  “陈兄慎言!”
  另一个秀才急忙说道。
  “何兄太小心了吧?来,如花,你是锦衣卫的暗探吗?”
  一个秀才搂着身旁妓女笑道。
  “公子,你们都在说什么呀?奴家怎么一点都听不懂?公子说奴家是锦衣卫暗探?那奴家是不是该与公子坦诚相对以示清白?”
  那妓女笑着说。
  “呃,等散席后咱们再坦诚相对!”
  那秀才摸着她的俏脸说道。
  “北边是否民不聊生,与我江南何干?不过真要平心而论,那多尔衮倒也算礼贤下士,否则陈名夏何致以探花之才为其效力?至于饥荒天灾,这个不是人力能挽回,先帝之时北方未必比得上如今。多尔衮以胡虏之身能尊名教,敬圣人,礼贤下士,亦可比之耶律洪基完颜雍之流,虽然那人视其为夷狄禽兽之流,然以德论之,倒是这夷狄禽兽比他强多了!当然,胡虏终归是胡虏,待陛下还都之后,若其依旧不识天命,抗拒陛下,无非以名臣勇将效法中山王直捣北都而已!”
  姜希辙淡然说道。
  “那时候说不定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
  一个秀才踌躇满志地说。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搂着如花那位亢奋地高喊着。
  “公子,您万户侯之后可别忘了奴家!”
  如花娇媚地说。
  “公子,你也不能忘了奴家!”
  “公子,奴家可等你啊!”
  ……
  然后其他几个妓女纷纷拉着身旁的秀才说着,一时间席上春色满园,就连姜希辙怀里那小美女,都端着酒杯往他嘴上凑。那些过惯了这种日子的风流公子们纷纷上手,欢笑声,娇嗔声,甚至还有娇喘声让这艘画舫上仿佛一片粉色雾气弥漫,在江南的烟雨,在秦淮河两岸的夏日花团锦簇中缓缓向前。
  岸边一骑快马蓦然停下。
  “会稽姜公子可在船上?”
  马上的人高喊道。
  姜希辙忙推开怀里的妓女,然后探出头向外望去。
  “我家公子在此,你是何人?”
  他的小书童说道。
  “姜公子,小的是衍圣公府的,衍圣公有事请公子前去一叙!”
  那人说道。
  “前面停船!”
  姜希辙立刻说道。
  衍圣公请他过去应该是想让他随行前往霍邱,迎驾会组织了一个以衍圣公为首的觐见团,几个老臣正准备启程去见皇帝,少不了也得有几个年轻一辈英俊的,他作为刘宗周弟子,名列其中是很正常的。另外估计也是想借此向皇帝推荐他,毕竟作为举人他已经有做官的资格,而大同社几个主要成员如今都有了官职,像他这样冒死送倭奴去北方的当然也得有官职。
  紧接着画舫在前面靠岸,放下跳板后,他在那些秀才们艳羡的目光中带着小书童走了下去。
  一辆出租车很有眼力地过来。
  姜希辙登上马车,小书童站在马车后面,那人骑马跟随,一行直奔衍圣公府,但很快马车离开街道钻进了旁边的一条小巷……
  “这是走哪儿?”
  姜希辙疑惑地问道。
  他当然知道衍圣公府在何处,但这条路明显不是去衍圣公府的。
  “回公子,前面有游行的堵路了!”
  那车夫说道。
  旁边骑马的人也点了点头。
  姜希辙也就放心了,虽然南京城内治安良好,但也不是说完全放心,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在南京城里被偷被抢也早不是新闻。一个月前还有两个江西来的倒霉货差点被连人拐走,要不是有人看见报警,这时候估计已经不知道被塞进哪个煤窑里了。因为煤炭业狂飙式发展,那些黑心的矿主正不择手段搜罗廉价劳动力,当然也包括非法手段,而南京本地和城外居民基本上都有完善的保甲制度或者皇庄体系很不好下手。
  但这些青虫就不一样了。
  他们属于流动人口,在南京没有户籍管理,最多以各地会馆为核心,但实际上这种管理很混乱,就算偷偷被绑走少一个也根本没人知道。
  那俩是救下了的。
  至于有没有没救下的,这个真就很难知道,但就凭那些绑匪的熟练程度就知道他们肯定不止干了一回,也就是说很可能在附近某个小煤窑里就有某个秀才在一边流泪一边挖煤。
  姜希辙坐在马车里继续向前。
  “少爷,这不是去衍圣公府的!”
  后面小书童突然惊叫道。
  姜希辙急忙推开侧面车门,就在同时马车停下,外面是一条僻静胡同,这时候已经是傍晚,外面下着毛毛雨,整个胡同阴暗寂静,他以极快速度拔出短剑,然后径直跳下马车。这时候车夫也下了车,包括喊他们那人也下了马,笑眯眯地看着他,那书童很忠心地跳下来拿着个背包砸那车夫,后者手中短枪一下子磕他后脑勺,倒霉的书童紧接着倒在地上。
  姜希辙拔腿就跑。
  “救命啊!”
  他边跑边喊着。
  那两人紧跟着追上来。
  转眼姜希辙跑到前面巷口,然后里面两个人走出来,他差一点撞在前面的人怀里,后者眼疾手快一把夺过了他手中的短剑。
  “救命,有劫匪!”
  姜希辙像看到救星般说道。
  那人向旁边一闪,紧接着他身后那人拿着口袋上前,还没等姜希辙反应过来就当头套下,与此同时后面追上的车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随手打开盖子从袋底向上一扔。他扔进去的瞬间那袋子也到了地面,他和对面那人同时伸手抓住姜希辙双腿一掀,就在姜希辙惊叫一声倒下的同时,他抓住袋子口的一根细绳狠狠一拽,袋子口立刻在姜希辙脚脖上勒紧。
  两人一前一后紧接着抬起,把已经昏迷的姜希辙扔进马车。
  那骑马的提起小书童扔进去。
  他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玻璃瓶打开盖子,用手巾蒙住倒了点东西然后屏住呼吸,把这个手巾扔在书童的脸上……
  “走!”
  他收起小瓶说道。
  紧接着他翻身上马,这辆马车迅速开动,另外两人分头检查附近,确定没有任何残留和目击者,这才走出小巷汇入暮色降临的街道,而这时候那辆马车已经驶入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狼穴……


木允锋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