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澳门主人
作者:木允锋|发布时间:2024-06-28 23:17:01|字数:6802
“还真把自己当大爷了!”
看着恍如遭受某种摧残般,号哭着离开的靖江王府属官,杨寰一脸鄙视地说道。
“天高皇帝远,还不知道咱们是什么人。”
杨信说道。
实际上这个属官是故意的。
大明朝的这些藩王也就能吓唬人,实际上一点威胁没有,上次他把楚王府的那家伙船轰沉,没过俩月楚王给他送了一万两。
这时候宗室就这样,基本上属于大明食物链底层,虽然不能说最底层,但面对文官和内官,还真就一点脾气没有,以他目前的凶名,一个王府属官不至于连这点事情都不懂,应该是有人授意他,激怒他然后挑动靖江王和他的矛盾。
这些王府属官身份低微……
虽然这样说有点过分。
但在官场这个食物链中他们就是渣渣。
而且是一群无人问津的渣渣,早期王府属官的确和其他官员差不多,甚至还有升迁到尚书级别的,但现在就是一群几十年考不中的老举人,还有因为小罪被免了的知县又觉得撵回家太可怜的。现在没有进士出身做这个的,而且真正有门路的举人也没有做这个的,因为这些王府属官永远不会升迁,理论上可以,但吏部却有这样的不成文规矩。
王府属官就是做到致仕。
而且藩王有罪首先还会严惩他们。
一个官场食物链最底层的渣渣,挑衅一个最顶层的猛兽,这里面要没有隐藏的东西那才见鬼呢!
“不管他们!”
杨信说道。
“去,把香山知县放出来!”
他紧接着说道。
杨寰赶紧去把知县拎出来。
可怜的知县被关了这么久,一没人审问二没人搭理,就每天啃几个混着野菜的米糠团子,整个人都憔悴了,被拎过来后趴在地上哭的成了个泪人。
“你们怎能这样对待嫌犯呢,快给林县尊端碗鱼糜!”
杨信义正言辞地怒斥手下。
杨寰赶紧招呼一声,旁边一个疍家女端着一碗吃剩的鱼糜过来。
林知县就恍如饿虎扑食般扑过去,双手夺过碗一头扎进了这个很大的粗瓷大碗……
“慢点吃,不要急!”
杨信拍着他肩膀说。
双手端着大碗蹲在地上的林知县抬起头,嘴角还挂着一根鱼刺,在看到他的瞬间就僵住了。
“杨都督,下官冤枉啊!”
他委屈地哭嚎着。
“别哭,别哭,我知道你是被冤枉的,我们已经查清楚了,那些对你的诬陷都是捕风捉影的,你是清白的,你的冤情已经查清楚了。”
杨信说道。
林县尊终于控制不住又哭了。
沉冤得雪的煽情场面最终还是过去,那些疍家女清理出一张桌子,然后给他们摆上几个小马扎,用同样的粗瓷大碗端来茶水,今年才刚到任的香山知县林震元恍如隔世般坐在那里看着女工杀鱼。
这些疍家女都是常年做这个的,在配上专用的杀鱼刀之后,一个个手法极其干净利落,一条鱼拿过来几乎眨眼间连头带内脏清理干净,然后扔进旁边清洗的水槽。几个不同的水槽分别进行清洗,最终扔进装满浓盐水的大桶泡着等候进一步加工,看着那一个个锋利的小刀对鱼进行斩首开膛,林知县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忧伤……
“林县尊是福建人?”
杨信笑眯眯地问道。
“下,下官莆田人,万历三十七年举人。”
林震元战战兢兢地说道。
“我记得刑部有个莆田籍的员外郎叫林咨益,与林县尊是否同族?”
杨信问道。
“正是下官堂兄。”
林震元说道。
“这简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都不是外人嘛,快,赶紧给林兄换好茶,这种粗劣茶水哪是招待林兄的。”
杨信说道。
林震元毫不犹豫地起身,直接趴在了他脚下。
“杨都督,您就开恩放过下官吧,您要下官做什么下官就做什么!”
林知县哭嚎着。
“其实也没别的事情需要劳烦林兄,就是兄弟见此地风景颇佳,故此想买下来作为一处别业,不过这种事情还得林兄处理。”
杨信扶起他说道。
“都督是说濠镜?”
林知县疑惑地说。
“对。”
杨信说道。
“可这里是夷人居住啊?”
林知县说道。
“对呀,但夷人只是租住啊,他们又没有这土地所有权,他们居住并不妨碍我将这块地买下来,至于他们每年五百两的租金,那个我就索性直接以一百年的租金买下来,以后这片地作为杨某的私产。”
杨信说道。
把澳门这片地买下来,他立刻将租金提高十倍,而且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搞房地产开发,逼迫以后来这里的外国人租房,不只是葡萄牙人,现在只不过葡萄牙人不让其他国家商人来居住而已,但他买下澳门之后,其他国家商人也可以来居住,只不过还得租他的房。什么商铺,仓库,包括喝水也得给他交费,当然,这种事情不能是他自己的,得回去跟他大爷分,五五开呗,租金一人一半,而且不但是澳门,其他几个开放的港口也是如此。
港口开放不代表允许外国人居住。
只是准他们贸易。
为了能够让他们有一块歇脚之地,可以给他们划定一块类似澳门这样租住的区域,然后跟他大爷研究好哪几块地方,杨信提前去买下来,他大爷再批准这块地方剩下就是杨信去收租了。
不能是澳门这样当地官员收租。
那些官员有的是手段中饱私囊,就像澳门这样五百两明显太低。
一年五万两都可以,反正葡萄牙人也没得选择。
这样保守估计,一年光租金之类就可以收入十几万,而且以后看人多更繁荣了无非就是加租呗。
不得不说杨都督对外国友人太不友好了。
为了能从他们身上尽可能多的扒皮,那简直就可以说不择手段。
不过……
“都督,要说这银子无足挂齿,随便给一些就行,可都督要买这地仍旧有些麻烦。”
林震元小心翼翼地说道。
“嗯?”
杨信的目光立刻变了。
“都,都,都督,下官没别的意思,只是咱们大明土地不是随意买卖,都督籍在北京锦衣卫,是不能在这里买地的,任何官员都不得在本籍外购置任何地产或者房产,哪怕民间也只能是买本籍的。想买外地的土地只能寄籍或者落籍,否则买了也不算数,太祖时候甚至不能出都,本都以内土地才能买卖,外都的土地就不能买了,后来实在行不通才出都,但到本籍以外仍旧是不行的。”
林震元赶紧解释。
杨信明白了,也就是说他受户籍的限制。
之前他在凤阳和天津没遭遇这个问题,只是因为那些地是卫籍,而且是赐田性质的,这里没有赐田,那就只能按照法律,最终作为一个官员,他一不可能跨籍买地,二不可能落籍或者寄籍这里。
他也是军户。
他也没有自己改变户籍的权力。
“办法肯定有吧?”
杨信说道。
“办法是有,濠镜这片地在县里就是无主荒地,过去海盗盘踞,后来夷人过来租给他们,但地还是荒地,故此可以依照招募流民垦荒的方式,都督找一个身边的人,让他来此垦荒并落籍香山县,那么下官就可以给他造册。只要造起册来这块地就是他的了,太祖制度,新开荒地永不起课,不过其实后来都收,但这个只要登记成芦地就可以了,无非就那一点想来都督也不在乎。”
林震元说道。
“那之前租给夷人的问题呢?”
杨信疑惑地问。
“那个不值一提,就是口头上准他们住而已,一没立契二没造册,就跟荒地一个样子,他们盖房子也是下官过来准了才盖,可准也是口头准,又没给他们房契,您就是给他们平了他们都没处说理。”
林震元说道。
“女人可以吗?”
杨信说道。
“入您家的籍了吗?”
林震元说道。
“没有,河间任丘商籍。”
杨信说道。
“那就好办了,商籍最简单了,寄籍也行落籍也行,原籍开出路引,拿到下官那里就行,不过还有一条,如果是女人的话,她得是单独的女户,否则她的籍仍旧在其父兄那里,除非她爹一起落籍。而大明女户除了朝廷一些特别的,寻常女户其实是寡妇,剩下也就是死了父母的独女,不过寡妇再嫁田产由前夫家同意才能带着。”
林震元说道。
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杨信偷偷把黄英变成寡妇再嫁,回京之后她会挠杨都督啊。
操作倒是不值一提,去任丘县衙给她虚构一个绝户的前夫,然后她就可以作为无儿无女的寡妇变成一个户籍上女户,并且落籍到香山县,在林知县招募流民垦荒的善政支持下,来开垦澳门这片荒地,再以澳门女主的身份嫁给自己。
做妾。
应该可以,只要以后把这里继续算她的就行。
唯一的问题是澳门女主哪天不高兴,有可能带着澳门这片土地另外找个男人……
好吧,这个问题可以忽略,毕竟像杨都督这样强悍的男人没有第二个了。
第三二零章 殖民大业的起步
可怜的林知县就这样在杨信的淫威下,选择了同流合污或者说甘为走狗……
他又能怎么样?
他也很无奈呀!
他就一个举人出身的七品知县,面对这种权倾天下的奸臣,不同流合污难道继续去啃那糠团子?他可不想再过那噩梦一样的日子,他一个香山知县又跑不了,也不是广州那些大员们隔着远,可以在杨信的魔爪外表现傲娇。
既然无法抗拒,那就索性闭上眼享受吧!
反正阉党目前看还是很有前途。
总之他沉冤得雪,重新回到香山县衙。
然后他紧接着对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联合发出的严控走私命令,恍如强项令般严辞驳回,在杨都督已经以总理广东海关身份发出新税法后,无论粮食还是其他商品向澳门的销售,都已经成为了合法的贸易。
既然是合法那还严控个屁!
两司发出的这个命令完全就是莫名其妙。
林知县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人,绝对不会执行这样的命令。
就在同时香山以外各地士绅同样对此阳奉阴违,一个个当着地方官员的面拍着胸脯保证不会让一粒米进澳门,但就在同时白艚船继续蜂拥向澳门,就连福建的白艚船都加入。至于沿海的驻军更视若无睹,哪怕南海卫,广海卫,碣石卫甚至虎头关,等等沿海卫所体系的明军,也同样无视自己防区的所谓走私,话说杨信手中尚方宝剑要斩文官的确不行,可砍他们的脑袋就一句话啊。
甚至这些卫所军官干脆加入贸易。
他们也不会傻到看着银子不赚,以前的确也可以捞一点,但作为官场食物链的最底层,他们能捞的很有限,毕竟权力在文官手中,他们顶多也就是跟着喝口汤而已。杨信的确让他们连汤也喝不到,但问题是杨信把吃肉的机会也摆在他们面前,原本广东卫所上下就都参与走私,如今干脆光明正大地干,反正杨信对他们还是很给面子的……
澳门总督沿海军务,兼总理广东海关衙门,春天的暖风中杨信伴着海风阵阵和几个被叫来的将领喝酒赏海景。
“严兄也是辽东出来的吧?”
杨信说道。
“回都督,末将之前是辽东都司。”
广东掌印都司严一魁陪着笑脸说道。
“我说怎么像是在哪里听过严兄之名,至于方参将是武状元吧?”
杨信对另一个将领说道。
“回都督,末将万历四十六年武举第一。”
海防参将方仪凤赶紧回答。
“那就是武状元了,回头我向陛下上奏,以后咱们武举也得殿试,他们文科举殿试出状元,咱们武举也得有武状元,总不能咱们武举就低他们一头吧?”
杨信说道。
“都督英明!”
潮州副总兵俞咨皋激动地说道。
“俞兄,杨某真心佩服的人不多,令尊武襄公算一个!”
杨信说道。
好吧,俞副总兵他爹是俞大猷。
至于本事……
这个肯定和他爹有不小差距,再说他爹都死四十多年了,俞副总兵其实都一把年纪了,总之俞副总兵原本历史上是被海盗殴打,兵败逃跑后被砍头的,而殴打他的那个海盗此刻正在三十米外跟税吏研究他的税收过重问题。
好吧,他是被郑芝龙打败的。
“诸位,咱们都是一家人,杨某对自家兄弟如何,想来你们也知道,但凡和杨某做朋友的,目前无一不是平步青云。
比如张神武,原本只是戴罪之身,如今已经是援朝军参将了。
比如曹文诏,三年由小旗到总兵。
比如戚金,蹉跎一辈子,跟着杨某后直接节制一方。
我这个人很简单的,谁把我当兄弟我就把谁当兄弟,我把谁当兄弟那就跟谁有福同享,银子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又不缺银子,我来广东也不是为了银子,我掏四十万承包广东海关,又花几十万养活这些战舰和缉私队,只是为了给陛下解决广州海关的问题。
你们都很清楚这里一年进来多少银子。
同样你们也很清楚这些银子都去哪儿了。
一边朝廷没钱九边的兄弟们受苦,一边是那些文官和士绅捞的金山银山,这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如果说海外贸易是块饼,那么这块饼他们分的太多,这肯定不行。必须得重新分,分的更公平,海关包税就是这个目的,我们要的不多,就才四十万而已,我认为这个数额已经很低,至少相对于文官和地方士绅得到的已经很低了。
他们本来可以不用我来。
如果之前广东有人出来包这个海关,那我根本不会来广东。
但他们太贪心。
他们连四十万都舍不得给我们。
既然他们连四十万都舍不得给我们,那我就只能亲自来拿,可我既然来了那么拿的就不是四十万了,我包了一年的广东海关,如果明年还没有人包,那我就继续包下去,直到这个本地包税的人出来,我不怕和他们玩十年,如果我真在海关一年捞个百多万,那还不一定舍得走呢。
至于诸位,我知道诸位多多少少都受到一些波及……”
杨信说道。
“都督言重了,都督为陛下不惜破家,我等一点小事无足挂齿。”
俞咨皋赶紧说道。
其他几个也纷纷表示他们毫不在意。
“但我在意啊!”
杨信说道。
“我觉得兄弟们属于池鱼之殃,故此我得给诸位兄弟做出一点补偿,我想邀请诸位,共同组建一家商号专门跑南洋的贸易,我正在建造一种新式帆船,速度更快,而且更适宜抢风航行避开贸易季节限制,可以一年在任何季节南下或者返回,这样就可以赚大钱了。
但我觉得有这样的好事可以与诸位分享。
不仅仅是诸位。
广东这些卫所的将领都可以加入。
知道红毛人是怎么来东方吗?
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个投资者合股,共同组成一家商号,这家商号不但可以贸易,而且可以养着自己的舰队,在海外占领那些小国,抢掠他们的国库,抓他们的人当奴隶贩卖,甚至自己在海外建立堡垒。既然他们可以做,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我们也可以组成这样的商号,我去找陛下要许可,陛下许可我们在海外讨伐不臣。
大不了我们向陛下贡献一部分收入。”
他紧接着说道。
这时候大明与南洋的贸易很简单,就是冬天南下,夏天北上,一年可以跑一个来回,无论大明的硬帆船还是欧洲的软帆船,都是遵循这个原则,因为商船对风向要求太高,虽然不能说逆风无法航行,但效率非常低,可以说没有航行的意义。但他的纵帆船可以避开这个限制,这样他就不用非得限制在一年跑一个来回了,尤其是去巴达维亚的,从广州起航一年两个来回毫无压力,葡萄牙人从果阿起航都能一年一个来回。
然后就可以开启大明的殖民时代。
但他自己肯定不行。
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愿意往外跑的人手,他手下这些船员走到这里就是极限了。
但广东本地卫所有的是人。
尤其是俞咨皋部下,他这个潮州副总兵实际上就是南澳岛那个,而这个家伙本身就是搞走私的,而且和李旦关系密切,他有个算是黑手套的合作者就是李旦的把兄弟许心素,虽然这时候许心素并没真正成为他手下,但至少也已经是合作者。
明朝沿海驻军走私同样严重。
甚至还有扮演海盗袭扰朝鲜的……
好吧,这是真的。
浙江水师战舰在总兵指使下,假扮海盗袭扰朝鲜,而当时处置这件事的就是旁边的掌印都司严一魁。
但这些明军走私危害不大。
因为他们之所以走私,只是因为无法用别的办法分蛋糕,如果有合法贸易的权力他们何必冒这个险,广东沿海走私都是被逼出来的,是因为每年船引数量有限又控制在文官手中。而和葡萄牙人贸易是三十六行和市舶司垄断,别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葡萄牙商船到澳门,完成抽分后把他们需要的货物清单报给市舶司同时把银子送到市舶司,市舶司叫来三十六行根据各自行业领银子给货,外人想插手也不可能。
尤其是军队。
文官不会把这种好事便宜他们的。
那他们就只能利用自己权力走私,而且是从上到下的走私,哨官,把总,守备们全都参与。
杨信的确可以震慑他们。
他手中尚方宝剑和他杀神的凶名还管用。
但却没必要把他们逼到敌人中,相反应该引导他们,把他们的优势利用起来变成真正的海上开拓集团,说到底这些人还是值得肯定,俞咨皋的确没打过郑芝龙兵败逃跑被斩首,但他却是澎湖之战的主力,是他把荷兰人打出澎湖的。而方仪凤后来战死在与荷兰人交战中,应该说明朝这些海防将领走私归走私,在恪尽职守方面还是值得肯定。
所以杨信更愿意改造他们,尤其是这种与文官恶斗的时候,不能把他们逼到敌对的行列中。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