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阴鬼附身
作者:沙漠|发布时间:2024-06-28 23:16:27|字数:6826
杨宁听到“淮南王”三字,心下微惊,问道:“你服侍过淮南王?”
真壁道:“我在淮南王府待过两年,其实主要是服侍淮南王世子。”
“淮南王世子?”杨宁奇道:“你既然是御厨,怎么会到淮南王府去?既然到了淮南王府,又怎地跑到大光明寺来?”
真壁脸上显出唏嘘之色,叹道:“如果不是师傅,我只怕早已经死了。”
“师傅?”
真明小和尚知道杨宁对寺中许多事情不知道,解释道:“真壁师兄是净善师叔的弟子,净善师叔主管五观堂和寺庙内的各处仓房采购。”
“原来如此。”杨宁道:“真壁师兄,你说你没有进大光明寺就早死了,这又从何说起?”
真壁道:“齐师弟有所不知,我本来是在宫中的御膳房当差,对厨艺倒是颇有天赋,御膳房的大师傅看我天赋不差,所以亲自教我,对我也十分关照。我记得那次圣上在宫中赐宴,我做了一道群芳斋,都是素食,淮南王尝过之后,便说我做的好,非要见见我。”
“我明白了。”杨宁道:“淮南王定是觉着你做菜很好,所依从圣上那里将你要过去。”
“齐师弟果然聪明。”真壁叹道:“不是吹牛,如果留在宫里,我也不是今日这番模样,就算不是御膳房大师傅,最少也是二师父。淮南王对我的手艺大加夸赞,圣上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没等他开口,就让我去淮南王府当差,我……我自然不能抗旨。”
杨宁微微点头。
皇帝本来就一直在安抚淮南王,对淮南王隆恩浩荡,在皇帝的眼里,御膳房里一个厨子和一只苍蝇也没什么区别,既然淮南王看上,送出去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到了淮南王府,王府的厨房上下可也有不少人。”真壁道:“我虽然是宫中御厨,可到了王府就是后辈……!”显出愤怒之色:“那帮家伙看我不顺眼,处处找我茬子,我那时候也才知道,淮南王看上我,正是因为我擅长素菜,王府里的那位世子,一日三顿,只吃素食,不沾丝毫荤腥。”
杨宁奇道:“堂堂淮南王世子,锦衣玉食,竟然不沾荤腥?”
真壁压低声音道:“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可是后来才知道,那位世子可能是被脏东西缠上,为求佛宗保佑,祛除身上的阴鬼,自幼就开始以素食为餐,我擅长素食,所以淮南王才让我进了王府,专门为世子负责一日三餐。”
“阴鬼缠身?”杨宁笑道:“这怎么可能,且不说世间有没有阴鬼,就算真的有阴魂,王府又是什么地方?他们是皇亲贵胄,王府自有王气,也不是阴鬼敢进去的。”
“话是这样说,可事实真的如此。”真壁做着手势,轻声道:“我亲眼见过,淮南王世子有时候被阴鬼附身,就会在王府里疯疯癫癫跑来跑去,而且满嘴胡言,有时候手里还拿着刀剑,有一次我亲眼看他发疯的时候,差点一刀砍死一名王府的下人……!”虽然事过境迁,可是真壁脸上兀自显出一丝恐惧来。
杨宁看他表情,知道这家伙所言只怕是真,皱眉道:“淮南王世子是个疯子?”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真壁十分肯定道:“只有阴鬼附身的时候,他才疯疯癫癫,世子平时是个谦谦君子,为人和蔼,对下人也很好,可是个大好人。”苦笑道:“若是世子不被附身,一直伺候他,倒也不是什么苦差。他虽然是王爷世子,可是并不挑三拣四,就算下人有些疏忽,他也一笑而过,并不在意。”
“那你又是怎么来到大光明寺?”
真壁又露出恼怒之色,道:“还不是厨房里的那些人,我在王府呆了两年,王爷和世子对我都很满意,后来提拔我做了厨房的二师傅。我记得那次世子突然又开始被阴鬼附身,淮南王不知如何请到了师傅……就是我现在的师傅净善大师,师傅到王府诵经为世子驱鬼……!”
杨宁笑道:“原来大光明寺的大师们也还会做法驱鬼。”
真壁有些尴尬,道:“那天我做了素餐送过去,可是……可是素餐里面竟然出现一只鸡头……!”看着杨宁,解释道:“就是大公鸡被活活剁下头来,放在餐盒里,血淋淋的,打开的时候,世子受了惊吓,王爷大是恼怒,下令要将我活活打死。”
杨宁道:“那自然是厨房里有人故意要害你。”
“不错,就是有人想要置我于死地。”真壁不忿道:“淮南王聪明得很,应该知道我就算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在餐盒里放鸡头,可是他当时恼怒不已,非要治我的罪,幸好师傅在场,对淮南王说看我有佛缘,想要带到大光明寺礼佛参禅,淮南王不好不给师傅面子,答应让我离开,我这才捡了一条命来。”
杨宁道:“若真要这么说,净善大师对你还真是有救命之恩。”
“是啊。”真壁感慨道:“所以我跟随师傅进了山,师傅知道我擅长厨艺,问我愿不愿意到五谷堂做事,我这条命都是师傅救的,师傅既这样问,我自然愿意。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五谷堂做事,直到今日……!”
杨宁倒想不到真壁以前有这番经历,竖起拇指道:“难怪你做的菜味道确实不差,原来是在御膳房待过。”
真壁眼眸之中微显几分得色,道:“齐师弟,不是吹牛,这些年我在五谷堂历练,日夜都是与素菜接触,厨艺大大精进,真要让御膳房的那些御厨来和我比素餐,我未必会输给他们。”
“这个我信。”杨宁道:“不过真壁师兄,你既然和我敞开说话,我也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杨宁道:“你以前也是被人排挤过,也被人欺负过,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既然有了切身体会,在这大光明寺内,又何必欺负其他师兄弟?都是入山修行,凑在一起,也都是缘分,其实也没有必要分彼此。”看了真明小和尚一眼,道:“我很奇怪,你们为何要针对真明?”
真壁更是尴尬,与真痴对视一眼,才讪讪道:“齐师弟,这个……这个是我们不对,以后……以后不会再有此事发生。”
“你们还没有回答我的话。”杨宁道:“我是问你们,为何要针对真明,是因为他年纪小?”
真壁犹豫一下,终于道:“其实……其实是我师傅和……和净纯师伯有些矛盾,我听人说,年青的时候,净纯师伯几次让我师傅难堪,所以……!”
杨宁道:“我就猜到是这么回事。我说真壁师兄,这里是大光明寺,号称天下第一寺,佛法普照,咱们就算是做饭的,也该有空读两本佛经吧。净纯大师和净……和你师父的恩怨,他们自己只怕早已经都忘记了,亏你们还记在心里,出家人还有争强斗胜之心,那可真是不该啊。”
真壁抬手抓了抓脑门子,道:“齐师弟说的是,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以后不会了。今天的事情,齐师弟就不要放在心上,是了,齐师弟是要留在山上修行,还是只在这里短修?”
杨宁道:“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从明天开始,我会派人给你们送饭菜过来。”真壁笑道:“齐师弟不是在山上养伤吗?身体不便,我专门给你做病号饭,你就不必来回辛苦了。”
杨宁心想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事,笑道:“这……这样不大好吧?是不是搞特殊啊?”
“没事。”真壁立刻道:“我来安排,我来安排。”向真明小和尚道:“真明小师弟,以前师兄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莫放在心上,以后的饭菜,保证你吃饱吃好。”向杨宁笑眯眯道:“齐师弟,你们慢慢用,天黑了,不好在这里打扰,回头找机会再聊。”
他倒也恨识趣,领着真痴出了门去,临走时甚至连院门也小心翼翼带上。
真明小和尚到杨宁对面坐下,道:“原来他们给我饭菜很少,是因为师傅当年和净善师叔有嫌隙。”
“有其果必有其因。”杨宁道:“什么事情发生,总不会无缘无故的。不过你师父当年看来老是给他们师傅难看,也算很牛了。”压低声音问道:“小师兄,我到这里,一直都是你照顾的吗?”
真明小和尚点头道:“是啊,怎么了?”
“哦,我记得我醒过来就躺在那张床上。”杨宁回头指了指身后那张床,“你好像说过,我在这里躺了两天两夜。”
“是啊。”真明小和尚道:“你是师傅亲自领人带过来的,当时师叔伯已经帮你疗伤,你还没醒过来,就先在床上休养,师傅当天夜里就下山去了皇宫,临走时嘱咐小僧好好照顾你,另外等你起来传授你清经……,小僧都按照师傅的嘱咐做的。”
“那……那你可发现我身上的一只包裹?”杨宁犹豫了一下,才小心翼翼问道:“用黑布包着,里面是图纸,你可见到?”
真明小和尚摇头道:“没有,宁师弟,你丢了东西吗?这里并无外人,小僧也没有碰过你的东西。”
杨宁知道这小和尚应该不会撒谎,心下更是郁闷,暗想那些剑图到底被谁拿走,该不会是被给自己治伤的老和尚拿走了吧?
第一四零章 下山
接下来两日,真壁还真是信守诺言,每日里都会派人送来饭菜,不但管饱,而且菜式也是变着花样,真明小和尚在寺里十多年,却是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丰盛的食物,也算是跟着杨宁沾了些口福。
不过真明自制力极强,虽然每顿送来的饭菜丰盛可口,他也只是比平日里稍微多吃一些,并不贪食,杨宁倒是乐得自己独享。
不得不承认,真壁的人品虽然不咋地,可是厨艺还真是了得,大光明寺乃是佛门重地,自然容不得荤腥,可是每天做出来的素餐,依然让人食欲大振,也难怪当年这家伙能够在宫中当差,还被淮南王要了去。
这两日倒是没有停下功课,每天到了时辰,真明都会带着杨宁在悬崖边静坐,按照清经的方法练气。
这一日三次,每次最少也要一个多时辰,若换做平时,每天十二个时辰要花上三四个时辰静坐,杨宁指定是耐不住,可是在这天堡山峰之上,也并无他人,真明小和尚亦是个无趣之人,杨宁百无聊懒,只能练气打发时间。
他既知大光明寺已经为自己疗伤,只等有人代替自己出家就可以下山,却不知道代替自己出家的人何时才能过来。
不过他却是自信,顾清菡那边当然不可能丢下自己不管,也定然不可能让锦衣侯府的继承人跑到山里当和尚,又想到如果按照约定,唐诺此刻应该已经到了京城,却也不知道她是否往侯府去找寻自己,自己事先并无安排,也不知道侯府会如何安置。
他本以为那位净纯大师做完水陆大法的法事就会回山,可是却迟迟不见净纯大师回来,每天五谷堂有人送饭过来,杨宁顺便打听,非但净纯没有回来,前往皇宫的光明十僧,并无一人返回,倒是为了准备太子的登基大典,礼部已经派了不少人进山,开始在北高峰做准备。
连续等了三天,杨宁对清经运气法门已经是十分娴熟,只会却并无太大的进展,气息每每进入体内,还没开始流转,便即消失,倒是丹田内他依旧能够到一股充盈的劲气在流荡,却不似以前那般难受。
他知道这清经是佛门的心法,佛门武功讲究的就是循序渐进,一步步打下深厚的底子,这需要长年累月的慢慢积累,自己想要在几日之内就立竿见影,那也是痴人说梦。
不过想到太子登基渐近,杨宁心之如今的京城必定是阴云密布,在太子正式登基之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锦衣侯府被席卷其中,若是在与齐氏家族分道扬镳之前,杨宁或许还只是牵挂顾清菡的安危,但如今心情却不相同,齐氏家族是生是死与他无感,不过锦衣侯府的沉沦起伏,他却是关心起来。
到得第四日一大早,一名武僧来到山上,传杨宁去见净空,杨宁也不知道发生何事,跟随武僧到了光明殿附近的一处院落里,进院到了一处佛堂便即见到了盘膝而坐双手合十的净空。
净空一如既往慈眉善目,见到杨宁过来,微笑道:“这几日在山上可还适应?”
“还行,大师,你今天找我来,可是有什么事情?”杨宁问道:“不会是让我下山吧?”
净空笑道:“你不想留在大光明寺?”
“那倒也不是。”杨宁道:“不过我尘缘未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所以在这里也不能耽搁太长时间。”
净空慈和一笑,扭头道:“拿上来吧!”
杨宁瞧过去,只见从旁走出一名武僧,上前来,双手横捧一把长剑,正是之前与白羽鹤比武所用的毗卢剑。
“齐宁,老僧已经见过住持师兄,将你的事情禀报了师兄。”净空微笑道:“住持师兄将这把毗卢剑赠送与你,望你能够善加对待。你既然练剑,自然知道有些剑具有灵性,这毗卢剑自然也有灵性,你可知道毗卢剑的名字是何意思?”
杨宁吃了一惊,心想这毗卢剑乃是天下十大名剑之一,位列其四,可说是珍贵至极,想不到大光明寺出手竟然如此大方,大感惊讶,听得净空询问,摇头道:“请大师赐教!”
“毗卢二字,就是佛光普照的意思。”净空道:“当日你在光明殿说过,练剑的目的,并非为了争强好胜,而是体会练剑的意蕴,这实乃大智慧之言。这毗卢剑既是佛光普照之剑,如何使用此剑,你大可以仔细体会。”
杨宁兀自有些不相信,问道:“净空大师,你……你是说真的?这毗卢剑真的送给我?”
“出家人不打诳语。”净空道:“住持师兄亲口答允,这把剑自然就归你所有。”示意那武僧上前,武僧上前双手奉上,杨宁犹豫一下,接剑在手,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师,你们是不是有什么条件?这毗卢剑的主人以后真的是我?”
“如果说有什么条件,确实有条件。”净空含笑道。
杨宁心想就知道你们这帮老和尚不是吃素的,这把名贵的宝剑,可遇不可求,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得到,你们如此轻易送出,开出的条件必定不轻,老子可不会因为一把剑任由你们摆布,嘿嘿一笑,正要将毗卢剑送回去,净空已经道:“大光明寺的条件便是,每年你都要抽出几天时间,前来大光明寺听法,特别是住持师兄每年都会坐台讲法,是为光明法会,不但本寺僧众会参加法会,还有不少寺庙的高僧也会入寺参加法会,你也要前来听法。”笑道:“这对你有利无害,你不必多心。”
杨宁问道:“那其他的条件呢?”
“只此一条。”净空笑道:“大光明寺自此之后,你可随时进山,对你大开方便之门。”
杨宁想不到对方提出的条件竟然如此简单,本已经送出毗卢剑的手不动声色缩回来,笑道:“净空大师,你放心,我每年都会上山听法,我觉着有时候我的情绪很烦躁,是要来听法修身养性,这个条件我答应。”小心翼翼问道:“真的没有其他条件?”
净空道:“你体内的几股劲气,已经被几位师兄弟联手化为纯真之气,如今就储存在你丹田之内,等你练好运气法门,丹田之气大可以为你所用。”微微一笑,问道:“是了,净纯师弟可传授你什么运气法门?”
杨宁记得真明小和尚说过,传授清经的事情绝不可对其他人提及,不过又想净纯既然传授自己清经以作运气法门,净空老和尚不至于不知道,他念如电闪,却还是道:“净纯大师在我醒来之后,便已经下山去了,小和尚……哦,就是真明小师兄每天带着我诵经,说是可以让心神安宁,我也听不懂,至于运气法门,又该怎么做?”往前走出一步,笑呵呵道:“净空大师,你人好,武功也高,要不你传授我一些运气法门,也好让我长进长进。”
净空似笑非笑道:“你太过谦虚了,你有名师传剑,他自然也会教你运气法门,有那位高人传你武功,已经绰绰有余了。”
“高人?什么高人?”杨宁忽然间记起,白羽鹤比剑落败之后,临走之时,也曾问过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杨宁依稀记得白羽鹤似乎是误会自己的剑术是有某人传授,而白羽鹤对那人似乎也十分的敬畏,此刻听净空也说出这般莫名其妙的话,大是疑惑。
净空却没有回答,抬手道:“锦衣侯府的人已经在山下等候,你可以下山了,莫要忘记,要时常进山听法。”
杨宁听说侯府的人已经在山下等候,顿时振奋,拱手道:“净空大师,谢谢你们这几日的照顾,晚辈不敢忘记!”
净空也不说话,双手合十,默默诵经。
那武僧已经抬手道:“小僧带你下山!”也不多言,在前带路,杨宁看了净空一眼,见净空并不言语,八风不动,对着净空微微躬了躬身,这才转身跟出了门,出门之后,瞧了瞧手中的毗卢剑,不想在大光明寺得到这把宝剑,倒也颇有几分欢喜。
他其实倒也没有想过真的能练成不世剑术,不过这把毗卢剑极其名贵,而且已经归属自己所有,真要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这把宝剑少不得能卖出一大笔银子来,完全可以让自己丰衣足食。
他心里的这般打算自然不能显露分毫,否则净空要知道他存了这心思,只怕当场就要将宝剑抢回去。
“这位师兄,要不你先等一等,咱们去一趟天堡山峰,这走的太突然,我要和真明小师兄道个别。”
武僧头也不回,“不必了,他在山中,你在红尘,还是不要太过牵绊。”
“师兄,这话可不对,净空大师都答应我可以在随时可以进山。”杨宁道:“我现在去道个别也不成?”
“既然还要入山,就不是离别,又何必道别?”武僧道。
杨宁一怔,心想你这秃驴口才倒是不错,不过想想也是,既然下次还有机会入山,也就不必道别了。
武僧一路引着杨宁下山,途中到偶尔遇到僧众,看到杨宁手中拿着那把毗卢剑,一个个都显出敬服之色,每见到一人,那人便即站在一旁,合十行礼。
过了一块牌楼,便是一条通往山下的青石台阶,两边青竹匆匆,杨宁正要辞别,却见那武僧眼睛盯着台阶下面,杨宁顺他目光瞧过去,只见到从山下正有两人拾阶而上,前面一人一身灰僧袍,是普通的僧众,跟在那和尚后面的却是一名身着锦衣的少年,手里拎着一只包裹,杨宁仔细一瞧,皱起眉头,他却是认出来,跟着那和尚上山来的正是齐玉。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