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知恩图报


  堂内一时死一般寂静,杨宁本是个胆大包天的性子,可是不知为何,此时却觉得背心出冷汗。
  那仆人不明所以,见杨宁半天没说话,小心翼翼问道:“侯爷,要不要让他进来?”
  杨宁正要说话,就听顾清菡声音淡淡道:“有客登门,而且是要找侯爷,怎能将客人拒之门外?快去请进来吧。”
  那仆人答应一声退下。
  杨宁转过身,只见顾清菡拿起桌上的一只茶杯,也不看杨宁,竟是饶有兴趣地将那只茶杯翻来覆去地看,那茶杯制作倒也精巧,还描有水墨画,古色古香,顾清菡倒像是在欣赏杯子上的水墨画。
  杨宁顿时很为尴尬,试探地叫了一声:“三……三娘?”
  顾清菡也不看他,只是淡淡道:“侯爷别着急,有客人到来,你先接待客人,免得让人家说你不热情。”
  仆人很快就领来一名三十出头的汉子,一进门,就跪倒在地,道:“小人王祥,拜见侯爷!”
  杨宁只能道:“起来说话吧。”等那人起来,才问道:“你来找本侯做什么?”
  那人躬着身子,从怀里取出一份名刺呈给杨宁,恭敬道:“侯爷,这是仙儿姑娘送来的名刺,仙儿姑娘说,昨晚没有让侯爷尽兴,都是她的错,所以要备下薄酒给侯爷赔罪,还请侯爷这两天务必赏光。”
  杨宁打开名刺,一阵幽香扑鼻而来,卓仙儿那娇美可人的面容似乎就在眼前,这名刺十分的精美,上面竟然画着一对鸳鸯,下缀一行娟秀的小字:“昨夜失礼,轻待侯爷,甘愿赔罪,念及念及!”
  下面的落款,正是卓仙儿。
  字迹娟秀,明显是出自女儿家的手笔,只看卓仙儿墨宝,却也是写的一手好字。
  杨宁咳嗽一声,故作肃然道:“本侯与仙儿姑娘只是萍水相逢,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个,你先回去吧。”
  那人一愣,也不知道杨宁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还是壮着胆子问道:“不知侯爷何时有空,仙儿姑娘那边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杨宁恨不得抽这家伙几巴掌,顾清菡就在自己身后,这家伙就那么没有眼力界,硬是没有发现气氛不对。
  “回头再说。”杨宁将一只手放在胸前,避开顾清菡眼睛扇了扇,眨了眨眼睛,示意那家伙赶紧离开。
  那人倒也还算机灵,看出名堂,此时也瞧见了杨宁身后的顾清菡,知道事情又些不妙,干脆利落拱手道:“小人先告退!”弯着身子,也不等杨宁说话,便急匆匆退走。
  杨宁冲着王祥背影嘟囔道:“都不怎么熟,送什么名刺,搞得和熟人一样。不就是听她弹了一首曲子吗,什么不尽兴,真是胡说八道。”他这自然是故意说给身后的顾清菡听,调整了一些脸上的表情,转过身时,脸上已经带着笑:“三娘,这帮人说话没头没脑,真是……!”
  却见顾清菡放下茶杯,不等杨宁说完,已经冲着门外喊道:“韩寿!”
  很快就听外面有人答应了一声,一名五十多岁的半老老头儿进来,先是向杨宁拱了拱手,然后走到顾清菡面前,恭敬道:“三夫人有什么吩咐?”
  “邱毅走了之后,府里这阵子也没个总管。”顾清菡语气倒也是十分淡定:“你是侯府里的老人,做事也算干练,这些年对侯府也是忠心耿耿,而且兢兢业业,从今天开始,你就把担子先挑起来吧,帮着侯爷处理一些杂务。”
  韩寿先是一怔,很快反应过来,激动道:“三夫人,我……!”正要拜谢,顾清菡摇头道:“你先别急,问问侯爷,看他同不同意你做总管。太夫人将侯府交给了他,府中大小诸事,都由他做主。”
  她语气十分平静,可越是如此,杨宁便越感觉这美少妇是真的动怒了。
  “三夫人既然说你能行,那你自然可以。”杨宁道:“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侯府的总管了。”努了一下嘴,示意韩寿赶紧退下,韩寿十分识趣,谢了一声,忙退了下去。
  “书院那边的银子,明天可以送过去了。”顾清菡道:“账房那边已经说过,只要直接去拿银子就成。”
  说完,顾清菡便要出门,杨宁忙拦住,苦笑道:“三娘,你听我解释。”
  “让开。”顾清菡冷冰冰道。
  杨宁还要说话,顾清菡恼道:“你再不让开,我可对你不客气。”抬起手,推在杨宁胸口,她气力也不是很大,但杨宁知道她是真的动怒,这时候不能硬顶,只能闪到一边,顾清菡看也不要看他一眼,扭着腰肢,快步而去。
  杨宁看着顾清菡背影消失,叹了口气。
  他没有将昨晚事情告诉顾清菡,本是害怕顾清菡担心,谁知道事情却变成这个样子,只觉得女人实在是不好对付。
  他知道这时候是顾清菡最恼怒的时候,这种时候去劝说,无疑是自讨没趣,只能碰冷钉子,现在只有等顾清菡先消消气,然后再去哄一哄。
  他此时也确实十分困乏,回到自己屋里,倒下便睡,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傍晚时分才起来,洗刷一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衫,出了院子,想着这都快一天了,顾清菡的火气应该削减了一些,便要过去哄哄顾清菡。
  顺着小石径走出一段,到得一处石拱门前,却见到一人正斜靠在墙根下,夕阳西照,阳光洒设在那人身上,一团黑色。
  “丑汉,你怎么在这里?”杨宁见到那人,露出一丝笑容,走过去蹲下,道:“怎么样,最近吃的可饱?”
  这人却正是杨宁从江陵带回来的黑氅丑汉。
  黑氅丑汉在危难时刻,救过顾清菡,那也算是顾清菡的救命恩人,从江陵回来时,杨宁便将他也一同带了回来,临行时倒也嘱咐那位舅父顾文章帮忙查查是否能找到黑氅丑汉的家人,若有消息,再将他送回去。
  侯府上下几百口子,自然也不差黑氅丑汉一碗饭。
  这黑氅丑汉到了侯府,一日三餐自然是管饱,府里有什么力气活缺人手,也会让黑氅丑汉跟着一起搭搭手,有顾清菡的嘱咐,府中上下倒也不因为此人智商有问题而欺负他。
  这家伙闲来无事,便会在府中随便找个地方晒晒太阳睡上一觉,反正侯府庞大得很,什么地方都够他美美睡上一觉,侯府本来给他专门安排了住处,可这家伙并不喜欢在屋内睡觉,半夜三更,总喜欢猫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开始的时候,冷不丁地总是吓人一跳,以为是府里闹鬼,这些时日下来,侯府上下倒也已经习惯了有这么个人。
  侯府也早为他更换了新的衣裳,入冬后,也同样为他配备了棉服,可这家伙无论穿什么衣服,都会在外面披上他的熊皮黑氅。
  杨宁瞧见他黑氅下面穿着棉袍,棉袍是新近配发的,但穿在他身上,短短时日,已经是沾满了污渍油腻。
  黑氅丑汉本是靠着墙根悠闲晒太阳,听到杨宁声音,睁开眼睛瞧过来,见到是杨宁,坐起身子,咧嘴笑了起来。
  他右边半张脸满是肉疙瘩,十分丑陋,一笑起来,那半张脸更是难看,可杨宁能够看出,这丑汉的笑却是十分的憨厚。
  忽见那丑汉想到什么,伸手到怀中,很快就拿了一个馒头在手中,用满是污渍的手递了过来,甚至晃了晃,似乎是示意杨宁接过来。
  杨宁笑着摇摇头,丑汉将那馒头收回怀里,又摸索了几下,从怀里掏出一只鸡腿来,天色已经颇为寒冷,那鸡腿上裹着一层冻油,杨宁愣了一下,丑汉却又将那鸡腿递过来,憨笑道:“吃,吃!”
  杨宁心想你这家伙不放弃黑氅,难不成就是为了好藏东西?这黑氅倒似乎成了他的食库。
  顾清菡知道这黑氅丑汉唯一的要求就是吃东西,所以吩咐府里在食物上任其食用,这丑汉吃饭的时候往身上藏点东西,大家都是看的一清二楚,却也没有人说他。
  杨宁知道一个人对食物如此渴求,肯定不是因为这黑氅丑汉天性贪吃,无非是因为他曾经经受过饥饿的折磨,只有切身体会过什么是饥饿,才能对食物充满着无穷的欲望。
  对这黑氅丑汉来说,什么黄金白银,什么美女佳人,显然都不如一块馒头来的实在,而食物在他的眼中,那自然是最为宝贵的东西。
  他能够将自己藏起来的食物拿出来送给自己,就等若是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享出来。
  “我知道你的意思。”杨宁伸手推回去,温言道:“我现在不饿,你自己留着吃,如果太凉,找人帮你热一热。你不用将食物藏在身上,有我在,你以后不会挨饿。”起身来,轻轻拍了拍黑氅丑汉的肩头,“你知恩图报,比许多人要强出许多,仅此一点,就要太多人比不上你。”叹了口气,望向夕阳落日,喃喃道:“可是你到底是谁?你来自何方?”


第一八零章 厚礼
  杨宁受爵之后,顾清菡已经让人将东苑收拾,所以杨宁的住处便在侯府的东苑一处庭院里,而顾清菡的院子,则是在侯府西苑。
  夕阳西下,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寒冷,要到西苑,自然要穿过中庭,顺着中庭的石板道经过时,就听到有人喊道:“侯爷!”
  杨宁扭头看过去,只见是刚刚升职为总管的韩寿正小跑过来,这小老头虽然已经五十岁,但身体却也还精神。
  “哦,韩总管,三夫人现在怎么样?”杨宁左右瞧了瞧,并无其他人,主动迎过来,想向韩寿先探个底。
  韩寿苦着脸道:“侯爷,三夫人从早上回到院子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一步,今儿个有几桩事情去找三夫人拿主意,三夫人只让我来找你,说侯爷既然当家,以后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要找她。”叹道:“侯爷,三夫人可是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她日夜操劳,这样可不行,那是要伤身子的。”
  杨宁皱起眉头,想了一下,才道:“你去准备点吃的,我亲自给三夫人送过去。”顿了一下,又问道:“是了,段沧海可回来了?”
  韩寿点头道:“上午就回来了,不过回府之后,见侯爷在休息,就没有打扰,说是要出去打探一些消息,对了,他说侯爷知道他要去做什么。”小心翼翼问道:“侯爷,是不是找他有事?齐峰和赵无伤还在府里,要不要找他们过来?”
  “不用了。”杨宁摇摇头,心知段沧海应该是出去打听关于飞蝉密忍的情报。
  韩寿这才道:“侯爷,是这么回事,您今天歇息的时候,袁荣袁公子来了一趟,老奴本来是要通禀侯爷,可袁公子听说侯爷还在休息,就没让我打扰。”
  “他来做什么?”
  韩寿笑道:“他让我告诉侯爷,窦连忠将东西送过去了,让侯爷不必挂心,另外送了一些礼物过来,让侯爷品鉴。”
  杨宁知道袁荣说的东西自然就是卖身契,看来窦连忠对自己还是颇有些忌惮,并不敢耍赖。
  “送东西过来?”杨宁问道:“什么东西?”
  韩寿道:“侯爷自己去看看,有几只盒子呢。”
  杨宁不知道袁荣送来什么,跟着韩寿到了侧厅,只见雕花木桌上已经摆放着好几只礼品盒,他上前去,随手打开其中一只,只见里面放着茶碗,色泽淡绿,仿若玉器,看上去甚至有些成就,最不可思议的却是茶碗内侧竟有几条仿若破裂的痕迹一般。
  “这是袁荣送来的礼物?”杨宁将那只茶碗随手翻看了一番,皱眉道:“这家伙,怎么送这样一个破玩意过来?”
  韩寿却已经圆睁着眼睛,盯着那有些破旧的茶碗眼也不眨。
  杨宁见状,笑道:“怎么,韩总管喜欢这茶碗?”递过去,“要不你拿去喝茶?”
  韩寿回过神来,急忙摆手道:“侯爷,老奴什么身份,哪配用这样的好东西,就算再修几世,也是没资格的。”
  “哦?”杨宁很是诧异,暗想这只是一个茶碗,怎么韩寿却表现的如此吃惊。
  “侯爷,老奴……老奴能不能拿着看一看?”韩寿小心翼翼问道。
  杨宁伸手过来,韩寿却先是在衣衫上擦了擦手,这才小心翼翼接过,仔细看了看,眼中带光:“没错,没错,一定是它。”
  “什么?什么是它?”杨宁奇怪道:“韩总管,你看出什么名堂来?”
  韩寿双手将茶碗送回来,杨宁接过之后,韩寿才道:“侯爷,你拿在手中,可有感觉这茶碗有什么不同?”
  杨宁见韩寿的反应,隐隐觉得这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茶碗一定有名堂,拿在手中感受了一些,很快就皱眉道:“咦,这茶碗……现在是冬天,大部分的器皿都是发凉,可是这茶碗拿在手中时间长了,似乎发烫。”
  韩寿笑道:“侯爷,老奴平时的爱好,就是喜欢喝茶,对茶具也是略有涉猎,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蚂蝗绊!”
  “蚂蝗绊?”杨宁不解道:“那是什么意思?”
  “侯爷,只要懂得茶道的人,一定知道蚂蝗绊。”韩寿道:“侯爷可能没有听说过茶圣陆鹤,那是茶道中的绝顶高人,在他之前,饮茶十分随意,是他开创了茶道,专门写了一本《茶典》,如今还有的买。传说陆鹤搜罗天下茶具,最后收藏了四大名具,这蚂蝗绊就是其中之一。”
  杨宁对茶道一窍不通,可是知道术业有专攻,自己瞧不出这茶碗有什么好,但真正的茶道中人却能够看得出来。
  “如此说来,这蚂蝗绊还值些银子?”杨宁笑眯眯问道。
  韩寿一怔,茶道和琴棋书画一样,都是风雅之道,可这位小侯爷倒好,刚知道这茶碗是好东西,就开始询问价钱。
  “这个……!”韩寿犹豫一下,才道:“不懂茶道的人,也许在他们眼中值不了几个银子,但凡懂些的,都知道这宝贝不是以银子来定价,可说是有市无价,如果真要说价格,价值千金应该不为过。”
  “价值千金?”杨宁吃了一惊,拿着手中的茶碗瞧了瞧,兀自有些不相信,“一只茶碗,能值千金?”
  “侯爷如果要出手,开价千金,想买的人绝不在少数。”韩寿道:“不过这样的宝贝,足可以作为传家之宝,侯爷……侯爷还是收藏起来。”
  价值千金,按照大楚如今的兑率,那少说也是一万两银子,或许对某些达官豪绅来说,万两银子不算什么天价,但对眼下的杨宁甚至是锦衣侯府来说,一万两银子那绝对不是小数目。
  知道了蚂蝗绊的价值,杨宁又看了看其他几只礼盒,一只礼盒里面装着两根山参,韩寿在侯府多年,自然也是见过世面的,只说这两根山参都是万里挑一的极品老参,两根老山参加起来,应该也要值近千金,此外还有两盒茶叶,不用韩寿说,杨宁也知道这两盒茶叶价值也绝对不菲。
  杨宁此时已经明白,这些东西,绝非袁荣送出,袁荣虽然出身礼部尚书府,但礼部尚书府也不算有多豪阔,袁荣绝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手笔,否则他只怕早就为珍珠赎了身,也用不着让自己出手从窦连忠手中拿回卖身契。
  看这几样东西,人参当然就是那位辽东邱昉所送,茶叶应该是江城所送,至若茶碗,杨宁本以为是江城出手,但有茶叶在这里,那么茶碗很有可能是魏塘陈牧宽送上来,毕竟陈牧宽性格爽快,出手也很大方。
  打开最后一只盒子,只见里面放着一只手镯,那手镯做工十分精巧,呈深绿色,通透温润,细腻圆融,手镯下面,还压着一份书函,韩寿见杨宁已经拿出书函,忙解释道:“侯爷,这是袁公子见少爷休息,让老奴取了笔墨临时写下来的。”
  杨宁打开书函,只见里面竟然放着一张银票,瞅了一眼,只见是一张一千五百两银子的银票,眼珠子一转,唇角泛起笑容,立时就明白,这张银票自然是袁荣所出,其中的一千两银子,应该是为了摆平忠陵别院的事情,剩下的五百两,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袁荣自掏腰包。
  毕竟昨夜帮珍珠拿回了卖身契,甚至连画舫也一并送给了珍珠,一艘画舫价值也是不菲,在袁荣看来,自己出手帮助珍珠,就等若是帮了他袁荣,拿出这五百了银子,自然是表示谢意。
  袁荣比不得那几个豪富巨子,能够掏出五百了银子,只怕还是从牙齿缝里挤出来,对自己也算是很够意思了。
  书函之上,写的倒是十分的简洁,“只羡鸳鸯不羡仙,诸兄弟送上薄礼,庆贺侯爷与卓仙儿喜结良缘。”
  其中自然有些调侃之意,但却也清晰表明,这些礼物是昨夜几人一起敬送。
  无功不受禄,虽说杨宁昨夜确实为这些人解了围,但这些礼物却也实在是太过厚重,全都加在一起,至少在两三万两银子,这实在不是小数目。
  虽然那几位豪商巨子一掷千金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可是杨宁心里却清楚,这些厚礼送来背后的真正意图。
  昨夜的争执,让朱雨辰等人已经意识到与窦连忠结下了仇怨,与窦连忠结仇,实际上和户部尚书结仇没什么区别。
  户部可是这些豪商们的阎王爷,掌管全国财税户赋的户部,真要为难起商人,便是再豪阔的商贾,那也是要遭殃。
  朱雨辰等人显然意识到其中的严峻,这才要竭力攀上锦衣侯府这棵大树。
  虽说齐景过世后,锦衣侯府明显虚弱不少,但是大楚的人们却只知道锦衣侯是帝国的柱梁,在军方有着极深的势力,这样一棵大树,一个户部尚书当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既然得罪了户部尚书,与其耗费无数金银去向窦家讨饶,还不如靠上锦衣侯这棵大树,至少在朱雨辰等人的眼中,有了锦衣侯的庇护,窦家绝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亲眼所见,连淮南王世子对锦衣侯都是客气有加,就不必说一个户部尚书了。
  他们终究只是地方上的豪绅,对于京城这淌浑水下面的纷争,自然是无法洞若观火。
  “这镯子你觉得怎样?”杨宁收起银票,将玉镯子递给韩寿,“你看看值不值钱?”
  韩寿心下几乎无言,暗想小侯爷以前对银子从来都是不在乎,今次怎地却对银子如此上心?接过镯子,细细瞧了瞧,才道:“侯爷,袁公子这次送来的都是极贵重的厚礼,那只蚂蝗绊且不说,这只镯子,是用极品的岫玉制作而成,侯爷瞧瞧这成色,越好的岫玉,颜色就越深,这岫玉镯子已经是极深的绿色,而且通透无瑕,极其难得,而且这上面还有雕花……!”仔细看了看,赞叹道:“真是好手艺,如果只是岫玉镯,可能值个一千多两银子,但是配上上面的雕花,没两千两银子很难入手。”忍不住问道:“侯爷,难道您准备将它卖掉?”
  “卖掉?”杨宁将玉镯子小心翼翼放回那精美的小礼盒里,笑道:“我只是问问贵不贵重,否则不好送给三娘。韩总管,这里的东西,你先都放到我屋里去,小心一些,都是好东西,可别弄坏了。”
  今日收到如此重礼,杨宁心下却还是颇有几分欢喜。
  虽然他知道锦衣侯府不与朝官有金钱上的往来,而且不受贿赂,但朱雨辰等人并非官员,这些礼物说贿赂也成,但自己昨夜保他们安然无恙,既然出了力气,回馈一些礼物倒也未尝不可,至少杨宁心安理得,心里没有丝毫的忐忑。


沙漠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