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难熬
作者:可大可小|发布时间:2024-06-28 23:31:04|字数:4552
赵宾是鲁连佩的上司,如果没有证据,他自然不敢说这样的话。
鲁连佩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赵宾近段时间的异常情况。
比如说,赵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九道胡同的一家茶楼。
最为奇怪的是,每次赵宾在茶楼只待十分钟就出来了。
茶楼喝茶,不是为了休闲,就是为了解闷,十分钟出来,只是为了办事。
赵宾在茶楼能办什么事呢?
鲁连佩大胆推断,他在茶楼一定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从赵宾的表现来看,最有可能,是与地下党在接头。
路承周默默听着鲁连佩的分析,甚至还丢了根烟给他。
鲁连佩讲完后,路承周将烟头扔进烟灰缸里,问:“这件事,还你跟谁说过吗?”
鲁连佩忙不迭地说:“没有,这种事情,怎么敢跟别人说呢。”
路承周点了点头,说:“很好,从现在开始,多给你一个任务,暗中监视赵宾。当然,在这里无需盯他。”
鲁连佩兴奋地说:“是。”
路承周拿起桌上的笔,给鲁连佩写了一张条子,递给他说:“你去领几尺布,给老婆孩子做身衣服。”
随着物资的极度匮乏,一袋米,一卷布,一盒饼干,都能变成最好的奖励。
鲁连佩接过纸条,非常高兴。
就算他有钱,也很难买到布了,路承周直接奖励他一卷布,比发钱给他要好得多。
路承周微笑着说:“拿了布赶紧回去吧,明天再开始执行任务。”
路承周站在窗口看着鲁连佩走后,才把赵宾叫到自己办公室。
赵宾是路承周今天挑选的,如果路承周不信任他,又怎么会让他来当行动队长呢。
路承周将鲁连佩的怀疑,以及鲁连佩这段时间发现的情况,都告诉了赵宾。
赵宾刚开始听到路承周的话时,内心确实很震惊。
他差点以为,路承周发现了自己的身份。
赵宾确实加入了共产党,还在情报一室当一小队的队长时,他就已经是地下党员。
之前永利工厂的事情,他也插了手,否则史小川怎么可能安然脱身呢。
至于费裴和的事情,赵宾一直不知道。
听到路承周的介绍后,他暗暗后悔,为何没有早点发现。
甚至,自己去茶楼接头,也被鲁连佩发现了。
赵宾想了想后,诚恳地说:“主任,鲁连佩只是凭空臆造罢了,我怎么可能是共产党呢?我反倒觉得,他有可能是共产党。”
路承周缓缓地说:“我当然是相信你的,但鲁连佩所说的,也不能置若罔闻,他给他下了命令,暗中监视你。还有那个费裴和,你要查清楚,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如果不能判断,就抓起来审审。”
赵宾马上说:“这件事交给我,我办事,主任放心就是。”
路承周现在早就不是情报一室主任了,但赵宾还是要强调,也是想暗示路承周,他依然是路承周的老部下。
路承周点了点头:“你办事我当然放心,以后你也要注意,鲁连佩是你的手下,总让他向我汇报就不好了。”
赵宾忙不迭地说:“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没过几天,路承周就接到赵宾的报告,鲁连佩竟然是地下党,在与他的同党接头时,为了掩护同党拼命抵抗,最终被当场击毙。
路承周听了赵宾的汇报后,没再说什么。
赵宾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暗暗庆幸,路承周对自己还是很信任的,并没有怀疑。
为配合晋察冀抗日边区根据地反扫荡,冀中军区十军分区的部队,从霸县出发,长途奔袭海沽西边的重镇杨柳青镇。
8月13日晚,部队化装进入镇内,袭击了警察署和警备队,俘军警200余人,缴获了警备队的一批武器,并在镇内公开进行宣传,散发传单。
同时,还佯称要进攻海沽。
当消息传到海沽后,日本海沽陆军特务机关和日本防卫军司令部,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
一个星期后,海沽当局宣布,在全市实行“防共”演习,晚上施行灯火管制。
路承周的住所,虽然通了电,但回到家后,也只能在十点以后开灯。
现在的日军,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锐气,他们只能消极防守,拼尽全力守卫着最后的交通线和大的城市。
就在海沽的日军全力防共时,冀中区党委九地委的手枪队,跨过津浦铁路,以团泊为基础,在芦北口、王稳庄、老君堂、砖垛、小站等村庄公开进行抗日宣传,还拨掉了李庄北警察所。
路承周领导的海沽抗日大队,也不甘寂寞,在9月初时,突然下山,拨掉了二步山下两个炮楼,缴获了一批武器和粮食。
而地下党在9月下旬,将河东郑庄子、小孙庄一带的日本华北物资总库烧了。
日军面对中共和军统的频频行动,只能被动防守。
在十月时,日伪当局中竟然发出一个“强化对敌经济封锁”的布告,规定除经特别许可外,不准男女老幼携带任何物品到敌占区,违者处以死刑及高额罚金。
同时,在封锁线炮楼里设立检查所,进行严格检查。
这真是一个很滑稽的决定,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到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中国了。
海沽的灯火管制依然没有解除,路承周想跟马玉珍聊天,只能在黑暗中说话。
路承周搂着马玉珍的肩膀,在她耳边说:“我感觉,日本快不行了。”
马玉珍微笑着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听说今天有一支八路军小部队,在三堡俘虏了一个连的治安军。”
路承周点了点头,说:“我也听说了这件事,听说1820部队,强令仁立编织厂加工军用地毯。一开口就要7000条,还限九个月完成,我看很难及时交货了。这些工厂的工人,觉悟都很高,甚至党在工厂,已经建立了组织。”
马玉珍说:“还有件事,全市的燃料不够了,像煤球、柴火只能定量配给。今年冬天,很多老百姓会很难熬。”
第九百二十章
时间进入1944年元旦,中共中央北方局提出:团结全华北人民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华北抗战,坚持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迎接胜利,是1944年全华北的工作方针。
当时,海沽地下党的同志,在市内散发《胜利年到了》传单。
路承周也拿了一张传单回家,当然,他的传单不是自己去捡的,而是下面的人收缴上来的。
这张传单,路承周舍不得销毁,他还想拿给马玉珍看看。
然而,到家后,路承周看到马玉珍似乎比自己还要兴奋。
路承周一见,马上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马玉珍拿出一张纸条,递给路承周,笑吟吟地说:“上面有派人来了,让我们准备一个安全的地方。”
路承周一听,马上拿过纸条,蚂蚁情报小组一直通过死信箱与上级保持联络。
此次上级特别要求,这个地方就在兴二区,以安全和方便为主。
路承周看完后,缓缓地说:“这次来的,可能是李先生。”
如果只是临时接头,只要在情报里说明一下就行。
路承周是兴二区的警察局长,他在兴二区的权力,比区长只大不小。
毕竟,石田秋夫当了宪兵分队长,路承周对全区的治安管理,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再加上张广林负责特高课,王斯广负责保安大队,路承周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任何行动,都必须提前报告。
路承周猜得没错,这次来海沽的,还真是李向学。
作为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的主要负责人,李向学原本是不应该来海沽的。
然而,随着抗战形势好转,中央分局决定,派他来海沽,与各个系统的地下工作人员见个面,将所有力量统筹兼顾,形成最大的合力。
而且,来兴二区,李向学的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路承周目前是兴二区最大的特务头子,在他的保护下,谁敢动李向学一根毫毛?
李向学到海沽后,每一个见的,正是路承周与马玉珍。
路承周与马玉珍在外面吃过晚饭后,趁着灯火管制之前,去了二十四号路18号,也就是路承周住处的对面。
这个地方,刚开始是路承周给李向学准备的接头处。
李向学离开后,给了路承周的交通员姜致远。
姜致远牺牲后,路承周之后还安排温佩石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
此次上级派人来,路承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里。
二十四号路是路承周的住处,也是曾经情报一室苦心经营的地方。
无论是警察局还是宪兵分队,都不会轻易来这里办事。
李向学和路承周都化了装,但他们一见面后,马上认出了对方。
路承周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激动过了,看到李向学,他就想起了十二年前,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一转眼,路承周已经有十二年党龄了。
路承周紧紧握着李向学的手,激动地说:“李先生,好久不见了。”
李向学感慨地说:“是啊,好几年没见了。你现在可是跺跺脚,海沽都要摇一摇的人物了。”
路承周一脸羞愧地说:“李先生说话了,这是我的内人,也是蚂蚁情报小组的成员马玉珍。”
李向学连忙伸出手,与马玉珍握了握,微笑着说:“马玉珍同志,你好啊。”
马玉珍有些紧张地说:“李部长好。”
李向学笑了笑,说:“在这里没有李部长,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海沽的最新情况,并且向你们传达中央和北方局的最新指示和精神。”
马玉珍很快平静下来,微笑着说:“我们时刻准备着,配合大部队反攻,迎接最后的胜利。”
李向学缓缓地说:“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来看,日军失败的日期已经很近了。”
李向学来海沽,第一批见的是路承周和马玉珍。
但随后一段时间,二十四号路18号,经常有人来往。
没过多久,中共冀热边特委决定,再次组织香河武清宝坻武装工作团,向平海唐三角地带进军,恢复和开辟香武宝地区。
隔月,冀热边特委五地委决定,成立中共香武宝工作委员会,以宝坻东北部为依托,逐步向得香河、武清扩展。
献县县委城工部,在河东建立地下党支部。
这个地下党支部,联系的进步群众多是木匠、瓦匠、铁匠、鞋匠等手工业者,他们的秘密活动点,主要在河东沈庄子学堂大街鸭子房9号一带。
这个地方,也是路承周向上级建议,再由上级转给河东党支部的。
为了配合河东党支部,路承周还给他们提供了几支短枪,让他们具有武装斗争的能力。
李向学回去之后不久,路承周接到了上级转来的,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城市工作指示》。
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充分认识占领大城市的重要性,并要求把占领大中小城市,及交通要道的工作,提到重要地位上。
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也要求蚂蚁情报小组,配合各个党委派出的干部潜入海沽。
此后,海沽周围的中共渤海区委、中共冀东区委、中共冀中区委,中央北方局城委,均陆续派遣党员干部潜入海沽,发展党员,隐蔽积蓄力量。
如果从地图上看,可以看到,海沽已经处于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包围之中。
而日伪当局,也经常遭到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的袭击,整日惶恐不安。
整个春季,路承周与马玉珍都很忙。
特别是马玉珍,有些时候,必须化装与潜入海沽的同志见面,安排他们的住处,提供证件,甚至有些还会给予经费和武器支持。
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又有组织人员进入海沽的消息,路承周与马玉珍都很兴奋。
海沽的同志和党支部越来越多,党在海沽的力量也就越大。
党在海沽的活动越多,暴露的几率自然也就越大。
路承周接到消息,从新港码头转到大红桥码头的赵汉杰,竟然想去日本当华工!
路承周听说之后,特意去了趟大红桥码头,当面劝说赵汉杰。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