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新的计划
作者:可大可小|发布时间:2024-06-28 23:31:04|字数:22789
形势确实是越来越残酷,日军扫荡之后,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很长时间都变成了游击区。
而到六月底,华北治安强化运动总部在北平成立,海沽建了常设支部,推选剿共政策。
而到七月初,所谓的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青年团和童子军,要从青年和儿童中,建立反共意识,全面推行反共政策。
几天后,伪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普遍成立青年团和童子军组织,海沽的中小学校普遍建起。
为了应对日军的这一政策,中共冀中区八地委,决定在海沽的一家私立中学,成立直接受八地委领导的党的外围组织:海沽青年抗日救国会。
青救会成立后,在海沽的中小学校中,宣传党的抗日政策,警醒普通群众,揭露日军的阴谋。
而到八月,日本海沽陆军特务机关通令,对华北占领区的粮食、食油、煤炭等生活用品实行配给。
而此时的路承周,已经很久没有接到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工部的指令了。
而八月底的一天,他终于接到了上级的命令。
然而,上面只有八个字:“长期埋伏、独立作战”。
上级虽然没说,但情报中透露的意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上级可能都不会与他联络了。
而从九月八日开始,日军为了进一步巩固治安区,决定用两个月的时间,开展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
宣传大东亚圣战,反共剿共,实行市民粮食配给制。
为了解决粮食不足问题,以杂合面代替大米和面粉,强掠民食以充军用。
最令人可笑的是,市公署的温佩石,为了讨好日军,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扩大回收废品运动周,突击强收废品。
由此可见,日军之物资,贫乏到了何种地步。
十月底,日本侵略军集中了七个联队,伪满军四个团,伪治安军十九个团,共四万六千人,扫荡冀东抗日根据地。
挖封锁沟、修筑碉堡,实施“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
致命冀东基本区,大部分被分割、蚕食,人民子弟兵,被迫外线作战,就连宝坻县地区,也沦为了敌占区。
路承周晚上回到家后,马玉珍交给他两张传单,一张是《给伪军组织同胞的一封信》和《胜利在望,同胞们团结向前》
路承周仔细看着,虽然上面的文字有些激进,但却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马玉珍已经很久没看到路承周露出这样的神情了,自从日军开始扫荡,海沽的地下党,都遵循组织指示,隐蔽待机,长期埋伏,等待时机。
马玉珍给路承周倒了一杯茶,送到他手中后,笑吟吟说:“你觉得,我们距离胜利还有多远?”
路承周放下传单,拿起桌上的火柴,将传单烧掉后,才缓缓地说:“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必胜的信心。”
马玉珍点了点头,沉吟着说:“我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路承周轻声说:“我们每一次小的胜利,最后都会汇成大的胜利,最终成为击垮日本侵略者的力量之一。”
马玉珍沉默一会后,突然说:“二步山发来电报,粮食告急,他们想进城买点粮食。”
自从日本开始四处挖封锁沟,修筑碉堡后,二步山再次陷入困境。
原来二步山下的封锁沟,又被挖通了,被攻陷的碉堡,再次派驻了日军。
如果海沽抗日大队想进城,必须绕开正面的碉堡,至少要多走五十里。
一个人走五十里都很累,如果带着粮食,不但会更辛苦,而且会很危险。
从六月开始,海沽也极度缺粮,普通老百姓吃的杂合面,里面不但掺杂着大量的树叶,甚至还有不少泥沙。
至于有限的一点粮食,也都是发霉变质的。
可就算是这样,杂合面也无法足量供应。
当然,海沽也不是没有粮食,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的。
所以,真正受苦的,还是处于下层的老百姓。
路承周沉吟着说:“买粮得有钱吧?傅祺虽然还囤了些粮食,但如果提供给了海沽抗日大队,他那边的生意还怎么做?你今晚就向重庆发报,要求他们提供更多的经费。”
从今年开始,路承周明显感觉到,联银券不断贬值。
去年一百元能买到的东西,今年可能要两百,甚至三百元了。
至于粮食,就涨得更多,如果去年囤一万元的粮食,今年至少可以卖到五万元以上。
傅祺当初将所有的经费,全部用来囤粮食,实在是很好的投资。
马玉珍马上说:“可以,只是重庆的钱,一时之间,恐怕不会到。”
路承周摆了摆手,说:“暂时不到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当然,如果山上的兄弟,因为吃不饱肚子,而影响到抗战,那就不能怪我了。”
马玉珍微微颌首,她现在非常支持路承周向重庆伸手要钱。
当初不知道路承周的身份时,总以为路承周贪得无厌。
现在她才知道,路承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组织筹集经费。
向重庆申报的经费越多,党的组织受的益处就越大。
马玉珍又说道:“还有件事,奚建中提出,海沽抗日大队的兄弟们,斗志昂扬,想下山活动活动。”
路承周说:“山上的兄弟,有这样的想法当然是好事。正好,也让日本人知道知道,军统的兄弟还在。”
从五月中旬,他参加冀中的大扫荡开始,路承周心里就一直在考虑,要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给日本人以坚决打击。
然而,回到海沽后,日军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再加上党组织的指令,让路承周觉得,这个时候行动,只会给组织造成巨大的损失。
马玉珍看到路承周一脸的自信,知道他可能有了计划。
马玉珍最希望看到的,也是路承周的这份自信。
自从结婚后,她发现,路承周身上最吸引她的,也是露出这种信心满满的时候。
马玉珍甚至觉得,路承周已经有了计划,她特别问:“你是不是有了新的计划?”
第九百零一章 袭击
路承周听到马玉珍的话,微笑着摇了摇头。
他确实有一个计划,但这个计划能不能执行,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也就是说,这个计划能执行到什么程度,要看各方的进度。
路承周最大的优势,能知道日伪方面的情报,他会针对日伪的行动,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
路承周问马玉珍:“我们是不是与1820部队在河东的军用仓库保持着联系?”
河东的这个军用仓库,是日军1820部队的大型军用仓库。
当初在修建时,路承周就留了意,让军统的人有计划的与守备人员接触。
二步山的武器需要更换,以后的弹药需要补充,这些都需要购买的。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会相信,日军之中的贪污腐败,已经很常见。
他们为了一己利益,可以与抗日部队暗中交易。
比如说,海沽抗日大队。
毕竟,海沽抗日大队不可能像八路军那样,后勤全靠缴获敌人的装备。
海沽抗日大队的后勤保证,更多的是靠与日军之暗中交易。
当然,河东的这个大型军用仓库,也一直是他的心病。
一方面,海沽抗日大队可以通过河东的军用仓库,购买到武器弹药。
另一方面,这个仓库,为日本侵略军,源源不断提供物资和装备。
如果能毁掉这个仓库,等于拖住了整个日军的脚步。
马玉珍马上说:“你的目标在这个仓库?”
路承周点了点头:“如果能炸掉这个仓库,自然是极好的。可是,这个仓库在建造之初,就特别注意到了防火、防爆。”
他也很想用几枚定时炸弹,就将这个仓库炸平。
可是,日本人也不是傻子。
之所以这个仓库会放到河东的东站附近,靠近海河,不仅是为了让仓库的物资,能通过水陆和铁路迅速运出去,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防火防爆。
马玉珍又问:“所以呢?”
路承周沉吟着说:“先吸引日本人的注意吧,如果能成功吸引过去,再对仓库动手也不迟。”
马玉珍又问:“怎么吸引?”
路承周淡淡地说:“从寺田清藏开始。”
路承周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中的冷漠,却连马玉珍都感觉到了。
马玉珍很惊讶,问:“寺田清藏?你要除掉他?”
路承周点了点,缓缓地说:“如果有机会,我自然不会放过他。”
自从寺田清藏安排在二步山的山鹰暴露后,他就接管了徐铁这条线。
五月中旬日军针对冀中平原的大扫荡,寺田清藏也参加了。
作为曾经日租界的刑警,寺田清藏在此次的大扫荡中大显身手。
在根据地,他亲手杀害的抗日军民,足足有二十六人之多。
枪杀、刀砍,甚至还有用石头砸死的。
他的兽性,完全被激发出来了。
回到海沽后,寺田清藏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更加冷酷无情。
宪兵队每个月都要抓捕上千人,分到宪兵分队手里,也有数百人。
寺田清藏最大的爱好,就是折磨这些有着所谓有抗日嫌疑的群众。
但是,寺田清藏一直对海沽抗日大队的存在耿耿于怀。
海沽抗日大队是他知道的,最近的一支抗日武装,还是军统领导的,装备精良,作战能力较高,曾经还打下过日军的碉堡。
如果能消灭海沽抗日大队,寺田清藏觉得,才算对得起他这个特高班班长的位子。
在他眼里,海沽抗日大队隶属军统,也算军统组织。
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寺田清藏整整一个月在外面,徐铁无法与他联系,只能把情报埋在原来接头的树下。
这种方式,很快被寺田清藏接受了。
他与徐铁之间,就用那棵树作死信箱,每次他给徐铁带来的吃的,都放在那里,给他的钱,则存到正金银行。
徐铁在二步山,就算给他金条,也是花不掉的。
每次给他带点吃的,比什么都强。
目前海沽的大米和面粉,严重供应不足,实行粮食统制后,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粮食了。
就算能买到,价格也非常惊人。
特别是进入十月底,十一月初后,日伪当局宣布,举办“代用食粮提倡周”,强制市民食用花生渣、豆饼、杂合面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寺田清藏接到徐铁的情报,二步山将下山搜集粮食,甚至会进城购买粮食,觉得理所当然。
在拿到徐铁的情报后,寺田清藏趁着天刚亮,兴冲冲的准备回城,向川崎弘汇报这个消息。
然而,就在他骑着自行车,奋力往海沽赶时,突然从路边冲出一人,手里拿着一棒子,朝他脑袋就是一下。
寺田清藏听到风声,身子下意识地低了下来,但是,棒子还是击中了他的后背,他连人带车倒在了地上。
对方得理不饶人,挥着棒子一顿猛敲,寺田清藏被自行车压着,完全无还手之力。
“路承周!”
寺田清藏突然惊恐地叫道,因为他从身形和动作,以及对方的眼神,突然发现,袭击自己的,正是特别行政区的警察局长路承周!
“嘿嘿。”
路承周没想到,寺田清藏竟然认出了自己。
幸好他选择的地方,周围荒无人烟,要不然就是这一嗓子,他就得完蛋。
路承周可不想跟寺田清藏废话,趁着寺田清藏愣神之际,一棒子砸在他脸上。
寺田清藏的脸,顿时陷了进去,而他的眼珠子,却被震得跳了出来。
刚才还能说话的寺田清藏,立刻变得奄奄一息。
路承周冲上去,朝着他的太阳穴,再次挥动了木棒。
路承周这次用尽了全力,又准确地击中了要害。
寺田清藏的脑袋,就像个熟透了的西瓜似的,嘣地一声,顿时脑浆四溅。
路承周搜着寺田清藏身上的物品,除了钱之外,其他东西都没要。
而寺田清藏骑的那辆自行车,自然也被他骑走了。
至于用于击毙寺田清藏的木棒,也被路承周带走了。
快进城的时候,路承周将自行车藏了起来,木棒则找了个隐蔽处埋了起来。
整理好自己的装扮后,路承周正常进了城。
第九百零二章 转换
直到上午十点多,路承周才接到这个“震惊”的消息,寺田清藏竟然被害了。
路承周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事发地点。
寺田清藏被害的地方,正是进城的必经之路。
路承周抵达的时候,川崎弘已经提前到了现场。
寺田清藏的尸首,依然保持着死亡时的状态,他的脑袋陷进去一大块,周围都是又白又红的脑浆,可见当时袭击者的力量很大。
路承周看到川崎弘一脸严肃的站在寺田清藏身边,观察着寺田清藏的尸体,他在旁边仔细看着。
虽然路承周很清楚寺田清藏整个被害过程,但此时他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尽量分析当时的情况。
川崎弘也看到了路承周,等路承周靠近后,问:“你觉得是谁干的?”
路承周在周围看了看,又靠近寺田清藏的脑袋,仔细看着伤口。
路承周当时很快就离开了,寺田清藏的死状,虽然很恐怖,但此时落在路承周眼中,却有种特别痛快的感觉。
路承周沉吟一会,才缓缓地说:“从作案手法上看,此人不像抗日者,更像专门拦路打劫者。”
路承周之所以没有用刀,也没有用枪,就是不想让日本人,将此事与抗日组织联系起来。
川崎弘微微颌首,他也觉得这个凶手只为劫财,并非抗日者。
刚才他搜了寺田清藏的身,从二步山带回的情报还在,但身上的钱却不见了。
而且,寺田清藏是骑着自行车去的二步山,现在自行车也不见了。
川崎弘由此分析,寺田清藏之所以被害,一定是因为钱财。
这让路承周突然好受多了,如果寺田清藏死于抗日者,他会非常愤怒。
但如果是被人打劫,他就不会这么偏激。
川崎弘背着手,回头看了寺田清藏的尸体一眼,转而走到了汽车旁边,对跟上来的路承周说:“先回去吧,寺田清藏从二步山带回了重要情报。”
路承周马上跟着川崎弘钻进了汽车,绕了这么大一圈,不就是为了这件事么?
上车后,川崎弘递给路承周一张纸条,这是徐铁传过来的情报,海沽抗日大队将于近期下山,再次袭击碉堡。
同时,海沽抗日大队已经派人潜入海沽,准备运送一批粮食上山。
路承周仔细看着纸条上的字,笃定地说:“老师,这是徐铁的字迹。”
川崎弘之所以让他提起此事,除了因为徐铁是他原来的手下外,不也是因为寺田清藏突然死了么?
徐铁原本是路承周安排打入二步山的,寺田清藏立功心切,才从路承周手里抢过了这条线。
川崎弘接过路承周递来的纸条,微闭着眼睛,靠在沙发上,突然问:“寺田清藏之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路承周微微一诧,他一直等着川崎弘问起情报的事呢,没想到对方却问起了寺田清藏的事情。
路承周想了一会,才沉吟着说:“寺田清藏如果不是死于抗日分子之手,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川崎弘缓缓地说:“怎么个简单法?”
路承周马上说:“交给地方警察局就可以了,但是,破案的可能性不高。如果是流窜作案,基本上破案的几率不大。”
川崎弘又说道:“你对海沽抗日大队的行动,有什么看法?”
路承周一愣,原本他准备了好几套应对方案,但此时不能马上说出来。
路承周转过头,望着窗外,想了很久后,才缓慢地说:“集全体之力,干净彻底的消灭二步山上的这支军统武装。”
川崎弘摇了摇头,路承周的说法太过空泛,看似言之凿凿,其实什么都没说。
川崎弘问:“有具体计划吗?”
路承周马上说:“老师,我想将宪兵队所有能调动的人,全部调往城东,对二步山周围进行侦察。我们没有准确日期,只能广撒网。”
路承周倒没想过,要调动所有的人马,他只需要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二步山就行。
川崎弘觉得,路承周的建议虽好,但要做到,基本上不可能。
“你想过没有?我们人手有限,如果全部调出去,一旦他们进了城怎么办?”川崎弘有些担忧地说。
路承周马上说:“老师担忧得是,他们不是要进城采购粮食么?盯着所有的粮商,特别是中国的粮商就可以了。”
从本月开始,由中日粮商八十八家,组成的海沽市食粮配给统制事务所,全面管理本市食粮之支配。
也就是说,以后海沽的粮食,只能由这八十八家粮商提供,他们成了专卖。
任何东西,只要专卖,马上就会变成暴利。
川崎弘一听,马上摇了摇头,说:“不仅要盯中国的粮商,更要盯日本的粮商。商人逐利,他们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如果是以往,川崎弘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此次关系到海沽抗日大队,不容再有闪失。
八十八家粮商,就算每人盯一家,也得八十八个人。
而且,宪兵队的目光,全部被吸引到了粮商身上,像川崎弘、井尾这样的人,更是亲自坐阵一些有嫌疑的粮商家中。
然而,正当宪兵队准备,将海沽抗日大队一网打尽时,海沽河东1820部队的大型军用仓库,突然起火。
这座军用仓库,虽然就在河边,但火势蔓延得很快,日军集中大量人力,也用了一天一夜,才把火势熄灭。
这一天一夜,烧掉了日军数万套军服和几千箱鞋子,还有几十万发子弹。
至于其他损失的枪支和弹药,就更加不好统计。
原本要到十二月才结束的冀东扫荡,因为此事,不得不提前结束。
路承周虽然身处后方,但他觉得,但这次的行动,却极大的配合了正面战场。
哪怕让日军的扫荡,提前一天结束,也不知道要救下多少抗日军民。
到年底,中共中央发出,注意加强沦陷区工作的决定。
看到这个情报,路承周非常兴奋,这说明,组织上会加强海沽的工作。
第九百零三章 熟悉得很
河东1820日军大型仓库失火后,川崎弘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
像这样的行动,正是军统的拿手好戏,海沽抗日大队一边说要下山攻打碉堡,而海沽的军统行动人员,则突然对军用仓库发动攻击,实在是太过诡异了。
如果海沽抗日大队真的攻打了日军碉堡,落进日军之陷阱,川崎弘还能想得通。
但军用仓库失火,海沽抗日大队又没动静,他自然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火焰的恶当?
川崎弘绝对不相信,1820部队的大型军用仓库会失火。
海沽所有的军用仓库,大部分都是军统所为。
路承周接到川崎弘的通知后,特意去了趟文齐道57号,他佯装不解的说:“老师,这是不是太神奇了,火焰怎么会算得这么准呢?”
川崎弘摇了摇头,路承周的想法还是太幼稚了。
火焰在海沽有多长时间了?军统海沽站之所以每次都能全身而退,与火焰有很大的关系。
川崎弘摇了摇头,正色地说:“你对火焰,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难道你不觉得,这个火焰,对我们很了解吗?甚至,我高度怀疑,他就在我们身边!”
路承周听到川崎弘的话,眼中露出不敢置信的神情。
川崎弘或许只是无心之言,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往这方面深想呢?
路承周马上郑重其事地说:“老师教导得是,我们确实应该引起警惕。”
川崎弘的脑海中,确实一下子闪过很多念头。
火焰的计划,每一次都精准到了极致,好像宪兵分队不是为了破获军统组织,而是为了配合他们的行动似的。
需要宪兵分队行动时,军统就退缩了。
而军统行动时,要么宪兵分队没有察觉,要么军统会集中优势兵力,打宪兵分队一个措手不及。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很多次。
川崎弘冷冷地说:“回去后,你给我列一份嫌疑名单,每一个人都要暗中调查。另外,你亲自去趟二步山,跟徐铁联络,问他海沽抗日大队为何还没行动?”
路承周应道:“嗨!”
路承周第二天,带了点酒菜就去了二步山的后山。
快十点半时,徐铁准备到了后山。
二步山的奚建中,已经接到了马玉珍的命令,寺田清藏已经被铲除,日本人派路承周与徐铁接头,让他做好徐铁的思想工作,继续稳住路承周,在合适的时候,由海沽站除掉路承周。
奚建中向海沽站请示,除掉路承周的任务,海沽抗日大队可轻易完成。
然而,火焰却严厉制止了奚建中的想法。
火焰提醒奚建中,如果日本人知道,路承周死在海沽抗日大队,一定会对二步山进行报复性进攻。
到时,他们不但得马上转移,而且有可能被彻底消灭。
如果海沽抗日大队没有二步山这个根据地,他们还能在敌后坚持下去吗?
奚建中身为海沽抗日大队的大队长,多次受到海沽站和重庆的嘉奖。
奚建中也知道,二步山是他的基石,如果没有了二步山作为根据地,他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都不用日军扫荡,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寺田清藏之死,奚建中原本以为,真是被人打劫。
然而,接到火焰的命令后,他才知道,寺田清藏其实是死于军统之手。
奚建中将除掉路承周的想法压下去后,才把徐铁叫来,告诉他晚上路承周要来接头的消息。
听到路承周要来,徐铁脸色都白了。
除了因为他曾经是路承周的手下,他潜入海沽抗日大队,还是路承周安排的之外,更是因为,奚建中竟然能提前知道这个消息。
宪兵分队在海沽,而奚建中在二步山,两者相距数十里之遥,奚建中竟然能提前知道路承周要来与自己接头,这是什么概念?
只要奚建中一个命令,路承周这个老牌特务,将命丧二步山。
然而,奚建中却没打算要路承周的命,他只想通过路承周,继续迷惑日本特务机关。
这让徐铁更加钦佩,军统的火焰,能有这样的胆识和智慧,怎么可能失败呢?军统的每次行动,想不成功都难。
徐铁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面对路承周时,还是有些紧张。
幸好,他十点半才与路承周见面,还是在二步山的后山。
此时的二步山,晚上已经很冷,他得将头和脸都围起来,哪怕脸色有异常,估计路承周也看不出来。
看到路承周带来的酒和菜,徐铁顾不上矜持,抓起一只鸡腿,毫无顾忌的大啃起来。
每次只有接头时,徐铁才能吃点好的,如果带回去,又得孝敬奚建中了。
只有在这里吃掉,任何人都不能说什么。
路承周突然划燃根火柴,点了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后,问徐铁:“二步山怎么还没行动?”
徐铁马上将嘴里的鸡肉,两口就咽下去,吞了吞口水后,他才说道:“主任,奚建中不行动,我也没办法啊。听说,他们已经潜入海沽了。”
路承周正色地说:“河东的军用仓库,是不是海沽抗日大队干的?”
徐铁犹豫着说:“此事我没听说,昨天早上,海沽抗日大队原本要下山行动,可行动前,突然接到了电报,奚建中看了电报后,马上停止了派人下山。主任,我们是不是在碉堡里设了埋伏?”
路承周摆了摆手,说:“此事你无需知道,只要告诉我,二步山的人,什么时候会下山就行了。”
徐铁苦笑着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路承周打开手电筒,照着徐铁的脸,问:“关于寺田清藏,你听说过什么吗?”
徐铁惊讶地说,“我真不知道啊,主任,寺田清藏出什么事了吗?”
此事他也问过奚建中,但奚建中让他到时候问路承周。
毕竟,从路承周嘴里听到时,徐铁的表情才是最真实的。
徐铁在这方面,没有特别的能力,如果他被路承周发现,早就知道了寺田清藏的死讯,恐怕徐铁会再次叛变。
这一点,奚建中和路承周,都没信心。
第九百零四章 新情报
路承周在海沽站的真正身份,只有马玉珍一个人知道。
奚建中并不知道路承周的身份,徐铁自然更加不能知道。
当徐铁与路承周在后山接头时,山上的奚建中与刘建伟,也在一起商量着。
按照火焰发来的命令,徐铁与路承周,在晚上十点半左右,会接上头。
“刘教官,你觉得,如果我们派人去后山,能不能抓到路承周?”奚建中递给刘建伟一根烟,沉吟着问。
对枯守在二步山的海沽抗日大队来说,有的时候,香烟比粮食更重要。
香烟和酒,都能消除寂寞,而粮食只能解决饥饿。
刘建伟接过烟,点上后,缓缓地说:“站长不是有过交待过,我们不能行动,徐铁将假情报通过路承周,传给日本人后,比杀掉一个路承周要有用得多。”
刚开始,刘建伟也想不通,路承周在海沽,也称得上有数的汉奸,如果除掉他,也算大功一件。
然而,火焰在电报中,特别叮嘱,海沽抗日大队不能动任何与徐铁接头之人。
徐铁已经愿意与军统合作,通过他,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日本特务机关传递假情报。
海沽抗日大队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平安度过近几次日军扫荡的危机,正是因为日本人觉得,海沽抗日大队是可控的。
如果路承周死在二步山,川崎弘肯定会知道,徐铁已经暴露,到时候,海沽抗日大队马上会成为扫荡的目标。
奚建中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是啊,眼睁睁看着路承周到了二步山,却什么都不能做,实在太可惜了。”
刘建伟笑了笑,说:“路承周现在是我们的情报员,留着他,只是给我们传递情报罢了。”
奚建中掏出怀表看了看,嘴里嘟囔着说:“徐铁这小子怎么还不回来?”
与路承周接触的时间越长,徐铁就越有可能暴露。
最重要的是,路承周一定会给徐铁带点酒和菜,他在山上也馋着呢。
刘建伟刚要说话,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人还在外面,嘴里说在说话了:“大队长,休息了吗?”
奚建中一听,正是徐铁的声音,马上说道:“正等着你小子呢,赶紧进来。”
刘建伟看到徐铁进来后,问:“一切都顺利吧?”
徐铁将手里的猪头肉、花生米、卤牛肉和一只烧鸡往桌上摆着,又从怀里掏出两杯烧酒,笑吟吟地说:“一切顺利,路承周已经回去了。”
奚建中抓起一块肥大的猪头肉,一口塞进嘴里,大口的嚼着,这种满嘴是油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听到徐铁说一切顺利,奚建中又打开酒瓶,也没找碗,直接灌了一口。
徐铁此次提供了两个情报,其一便是,海沽抗日大队有取消攻打碉堡的打算,寺田清藏的死,山上已经知道消息了,奚建中也担心,可能会影响到海沽抗日大队的行动。
第二个消息,徐铁提供了一个名字,一个海沽粮商的名字:尉迟迈伦。
此人正是中日88家粮商之一,因为参与了控制海沽之粮食统制,可以说每天日进斗金。
川崎弘听着路承周的汇报,一直沉吟不语,海沽抗日大队不敢下山,他是能理解的。
毕竟,皇军暗中加强了二步山脚下所有碉堡的力量,而且好几十人,在监视着海沽抗日大队的动静。
奚建中如果是鲁莽之人,海沽抗日大队早就被消灭了。
至于尉迟迈伦,是路承周特意待定的目标。
此人是海沽近几年突然冒出来的粮商,一直与日本人关系很好,同时,心黑胆大,粮食统制后,他参与了杂合面的事情。
海沽发生粮荒时,尉迟迈伦游说日本人和温佩石,让他们把各军仓库,平衡仓库,小麦协会,多年积存霉拦朽腐的小麦和杂粮,以及不堪供军马食用的饲料,大约数万吨,售与采运社,磨成混合面,配售与市民食用。
这种混合面大约有五十三四种杂粮,其中含有10%的沙土。以海沽市人口号称200万,实约170万,每人配给30斤,计5000多万斤,约合2万多吨,配给的小量面粉,是高价,不够吃时,就必须购混合面。
由于这种混合面已经完全没有营养成分,其味酸辣,难以下咽,强食后大便困难。
实际上吃用这种混合面的,都是没有购买力的劳动贫苦人民,那些有钱人,虽在严密统制中,还是能从日本人那里搞到大米白面。
但尉迟迈伦却因为此事,发了大财,也缺了大德。
而尉迟迈伦为了支持温佩石提出来的献金等运动,把自家的铁栅栏也献了出来,一时很得日本人的欢喜。
川崎弘在听到尉迟迈伦的名字后,也就没有马上决定要抓捕。
如果换成别人的话,他早就把人抓回宪兵分队了。
自从极部队占领租界后,川崎弘的权力,迅速扩充到了全市。
整个海沽,没有什么人是他不能抓的。
路承周汇报完后,见川崎弘不说话,突然叹了口气:“军统真的很聪明,竟然选择与尉迟迈伦合作。”
川崎弘一听,顿时一惊,是啊,不管尉迟迈伦对日本人如何,他如果真与军统合作,就不再是大日本帝国的朋友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尉迟迈伦并不知情。
如果是后者的话,倒是可以让尉迟迈伦配合,将军统来个一锅端。
川崎弘决定,先去见尉迟迈伦一面。
路承周则提醒着说:“老师,此事是不是交给华北工作团?”
川崎弘摇了摇头,“这是我们获得的情报,当然要由我们来负责。”
不要说这个情报是徐铁获得的,哪怕就是他知道了此事,也会亲自去查的,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路承周张了张嘴,他知道川崎弘的性格,没有再多说。
川崎弘走的时候突然说,“你跟我一起去见一下这个尉迟迈伦。”
路承周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川崎弘要亲自去见尉迟迈伦,他觉得,自己的计划,可能又得修改才行了。
第九百零五章 痛恨
尉迟迈伦四十多岁,五十不到,穿着西装,里面是花领衬衣,脚下着大头皮鞋,一副绅士的样子。
令路承周奇怪的是,没读什么收的尉迟迈伦,竟然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不管什么样的人,想成功没那么容易。
尉迟迈伦为了拉拢日本人,必须能与他们直接交流。
只是,今天上门的川崎弘和路承周,并没给他好脸色。
川崎弘对徐铁的情报,还是很信任的,尉迟迈伦竟然将粮食卖给海沽抗日大队,已经违反了日本海沽陆军特务机关颁布的命令。
尉迟迈伦将路承周拉到一旁,轻声问:“路局长,川崎队长今天是怎么了?”
尉迟迈伦虽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但川崎弘也能说流利的汉语。
尉迟迈伦这几年的财富,聚集得非常惊人,但他赚的钱再多,在川崎弘面前,依然像只蚂蚁似的。
川崎弘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将尉迟迈伦拿下。
路承周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怎么了?尉迟先生可不要装糊涂。”
尉迟迈伦听到路承周的话,很多焦急,他之所以能成为全市88家粮商之一,正是因为他与日本人关系都搞得好。
不管日本海沽陆军特务机关,还是日本防卫军司令部,只要是日本人,他就当成亲爹对待。
日本人刚来海沽时,确实不太好打交道,可这些人,他们越来越“人性化”。
日本人来海沽,可不是为了什么大东亚共荣,更不会是为了圣战,他们是为了侵略和掠夺。
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从个人层面来说,他们也是贪婪的。
只要送钱送物,没什么事情不好说的。
尉迟迈伦苦着脸,叹了口气,拉着路承周手时,手心递过来一圈钞票。
尉迟迈伦拍了后路承周的手,悄声问:“还请路局长明言。”
路承周看了一眼手中的钞票,虽然是联银券,但全是百元大钞。
这个尉迟迈伦,果然出手不凡。
路承周手腕一转,将钱装进了口袋,在尉迟迈伦耳边轻声说:“你最近,是不是卖给外地人粮食了?”
市公署早有禁令,海沽的粮食只准进不准出。
尉迟迈伦不仅将粮食卖到了外地,还卖给了抗日分子。
如果证实此事,哪怕将尉迟迈伦杀头,也是可以的。
尉迟迈伦一愣,眼中闪过一阵慌乱,但随后又迅速冷静下来了。
不管什么样的生意,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高。
市公署越是禁止粮食运出,外面的粮食价格也就越贵。
尉迟迈伦甚至都能想象,买这些粮食会是什么样的人。
但对他来说,只要对方付钱干脆就行。
毕竟,这种事情,又不是他一个人在做,甚至已经成了整个行业公开的秘密。
然而,宪兵队如果找上门,事情就比较严重了。
尉迟迈伦手一翻,掌心再次出现一卷钱,这次直接塞到了路承周口袋里。
尉迟迈伦连连拱手,诚恳地说:“万望路局长高抬贵手,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你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路承周叹了口气,说:“我倒是不想给尉迟先生增加麻烦,可你把粮食卖给抗日分子,如果不查处,上面就要怪罪了。”
尉迟迈伦吓了一步,他知道宪兵队找上门,肯定没好事。
路承周提及粮食交易,他还觉得没什么。
但如果此事与抗日有关系,确实就很麻烦。
路承周笑了笑,说:“只要尉迟先生与我们合作,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想,尉迟先生,不会拒绝吧?”
尉迟迈伦忙不迭地说:“不会不会,我一定积极配合宪兵队的工作,抓到抗日分子将功补过。”
得知尉迟迈伦愿意配合,川崎弘也没像刚才那样冷淡了。
尉迟迈伦不敢怠慢,把账房叫来,让路承周和川崎弘直接看他的账本。
路承周只是翻了翻,发现上面每笔交易的金额大得吓得,看了尉迟迈伦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尉迟先生的生意,做得很大嘛。”
尉迟迈伦拿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上不断冒出的冷汗,手都有些发抖,辩解着说:“我这算什么大生意,没赚什么钱,没赚什么钱。”
川崎弘突然说:“尉迟先生放心,我们只是查抗日分子,如果能找到他们,自然跟你没关系。”
尉迟迈伦一听,感激万分地说:“多谢川崎队长。”
但川崎弘的潜台词,尉迟迈伦并没有听出来。
如果找到了抗日分子,自然跟尉迟迈伦没什么关系。
但如果没找到抗日分子呢?岂不是,就要着落在尉迟迈伦身上了?
川崎弘和路承周走后,尉迟迈伦马上给井尾打了个电话,他住在东马路附近,正是属井尾少佐管辖。
川崎弘和路承周原本在英租界,他们找上门,尉迟迈伦其实是不用理会的。
川崎弘是日本人,他不敢不配合,如果是路承周单独找上门,尉迟迈伦是不用假以颜色的。
川崎弘和路承周,才回到文齐道57号没多久,井尾少佐就前脚跟后脚赶了过来。
“川崎,你在我的辖区查案,怎么也不打个招呼呢?”井尾在川崎弘面前,可不用顾忌什么,他走到川崎弘面前,冷笑着说。
井尾是东马路宪兵分队的分队长,尉迟迈伦是他辖区的人。
川崎弘是原英租界,现在特别行政区的宪兵分队长,有什么资格来自己的辖区查人?
至少,要提前给自己打个招呼吧?
川崎弘一愣,自己去查中国人,而且还是有抗日嫌疑的,要跟井尾打什么招呼?
他突然明白了,井尾之所以找上门,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恐怕是受了尉迟迈伦的贿赂。
川崎弘对这种人最是深恶痛绝,堂堂大日本帝国的士兵,竟然要替中国人说话,实在是可耻、可悲!
“尉迟迈伦有抗日嫌疑,此事我会向菊池队长汇报的。”川崎弘拿出徐铁的情报,缓缓地说。
第九百零六章 不爽
如果井尾不来,川崎弘或许还不会把事情闹大。
毕竟,离开的时候,尉迟迈伦也给他准备了一份厚礼:两根金条,加一对南宋花瓶。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收了这么重的礼,川崎弘不应该再跟尉迟迈伦过不去才对。
然而,井尾的到来,让川崎弘很是不满。
尉迟迈伦本来就有抗日嫌疑,向菊池宽汇报,也是他的职责。
川崎弘原本以为,井尾听到自己的话,会很惊慌。
然而,井尾肥胖的脸上,却露出一个不以为然的笑容,他嘴里轻哼了一句:“菊池队长跟尉迟迈伦也是很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铁证,菊池君是不会相信的。”
井尾的话,让川崎弘反而心里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尉迟迈伦竟然跟菊池宽关系这么好。
也就是说,尉迟迈伦的行为,已经得到了菊池宽的默许。
只是,菊池宽知道尉迟迈伦的粮食,卖给了抗日分子吗?
还有,尉迟迈伦送给他的金条的古玩,这都是非常值钱的。
井尾来的时候,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走的时候,带着胜利者的微笑。
川崎弘站在二楼的窗户前,望着井尾走到汽车旁。
临上车时,井尾还回头朝他笑了笑。
川崎弘也摆了摆手,但心里却像吃了只苍蝇似的,特别的恶心。
路承周走到川崎弘的办公室,看到他还站在窗前,脸色铁青,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轻声说:“老师,现在怎么办?要放弃这次的调查吗?”
路承周是找准时机,特意在这个时候来请示的。
川崎弘原本心情就很糟糕,听到路承周的话后,胸中更是燃起一团熊熊怒火。
川崎弘阴着脸,望着窗外,头也不回地说:“你将我车内的东西,送还给尉迟迈伦。”
川崎弘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收尉迟迈伦的东西,坚决跟他对着干。
路承周应道:“老师没必要急着把东西退掉,这些是尉迟迈伦贿赂执法人员的证据,先保留存档。”
川崎弘沉吟半晌,才缓缓地说:“好吧。”
路承周好像想到什么似的,突然又说道:“老师,在尉迟迈伦提供的交易信息中,我发现了一名可疑人员。”
川崎弘一听,马上转过身后,问:“真的?”
尉迟迈伦对宪兵分队的调查,确实很配合。
连账本都给他们看了,还主动罗列了一些可能有问题的客户。
在尉迟迈伦家,路承周只是简单的看了看账本,回来后,才重点研究里面的人。
结果,还真被发现了两个可疑人员。
路承周拿出账本,给川崎弘看了看:“这个叫王前进的,非常可疑。他基本上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才购买一次粮食。而每次的粮食,正好够两百人吃几个月的。”
川崎弘接过账本,仔细翻看着“王前进”的交易记录,上次购买正好是三个月前。
如果王前进真是粮商,应该每个月都进货,甚至一个月进几次货才对。
由此可见,王前进确实有问题。
川崎弘翻了翻王前进近几次的交易,发现确实很可疑。
他心里盘算着,如果王前进是海沽抗日大队的粮食采购员,这批粮食,差不多已经吃完了。
川崎弘越看越觉得兴奋,不管井尾对他是什么态度,也不管菊池宽是不是受了尉迟迈伦的贿赂,只要能抓到抗日分子,他们都得支持自己。
川崎弘缓缓地说:“你再去趟尉迟迈伦家,要知道王前进的全部信息。”
路承周很快又去见了尉迟迈伦,得知路承周来了,尉迟迈伦亲自出来接待。
“路局长,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尉迟迈伦请路承周到书房落座后,诧异地问。
路承周坐下后,翘起二郎腿,从身上掏出烟,正要点火的时候,尉迟迈伦已经拿着煤油打火机,给路承周点上了。
路承周长长地吸了口烟后,才对尉迟迈伦说:“尉迟先生,你做事不厚道啊。”
尉迟迈伦刚把打火机收起,听到路承周的话,手一抖,打火机差点掉到地上。
尉迟迈伦能做到今天,除了心狠手辣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八面玲珑,特别是对日本人和权贵,更是从来不敢得罪。
路承周这句话,让他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尉迟迈伦朝路承周拱了拱手,说:“还望路局长不吝赐教。”
路承周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跟井尾少佐的关系不错,甚至跟菊池宽也能说上话。可是,你也不能拿他们来压川崎弘吧?”
尉迟迈伦手一抖,马上说:“路局长,我有几个胆子,敢做这种事呢?你们来过后,我确实跟井尾少佐说起,但是,并没有多说一句啊。”
路承周淡淡地说:“因为这件事,井尾少佐与川崎弘差点翻了脸,你自己看着办吧。”
尉迟迈伦马上站了起来,急得在书房来回踱着步,焦急地自语着说:“这可如何是好?”
路承周静静地看着尉迟迈伦,为了迎合日本人,他真是绞尽脑汁。
路承周突然问:“跟你买粮食的王前进,你跟他是什么关系?”
尉迟迈伦一听,脸上露出思索之情,回忆了一会后,他才喃喃地说:“王前进,没什么印象啊。”
尉迟迈伦似乎正在努力回忆,其实,他脑海里早就浮出出王前进的模样。
这个人是年初才跟他做生意的,每隔三个月左右才会买一次粮食。
尉迟迈伦只是个商人,只要有利可图,他才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呢。
毕竟,粮食是拿来吃的,又不是杀人的武器。
路承周一直注意着尉迟迈伦的神情,他是巡捕出身,察言观色最是拿手,他敢断定,尉迟迈伦一定知道王前进的情况。
再说了,就算尉迟迈伦不知道王前进的情况,路承周也会让他想起来,并且记忆深刻。
路承周淡淡地说:“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王前进很有可能是军统的人,他买的粮食,全部会送到二步山,作为海沽抗日大队的军粮。”
尉迟迈伦惊呼一声:“啊!”
第九百零七章 上门
路承周离开尉迟迈伦家时,已经是傍晚了。
尉迟迈伦虽然极力拘留,要设宴款待路承周,但被路承周拒绝了。
当然,走之前,尉迟迈伦也送了路承周一份重礼:两根金条。
尉迟迈伦站到路承周的车旁,给他拉开车门,恭敬地说:“此事就拜托路局长了。”
他相信,金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路承周收下了金条,就与他站在同一队了。
路承周钻进车子,将车窗摇了下来,说:“只要你没跟抗日分子是一伙的,一切都好说。”
路承周的潜台词也说得很明白,尉迟迈伦积极配合,让宪兵分队抓到王前进,自然就没问题了。
如果他暗地里,与抗日分子眉来眼去,甚至为抗日分子提供资金和粮食,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回到文齐道57号后,路承周向川崎弘说起了王前进的事情。
同时,尉迟迈伦给的两根金条,也放到了川崎弘身前。
川崎弘看了桌上的金条一眼,问:“你觉得,尉迟迈伦与军统有关系吗?”
路承周想了想,指着桌上的金条,笃定地说:“尉迟迈伦肯定与军统有关系,如果他是清白的,用得着花这么大的本钱么?”
其实,尉迟迈伦有没有与军统有关系,全在川崎弘的一念之间。
他如果想放尉迟迈伦一马,可以不再追究此事,毕竟尉迟迈伦与菊池宽和井尾的关系,都摆在那里。
但是,川崎弘如果对尉迟迈伦有想法,一定要将尉迟迈伦与抗日分子联系起来,也是可以做到的。
尉迟迈伦与王前进有过生意往来,完全可以当成海沽抗日大队的采购员对待。
从川崎弘的话语中,路承周觉得,他更倾向于让尉迟迈伦成为一名抗日分子。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井尾的上门质问,让川崎弘下定决心,除掉尉迟迈伦。
川崎弘沉吟着说:“要定尉迟迈伦的罪,可没那么容易,必须有铁一般的证据。”
就在川崎弘与路承周在讨论,尉迟迈伦会不会是抗日分子时,尉迟迈伦家里,悄然来了一位神秘男子。
他指明要见尉迟迈伦,见到人后,对方自报家门:“鄙人王前进。”
尉迟迈伦一听,当时就被吓了一跳。
今天要不是路承周提起,他都不知道有王前进这个人的存在。
像王前进这种买卖,平常都不用惊动尉迟迈伦的。
就算王前进从尉迟迈伦这里买过粮食,他也没见过尉迟迈伦。
王前进找上门,是想再次购买粮食,这次他的订单不少,足足四万斤粮食。
尉迟迈伦对这样的生意,自然一点兴趣也没有,但他知道,王前进可能是军统的人后,特意跟他说:“从现在开始,运出城的粮食交易,只能用大洋,当然,美元日元,或者金条也可以。”
王前进想了想,说:“我们可以用金条交易。”
尉迟迈伦笑了笑:“王先生爽快,现在的世道混乱,得先交钱才行。”
王前进马上说:“交钱可以,但交了钱,多久可以收到货呢?”
尉迟迈伦听到王前进上钩,马上说,“这得看你要在哪收货,城外五十里外,两天,最长不越过三天就能收到。”
王前进想了想,说:“行,我会把钱送来的,收到钱后,三天内要在城东拿到四万斤粮食。”
尉迟迈伦听到王前进还会来,马上笑着说:“一言为定。”
王前进一走,尉迟迈伦马上想给川崎弘打电话。
然而,刚拿起话筒,突然想起一件事,将电话拨给了东马路的井尾少佐。
既然是抓抗日分子,何不便宜了井尾呢?
川崎弘对尉迟迈伦没有好感,尉迟迈伦对川崎弘,何尝又看得上眼呢?
最终,尉迟迈伦将电话打给了井尾。
而且,他听从井尾的建议,此事没有通知川崎弘。
尉迟迈伦就住在东马路宪兵分队的辖区,他向井尾汇报,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只是,尉迟迈伦并没意识到,他的这个电话,有可能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路承周回到家后,马玉珍已经回来了,海沽抗日大队的购粮计划,正进行很顺利,他得与马玉珍经常沟通,随时更改这个计划。
马玉珍看到路承周回来后,一脸微笑着迎了上来,还给路承周换好了鞋子。
路承周笑了笑,问:“计划还没有完成,你就高兴上了?”
路承周让川崎弘把目光放到尉迟迈伦身上,也是为让海沽抗日大队更好的购进粮食。
事实上,海沽抗日大队的购粮计划,正在进行当中。
在黄文买和傅祺的配合下,他们采用分批少量购买的方式,已经凑足了四万斤粮食。
这批粮食,包括大米和面粉,足够二步山吃半年的。
马玉珍拿出一张纸条,笑吟吟地交到了路承周面前,说:“这是组织上刚刚传来的指示,上级准备派党员干部,进入海沽开辟党的工作。”
之前蚂蚁情报小组收到的指示,是“长期埋伏,独立作战”。
这说明组织上,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准备再次开辟海沽的城市工作。
路承周接过纸条,心情也突然变得愉悦起来。
冀东地委、冀东军分区党委决定:转移到外线的部队,和地方干部,要转移到基本区,配合坚持地区斗争的干部和群众,开展反蚕食斗争,恢复基本区。
同时,中共冀中区临时工作委员会,发出对冀中形势及任务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武装斗争的领导,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群众团体工作,敌伪军工作除奸工作。
密切结合两面政权的政策,坚持小块根据地的斗争。
路承周看完后,又仔细看了一遍,这张纸条不能存档,上面的内容,让路承周很激动。
他在看完之后,不管记忆力如何,先消灭隐患是最重要的。
路承周划开一根火柴,将纸条烧掉后,才叹息着说:“上级的决定,一定是正确的。可是,我们也不能光看到成绩,也要意识到,抗日是长期的,千万不能有轻敌思想。”
第九百零八章 应该是
马玉珍却很兴奋,她觉得,随着晋察冀中央分局派来的干部,到海沽开辟党的工作后,海沽的革命,又会走入一个新的高度。
路承周见马玉珍特别兴奋,突然想起一件事:“知道吗,盘山抗日根据地被摧毁了。”
第三集团军在十三团手下吃了大亏,加之包三木牺牲后,日军在蓟县西起盘山,东至孙各庄,北至长城外黄乜子、太平沟,南至看花楼,近200个村,650平方公里的地区,划成“无人区”。
所谓“无人区”,日军会不时扫荡,所有的人、畜,一旦发现,全部杀害。
一旦没有了人民群众这个基础,哪怕再厉害的军队,也会成为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没有了生存的空间,部队只能被迫转移。
马玉珍之前也听到过这方面的消息,但她一直觉得,盘山抗日根据地,只是一时受到日军的包围。
路承周看到马玉珍,情绪突然陷入低落,安慰着说:“革命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敌人一定会疯狂反扑,我们要做好流血的准备,更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马玉珍依偎着路承周身边,她比路承周要感性得多,一旦听到坏消息,情绪容易波动。
路承周突然问?“汪史前准备得怎么样了?”
汪史前是海沽站情报组之情报员,之前与加藤五郎联系的就是他。
此次汪史前化名王前进,以购粮为名义,引开宪兵分队的注意力。
如果川崎弘的注意力,全部在特别行政区的话,军统要分批购粮,未必会这么顺利。
马玉珍抬起头,擦了一下眼角流出的泪水,轻声说:“今天晚上,汪史前应该以王前进的名义,与尉迟迈伦见了面。”
路承周用拇指,轻轻擦了擦马玉珍眼角,挽着她走到了沙发旁,微笑着说:“尉迟迈伦可能想不到,王前进已经换人了。”
真正的王前进,以前确实与尉迟迈伦做过交易,但此人已经没有了下落,让汪史前冒名顶替,尉迟迈伦根本分辨不出来。
就算以后真正的王前进出现,军统已经把该做的都做完了。
如果真正的王前进够聪明的话,绝对不会再出现,甚至会改名换姓,永远不在海沽出现。
马玉珍坐下后,对路承周说:“川崎弘对尉迟迈伦是什么态度?”
路承周缓缓地说:“川崎弘态度鲜明,尉迟迈伦必须是抗日分子!”
哪怕尉迟迈伦不是抗日分子,川崎弘也希望他能成为抗日分子。
井尾找上门,质问川崎弘对尉迟迈伦的态度,让川崎弘非常生气。
不管尉迟迈伦与菊池宽的关系如何,他都只是一个中国人罢了。
在宪兵分队时,路承周分析尉迟迈伦可能是抗日分子时,川崎弘是非常坚持的。
马玉珍笑着说:“这么说,尉迟迈伦马上要倒霉了?”
路承周说:“你明天跟汪史前见一面,我要知道他与尉迟迈伦见面的详情。”
汪史前与尉迟迈伦见了面,川崎弘和路承周都没接到消息,这本身就很奇怪。
路承周第二天收到马玉珍的消息后,确认昨天傍晚,汪史前登门拜访了尉迟迈伦。
路承周把张广林叫来,让他派人盯住尉迟迈伦。
路承周叮嘱着说:“守住前门就可以了,最好能带部相机,所有无关人员一律拍照。”
张广林应道:“晚上要盯吗?”
路承周摇了摇头,说:“晚上就不用盯了,就算盯了也没用。”
特高课的人做事,既不是因为信仰,也不是因为爱国,只是为了混日子罢了。
随后,路承周才去了趟文齐道57号,向川崎弘汇报“王前进”的事。
路承周到川崎弘的办公室,气愤地说:“老师,据我所得到的最新消息,昨天晚上,王前进就到了尉迟迈伦。”
川崎弘一听,眉头向上翘起,满脸怒容的说:“八嘎!消息可靠?”
路承周笃定地说:“绝对可靠,今天上午,我们发现,东马路宪兵分队的人,进驻了尉迟迈伦家。”
川崎弘更是生气,他站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抓桌上的电话。
然而,手伸到半空,他又停了下来。
尉迟迈伦与菊池宽和井尾的关系都不错,就算井尾接过案子,自己也无话可说。
想到这里,川崎弘又沮丧地坐了回去,叹息一声,垂头丧气地靠在椅子上。
过了一会,川崎弘才轻声说:“看样子,我们又要空忙一场了。”
路承周马上说:“那也未必,老师,如果尉迟迈伦是故弄玄虚,他其实是军统的人呢?”
川崎弘一愣,问:“他都把东马路宪兵分队的人请到了家里,还会是军统的人么?”
路承周笑了笑:“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尉迟迈伦怎么想的呢?说不定,他就是故意要造成一种亲日的形象呢?”
说完后,路承周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川崎弘后,没再敢说。
川崎弘却看到了路承周的迟疑,问:“想说什么尽管说,这里又没外人。”
自从寺田清藏死后,川崎弘只能倚靠路承周。
幸好,一直以来,路承周都没让他失望。
如果路承周再出点什么事,他这个宪兵分队长,就成光杆司令了。
路承周犹豫了一下,缓缓地说:“就算尉迟迈伦真是亲日,他得罪了老师,也应该是抗日分子!”
川崎弘不满地说:“什么叫‘应该是抗日分子’?你的意思,让他成为抗日分子……”
川崎弘说到一半时,突然明白了路承周的意思。
栽赃陷害,可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
路承周轻声说:“尉迟迈伦是市食粮配给统制事务所的成员,负责管理本市食粮之支配。可他却拿着这个权力,大肆在黑市中售卖粮食,已经严重破坏了海沽之粮食统制,辜负了皇军对他的信任。这样的人,就算不是抗日分子,也是破坏分子。”
川崎弘点了点头,缓缓地说:“你说得很对,我们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害群之马,为了大日本帝国,为了海沽的长治久安,为了武运长久,都应该清除这样的混蛋。”
第九百零九章 试探
路承周的解释,让川崎弘终于下定决心,要对尉迟迈伦动手。
如果仅仅以破坏分子的名义抓捕尉迟迈伦,川崎弘自然是愿意的。
尉迟迈伦是抗日分子的话,他不仅可以一洗之前井尾和菊池宽对自己的羞辱,还能借机打压他们。
在这件事上,川崎弘不希望特高班的人参与。
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他不希望特高班参与。
随着东马路宪兵分队的人进入尉迟迈伦家,井尾也频繁出入。
甚至,路承周以特别行政区警察局的身份,与尉迟迈伦接触时,都被拦了下来。
在尉迟迈伦家,东马路宪兵分队的人,明确告诉路承周,此事已经由东马路宪兵分队接手。
路承周虽然是警察局长,但在日本人面前,他什么都不是。
直到路承周要走的时候,井尾才突然走了出来。
路承周一见,马上停下来,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路承周朝井尾躬了躬身,恭敬地说:“原来井尾少佐亲自出马,那我就放心了。”
井尾斜睨了路承周一眼,轻笑着说:“放心,军统分子一个都跑不掉。”
尉迟迈伦给他打电话,军统竟然主动找上门,他当时就告诉尉迟迈伦,这个案子东马路宪兵分队接手了。
井尾觉得,这件事太简单了,把王前进抓起来,往宪兵分队的审讯室一送,他自然会告诉自己军统的秘密。
不就是军统海沽站嘛,井尾觉得,川崎弘简直就是个饭桶,这么长时间了,竟然还让那个火焰逍遥法外。
井尾相信,只要自己出马,很快就能抓到火焰。
到时候,把火焰带到川崎弘面前,再好好的羞辱他一顿。
路承周突然说:“也包括尉迟迈伦吗?”
井尾一愣,眼中露出疑惑之情,问:“这跟尉迟迈伦有什么关系?”
井尾觉得,尉迟迈伦主动向自己汇报,显然是把自己当成朋友。
再加上尉迟迈伦与菊池宽,以及其他日本人的关系,他一直将尉迟迈伦当成日本的朋友。
路承周就笑了笑,马上说道:“既然井尾少佐不知道,就当我没说。”
井尾一听,马上不干了,他拉住路,脸上露出不悦之情,说:“把话说清楚。”
路承周看了看四周,突然压低声音,说:“井尾少佐觉得,尉迟迈伦是什么人?”
井尾一愣,不解地问:“他是个商人,还是我们的朋友。除此之外,还能是什么人呢?”
路承周神秘地笑了笑,说:“井尾少佐难道没怀疑过,尉迟迈伦与军统的关系么?”
井尾吃惊地说:“你觉得,尉迟迈伦是军统的人?”
他还真没这样想过,自从接到尉迟迈伦的电话后,他从来没觉得,尉迟迈伦会与军统有关系。
尉迟迈伦的生意做得这么大,与日本的军方关系又这么好,还与市公署的上层保持着不错的关系,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军统呢?
然而,路承周的话,也让井尾有所怀疑,尉迟迈伦是这几年突然冒出来的。
准确的说,他是在抗战之后,突然冒出来的。
如果尉迟迈伦背后,没有其他组织支持的话,他能这么快拥有如此多的财富么?
尉迟迈伦极力与各方搞好关系,甚至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难道不奇怪吗?
井尾被路承周一说,越想越觉得可疑,尉迟迈伦别真是军统吧?
路承周笑了笑,说:“现在还不敢肯定,但尉迟迈伦的能量大得惊人,连井尾少佐都亲自出马,充当尉迟迈伦的护身符,由此可见,此人非常不简单。”
井尾严肃地问:“你这是有证据?还是疑神疑鬼?”
路承周摇了摇头,缓缓地说:“如果有证据,此刻尉迟迈伦还能留在这里?”
路承周走后,井尾陷入了沉思。
回到尉迟迈伦的书房后,看到毕恭毕敬的尉迟迈伦,井尾总觉得哪里不对。
尉迟迈伦如果真是军统的人,他伪装得就太好了。
还有,尉迟迈伦告诉自己,王前进很快会来送钱,可为何都两天了,王前进却像失踪了一般?
而且,井尾经常收受尉迟迈伦的贿赂,如果尉迟迈伦是军统,他也难辞其咎。
这次他来尉迟迈伦家,接手川崎弘的案子,不也是因为得到了尉迟迈伦的好处么?
而且,井尾一直是站在尉迟迈伦这边的。
如果尉迟迈伦是军统,他等于变相在支持抗日组织啊。
尉迟迈伦在井尾进来后,就觉得有些异常,但具体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尉迟迈伦只是在心里,不停的骂着军统,为什么一定要找上自己呢?
他只想安静的赚钱,借着与日本人的关系,赚上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至于抗日者,尉迟迈伦是一点也不喜欢的。
路承周回去后,向川崎弘详细汇报了在尉迟迈伦家的情况。
路承周微笑着说:“老师,当我告诉井尾,尉迟迈伦可能是军统的人时,井尾一脸惊恐。如果尉迟迈伦真是军统,恐怕井尾,甚至是菊池队长,都脱不了干系。”
川崎弘点了点头,无奈地说:“菊池宽已经给我打了电话,让我把王前进的案子交给井尾。这明明就是我们搞来的情报,东马路宪兵分队凭什么捡现成的?”
路承周叹息着说:“是啊,我们辛苦栽好了树,果子熟了后,却被他们摘下走了。”
川崎弘说:“你觉得,尉迟迈伦与军统,到底是什么关系?”
路承周沉吟着说:“这可不好说,有可能没关系,也有可能,尉迟迈伦是海沽站的人,甚至,他就是火焰!”
川崎弘听到“火焰”这个词时,眉目一跳。
“火焰”一直很活跃,也从来没有过他的任何消息,如果尉迟迈伦是“火焰”,实在是太出乎意料。
川崎弘说:“要怎么样证实呢?”
路承周沉吟着说:“我们没办法证实,如果井尾包庇的话,一点办法也没有。”
川崎弘叹了口气,说:“就没一点办法?”
路承周突然说:“老师,我觉得,倒是可以试探一下。”
川崎弘诧异地说:“怎么个试探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