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鏖战(上)
作者:三戒大师|发布时间:2024-06-28 23:18:32|字数:6122
纵使秦雷摸索出最佳方案,但受限于生产力水平,仅靠手工制作的速度实在是令人发指。
从天佑三年冬天第一门火炮问世,到今天三年半的时间,秦军竭尽全力一共产出佛郎机二百余门,红衣大炮四十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工匠越来越熟练,已经把七天生产一门佛郎机,一个月生产一门红衣大炮的时间,缩短到三天和十五天,应该可以补充战争中的损耗了。
……
秦雷很清楚,由于制造工艺的粗陋,火炮的威力还达不到十八世纪的水准,所以他毫无保留地将二百五十余门长短炮,全部带到了虎牢关前,用猛烈的火力轰击坚固的关城。
蚂蚁多了还能咬死大象呢,何况大炮乎?二百多门长短炮分成五组,向着五个不同的目标密集发射,虽然准确性有待提高,但每次齐射总有十几发炮弹命中目标。任它再坚固的箭塔,也被砸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运气差的在第一次齐射中便轰然倒塌,里面的射手鲜有逃脱。
这种凶猛的武器,搭配以上千具投石车、几千架高射床弩,构成一具恐怖的立体交叉火力网……投石车发出的飞火流星,无差别的覆盖城头,燃起熊熊的大火;大炮重点攻击箭塔和掩体,巨弩向裸露在城头的人群招呼。这三重攻击波便如飓风暴雨一般。席卷着虎牢关地城头。
仅仅半个时辰,城头上林立的箭塔便被毁了个七七八八,气派的城门楼更是遭到秦军的重点招呼,在陈烈风转移指挥所不到一刻钟后,便轰然塌成了一片废墟。
在空前强大的火力掩护下,秦军士兵开始将一辆辆大车,推向关前那宽大的护城河。城门楼内的陈烈风看得清楚。连忙大大声下令各就各位,攻击填河地秦军。
但城头上已经不能站人。所有活动的目标都会遭到秦军冰雹似地攻击,督战军官斩杀了几个畏缩不前的齐军士兵,总算把他们从掩体中撵上城头,旋即便被砸死炸死射死好几百。吓破胆的士兵又潮水般的退下去,任凭督战队如何驱策,也绝不越雷池一步。
看到着种情况,陈烈风也知道手下确实是无能为力了。硬要强求的话,除了徒增死伤,没有一点作用。只能咬牙道:“停下吧!”便眼睁睁地看着那阻断敌兵的护城河,任敌人随意摆弄。
秦军地填河技术相当先进,仅仅用了半个时辰,便搭建起十数条宽大的浮桥。见通道已成,等待许久的勇亲王,一挥令旗大吼道:“出击!”
振奋人心的战鼓声隆隆响起。第四军先发步兵师,便按照攻击方式展开,或簇拥着攻城车和活动箭楼,或高举移动云梯,高声呐喊着,迅速蜂拥而上。通过了河上的浮桥。
但秦军的投石车也不得不停了下来……这些大家伙投出去的飞火流星,猛则猛矣,可实在太缺乏准头,若是再不停下来,甚至不用齐军防守,秦军的攻城部队也得被砸得落花流水。
为了避免误伤,秦军的佛郎机也停止了发射,红衣大炮则抬高了仰角,仗着射程远的优势,把炮弹越过城墙。向虎牢城内打去。只有那数千台精确打击的床弩。还在拼命向城头的发射,试图保持对齐军的压制。
……
但炮弹和飞火流星才是压力地来源。这两种大杀器一停,齐军顿感压力大减,尖锐的哨声在城头上吹响,藏身于城墙下的大量齐兵便蜂拥而上,将重新准备的滚木、擂木、箭矢、滚油等物资送上城头,陈烈风还将一千具匣弩也摆上西城墙,这是齐国特有的威力强大的守城武器,可以洞穿任何盔甲,甚至连盾牌也挡不住。如果不是因为它每发射一次,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重新安放弩箭,仅凭着这些匣弩便可挡住秦军的攻势。
秦军刚过河,齐军也已基本就位,一场惨烈的攻防大战就此展开。
齐军军官在城墙上来回奔跑,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声嘶力竭地命令手下士兵,将一波波箭矢倾下,城下地秦军实在太多了,随便一射便箭无虚发。只见城下贱起了一片片的血花,每一朵都代表一条鲜活地生命。
在这个距离上,滚石擂木其实更加可怕,齐军把磨盘大小的石头、带着铁钉的沉重擂木从城头抛下,转眼便落入秦军阵中,把前排秦军砸得骨断筋裂之后,又借着强大的惯性,继续向后滚去,所过之处必然脑浆四溢,血肉模糊,令人惨不忍睹,一时间城下的惨叫声、呻吟声、哭喊声此起彼伏,让开战以来一直吃瘪的齐军将士,大大出了一口恶气。
虽然损失十分惨重,但秦军还是顽强地将巨大的车式云梯往城头靠去,楼车也终于进入了射程,射击塔上的射手开始疯狂的射击,想要将城上的敌人压制住,好减少攻城同袍的损伤。
再加上远处床弩的集中支援,齐军的损失同样惨重,下饺子一般从城头上跌落,摔得粉身碎骨。但虎牢关是什么地方,所有齐国人都清清楚楚,没有一个后退的。后队的士兵也随时待命,只要前面一吃紧,便毫不犹豫的补上去,根本不用督战队威胁。
攻城的秦军太多了,光云梯车便有二百辆之多,虽然还没到城墙便被击毁了一半,但剩下的一百具还是终于靠上了城头。这种云梯车的弱点在样式笨重,但优点也同样突出……凭着稳重的车身,一经靠上城墙,便无法被推开,就构成一道坡度很大的牢固的通道,大大降低了士兵攻城的难度。
第一波攻击的士兵举着铁盾,冒着雨点般的箭矢,顺着云梯半跑半爬,很快便到了半空中。但齐军的长处便在守城,他们不慌不忙地将磨盘大小的滚石搁上云梯,那石头便顺着那有坡度的阶梯,骨碌碌的滚下去。但凡被放了石头的云梯,上面的秦军都死伤惨重,所剩无几……这真是有些作茧自缚,如果是那种简易云梯,反倒不会这样悲惨。
……
秦雳见此情况,立即命令骑兵逼进。第四军骑兵师的前身,便是弓马娴熟、彪悍无匹的龙骧军,他们都自带着强弓硬弩,接到命令便心领神会,逼近城墙利用弓弩压制敌军敌人。
这一招立刻奏效,伴着漫天的箭雨,齐军顿时伤亡大增,站在前沿的官兵更是如庄稼倒伏一般,转眼便全部死伤。
此消彼长间,秦军顿感压力大减,不用大帅下令,步军将领们便大喊大叫着,重新组织部队攻城。
陈烈风见状,也不再隐藏实力,他命令将一面红旗升起。旋即便有呜呜的破风声响起,锅底大小的石块便从城墙内飞出来,正好落在了秦军骑兵阵中。猝不及防间,许多骑兵被连人带马砸成肉泥。更可怕的是,那些石块居然也会碎裂,落地后碎屑如刀,又会伤到周围的一圈秦军。
这招立竿见影,登时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龙骧骑兵们不得不拨转马头,与投石车的射程拉开距离,不敢过分靠近。这样虽然没有了巨石威胁,但对城头的压制也变得形同虚设。
齐军的后队士兵立刻补上了阵地,重新向城下发起了猛烈的阻击。
然而城下的秦军已经杀红了眼,他们双手高举着盾牌,口中咬着利刃,冒着城墙上砸下的滚木、石头甚至滚油,疯狂地向上攀爬,终于有人突破防御冲上城墙!
齐军士兵早有准备,一见到有人上来,便有数根丈六的长矛,将其捅得通透,再高高抛下城墙。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被秦军站稳了脚跟,也就是全军覆没的时候了。
在齐军充满的杀伤力的阻击下,秦军数度攻上城头,又数度被撵下去,伤亡人数不断攀升。
这让远处观战的秦雷十分心疼,但攻城总指挥是秦雳,只要他不叫停,攻城便一刻也不能停。
他只见溃退下来的部队又重新集结,再次组织攻击,秦雳甚至亲临前线,在齐军的攻击范围内,亲自组织攻击,这样士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官兵,士气又重新高涨起来。
战场上硝烟弥漫,到处是死亡的乐章……
第十一卷 九九归一 第六六零章 鏖战(下)
攻城士兵鼓足余勇,又一次舍生忘死的蜂拥而上,这次甚至连一些团长营长也冲了上去。身先士卒的长官们,给了士兵极大的鼓舞,使得这次的攻势格外持久,足足半个时辰仍然没有低落。
城墙上处处是战场,刀光剑影间,残肢飞舞、鲜血漫天。齐军官兵左支右绌,终于出现了纰漏……防守南面城墙的士卒全部阵亡,预备队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别处,一时间竟出现了个几丈宽的缺口无人防守!
更出奇的是,城下的秦军竟然也没发现这一点,仍在一个劲儿的拱着头进攻!
但远处的秦雷看的清楚,他连忙扯过夏遂阳,让其拿了自己的宝剑,去向前面给勇亲王传令。
夏大侠不愧是紫云剑客,身法如流云般飘逸,只见他左躲右闪,轻易从人仰马翻、难以立足的阵地越过,很快便到了秦雳的边上。
王府亲兵刚要阻拦,便见到夏遂阳手中高举的金黄宝剑,都知道那是大元帅王的佩剑,立刻让出了去路。
……
“王爷,您看那边!”一见到秦雳,来不及行礼,夏遂阳便大喊道。
顺着他的视线,秦雳顿时看到了那个缺口,“哎呦”一声道:“怎么不早说?”来不及组织部队,竟然亲率侍卫到那段城墙下。夏遂阳吓得脸都白了。大叫道:“王爷是让您组织攻势,不是让你亲冒矢石的!”
秦雳哈哈大笑道:“不要怕,能伤到你家大爷地兵器还没造出来呢!”说着扯嗓子高叫一声道:“孩儿们,我们上!”‘什么人带什么兵’,这话一点也不假,勇亲王的亲兵也一样是些亡命之徒,立即便把个云梯重新围住。身手敏捷的冲锋上去。
直到几个亲兵冲上去,临近的齐军才如梦方醒。立即狂叫着扑了过来。但这些王府亲兵可都是些百战余生的高手,不慌不忙摆开阵势,任凭多少齐军冲过来,都能给挡回去!
城墙下的秦军自然趁势而上,越来越多的涌到城墙上,竟把齐军士兵打得由守转攻,逐渐开始招架不住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群魁梧地甲胄武士出现在齐军阵后,伴着那领队的大吼一声道:“退!”齐军士兵便如蒙大赦,呼啦一声全部退下……当然不是下城,而是去支援别处了。
这些身着火红色甲胄地武士,各个身高超过九尺,统一配备着厚重的斩马刀,乃是陈烈风从极北苦寒之地,重金招募来的蛮族勇士!若论单兵战力。恐怕要居于当世诸军之首……可惜就是少了点,不能形成团队,平时除了护卫他的安全,其实用处不大。
但用来做守城时的撒手锏,实在是太好不过了!
这些牛高马大的莽汉,高举着斩马刀。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到秦军阵前,借着那股冲力,施展猛然一击!
见了这些巨灵似的家伙,秦军士兵心里先慌了身,敌人到了近前才忙着格挡,却连人带刀被劈成了两半……就连那些王府亲兵也不是对手,几下便被打得落花流水,若不是实战经验丰富,定然也会被一刀两瓣。
遭受着迎头一击,秦军良好地攻势登时被打乱。城头的阵型越来越小。已经缩到云梯前丈许宽的范围了。
见大好形势转眼葬送,秦雳记得两眼通红。他随手提过一柄大砍刀,便要顺着梯子爬上去。却被夏遂阳紧紧抱住双腿……可怜老侠客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还要在这抱人家的大腿,可见混口饭吃有多么的不宜。
“放手!”秦雳一边恼火道,一边用刀柄猛抽他的后背,痛的夏大侠哭爹喊娘,却又不敢放手,只得对边上人低声道:“你们还不来帮忙,王爷有令,大爷不能上去!”王府亲兵本来要把他拉开,闻言一阵踌躇,夏遂阳又叫道:“只要大爷上了城墙,我……我们都得死!”其实是他自个地责任,但现在也顾不得了,撒谎就撒谎吧!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
果然王府士兵很快统一了认识,帮着快要吐血的夏遂阳,把勇亲王的武器下了,再把他使劲按住。
秦雳急得直骂娘,却被不知道多少双手按住,脑袋以下动都不能动,只能任由这些人抬大梁一般,抬离了城墙附近。
秦雳使劲回过头去,只见那里攻城部队死的死、亡的亡,剩下几个老兵也已经退下了城墙,这次地攻击显然是功亏一篑了。
……
看到秦雳被安然的架回来,秦雷终于松口气,见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便让人鸣金收兵。
‘铛铛铛铛铛……’平日里颇为刺耳的锣声在城下响起,双方的士兵却如闻仙音,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战斗。
秦军士兵如同退潮一般,迅速从城头撤下,临走还不忘把攻城车退走。齐军士兵倒是想再攻一下,留下些秦军作伴。无奈一天的战斗下来,早已经到了极限,弦一松便没法再崩起来,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大摇大摆的过了河,清点人数后保持好防御队形,缓缓的退去了。
陈烈风早知道事不可为,便传令全军原地休息,火夫加紧做饭,送上城头。他自己则开始在尸横遍地、满目疮痍的城墙上巡视起来……越看越是心惊肉跳。
只见一路走来,竟已经没有一个完整地箭塔。只有凭着一处处残垣断壁,才能辨认出其原本所在地位置。前年新修的外层城墙也已经千疮百孔,这可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而是他亲自监工,从嵩山上凿来地坚硬石砖砌成,怎么能被炸得坑坑洼洼,许多地方还露出了原本青灰色的城砖。新砖竟被完全炸掉了。
这是什么样的威力啊?如此一来,恐怕最多半个月。就能把城墙给砸塌了!陈军门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凭着他几十年经验的老脑瓜,竟完全想不出应对地办法。只能命人集结泥瓦匠,准备趁夜加固城墙……其实他也知道临时抱佛脚没什么大用处,但这样心里总能舒服些。
又想到护城河上的浮桥,他便打算派兵出去将其拆毁,但抬头望去时。却见秦军竟已将其收起。这种感觉实在是糟透了,他轻声嘟囔一句道:“真该死!”突然感到脚下有些发黏,凭着几十年地经验,陈烈风知道地上的积血开始凝固,其中很可能还有内脏肢体之类的,不禁有些厌恶的皱皱眉头。
本想做做样子,慰问下满地的伤兵,也一下子失去了兴趣。避之不及的走下城墙。沉声道:“补刀队。”
……
秦军退后三里处下营,白日里攻城时,民夫们已经将军营扎好,到了傍晚又烧好水、做好饭,因此他们一回来就有热水泡脚,热饭充饥。吃完了倒头便睡,着实省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再干这些杂役地功夫。
秦雷却没工夫吃饭,他要做的事情与陈烈风类似,也是要巡视部下。但不同之处在于,陈军门的注意力都在城防上,而他的注意力却在士兵身上。
一见到王爷出现,营地中便一阵骚乱,秦雷摆手示意官兵们各行其是,温声笑道:“行注目礼即可。”
官兵们憨笑着。仍给秦雷行了大礼。这才满脸期盼地望着他,希望他像传说中那样。发表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
秦雷岂能不知他们那点小心思,不由笑骂道:“快他妈吃饭吧!都看着老子干啥?”
听王爷爆粗口,官兵们感到一阵痛快,有八年前的老兵壮着胆子道:“王爷给我们讲两句,不然连饭都吃不香。”主要就是这些家伙把他穿得太神,让新兵们把他当成了超级偶像,已经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
秦雷翻翻白眼道:“只听说白米能充饥,没听说道理也可是吃。”众人嘿嘿直笑,看来不说说是走不了了,便一拍边上个老兵地头盔道:“那就说两句!”
“嗷……”官兵们一下子凑上来,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却又很自觉地站在他身周八尺以外,这是军规上说的,与最高统帅的礼貌距离。
“为了不影响你们吃饭,孤就说三句。”秦雷提高嗓门道:“第一,你们打得很勇敢,一点都不像刚上战场的新部队,我必须表扬你们!”顿时欢呼声一片,谁不爱听好听的。
“第二,明天地战斗会一样残酷,所以你们必须好好休息,保持体力,给敌人持续不断的压力。”“是。”这次的响应声虽然整齐嘹亮,但明显缺少激情。
秦雷早知道会这样,微微一笑道:“第三,我向你们保证,我们会在七天内结束战斗,只要能赢下这一仗,你们就立下了我大秦一统天下的首功!相信我,没有任何功劳比这更大了。”欢呼声立刻响彻云霄,有人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结束煎熬而激动,有人为将要立下的功劳而兴奋,反正都很亢奋……
第十一卷 九九归一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