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阁老游街
作者:木允锋|发布时间:2024-06-28 23:17:01|字数:6724
杨信紧接着去找了曹文耀,嘱咐了他下一步的行动,然后趁着还没天亮就翻墙出城,开始向着三屯营狂奔。
三百里。
从京城到三屯营三百里。
不过好在对镇南王来说只是小事而已。
而他后面的许显纯和曹文耀则迅速接头做好计划。
前者撒出人去召集自己信得过的锦衣卫以壮大声势,虽然锦衣卫里被安插了不少乱七八糟,但绝大多数还是听他话的,而后者直接命令骑警队各部准备,反正京城防务本来就是他们为主,也根本没有什么需要顾忌的。很快他们的各项准备完成,到天亮时候京城的人们就愕然发现,一支浩浩荡荡而且全副武装的队伍出现在了崇文门里大街上。
为首的正是昨天搅得京城暗潮汹涌的北衙掌印许显纯。
他后面是数百名锦衣卫。
而这些锦衣卫中间是两个醒目的囚车,一个囚车里面是这两年堪称炙手可热的内阁大学士冯铨,另一个则是刑部尚书薛贞,这两个朝廷大员的脑袋后面分别插着木牌,木牌上书弑君逆党首犯和他们的名字。两人都穿着囚服,而且看得出都受刑过,薛贞精神头还略微好一点,但冯阁老就完全可以说是奄奄一息了,不过两人都没法说话,嘴里塞着东西呢。
而在两个囚车后面还跟着好几个带枷的犯人,同样一个个垂着头精神萎靡恍如药渣。
在冯铨和薛贞的囚车上,还各自站了一个锦衣卫,捧着供词宣读他们的罪行……
这个就解释人们的疑惑了。
毕竟眼前这一幕还是很夸张的。
天启被下毒是这段时间民间传言几乎断定的,那些闲人们茶余饭后的最热门话题,虽然九千岁禁止这样传言,但这种事情哪能禁得住,甚至一些细节都被脑补成无数版本,只不过猜不出是谁干的而已,甚至还有士绅造谣说是镇南王干的呢!
不过京城百姓们对此嗤之以鼻。
谁不知道镇南王和皇帝的感情,再说以镇南王的本事真想害死皇帝,那皇帝也根本不可能还撑到现在。
如今真相终于大白了。
居然是冯阁老啊!
冯阁老,薛尚书,霍都宪,居然是他们干的啊!
这样就对上号了。
毕竟要弄死皇帝首先就得有动机才行,这些家里都做盐商,可以说受新政影响最大的的确最有动机,而且昨日九千岁突然杖毙陆荩臣,虽然他是秘密的,但皇宫里有个屁保密,紧接着就传了出来,这样完全就可以和这件事对起来了,话说陆公公可是霍维华小舅子。
还有传说中风死在宫里的魏阁老……
话说魏阁老因为心忧陛下而中风暴毙这种事情还是有些夸张。
九千岁都没中风呢!
就凭他对皇帝的那点感情居然会中风还中风到暴毙?他就是一不小心得马上风的可能,都比他因为担忧皇帝而中风的可能性大,话说昨天晚上可就已经有传言了,魏阁老脖子上都中风到见骨头了。
这是哪门子中风?
这明明就是九千岁在秘密行家法,在亲手处决这些涉及此案的阉党了。
弑君啊!
简直丧心病狂。
话说天启在老百姓心目中虽然不是什么圣主明君……
其实老百姓对他没印象。
皇帝陛下一般不露面,京城的百姓知道九千岁,喜欢镇南王,就是孙承宗都比他有存在感,但这个皇帝在位这些年,京城的日渐繁荣也是显而易见的,更兼扫平建奴的武功,每年赏赐民间地瓜的慈善,搞科学带来的新事物。包括据说破解天雷奥秘的玄幻色彩,都让他相比他爹和他爷爷有些形象鲜明,虽然平日对他没印象,但知道他被人下毒谋害后,百姓们却突然发现这个皇帝还挺不错的。
这样一个好皇帝,居然被这些乱臣贼子毒害?
简直令人义愤填膺。
很快骂声就出现,甚至开始有人扔石头,倒霉的冯铨二人在囚车上惊慌地晃着脑袋躲闪,但仍然免不了挨上,很快就被打的脸色见血……
“乡亲们,看看吧,看看这些乱臣贼子!”
许显纯还在鼓动。
他并不介意老百姓们拿石头砸死这俩,反正口供已经在手了。
“就是他们,阴谋毒害陛下,就是他挑拨离间,害得镇南王至今无法进京,幸亏老天保佑,让锦衣卫发现他们的逆行,今天我就押他们去承天门,押他们去见九千岁,去见皇后,去见陛下!”
他高喊着。
然后周围立刻一片叫好声。
很快就有人挤到锦衣卫中间,拿着鞋子去抽两位大员,还有人拿着棍子从囚车空隙往里戳,甚至还有人拿着秽物往他们脸上扔,话说他们算是提前享受到了圆嘟嘟的待遇。好在他们引林丹汗南下的内容并没读,否则的话这两人真有可能被愤怒的百姓砸死,即便这样也很快面目全非。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这样在两旁人们的混乱中,沿着崇文门里大街向前。
两旁的巡警早就出现,不过他们是肯定不会管的,这是锦衣卫办差关他们屁事,至于内情如何同样也不关他们的事,许显纯还是北衙掌印这就足够了,锦衣卫和巡警队算起来前者高于后者,巡警队和过去的五城兵马司一样,在锦衣卫需要时候是要配合工作的。
再说锦衣卫后面还跟着骑警队呢。
骑警队的老大曹文耀骑着马和许显纯并行,后面那些作为这座城市目前最强武力的辽东铁骑,一个个穿着明晃晃半身甲,带着火枪拎着长矛列队跟随,这些来自辽东的百战老兵,在这座城市已经近一年,早就用他们的强悍战斗力建立了绝对的权威。
他们面前全都得老老实实的。
这还管个屁!
维持好秩序就行了!
小角色们不要掺和这些神仙打架的事情。
很快前面几个文官匆忙挤出人群,一个个愕然地看着这一幕,有一个还试图上前质问,然后许显纯一挥手,前导的骑警直接拿长矛把他推到一边,许掌印笑眯眯地举着自己腰牌晃动,剩下几个文官秒懂,锦衣卫办差,谁也无权干涉。别说是他们,孙承宗来了也没用,人家是直接代表皇权的,除了圣旨没有其他能够干涉的,甚至田尔耕来了也没用,北衙掌印不需要听锦衣卫掌印的,这些文官们乖乖让开道路,也有的赶紧转头去报信。
这个就随他们便了,许显纯又不在乎这些。
有骑警队的三千铁骑镇场子,他根本不需要理会别的。
就在他们到达崇文门里大街与东长安街交叉口,然后转向西直奔长安左门的时候,提督警察局太监葛九思带着大批巡警阻挡在了前方……
“葛公公,锦衣卫办差,请让路!”
许显纯笑着说道。
葛九思目光深沉地看着他。
然后两人就那么对视着。
葛九思的目光转向许显纯身旁的曹文耀,后者笑眯眯地将手放在短枪上,这时候骑警队已经淘汰转轮打火枪,全部换成了燧发短枪,看着曹文耀的动作,葛九思最终默默地挥了挥手,他后面的巡警忙不迭让开,很显然已经等待这个命令很久了。
“许掌印。曹副将,你们可是真给了九千岁一个惊喜啊!”
葛九思缓缓说道。
“葛公公,逆党毒害陛下,阴谋危及社稷,惊倒是的确够惊的,但这喜就不对了吧?”
曹文耀笑着说道。
“是咱家失言了!”
葛九思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说完他同样默默退到一边,许显纯两人笑着从他面前走过,然后是冯铨两人的囚车,囚车上的冯阁老挣扎地朝他唔唔着,但葛公公都懒得看他一眼,两人交情匪浅归交情匪浅,葛公公还不至于蠢到帮他。就在后面锦衣卫和骑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经过的时候,葛公公默然转身,什么废话也没说,径直钻进人群消失了。
这局势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这得赶紧去告诉九千岁才行。
然后下一个出场的是鹿善继。
刑部鹿侍郎根本没啰嗦,挤出人群站在那里看清这边情形后,很干脆地接过家奴递上的缰绳,然后骑上马向着长安左门狂奔而去,他也得赶紧去内阁告诉孙阁老。而就在这一刻不只是他和葛九思,整个长街两旁无数人匆忙离开,或骑马或奔跑,分别奔向这座城市的一处处官衙一座座府邸。整个京城恍如被戳开的马蜂窝,无数原本安安静静隐藏在蜂巢里的家伙,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动,所有人都在混乱地做出他们各自的反应。
大太监们,文官们,勋贵们……
统统都随着一个个报信的到达,开始手忙脚乱地应对这个变局。
许显纯继续悠然地向前,用他那玩味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一切。
“一不小心玩了把大的!”
他感慨地说道。
“幸好咱们有枪。”
曹文耀笑着拍了拍他的短枪。
“这倒是,有枪就是好!”
许显纯说道。
然后两个混蛋同时大笑起来。
第六四零章 雌威
乾清宫。
“他们又在闹什么?”
得到消息的九千岁崩溃一样说道。
葛九思什么也不敢说,只是低着头站在那里。
“万岁爷如何?”
九千岁焦头烂额地转头看着武之望。
后者正在给天启诊脉,皇帝陛下今天早晨还算清醒,但说了几句话之后紧接着又昏睡,虽然昨天九千岁乱棍打死了陆荩臣,这时候药里已经没有毒了,但服了都差不多俩月的毒药后慢性中毒早就毁了皇帝的身体。浑身浮肿就意味着他的器官已经开始衰竭,这种时候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想救回那真得看天意了,完全超出人力范围,哪怕武之望这些人也已经无能为力。
武老头摇了摇头。
九千岁恨恨地一跺脚,紧接着转身离开,葛九思赶紧跟随,但他们刚出门,就看见一身礼服的皇后殿下匆匆走出来……
“娘娘何往?”
九千岁警惕地说道。
“九千岁,本宫去看看到底是哪些乱臣贼子,居然敢毒害万岁爷?”
张嫣说道。
她手中还领着太子殿下。
这时候的太子殿下已经基本上渡过了小孩最危险的年龄,身体健康面色红润堪称小萌娃一个,因为被圈得太久难得出去一次,看起来心情不错,瞪大眼睛看着九千岁。
“娘娘,外面乱哄哄的别吓着太子殿下,有奴婢出去就行了,再说还不知道事情如何,先别急着断言万岁爷是被人毒害。”
九千岁说道。
虽然张嫣出面似乎没什么,可是九千岁总觉得有些不对,这两天京城发生的这些都不正常,明显有一只黑手在操纵,张嫣和他不是一伙,甚至可以说是明争暗斗的敌人。这种时候张嫣也出去,可是很容易生出意外来,他和孙承宗已经达成一致,但和张嫣可没有达成一致,他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张嫣会如何选择。
尤其是张嫣已经断言了弑君,那么这就有点不对了。
她反应怎么这么快?
“九千岁,万岁爷被毒害,本宫与太子难道在宫中坐视?”
张嫣不满地说道。
“娘娘,此案目前还只是许显纯一人之言,锦衣卫平常为邀功屈打成招也是有的,冯铨等人是否谋害陛下,还需三司会审之后才能定案,哪有仅凭着锦衣卫一家之言,就定一阁臣,一都御史,一尚书弑君之罪?”
九千岁恍如拿错剧本般说道。
“那本宫也要去看看!”
张嫣说道。
说完她领着太子就要走。
九千岁犹豫了一下,似乎想下令阻拦,而张嫣干脆抱起太子,示威般向周围那些大小太监们晃了一下,那些大小太监们纷纷低下头。
九千岁叹了口气。
他知道这些人不想和张嫣冲突。
说到底皇帝奄奄一息,随时都有驾崩的可能,人家怀里抱着的是随时有可能登基的储君,他们虽说跟着九千岁当爪牙,可那并不代表着他们对九千岁有什么忠心。这些太监一样都是趋炎附势的,跟着九千岁只是因为能得到好处,但为了九千岁赌上性命就夸张了,一旦皇帝驾崩,太子登基那张嫣就是太后了。至少在这种时候面对她和九千岁的冲突,还是不能出来站队的,这不是以前皇帝好好的,对九千岁言听计从的时候。
人家怀里是很可能用不了几天就登基的。
张嫣颇为得意地看了九千岁一眼,然后抱着太子昂然地走了,九千岁默默跟在后面。
他们刚出乾清宫就看见孙承宗。
实际上不只是孙承宗,内阁三个阁老都在,话说两天时间,内阁就少了两个阁老,这速度也够快的,而且还是一死一囚,这在大明朝也算是罕见了。
“皇后殿下这是?”
孙承宗同样警惕地说道。
他是得到鹿善继报信,但他出去阻拦也没用,锦衣卫又不用听内阁的,必须得九千岁出面才行。
“本宫与太子出去看看这到底是哪些乱臣贼子敢毒害万岁爷!”
张嫣说道。
“皇后殿下,如今外面乱哄哄,别吓着太子殿下,有老臣与九千岁一同出去处置即可。”
孙承宗说道。
说话间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九千岁。
“孙阁老,您这话倒是和九千岁一模一样啊,你们俩倒是心有灵犀啊,本宫不过是与太子出去看看而已,何来如此多事,难道本宫想做什么还得你们恩准?”
张嫣立刻雌威大发般怒道。
“老臣不敢!”
孙承宗赶紧说道。
张嫣也没跟他废话,抱着太子在宫女簇拥中继续向前,仿佛一个怀抱着大杀器的勇士,说到底她怀里这是太子,储君,皇帝随时可能驾崩情况下谁也不敢惹,说不定下一刻这就是皇帝了。
孙承宗只能跟在后面,继续用目光询问九千岁。
他显然对此不满。
这个女人出去会打乱局面的。
但九千岁也无可奈何,说到底他只是个家奴,哪怕已经九千岁了他也依然是个家奴,而张嫣才是主,人家怀里的才是主人。就像原本历史上他面对崇祯毫无反抗之力一样,他对张嫣怀里的这个小孩,也没有任何反抗之力……
至少明着没有。
让太子夭折是一回事,但在明面上他只能遵从。
倒是徐光启饶有兴趣地看着。
老徐在这时候身份超然,毕竟怎么闹都影响不到他。
一行很快走过一道道门,然后登上了承天门,这时候许显纯等人已经到达,并且在城门外的御街上列阵完毕,两旁骑警队的铁骑兵,一个个身上板甲反射阳光。他们中间是许显纯带领的锦衣卫,这些皇权爪牙们正前方是囚车,而在他们两旁,则是无数围观的百姓,甚至还有那些匆忙赶来的官员和勋贵……
不过勋贵不多。
勋贵团的老大张惟贤没露面。
这个政坛老油条,很显然依旧坚持他的明哲保身原则,不到尘埃落定时候坚决不露面。
这属于聪明人。
倒是常胤绪和刘孔昭再次出现。
他俩从南京到京城后,被扔到五军都督府一人领个都督的闲差,基本上就是混日子,不过生活还算可以,毕竟他们在南京的产业除了土地被分,其他并没受到影响,光每年收房租就能保证过上符合身份的生活。但其他那些南京勋贵就差多了,虽然天启从每家挑了一个袭爵,可田产没了,部分房产被强占,甚至一些商铺也都没了,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搞得京城勋贵一片兔死狐悲。
对镇南王的口诛笔伐一直也没断过,只不过他们都没什么实权,再怎么口诛笔伐也没什么意义而已。
张嫣的出现,让外面的军民迅速沉寂。
皇后殿下在外面露面的次数甚至比皇帝更少,至于她怀里的太子殿下甚至是第一次露面……
“都……”
九千岁上前一步刚要说话。
“许掌印,这就是那些弑君逆贼?”
他身后的皇后殿下突然喊道。
说话间她还把太子殿下尽量举得高一点。
九千岁一脸郁闷地闭嘴。
许显纯和曹文耀赶紧走上前,在下面向皇后和太子行礼。
“回皇后殿下,弑君逆党首犯冯铨,薛贞已然捉拿归案,首犯孙之獬试图逃跑被锦衣卫当场击毙,首级就在此处,首犯霍维华潜逃,臣等正在追捕中,另外尚有更多逆党正在追查。”
许显纯说道。
“看看吧,看看这些逆贼!”
皇后殿下举着太子,然后对着太子说道:“看看他们,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翰林,他们都是世受皇恩,甚至父子簪缨,可谓富贵荣华皆陛下所赐,他们却以毒药来回报陛下。”
“皇后殿下,此案还有许多疑点,以老臣之见还是三司会审。”
孙承宗忍无可忍地上前说道。
他又不傻,这一看就是串通好了的,许显纯的行动皇后知道,现在只不过是演戏而已,目的就是把这些人弑君办成铁案,然后再招杨信进京,至于张嫣为何倒向杨信,这个他倒是一时间还猜不到。不过两人早就勾勾搭搭甚至过去都传出过绯闻,女人在这种问题上一般不好以常理揣测,说不定张嫣就是被杨信以美色迷住了,总之现在张嫣的真面目已经暴露。
她是杨信一伙的。
她是敌人。
“孙阁老,难道这还不够?”
张嫣喝道。
“皇后殿下,此案事关重大,万万不可草率,依照朝廷法度需由三司及厂卫会审,仅以锦衣卫一家之言不宜草率定罪。且大明祖制,后宫不得干政,皇后殿下之愤怒老臣可以理解,但朝廷自有制度,如今陛下病重,太子年幼,一切更不能草率。”
孙阁老很干脆地说道。
“娘娘,孙阁老也是老成之言,左右这人也抓了,就让三司和锦衣卫会审再定夺也好。”
九千岁说道。
“本宫说话不管用了?”
张嫣怒道。
“回娘娘,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制。”
九千岁毕恭毕敬地说道。
“对,大明祖制后宫不得干政,皇后殿下请回宫歇息。”
鹿善继为首的一帮文官们立刻喊道。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