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残酷镇压


  于是杨都督的恶劣行为,再次引发一场骚乱……
  “都想干什么,造反吗?”
  杨都督站在总兵府门前,怒斥聚众抗议的军户。
  他的区别对待引发广州左卫部分军户的愤怒,说到底他们的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他们终究也是军户,而杨都督的新军募兵化,代表着每年最少十八两银子的军饷,这是募兵的法定军饷。
  而在广州这样的地方,一年十八两银子就足够养活全家,这里的米价最低时候一斗只有二三十文,一两银子都能买好几石米。
  哪怕之前引发百姓闹事时候,米价也仅仅是超过一两。
  在杨都督严厉打击后,目前又降到了六钱左右,但哪怕这其实也比往年要略微高一些,万历四十六年潮州遭遇台风发洪水淹死过万导致粮价飞涨,一个乡宦哭着上书哀嚎百钱九升已半载,亦只忍饥坐毙尔。
  百钱九升就忍饥坐毙,这让宣大那些五两银子一石的怎么活?
  百钱九升以目前铜价也不超过一两一石。
  穿更不值一提。
  这里最不值钱的就是布。
  糖价,肉价,盐价无一不贱。
  广东最大产盐区就在杨寰打仗那里,所以圆嘟嘟弟弟才做盐商。
  所以十八两银子就能让一个三口之家实现温饱,让一个五口之家勉强生活下去,甚至一个机户家庭一年都未必能赚十八两,这样仅仅出一个青壮就能养活全家的好事,对于广州四卫的军户来说,无疑就是梦寐以求了。但因为广州左卫世袭的羽指挥使得罪杨都督,导致他部下马千户所部一千户被排除在新军之外,这种明显挟私报复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都督,求您可怜可怜小的们吧,羽指挥使得罪您,小的们没得罪您啊!”
  一个老军户哀嚎着。
  然后一片跪在地上的哀嚎。
  “胡说,你说话要负责,什么羽指挥使得罪本都督?简直荒谬,本都督是那种挟私报复的人吗?本都督编练新军,自有本都督的考虑,你们这些人规矩太多无法和其他士兵混编,本都督也不能为你们单独编练一军,故此你们这一部才不在整编范畴,这与本都督鞭打羽指挥使有何关系?你们不要胡闹,本都督尚方宝剑在此,再敢胡闹小心军法处置!”
  杨都督义正言辞地怒斥。
  “都督,求您开恩啊!”
  ……
  哀嚎声继续。
  “你们想干什么?威胁本都督吗?来人,把这些狗东西打出去!”
  杨都督怒道。
  他身后的荡寇军立刻上前。
  此举瞬间引爆对方怒火,说到底这些军户也不是好脾气的,紧接着几个青壮站起来试图阻挡荡寇军。
  甚至还有人扔石头。
  混乱中也不知道谁的石头正砸杨都督脑袋上。
  “开火,简直是造反了!”
  杨都督捂着脑袋怒喝道。
  列阵的荡寇军火枪手立刻扣动扳机。
  对面那些闹事的军户根本毫无防备,他们从没想过杨都督会开枪,结果伴随对面火焰喷射,瞬间闹事军户就倒了一片。
  紧接着那些火枪手转向从中间空隙走向最后,在行走中边走边装填,就在同时第二排火枪手向前,没有得到停止命令的他们,瞄准那些混乱中的军户继续开火射击,完成射击和之前那些一样转向,边向后走边装填,而后一排火枪手继续上前开火……
  十排火枪手。
  反向装弹回转射。
  那些荡寇军火枪手恍如机械般,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开火转向装弹的程序,十排的数量确保火力的持续性,在不断喷射的火焰中,子弹不停飞向那些闹事的军户。
  后者惊恐尖叫着四散奔逃。
  但他们身后的枪口依旧喷射火焰。
  凶残的镇压连严一魁都吓傻了,他战战兢兢地凑到杨都督身旁……
  “都督,小施惩戒即可。”
  他小心翼翼地说道。
  “惩戒?本都督就是要杀了这些胆敢造反的乱兵!”
  杨都督捂着脑袋嚎叫着。
  严一魁赶紧退到一边。
  这种凶残镇压的确已经有点过分,人家就是请愿而已,完全用不着用排枪,抓几个为首的砍了就行,杨都督明显挟私报复,但这位都督行事本来就很诡异,总是搞些让人莫名其妙的举动,那宛若抽风一般。然而人家抽风从一介白丁四年抽到了右都督,自己胡子都白了才是个都司,那就只能说自己的智商和人家差距太大。
  既然这样……
  看着就行了。
  这年头这种锦衣卫特务头子,哪个不都是心狠手铐,杀人不眨眼。
  一共两百名火枪手的射击持续一个回转,当第一批开火的火枪手打出第二轮子弹后,杨都督终于下令停止了射击。
  然后一直躲在旁边的羽指挥使哭嚎着扑在了尸山血海中。
  “奸臣,我跟你拼了!”
  马千户悲号着举刀冲向杨都督。
  下一刻他前方二十支火枪喷出火焰,然后马千户就像某些电影中的英雄形象般在子弹撞击中不断颤抖着。
  然后倒在死尸间。
  “羽指挥使御下无方,致使所部军户作乱,革职吧,马千户为乱首,意图行刺本都督被当场击毙,抄家吧,所有参与作乱军户,死了的家属分散迁移广西和贵州各卫所,活着的就免了死罪,无论之前官职为何,一律分散发往广西和贵州各卫所为兵。”
  杨都督拿个手帕掩着鼻子,阻挡血腥气侵扰他那敏锐的嗅觉,同时一脸厌恶地说道。
  然后他昂然返回总兵府。
  外面羽指挥使哭得撕心裂肺一样。
  当然,没有人知道杨都督为何如此残酷镇压这些军户,当街击毙四十多原本只是请愿的军户,只能归结于他那喜怒无常的性格,不过这件事对于广州军民来说,也仅仅是一个很快就过去的谈资。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仅仅是邸抄上一句广州左卫军户哗变,杨都督镇压,击毙数十,余众畏伏,别说是皇帝了,就是兵科那些和杨都督势如水火的给事中们也仅仅是扫一眼拉倒。
  不过那四十多具死尸的效果也极其明显……
  “你们都没吃饭吗?”
  杨都督举着喇叭筒很凶残地呵斥城墙上几个奄奄一息的士兵。
  这是他的第二次考核。
  考核条件和第一次一样,只不过这一次他骑着马亲自在城墙下督促,然后在他的呵斥声中,那几个都趴在女墙上半死的士兵全都哆嗦一下,紧接着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挣扎般爬起来踉踉跄跄往前继续跑。
  杨都督现在恍如恶魔一样啊。
  谁也不知道这个喜怒无常的家伙,会不会像对待广州左卫那些军户一样,心情不爽直接排枪打,排枪打了不算还把人全家扔到广西,话说那几个营的驻地如今都已经被清空,男女老幼哭着被押上船。上万口就这样被他一句话全都撵出广州,然后分散到广西和贵州那些卫所,这样的人在下面看着,就算累死在城墙上也不能停,万一他也不爽那就不只是全家倒霉了。
  亲戚朋友全跟着倒霉啊。
  总之城墙上已经筋疲力尽的士兵们,全都像被鞭子抽着一样加快速度。
  “都快点,最先到的一百名拿银子,最后到的一百名挨鞭子!”
  杨都督举着喇叭满意地说。
  这支新军对他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时候的两广缺少一支能够真正镇压地方的精锐军团,明朝在两广实际上就依赖狼兵,两广总督所部用于大藤峡作战的就是狼兵,粤西,粤西北这些陆上防御重点,全都是狼兵驻扎。明朝对大藤峡的原则就是以狼制瑶,有瑶必有狼,但两广卫所军却全都糜烂,只有水师还勉勉强强有点战斗力,陆上的卫所军也就能镇压一下民变。
  这样肯定不行。
  两广必须得有一支真正的机动作战力量。
  至于这支军队的军饷并不难解决,如今辽东战局已经稳定,不需要像原本历史上一样恍如填无底洞般填银子,天启有足够的财力维持这一万军队,而他们作为天启直属的军队,同样也能镇压在广州,从广州士绅手中榨取更多银子。说到底大明皇帝为什么在广州海外贸易上捞的最少,还不就是广州各卫已经不能为皇帝镇压地方,为什么咱大清可以随时逼迫十三行贡献财富,不就是广州将军拎着刀在旁边看着?
  天启需要一支类似广州驻防八旗一样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就可以给天启充当这个角色。
  “你,不想死就继续跑,跑不动就走,走不动就爬,到不了的这辈子也就不用再走路了,!”
  杨都督举着喇叭继续嚎叫。
  被他威胁的士兵擦了把眼泪,崩溃一样哭嚎着,然后扶着女墙挣扎向前……
  “叔父!”
  后面杨寰催马赶来,打断杨都督的恶趣味。
  “澳门的加急。”
  他把一封加急公文递给杨都督。
  杨信接过之后打开……
  “哈,终于来了,咱们的钱袋子们终于到了。”
  紧接着他兴奋地说道。
  好吧,第一批葡萄牙商船终于到达。


第三四零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澳门。
  “唐·弗朗西斯科·马士达路也先生,我对您的身份很有些疑惑。”
  杨都督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单手托腮看着至今没有得到允许坐下的葡萄牙舰队指挥官。
  后者只有三艘船。
  他们从果阿的北上并不是直奔澳门。
  这支舰队之所以集结起来共同行动,只是因为荷兰人的袭击,而后者的袭击主要是在马六甲海峡,荷兰人也不可能在茫茫大海上专门搜寻他们,只有马六甲海峡这个特殊地方,才适合荷兰人对葡萄牙商船进行袭击。
  另一个就是台湾海峡。
  但这两个咽喉要道以外,葡萄牙商船是不用担心的。
  所以驶出马六甲海峡之后,荷兰商船就会分散开,在整个南洋进行贸易,包括前往马尼拉,最终他们会满载货物陆续到达澳门,并且在这里装满各种货物北上倭国,同时将所有白银尽量兑换为黄金。然后他们带着这些货物和黄金前往倭国换白银,再带着倭国换来的白银回到广州采购货物并且将剩余白银尽量再次兑换为黄金,并带着这些货物和黄金返回果阿并运回里斯本。
  因为各地金银比率不一样。
  大明在经过了上百年的白银涌入后,目前仍然没有突破一比十,这个关键点是崇祯年间,目前依然在一比八浮动。
  但倭国是一比十三。
  而欧洲同样是一比十三。
  欧洲商人用一两黄金在欧洲换十三两白银,在大明换一点七两黄金,到倭国换二十二两白银,再到大明换近三两黄金,回到欧洲再拿出一两黄金换十三两白银完成下一个循环,然后……
  然后现在已经玩不下去了。
  杨都督禁止黄金出口,实际上过去也禁止,只不过这东西极其容易走私而已。
  “唐·马士达路也先生?”
  杨信问茫然中的葡萄牙舰队指挥官。
  “都堂阁下,请原谅鄙人的失态,我只是对您的葡萄牙语感到惊讶。”
  后者赶紧说道。
  “所以我们需要好好讨论一下您的头衔问题,如果我没记错,您的头衔这个词意思应该是总督吧?这就很令人惊讶了,葡萄牙国王的印度总督阁下向大明皇帝的土地上派遣一位总督……”
  杨都督阴森森地说道。
  “你们是要宣战吗?”
  他猛然一拍桌子站起来,用他的最大音量恍如虎吼般咆哮着。
  马士达路也猝不及防,惊叫一声直接坐地上。
  “我在此明确警告你们,这里是大明皇帝的土地,你的同胞是在大明皇帝恩赐下才居住在这里的,他们需要接受的是大明皇帝统治,而不是葡萄牙国王的统治,这里只有大明皇帝才能派遣官员,你们没有权力,这里不是葡萄牙国王的属地。你们不要以为我是那些不懂你们语言的地方官,不知道你们玩的那些文字和语言游戏,葡萄牙国王无权向这里派遣任何官员,你们的那些同胞在这里只能接受大明皇帝的统治。”
  杨信居高临下地继续咆哮着。
  坐在地上的马士达路也惊愕的看着他那因咆哮而狰狞的面容,承受着他喷出三米落在自己脸上的口水。
  “当然,贸易我是欢迎的。”
  然后杨都督仿佛换了个人般,坐下来和风细雨地说道。
  “但是,必须得遵守大明法律,另外还要交税,这里有一份税率表您可以拿去看一下,不能不交税吆,不交税会被吊死的。”
  他趴在那里跟切换了状态的小埋一样补充道。
  马士达路也红着脸爬起来,然后深吸一口气压抑一下愤怒和恐惧。
  “都堂阁下。”
  他说道。
  “这个词不适合我,你可以用总督这个词来称呼我。”
  杨都督说道。
  其实这个词也不适合他,因为葡萄牙语的总督其实是统治者,首领,高官之类的。
  “总督阁下,鄙人正是为了您的税率而来。”
  马士达路也说道。
  “您的身份呢?”
  杨信问道。
  “印度总督阁下的特使。”
  马士达路也犹豫一下说道。
  “但作为葡萄牙国王陛下的印度总督的特使,您无权对我们制定的税率提任何意见,因为这是本人作为大明皇帝陛下的广东海关总管制定的,这是得到大明皇帝陛下恩准的,你们作为外国人只能遵守,无权干涉。这是我们大明的内部政务,任何外国人都无权干涉,提意见也不行,我们制定多少税率,你们就得按照这个税率交税,无论我们制定多少你们都得服从。”
  杨都督很干脆地说道。
  “总督阁下,我们在这里做了近一百年的生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税收。”
  马士达路也愤慨地说道。
  “所以,现在我来了。”
  杨信说道。
  “总督阁下,若是这样我们将去别的港口。”
  马士达路也说道。
  “没有别的港口了,根据大明皇帝的圣旨,你们的商船只允许在澳门一地进行贸易,其他港口是不能去的,这里面包括月港,所以为了避免你们与沿海走私商勾结,任何到达澳门的贵国商船,在没有装满货物前禁止离开。”
  杨都督说道。
  “总督阁下,您这是绑架,我们有权离开!”
  马士达路也愤怒地喊道。
  “你们没有权力,我的地盘我做主。”
  杨都督笑着说道。
  这一点必须得防备,要不然这些葡萄牙人都跑月港去,哪怕月港那边不敢接,他们也可以跑宁波去,宁波那些商人肯定欢迎,他们就是走私也会给这些家伙想办法装满船,那样的话他的损失就大了,所以来了就直接扣下,先把银子掏出来再说,至于以后……
  以后那些海关也包税了,他们一样不会便宜这些家伙。
  至于明年……
  没有明年。
  广州士绅已经后悔了,目前正在研究合伙搞股份公司,从明年开始抢回包税权,杨都督今年就是一锤子买卖,能捞多少算多少。而且这些葡萄牙人和广州士绅都是勾勾搭搭,他们也会在私下联络,然后商议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税率,葡萄牙人也舍不得澳门。如果广州士绅在满足包税银的条件下,能够和他们达成一个互相都能接受的税率,那么葡萄牙人肯定依然会维持澳门贸易。
  他们舍不得这里。
  杨都督来只是作为一个搅局者让他们双方都害怕,展现出毁掉他们之前好日子的能力,都不得不接受包税制这个改革。
  说到底四十万两的包税对他们来说不是不能接受。
  但真正这里以后会怎样不关杨信的事。
  这样当然要尽可能多捞。
  “总督阁下,这真是太令人遗憾了,我想我们需要考虑一下。”
  马士达路也无奈地说道。
  “可以,你们尽管考虑,不过我们的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啊,对了,听说你给我带来了一件礼物,那么作为回赠,我也送你一件礼物吧!”
  杨信笑着说。
  然后他身旁的杨寰赶紧拿过一面足有巴掌那么大的镜子。
  “总督阁下,我们的船舱里有很多这样的镜子。”
  马士达路也傲然说道。
  “但这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还是很有纪念意义,以后你们的镜子就不用再往大明运了,倒是你们有兴趣可以把我们的镜子运回欧洲,或者运到其他地方。这样的是小的,我们甚至可以制造桌子一样大的,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杨都督兴致勃勃地说道。
  “如果您真能制造这样大的镜子我们当然非常愿意采购。”
  马士达路也说道。
  不过看表情他对此并不以为然。
  实际上这时候法国的铸造法制造平板玻璃还没开始,那个一直到十七世纪后期才出现。
  “那就一言为定,你们从倭国回来时候,我让你看到这样镜子。”
  杨信说道。
  至于马士达路也给他的礼物其实是六匹马瓦里马,就像杨信猜测,这东西根本不需要从印度运来,马六甲城就有不少,马士达路也只是在马六甲城顺便给他捎了六匹而已。
  另外他这三艘船也的确是满载着大米而来,三艘船从会安运来近四百吨大米,这些大米不但被杨信按照市价收购,而且还让他们享受了免除一半舶税的优待。
  接下来这些大米将在澳门起运,由四艘巡洋舰装载直接送往天津。
  这时候北中国的灾难时代已经开始,除了持续到四月的鲁西大地震,不久前滹沱河还在晋州决口,洪水夷平整个束鹿县城。今年京城米价就没有过低于一两的时候,甚至连江浙米价都站上了一两,这些大米的运到应该能让米价有所下降,接下来所有到达澳门的大米除了少量留下吃,其他全部北运。
  杨信的第二支增援舰队正在南下中,只不过风向不对走走停停,估计得一个月后才能到。
  这批还是十二艘巡洋舰。
  他的船厂目前建造这样十二艘巡洋舰只需要两个月,唯一的问题只是水兵不足而已,但充当运输船还是没问题的,中式硬帆本来需要的水手数量就少,接下来他将不断用这些巡洋舰运输大米北上。
  等秋收就好办了。
  因为天津的数十万亩稻田今年将迎来一场大丰收,这些大米肯定会将京城米价拉回一两内。


木允锋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