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玷污太祖血脉
作者:木允锋|发布时间:2024-06-28 23:17:01|字数:7837
完成分蛋糕的蒙古各部,带着在京城采购的各种货物,快快乐乐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天可汗赏了他们不少银子。
另外镇南王还慷慨地给了他们各自贷款……
反正最后都是回到他手中。
这些蒙古人主要采购的就是粮食,他们得回去给家里的亲人撑过漫长的冬天。
虽然这时候已经是冬天了。
为了避免造成京城粮价上涨,他们直接去新城杨家的地盘购买,至于价格就好说了,反正不会坑他们的,总之这场完全可以用虎头蛇尾形容的大战就这样真正的落幕。而这也是草原上最后一批完成真正臣服的,至此察哈尔,内外喀尔喀,东西土默特,哈喇慎,永谢布,鄂尔多斯等部全部臣服大明皇帝。
而科尔沁部则被林丹汗所灭。
至于剩下还没有臣服大明的,还有漠北外喀尔喀的两个汗,也就是扎萨克图汗素巴第和土谢图汗衮布,他们和硕垒都是一个老祖宗,也就是达延汗的儿子格埒森扎。本质上也是林丹汗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以达延汗为始祖,达延汗一统东部蒙古各部,然后以自己的几个儿子,将这片区域一分为六,也就是六个万户牧地。
这六个万户牧地分左右翼。
左翼包括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包括鄂尔多斯,永谢布,土默特。
而其中察哈尔万户是大汗直属,一代代承袭到林丹汗,而兀良哈万户因为造达延汗的反已经灭亡,残部在阿尔泰山北麓的森林里,剩下右翼的三万户后来因为俺答汗的崛起,事实上脱离大汗自成一家。
察哈尔部就是被他赶到辽西的。
其中永谢布又分出哈喇慎,哈喇慎本身很古老,但达延汗时代被划分到永谢布万户统辖,后来逐渐形成单独的势力,而土默特在俺答汗死后,内部也是乱成一锅粥,最终又分出东土默特。
原本依附明朝的朵颜因为和这两家通婚,最终成为和他们混杂的塔布囊集团。
这就是目前各部的源头。
至于喀尔喀由达延汗的两个儿子再分,其中五子阿勒楚博罗特率领自己属民后来南下为内喀尔喀,他也就是炒花的老祖宗,十一子格埒森扎率领属民留在漠北也就是硕垒的老祖宗即外喀尔喀。但一代代分到现在,实际上目前分成了三大部分,硕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两部分就是素巴第和衮布,他们俩还没向天启称臣,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有硕垒的榜样。
只要不吞并他们的地盘,他们是很乐意用称臣来换取封爵,尤其是封爵后每年的俸禄。
他们的地盘是肯定不会被惦记的。
至此达延汗留下的这个体系,除了这俩外其他全部归顺大明。
至于达延汗体系以外,那就已经是漠西蒙古了,也就是卫拉特蒙古,包括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土尔扈特。
那个与这个体系从来就不是一家。
另外还有更北边的布里亚特,那个都到尼布楚了。
不过因为和大师们关系密切,所以卫拉特目前最强的固始汗,实际上也已经向天启纳贡,但他这个纳贡和封爵不同,就是传统意义上番邦来打秋风性质,天启也没给他额外的封爵,但双方已经算是友好了。
这样困扰大明两百年的蒙古问题,也算是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在持续了两百多年的互相纠缠后,大明与蒙古终于彻底握手言和,从此都在一个最高统治者的统治下。大明皇帝和草原上的天可汗双重身份的天启,亲自在皇宫召见了他的蒙古臣民,而且还向他们展示了电力,甚至让粆图亲自感受了一下,虽然只是略微电了一下,依然把粆图吓得五体投地,跪伏在天可汗的脚下。
很显然雷电的神力把他吓坏了。
这很有效。
草原人民的科学水平还是有限的。
一个拥有雷电之力的天可汗,完全让他们视若神灵。
然后镇南王再表演一下徒手打死一只老虎,把一只棕熊摔出老远,那些草原爵臣们就载歌载舞了。
总之他们就这样带着对天可汗的敬畏,带着对大明的忠诚,离开了京城,未来他们将在草原上各自的牧区,快快乐乐牧马放羊,伴着寺庙的钟声,念经拜佛虔诚地追求来世的幸福……
“到底有没有来世呢?”
九千岁很惆怅地说道。
“这辈子活得舒坦就行,还管什么来世啊!”
杨信无语地说道。
“最近咱们爷俩也算恶名昭彰了,已经六个督抚上了题本,要万岁爷立刻把你赶回江南,说你在京城让天下不安,而且对咱们抄那些勋贵很不满,说这样显得陛下不够仁慈。还有对你给陛下输血治病有异议的,说这样是玷污了太祖的血脉,让太祖的在天之灵不安,就算陛下真中毒自有医药,哪有输血治病的,就算输血也得是输信王这样宗室的,而不是一个外臣的。”
九千岁说道。
说话间他把一摞题本递给杨信。
“保定巡抚张凤翔,河南巡抚郭增光,山东巡抚李精白,山西巡抚曹尔桢,大同巡抚王点,宣大总督张晓,山东聊城人,直隶大名人,河南颍州人,直隶兴州后卫人,直隶大名人,山东淄川人,这动作都很快啊!”
杨信看着这些题本说道。
一水的北方籍,实际上准确说一水的阉党。
很显然他的进京已经严重刺激了这些家伙,他们已经忍无可忍了,至于输血问题是很正常的,谁知道他这种妖孽是不是在用妖法控制皇帝?
这种传言早就已经有了。
“这还是近的,知道了消息的,还有更远不知道消息的,接下来这些人恐怕也要上奏的。”
九千岁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又如何?难道朝廷不是咱们说了算?他们上他们的奏折,咱们直接扔到一边就行了,如今还有些乱,过阵子看看差不多了,把这些家伙统统都赶回家养老,我这还没做什么呢,他们就已经忍不住了,这要是我真做什么,他们难道还想造反不成?”
杨信说道。
“那要是他们真敢呢?”
九千岁说道。
“他们有这胆子吗?”
杨信冷笑道。
“保定那边的团练可一直没解散,听说鹿正和孙奇逢,已经在保定招募了一万团练,还买了数千支火枪,张凤翔那里正在整顿所属的军队,他手中大炮也有骑兵也有,而且信王一直在他们那里,这要是真横下心,也不是不敢造反。其实如今咱们也不缺银子了,何必再继续逼他们,不如给他们写封信,向他们做出一些承诺,他们说到底也就是怕你来均田,别的他们都能忍。
这均田他们是真不能忍。
这北直隶终究不是南直隶,那边都是良田,这里亩产能收两石粟那就是上上之田了。
那些士绅就靠着这点不多的良田过日子。
田地是他们的命根子。”
九千岁说道。
很显然最近的巨额收获,让他又缺乏动力了。
“但这天灾降下时候呢?
土地控制在他们手中,粮食就控制在他们手中,您能保证咱们这边撒银子赈灾时候,他们那里不涨价几倍?这些年京城粮价还不是我在撑着,要是没有我向京城运粮,这时候别说一两银子一石,五两他们都能推上去,这还是各地只是零零星星有些小灾,还不至于太缺粮食的时候。
以后整个北方赤地千里时候呢?
您能保证这些掌握着您自己说的,不多的水浇地的士绅,会不发国难财把咱们的银子掏空?
您不能指望我。
接下来的天灾不是一个县一个府,而是几个省,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持续十几年,咱们现在的确有银子,可银子不能当饭吃,咱们不控制粮食,结果就是用不了几年,咱们顶着一堆恶名弄到的银子,全都填到这些人的口袋。而且他们不会感谢咱们,他们只会继续扮演着正人君子,然后骂咱们是恶人,您现在还没看清这些都是什么人吗?
这些年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这些官员士绅,哪个不是靠着您,把我辛辛苦苦弄来的银子全转到他们口袋?
可捅您刀子时候他们犹豫过吗?
他们都是白眼狼,永远喂不熟的白眼狼,这些年他们吃咱们的喝咱们的,靠着咱们都一个个捞的金山银山,可一旦咱们要他们出力了,您立马就成了他们口中的阉狗,需要捅您刀子时候,他们毫不犹豫。
那既然这样您还管他们干什么?
为何不把他们的地分了,像我一样把粮食控制在自己手中?”
杨信说道。
“可他们要是造反怎么办?”
九千岁纠结地说道。
这次他的确被伤了心,他的阉党卖他毫不犹豫啊!
“敢造反更好,敢造反咱们连他们的银子一起拿过来。
大爷您就放心吧,有我在,谁也翻不了天,先让他们闹着,咱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反正这朝廷咱们说了算。
谁敢造反就灭了他!”
杨信说道。
既然这样九千岁也就不操这闲心了。
其实他侄子说的也对,这些年他们爷俩顶着骂名,辛辛苦苦捞的银子真的都被北直隶这些阉党给以各种方式瓜分,但即便这样,这些白眼狼也没真正对他有什么忠心。
他可是差点就被弄死。
而且在士绅控制土地的情况下,他手中那些银子的确也没什么用,最后还是会像以前一样,被这些家伙用粮食弄到自己口袋,他已经完全相信杨信所说的天灾会降临,他也的确准备好了赈灾,但银子不能给灾民当饭吃,最后终究还是要拿银子买粮食。
这些银子还是要落到士绅手中。
只有这些士绅手中才有足够的余粮,杨信能够提供的终究有限,更何况杨信也说过,江浙同样会卷入这场天灾。
说到底均田的确是最简单有效,而且对皇帝来说最有利的方式。
既然这样杨信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反正他也管不了……
这京城的军权,警权通通都在他侄子手里,甚至五千杨家的家丁都已经进入京城,更别说还有一万五千大军正在日夜兼程赶来,九千岁很清楚这座城市已经算是落入他侄子手中,他侄子事实上已经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劝说他侄子可以,但他侄子想做的事情,他是没有能力阻拦的,哪怕就是皇帝也一样,不过好在他侄子还是忠心的。
九千岁老怀欣慰。
这就可以了,他都眼看着六十了,没必要管这些了!
爱咋咋地吧!
杨信目送他大爷返回乾清宫。
这时候天启还得继续静养,九千岁也一直在乾清宫伺候着。
经历上次的事情后,他已经不敢信任手下那些太监了,话说无论涂文辅还是葛九思,可全都是他真正的亲信,结果这些人还不是在关键时候背叛他?不仅仅是九千岁,就是天启都心有余悸,太子都差点被杀了,要不是曹变蛟能打而且够忠心,这时候太子早死了。既然外面的事情都扔给了杨信,那么还是把九千岁放到乾清宫最保险。
天启也怕再被灌毒药啊!
“这得给他们点勇气啊!”
杨信自言自语着。
他当然希望那些士绅造反了,现在他大义在手,军权在手,只要这些士绅敢造反,立刻就开动起来在北直隶搞土改。
而且这些士绅明显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可他们就是不动啊!
张凤翔的确至今没有解散之前以勤王旗号召集的军队,同样鹿正那些人也没解散勤王的团练,甚至其他各地督抚也一样,而山东山西这些地方的士绅,也依旧无视战争结束的事实,在各地默默组建团练。可他们只说不练,或者说只积聚力量但不敢动手啊,这些家伙一到动真格的,明显又开始习惯性萎了。
这就很尴尬了。
得想办法让他们真正下定决心才行。
“大王。”
一名家丁走到他身旁低声说了几句。
杨信意外了一下。
“走,回府!”
他立刻说道。
第六六零章 末日浩劫
保定,巡抚衙门后堂。
“妖法,绝对是妖法!”
宣大总督张晓义正言辞地说道。
他是颜神人,虽然颜神镇属青州府益都县,但实际上颜神官绅属于以淄川为核心的官绅集团……
颜神就是博山。
和青州府治的益都县隔着一百多里崇山峻岭呢!
但去淄川只有四十里水路。
还是顺流直下。
明清之交以淄川县为核心,包括后来变成博山县的颜神镇,以及附近的邹平,长山,新城三县,再加上周村,就像苏锡常一样,简直就是个进士窝子,有一堆依靠八股文发迹的世家,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实力庞大的官绅集团。
比如王象乾家族,他后面象坤,象蒙,象斗,象恒,象节,象晋,象春,象云全都是进士,还有张至发,毕自严,自肃,李化熙,翟凤翀,孙之獬,还有和黄澍一起挖黄河的河南巡按高名衡等等,仅目前还在的隆万天启三朝进士就好几十。而张晓这个宣大总督也不是最高的,最高是刚刚接替亓诗教的户部尚书毕自严,原本历史上还有首辅张至发,这些家伙都是互为婚姻,比如张晓一个儿子娶翟凤翀侄女,一个女儿嫁给了他侄子,张晓还有一个儿子娶了淄川王氏的通政使王孟震的女儿……
不过老王已经被九千岁贬官扔到云南去了。
这就是世代簪缨。
但世代簪缨的意思也很简单。
他们都是掌控地方几乎绝大多数土地的超级大地主,对他们来说镇南王的进京无异于噩梦了。
他们的确都是齐党。
过去他们跟在杨信和九千岁这个系统后面闷声发大财,全都捞的金山银山一般,后者在江浙荼毒士绅,他们跟在后面捡宝贝,所以他们默默看着杨信祸乱江南,最多偶尔仗义执言一下,但实际上是推波助澜的。
但现在杨信终于把江南士绅祸害完了。
然后轮到他们了。
“把他自己的血输入陛下身体,陛下身体里流着他的血,那陛下还是过去的陛下?连血都换成他的了还不是变成他的傀儡?血都变成他的了,陛下还算太祖血脉?这个妖孽处心积虑,就是想以此鹊巢鸠占,名为忠臣实为窃国,什么割股奉君,分明就是谋夺江山!陛下已非陛下,血脉不再,正统已失,何颜窃据帝位?如今唯有信王才是先帝真正血脉,我等身为大明之臣,此时唯有奉信王正位,否则九泉之下何颜见先帝!”
河南巡抚郭增光庄严说道。
此时这座后堂上坐满了人,不仅仅是张晓和郭增光,此前上奏的李精白,曹尔桢,王点,还有张凤翔,甚至保定知府等地方官,以鹿正,孙奇逢等人为首的士绅,可以说众正盈堂。实际上信王也在,只不过他在内室没出来,得这些人商议出结果之后他才能出面,理论上他还是被软禁的,田尔耕率领的一千锦衣卫就在保定。
但被阻挡在巡抚衙门外。
不是张凤翔阻挡的,而是保定的团练。
所以与张凤翔无关,他还象征性出去劝了一下,但团练们的正义感太过于强烈,坚决不允许这些阉党爪牙来迫害信王这样的贤王。
所以田尔耕也没强行进来,说到底天启没做出决定,他要是强行闯进来造成什么意外,那信王就是被他害死的了,万一皇帝生气怎么办,这终究是皇帝一向疼爱的亲弟弟,所以像他这样的聪明人,是肯定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而这些督抚们秘密集会的原因很简单。
他们怎么办?
杨信已经进京控制了朝廷,而且杨信的军队正在赶往京城,从徐州启程到京城以骑兵行军正常也就二十天,强行军能到十五天内,这时候这支一万五千人的精锐军团已经过临清。
虽然杨信的确不是非得要这支军队。
但这支军队到达京城的象征意义不同,他们代表着杨信正式接管京城。
那么北方的士绅们怎么办?
杨信是肯定要均田的,他在江南怎么干的有目共睹,这个混蛋不是突发奇想或者就为捞点银子,他是有一整套制度的,一套以均田制为基础,从政治到军事再到经济甚至包括教育等等,一整套很完善的制度。不论这套制度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什么妖魔教的,他的这套制度都是很可怕的,它彻底推翻了旧的体系,彻底把土地士绅踢进了垃圾堆。
他在江浙已经完成改革。
接下来肯定要向江浙以外扩散,而他到京城就意味着下一个目标是北方。
北方的土地士绅们,必须得面对这场末日浩劫。
真是末日浩劫。
他们的一切都将彻底失去。
土地没有了,家奴没有了,高利贷不能玩了,甚至都不能考科举做官,杨信的官员选拔又不是科举,他的那些大学就代表着他抛开了科举,据说他计划实行的是吏员考试。所有识字的都可以参加考试,合格的成为吏员,然后吏员根据考核晋升官员,旧的那些功名,在他那里是没用的,别说秀才,就是进士举人也得先去考吏员和那些连童生都不算的一起考试。
那世代簪缨的八股文世家们还玩个屁呀!
王象乾家族象字辈亲兄弟加堂兄弟从嘉靖四十四年开始,到上一科为止出了九个进士啊!
这还不算举人。
世代簪缨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家传的会写八股文吗?
土地没有了,做官的近乎世袭权没有了,对于这些世代簪缨,所谓耕读传家的家伙们来说,这不是末日浩劫是什么?
那他们如何应对这场末日浩劫?
反抗?
“这说起来容易,可真动手咱们打不过他啊!”
李精白哀叹道。
他是阉党,而且还是正牌阉党,吹捧九千岁时候不遗余力。
不过他并没有个叫李岩的儿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就不信咱们以天下之力还斗不过他,启程前我已经与麻家通过气,若我等真起兵讨逆,麻家兄弟愿为前驱!”
王点说道。
他是大同巡抚。
“说这些有什么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种话就是说说,要是这能管用也不至于让杨贼到今日,至于麻家兄弟都是旧军,别说是和杨贼打,就是孙元化的步兵他们都打不过,这些边镇将门都是耍嘴皮子,祖家的新军都被打败,你还指望这些人?”
李精白无语地说道。
“那我等还在此商议什么,干脆回去老老实实等着杨信的刀子落下好了!”
王点怒道。
众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无言以对。
旁边徐掌柜终于没忍住,直接笑出声来,众正们纷纷对他怒目而视。
“诸位,小人对诸位一向仰慕,在小人看来,诸位都跟文曲星一样,一个个都是国家栋梁,大明的柱石,我等草民唯有仰望,唯有追随,就像跟着头羊的羊群一般。可今日我真以过去这种想法为耻,我没看到什么国之柱石,倒是看到一群婆婆妈妈,恍如内宅的妇人,妇人都比你们强,妇人遇上个贼人兵痞的还能拿起剪刀捅一下呢!
看看你们!
人家的刀都已经架到脖子上了!
你们居然还在这里纠结打过打不过?
打不过就不打了?
打不过就拱手交出一切了?
你们能不能拿出点破釜沉舟的勇气?你们能不能像那些古代忠义一样,挺起胸膛搏一回?你们还不如江南那些士绅,人家至少敢真动手,至于打输了是另一回事,至少人家输的让人尊敬,你们却在这里絮絮叨叨地商议商议再商议,再商议下去人家的大军就进京城了,那时候这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南下,挨个要你们解散团练,你们是解散还是不解散?
你们想保住自己的家业。
可你们的家业不是靠嘴来保住,你们得实实在在地拿起刀子,告诉别人你们敢为保住家业血战到底。
要是不敢拿起刀子,那就痛痛快快地洗干净脖子!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简直就是徒惹人笑!”
他很没礼貌地说道。
“你是何人,竟敢如此说话!”
张晓怒道。
“简直混账!”
“哪里来的狂徒?”
……
众正们瞬间精神起来,一个个怒斥道。
就在这时候,一个家奴走进来,趴在张凤翔耳边说了几句,后者的脸色一变,紧接着点了点头,那家奴随即离开,不过其他人并没注意这些,恼羞成怒的一帮督抚们正在怒斥徐掌柜。
后者在怒斥声中岿然不动,破有几分舌战群儒的架势。
就在这混乱中,那家奴很快带着一个穿件旧青布直缀,头上还戴着方笠的男子走了进来,正在怒斥徐掌柜的王点无意中回头,正好那人也抬起头,两人瞬间四目相对,王点瞬间愣住了……
“洪亨九?”
他立刻脱口而出。
他旁边的张晓迅速转头……
“张副宪,多日不见,您怎么与一庶人争执,岂不是失了体统?”
那人笑着拱手说道。
“都闭嘴,别再吵了!”
张晓立刻喝道。
好吧,这是之前潜逃的洪承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