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扶明灭虏,荡寇杀胡


  “你们是要我还是要他?”
  杨信霍然起身,对着一片指向他的弓弩和枪口视若无睹地吼叫着。
  “你们是要一个只能让你们的后代,重复你们过去那种日子的,还是要一个能够带着你们实实在在改变以后,并且让你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再低人一等永远不再忍受饥寒的人?”
  那些教徒们面面相觑。
  “如今说这些有何用,跟着你出去投降?那些官军一样会杀他们!”
  后边一个首领突然喊道。
  杨信连头都没回,左臂一抬左手猛然间从袖口弹出,同时那柄流星锤再次闪电般射出,准确打在这个首领胸前,这人惨叫一声倒飞出去,狠狠撞在后面的墙壁上,紧接着杨信的左臂一抖,那颗流星锤瞬间飞回,并且连同他的左手一起重新消失在了袖子里……
  “谁敢杀你们,我杀他全家!”
  杨信傲然说道。
  那些教徒们依然面面相觑,但手中弓弩却在垂下。
  徐鸿儒给他们的梦想是虚幻的,连他们自己也知道并不真实,但杨信向他们描绘的是真实的,实实在在可以触摸的,谁的更有吸引力就不用说了。更何况他们很多人其实就是单纯相信徐鸿儒是神仙,那些教首都会法术,觉得这些老大们可以战无不胜,可打到现在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些人没有什么特别,与其说他们像神仙还不如说杨信更像。
  至少他们没人能打过杨信。
  他们也没本事扛着那么恐怖的大刀砍瓜切菜般杀人。
  更何况如今他们也清楚自己被困,甚至粮食都开始紧张,进攻曲阜就是因为杨信吹嘘的孔家粮食堆积如山,但可惜进攻失败,一些头脑清醒的早就已经猜到自己的命运。而原本历史上,邹城其实也是因为被困之后,城内部分教徒撑不住打开城门向官军投降,最终才让官军打开邹城俘虏徐鸿儒,而沈智率领的滕县教徒南下,后来又折返巨野,但被官军合围后全军覆没,最终变成了郓城的京观。
  “你为何要保这样一个昏君和一群贪官污吏?大明朝已经烂透了,已经无可救药,你为何要保它,为何要继续让那昏君和贪官污吏鱼肉百姓?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不过是想还这个天下一个清明,能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可你为何阻挠?为何甘为朝廷鹰犬?”
  徐鸿儒说道。
  他也看出情况有些不妙了。
  他们那些手段平日的确管用,但经过战争检验后早就玩不下去,所以这时候就得换一种方式。
  要说他这个人有什么真的理想那就扯淡了。
  他纯粹就是因为教徒众多,在教徒吹捧下过于膨胀,觉得自己已经有了改朝换代的实力,虽然他自己说两百万信徒有些夸张,但一声号令聚起十万大军,这个实力真的已经很令人惊叹,这还仅仅是鲁西这一带。如果不是仓促起兵,而是和王家,于弘志等人真正同时动手,至少在他自己看来真大业可成,而且事实也的确如此,原本历史上尽管王家萎了,但他和于弘志依然搅得河北山东一片大乱。
  但可惜现在冒出个杨信。
  这货居然比他还能忽悠,这就很令人郁闷了。
  “为什么?”
  杨信回过头带着鄙夷的笑容看着他。
  “因为你不够资格,因为你还不配做这些,所以你必须死,然后给我让出路来!”
  他紧接着说道。
  “你以为就凭你几句话,能改变得了我的二十年传教?”
  徐鸿儒冷笑道。
  “杀了这个妖人!”
  他紧接着站起身一指杨信喝道。
  然而杨信前方那些弓弩手和火枪手却在犹豫着,甚至有人开始后退。
  几个首领和他的亲信互相看着,紧接着开始向前。
  杨信视若无睹,他依旧那么背对徐鸿儒,面朝那些普通的教徒,恍如装逼犯般负手而立,面带傲睨天下的微笑,很快两名最近的首领冲到跟前举刀砍落,但他依旧无视。但也就在这时候,对面几支火枪骤然喷出火焰,早就已经确定了其指向的杨信岿然不动,任凭子弹在他两旁呼啸而过,那两名攻击他的闻香教首领在子弹的撞击中倒下。
  周围一片混乱。
  “你们胆敢叛教,死后会坠入十八层地狱!”
  徐鸿儒厉声喝道。
  “信你的才会害怕,不信你的何须害怕?
  你们是什么?
  你们无非就是些骗子。
  你们的极乐世界是个谎言,你们的那些法术统统是骗人的戏法,真有法术又岂会被我随意杀戮?你们不过一群凡人,靠欺骗来哄骗信徒,靠着他们交的钱过着奢侈的日子,若是真有拯救天下之心,那就不会让原本就饥荒的信徒把血汗钱交给你们!你们拿着他们原本可以活命的钱吃喝玩乐时候,难道就不觉得良心有愧?
  去石佛口看看王家的家业。
  几十年前王森还是个皮匠,而现在的王家富比王侯,就是信徒的血汗钱堆起王家的家业。
  这就是你们的神?
  记住,所有要信徒掏钱来供养的神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神不会索取,神只会赐予,要钱的神就不是神。
  而我不会要你们一文钱,我还会给你们钱,只要你们跟着我,我就会给你们兑现所有承诺,我会让你们和你们的后代从此丰衣足食,从此不再忍受饥寒,我不会说给你们地上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只在天界,只有那些真正的神灵才能居住。但我会给你们一片地上的乐土,一片丰衣足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乐土,但这片乐土我需要你们跟着我一起去建设。
  而在这之前,你们首先得停止与皇帝的对抗,你们不再是造反者,而是大明皇帝的拥戴者,跟着我一同扶明灭虏,荡寇杀胡!
  至于你们的安全由我来保证。
  无论是谁,只要在你们反正后还敢杀害你们,那么我会杀他全家。
  无论是谁!
  我也有这种能力。”
  杨信说道。
  “那要是皇帝下令杀他们呢?”
  徐鸿儒冷笑道。
  “那我就去杀皇帝!”
  杨信回过头毫不犹豫地说道。
  当然,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
  因为万历更喜欢这样,否则皇帝陛下得多掏数十万两银子,哪怕关内剿匪作战的赏格很低,一个人头也得五两,这可是几万颗人头,虽然这些赏格基本上都会被将领中饱私囊,但他是肯定得掏出来的。
  而皇帝陛下最烦的就是掏钱。
  徐鸿儒保持着冷笑,和那些首领们交换着眼色,紧接着他站起身,似乎依旧充满信心般转头,就要往这座大堂后面走,紧接着突然加速,但可惜已经晚了,就同时杨信手中流星锤再次飞出,只不过这次是完全脱手。带着铁链的流星锤瞬间就打在了他右腿上,巨大的力量直接让这条腿骨折,他惨叫一声,紧接着跪倒在了地上。
  “很显然,他真不是神仙!”
  杨信回头对着面前那些信徒,带着一脸鄙视说道。
  后者也茫然地看着徐鸿儒。
  这个二十年来一直被他们视为活神仙的人,此刻正抱着一条断腿倒在地上翻滚惨叫着,他身上的赭黄袍立刻沾满尘土,腿上不断流淌的鲜血和尘土混合成污垢让他庄严的形象荡然无存。
  神仙?
  神仙的确不是这样啊!
  那些教首及其亲信们立刻开始逃跑。
  “拿下他们!”
  杨信说道。
  那些教徒立刻一拥而上。
  就在那些教首及其亲信的怒吼惨叫声中,杨信傲然走向徐鸿儒,然后低头看着他,后者此时也已经停止了惨叫,躺在那里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他,两人就这样默默地对视着。
  “不想老夫二十年之功,竟然成了你这个竖子进身之阶。”
  徐鸿儒恨恨地说。
  “如果你真是为了天下百姓,那杨某还敬你是个英雄,可惜你不是,你只是一个想着当皇帝的野心家!”
  杨信冷笑道。
  “若我是英雄你就会放过我?”
  徐鸿儒说道。
  “不会,英雄也罢野心家也罢,挡了我的路都得死!”
  杨信很坦诚地说。
  “你我一丘之貉!”
  徐鸿儒冷笑道。
  杨信没有回答他,而是向旁边一伸手,一名教徒赶紧把刀递给他,徐鸿儒叹了口气闭上双眼,很快随着杨信的刀落下,这个原本历史上正式拉开明末农民战争序幕的造反者人头落下。杨信看了看四周,绝大多数聚集在这里的教首及其亲信都已经被拿下,实际上他们也无路可逃,聚集在这座县衙的教徒基本上都在杨信蛊惑下选择了倒戈。
  “杀,一个不留!”
  拎着徐鸿儒人头的杨信说道。
  紧接着在身后响起的惨叫声中,他拎着这颗人头走出县衙,而此时外面已经聚集了无数教徒,因为距离太远他们根本不知道里面情况,正在那里议论纷纷地向里面望着……
  “徐鸿儒已死,降者免死!”
  杨信举起徐鸿儒的人头,在后面那些教徒簇拥中大吼一声。
  后面跟出的那些教徒首先跪下,而门前那些教徒惊愕地看着他手中人头,很快开始有人跪下,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跪下了……


第一二零章 我为孔庙流过血!
  “扶明灭虏?”
  邹城的城门外,率领大军进攻的王在晋举着望远镜,一脸三观尽毁的表情看着从里面走出的杨信。
  后者一手徐鸿儒的人头,一手拎着那件赭黄袍,后面跟着列队走出的数万教徒,在这些教徒中间还有一辆辆大车,而大车上都是身首异处的死尸,而在杨信背后是一面旌纛,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扶明灭虏,荡寇杀胡,然后还跟着一堆敲锣打鼓的……
  “中丞,这算什么事?”
  王在晋旁边一个拎着宝剑的青虫怒道。
  然后周围一片不满地吵嚷。
  “算什么?算杨义士手刃妖人招降其众!”
  王在晋没好气地说。
  “他一个人斩了徐逆,招降了几万逆党,那我们这几万大军算什么?郭某破家为国,征战竟月难道就为了看他炫耀战功?”
  那人怒道。
  “对呀,兄弟们就等杀贼领赏呢!”
  旁边一名将领愤慨地说。
  “都闭嘴,难道这样不更好?难道你们愿意死伤更多士卒?杨义士公忠体国,辽东之战陛下以锦衣卫千户相授都被其推辞,这可是连陛下都下旨褒奖,你们难道就不能跟杨义士学学?那功劳又少不了你们的,这些日子你们所立过的战功,本官都已经奏明陛下,日后封赏都少不了,何必在此吵嚷,都是有官职功名在身的,如泼妇般成何体统!”
  老王怒斥之。
  他的意思是你们都吵个屁,杨信是可以直接通天的,我难道还为了让你们砍人头下令杀降?然后他找皇上进谗言,那时候你们替我倒霉?现在事已至此只能承认。
  “可这些逆党杀害亚圣之后的罪行就这样算了?”
  那人说道。
  王在晋没搭理他。
  这时候杨信已经到了,这家伙在马上直接把徐鸿儒的人头和那件赭黄袍扔到老王脚下……
  “王中丞,杨某幸不辱命,徐逆首级及僭服在此,后面还有徐逆封的伪丞相等五十余人首级,不过其弟因率军驻峄山不在其中。好在为其裹挟的部下都已经幡然醒悟,只要这些人到峄山下劝说,想来峄山的贼军必然斩其弟首级归降。”
  杨信说道。
  城内的闻香教徒细算就三万,另外两万在峄山,由徐鸿儒的弟弟徐和宇统帅。
  而沈智所部还有两万。
  也就是说闻香教的总兵力目前是七万,既有徐鸿儒从郓城带来的,也有张东白二人在邹滕等地发展的,至于十几万那都是吹的,这年头打仗谁还不吹一下兵力,官军还号称十五万呢,实际上连乡勇加起来不足十万。
  “有劳杨义士了!”
  王在晋笑着说。
  “杨义士,这些人虽然已经投降,但也不能如此草率处置,有哪些是参与杀害孟博士,毁孟府,使亚圣在天之灵不安的,恐怕还得仔细甄别,据我所知杀害孟家满门的,多数都是邹县本地贼党,为查清此事,最好把邹县贼党单独挑出进行甄别!”
  刚才那人说道。
  “动手杀害孟博士的贼人就在这里,已经被斩首了,至于邹城贼首张东白之前就被杨某斩杀,无论元凶还是动手的都伏诛,孟博士在天之灵可以安息,至于那些胁从的,想来以孟夫子之仁,也不会跟他们计较!”
  杨信说道。
  他早就想到这事了。
  孟家被灭之事终究得有个交待。
  但张东白已经死了,再把动手的找出来杀了,这就算打发过去了,至于邹城百姓毁掉孟府,这个战乱之中破家的多了,孟夫子可是讲仁的,总不能为孟家死的那几口杀个几千人吧?
  那孟夫子在天之灵也不安。
  “杨义士,国家自有法律,如何处置他恐怕还不劳杨义士操心,不过郭某倒是很好奇,杨义士是如何凭一张嘴让几万贼党投降?难道杨义士对他们许诺了什么?或者杨义士与他们之前就有交情?郭某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总之郭某对此事颇有些疑惑,郭某也算饱读诗书,可自认也没这种本事,杨义士是如何做到的?”
  那人冷笑道。
  杨信直接走到他跟前。
  “阁下贵姓?”
  他问道。
  “敝人汶上生员郭士奇!”
  那人说道。
  “郭士奇?”
  杨信笑着点了点头。
  突然间他一把抓住郭士奇胸前的衣服,仗着自己比他高半个头,很是凶狠地低头看着他……
  “我为孔庙流过血,你一个生员敢怀疑我?我为保卫大成殿浴血奋战的时候你在哪里?我为保衍圣公满门血染战袍的时候你在哪里?你身为孔夫子信徒,受圣贤教诲,难道就是这样对待圣地的保护者?你对得起身上青袍对得起孔夫子在天之灵吗?”
  他愤怒地咆哮着。
  然后他喷出的口水就像下雨般落在郭士奇脸上,可怜的郭士奇被他抓住想躲也躲不开,只能一脸屈辱地承受着。
  “杨义士息怒!”
  王在晋赶紧在一旁拉住他。
  杨信倒是很给巡抚面子,他随即把郭士奇推到一边。
  郭士奇赶紧掏出手帕气急败坏地擦脸,不过他也真没胆量再招惹杨信了,这他妈实在太恶心了,更重要的是没法反击,武力上打不过,玩文的张不开嘴,他的的确确血战保住了大成殿,奎文阁前清理出两百多具死尸,其中近半是他一个人干的。可以说没有他,闻香教徒指定会攻入大成殿,他们可是把孟庙毁了,那么也必然会毁孔庙,从这种意义上说,整个大明的士子都得给他做个揖感谢他保住了大成殿。
  他自己说自己是圣地守护者也当得起。
  据说孔胤植已经上表,由孔家单独给他制作一面记功金牌,再由皇帝陛下赏赐给杨信以表谢意,就凭着这一点这天下士子在他面前也真得必须得保持一定的礼敬,否则就显得忘恩负义了。
  哪怕再恶心,也得忍着恶心!
  这关系一个脸面问题,不能让人们说士子们忘恩负义。
  其他几个青虫也迅速后退。
  不能沾这块货,对他最好的办法就是离远点,要不然他再摆出圣地守护者嘴脸还得给他作揖。
  “杨义士息怒,郭生员也是无心之言,说起来杨义士血战保孔庙,天下士子都对义士感激万分,断不可能有不敬之理,无心之言不必在意,不过这些人的确还是应该甄别一下,否则地方上也无法进行安置。如此大批的反正,里面难免有逆党首领隐藏,这些人都是受那异端邪说蛊惑甚深,恐怕很难真心悔悟,万一留下来以后有隐患就不好了!”
  王在晋拉着杨信说道。
  “王中丞不用担心,这个杨某早已经考虑好了,我准备向陛下请旨带他们找个地方垦荒,这样地方上就不用担心了,之前我就对陛下说过要带着辽东难民垦荒,只是熊经略那里对难民安置颇为妥当,暂时还没听说需要向关内迁移。而这些人正好可以利用起来,也算是他们将功赎罪了,毕竟他们参与造反,不受一点惩罚终究不妥,让他们垦荒做苦力也算是一种惩戒。”
  杨信说道。
  熊廷弼的难民迁移计划迟迟未决。
  这个计划牵扯太大。
  对于辽东豪强世家来说,其实更愿意把这些难民变成自己的农奴。
  原本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干的,祖家,吴家,无不就是这样发展到家奴数千的,甚至不乏和建奴暗中交易,后者抢掠人口卖给他们。
  而关内士绅则害怕辽民入关后,抢占他们的良田,甚至于滋生盗贼。
  这也是难免的,想要真正让他们得到妥善安置,就必须给他们能够养活自己的土地,这肯定会动关内士绅的蛋糕,这是肯定不行的,但如果不能妥善安置他们,必然会导致他们闹事,甚至造反作乱。比如孔有德那帮,说白了就是逃到山东的辽东难民,因为得不到妥善安置,最后走上了造反道路,甚至于转而去投靠建奴。
  总之这件事很复杂。
  朝廷至今还在扯皮,而万历也不想为这点破事头疼,所以杨信的垦荒至今还没什么动静。
  现在他又惦记上了这些人。
  “你把人都带走了,以后我们的地谁来种?”
  王在晋身旁一个土豪劣绅愕然道。
  “留下他们,你们又不放心,我带走他们,你们又嫌没人给你们种地,那你们到底想怎样?”
  杨信怒道。
  “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
  王在晋说道。
  这种事情他不敢答应,且不说杨信把这些人带走,这一带士绅没有了种地的佃户,就是杨信把他们带走,这么多人其他地方士绅也不能同意接收,除非是那种没有人烟的荒地,否则哪个地方士绅能允许几万人到自己的地方垦荒?能开垦的他们自己就开垦了,剩下肯定是纯粹养不活人的,到时候这些人养不活自己还是会造反,那些士绅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允许这样一个随时爆发的隐患被送到自己身边。
  “那就奏明陛下决定吧!”
  杨信说道。
  他也没指望王在晋这种老狐狸能答应。


木允锋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