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黄眉
作者:森萝万象|发布时间:2024-06-28 22:58:49|字数:23067
八戒和沙僧不知,但是行者却看个分明。
他一双神眼,目射精光,早将这小雷音寺看在眼中,嘿嘿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便进去看看,但若遇到了什么险恶,可莫要怪俺。”
八戒本想迈步,闻言却赶紧停了下来,道:“哥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这里面是妖魔作祟?”
行者笑道:“那倒不是,反倒是熟人哩!只是在此作寺,也不知是何意。”
八戒便知道,恐怕又是那一行路上的“师兄弟”。但每次恰逢此处,虽然也不乏危难,总之大多有惊无险,还有招待,因此八戒也不以为意,只说道:“这回师父没来,我等可不好认亲。”
行者道:“这寺里的人,师父恐不认得,但俺却熟悉。”
八戒便大喜,道:“哥哥何不早说?如此当有一番面子,让我老猪也能沾沾光。”于是不再迟疑,便举步前进。
未及门处,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玄奘,你师徒四人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
八戒笑道:“玄奘没在,八戒倒在呢!是什么佛祖,来与我写斋饭施舍罢!”急匆匆迈步进去,就见如来大殿。
殿门外宝台之下,摆列着五百罗汉、三千揭谛、四金刚、八菩萨、比丘尼、优婆塞、无数的圣僧、道者,真个也香花艳丽,瑞气缤纷。
沙僧和行者跟随进去,看到此番场景,悟净也是心惊胆战,看到莲台上,真有一尊佛祖在那里,也不知是什么佛,只是厉声高叫道:“你三人如此怠慢,既见了我佛,如何不拜?”
这一声高喝,四处顿时梵音滚滚,佛威阵阵。八戒和沙僧哪知道这状况,顿时吓得腿软,拜倒在地上,直呼道:“诶唷,真是我佛,哥哥却怠慢了!”
行者却挺直身板,高声道:“你这黄毛的小童儿,不好好跟随在东来佛祖身边,却在此骗俺作甚?当得讨打!”把铁棒掣出,双手轮棒,上前便打。
只听得半空中叮的一声,撇下一副金铙,把行者连头带足,合在金铙之内。
八戒、沙僧顿时惊慌,忙使起钯杖,还未出手,却被旁边那些阿罗揭谛、圣僧道者一拥近前围绕。
他两个措手不及,尽被拿了,一齐都绳缠索绑,束在地上,哀嚎道:“师父啊,你若再不来,我等性命危矣!”
那莲台上的佛陀让罗汉把金铙收将回来,观看里面的动静,一看,却未见到里面的行者,正疑惑间,便听到那行者呼喊道:“孩儿,在那儿盯个什么?俺不在金铙里呢!”
忙撤身一起,只见一道金光从天而降,打在莲台上,轰隆一声将莲台打碎。
那佛陀现了金身,闪烁之间,已离了莲台,被罗汉、圣僧、揭谛等诸围在一起,却看到那孙行者手持铁棒,一身威风,站在莲台碎片上道:“见了老相识,如何一言不合就要与俺动手?”
那佛陀果真是黄眉童儿,昔年也曾在三星洞中,跟随菩提祖师修炼道行,今在这小雷音寺,正等待玄奘师徒四人。看向行者,笑了笑,现出本身,果真是一个童子模样,长得倒也清秀,只是眉毛太长,竟及胸口:“泼猴,谁跟你是老相识?如是悟空,岂能对我莲台这般粗鲁?”
孙行者嘿嘿笑道:“俺是孙行者,也是孙悟空。纵今日还不是,但总归会是。见了俺,也就是见了悟空。黄眉童儿,既道破身份,此劫便算过了,不如放开俺的两个师弟,再好生叙旧一番,如何?”
黄眉童子闻言,眉头一皱,冷哼了一声,道:“谁跟你小孩子作把戏。岂是你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今日如能胜我,饶你一条生路,如不能,休说西天取经,在这小雷音寺直将你打杀了,也是替天行道,除魔降妖。”
行者听闻此语,顿时一怔,听这黄眉童子话中含义竟似没有在开玩笑,于是问道:“黄眉,如何阻我等西天取经?不说个所以然,纵打亦无益。”
黄眉童子道:“泼猴,你当知道我乃东来佛祖之弟子。那玄奘修行的也是我东来佛祖的佛法,今却要背投如来,大兴三乘法。我东来佛法,向来不认那三乘法与寂灭佛法。如何能作势如来佛法大兴?”
这番话语,看似合情合理,但听在行者耳中,却甚是古怪。且不说西游之事,本就是佛道诸多大神圣联合起来的,即使不是,也轮不到黄眉童儿说这些。至于那弥勒佛祖,就更不可能阻止西游。毕竟类似他这等的神佛,不论出身如何,心性都是至善的。
行者便知道黄眉童子这番说辞只是搪塞自己,但是阻止自己继续西行,却是真的,想了想,他又目光转动几分,便似猜测到了什么。于是拿起铁棒,笑道:“也罢,既然如此,那就让俺看看这些年来你可有什么长进否!”
那黄眉童子拿出一根降魔杵,现了法相金身,也说道:“泼猴,休说你不是那孙悟空,纵今天真是悟空来到,我有弥勒佛宝,也能胜得!”
行者道:“不必海口,既要赌,快上来领棒!”
黄眉童子便一步迈开,竟是那佛门六通中的“神境通”,一步跨出,下一瞬就拿起降魔杵,朝行者额头打去。
行者使铁棒抵住。这一场好杀:两条棒,不一样,说将起来有形状:一条短软佛家兵,一条坚硬藏海藏。都有随心变化功,今番相遇争强壮。
这一番打斗,叫那小雷音寺的诸多罗汉、揭谛都目不转睛,在佛殿里大战起来。但见那黄眉童子胜相频出,佛门神通亦是信手拈来。可无论怎样驱使神通法力,猴儿只是随手抵挡,便尽皆接下。
及至五六十个回合,黄眉童子已是手段尽出,却知道猴子还没真个使出本领。不由大感惊叹,未想到这泼猴自三星洞一别之后,到如今竟然已这般厉害。凭自己的神通,纵使真的与那罗汉菩萨相较也不遑多让,竟丝毫伤不到这猴子。
第四百零一章 人种
一番打斗过后,黄眉童子已知道自己奈何不得猴子,便拿出法宝,却是一条旧白布搭包儿。
这白布搭包儿是弥勒佛成佛时的袋子,唤做人种袋。乃是悟透了东来佛法,能装一切世间喜乐悲愁的法宝。
人种袋甫出在空中,当即激起了一道通透的琉璃佛光,直朝行者罩来。
孙行者本就没动用神通,眼见着人种袋忽地发出如此佛光,心中当即一惊。
这琉璃佛光,似乎带着一种肃清万物的大气息。一瞬竟然他感觉到了类似那太上老君金刚琢的大法力。只是,这人种袋不及金刚琢的天道威仪。
但即便如此,人种袋既然是弥勒佛用于成佛的法宝,自有其独到之处。只一瞬,便如若势不可当一般,将行者收到了袋中。
“嗡!”
行者落入人种袋中,只感觉周遭孕育着浊世的滚滚红尘,那喜乐悲愁一应俱全,恰似当初在落胎泉中的感触。
人种袋若论威能,着实称得上是三界少有的至宝。若是成道之前的行者,纵使实力强横,想要逃脱人种袋也是极难的一件事情。
但如今却不同,自那落胎泉中之后,行者道果已成,这人种袋中的喜乐悲愁,虽然强大,却如何比得上那需要以蟠桃世界避难的七苦八难?
在那袋中,左右摇晃,虽有无尽苦楚,却都流过心头,不复存在。
反倒是那黄眉童子见收了行者,便取回人种袋,又担心在这袋中行者有失去,便轻轻摇晃,道:“泼猴,今遭斗法,既然是你输了,便听得我言。如你现在不去西行,我便放你出来,如何?”
黄眉的声音自然被行者听在耳中,行者嘿嘿笑了笑,道:“孩儿,你这点本事,还伤不到俺。快打开袋子,放俺出去,以免破了这袋子,届时不好与弥勒佛祖交代。”
黄眉闻言,顿时冷哼了一声:“好个嘴硬的猴子,也罢,便看你能耐到何时?再过一时三刻,教你孤拐都化去了!”
行者见黄眉如此说,便也不再客气,运足神通,但见那人种袋开始逐渐变大,膨胀起来,仿佛时刻要破碎一般。
黄眉见了,吃了一惊,如真失了法宝,却不好与弥勒佛祖交代。但仔细想想,这人种袋非同小可,岂是轻易就能毁去的?正迟疑间,忽地“嗡”地一声,人种袋复变小回去。黄眉皱了皱眉头,正不知如何间,下一瞬,却听到一个声音:“怎么样,孩儿,这番斗法总是俺赢了吧?”
黄眉失色,眼中露出震撼,忙跳出去,果然看到那行者坐在一处佛台上,也不知是何时脱身出去的。
“人种袋都降服不了你这泼猴!?”
黄眉童儿不可置信,忙将人种袋拿在手里,仔细观看半晌,却也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破损。这让他不禁疑惑,莫非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收那猴子到得袋中吗?否则就算他能脱身,也当要损坏这法宝才能罢?
迟疑间,那行者道:“孩儿,你却不知,俺自西梁女国一行,今道果已成,合道在即。你这人种袋,虽有后天红尘之意,却也伤不到俺,困不住俺。现如今,又怎地说好?”
听闻行者此语,黄眉童子也不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好个泼猴,当真厉害了!此番,却是我输了。料想纵使佛陀,也未必能收服得了你这厮了。”
行者也笑道:“黄眉童儿,你一身的神通法力,也让俺刮目相看,当得这‘小雷音寺’佛陀之称呼。只是不知何来这许多罗汉揭谛?”
却原来,孙行者一双神眼,早看出小雷音寺中存在的熟人并非只有黄眉一人。今众人听闻,果真现出原形,乃是那西行路上不少的熟识。其中有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杏仙,也有蜈蚣精、蜘蛛精等。不少都是在西行路上曾遇到过,早已成了正果的。除了那牛魔王、铁扇公主、三国师等人,以及九灵元圣,同青狮白象大鹏三人不在,其余有尽一半都在此处。
行者笑道:“却原来是诸位,都在这里等着俺呢?”
众人上前道:“泼猴,我等过来,还不是忧你有事。前方非同小可,去恐有失,故特来设寺阻你。”
行者道:“前方有什么凶险?不如说来听听,如真凶险,俺绕道便是了。”
那黄眉童子道:“猴子,你莫非真不知道,此处再往前方,便是那常羊山。当年地府动荡,刑天亡灵逃脱,为那兵主蚩尤所收,常羊山也被搬运至此。料想那兵主蚩尤,乃是为阻西游之路而来的。”
孙行者道:“嘿嘿,俺如何不知?前遭应龙之劫时,那蚩尤出现,夺走龙形符契。俺正要去找回场子,如今在前方等着俺,岂不是正好?”
早在离开罗刹国时,行者便已经心念着那蚩尤了。他知道,自己往西方走,总有一日会遇到那蚩尤,只是未想到竟然这么久,才有些眉目。
那黄眉童子道:“你这猢狲,岂知道蚩尤之神通?纵你能破得人种袋,恐怕也未必是其对手。他此番来到这里,料想是因为昔年被镇压在幽冥之事,今天庭佛道要举西游,故来阻挡。在我看来,满天神佛恐都不是其对手,更遑论刑天也在此处?因此我便知会一些师兄弟来这里等你,不如你便在此等待,待我托师父询问事态,再作打算。料想佛道天庭都不会任由那蚩尤乱来。”
听到黄眉童子如此说,行者这才知道原来他在此阻挡自己,的确是一片好心。只是,看来这黄眉童子与这些师兄弟似乎只是担心自己与玄奘,却不知事态真正如何。
不过也确实,在此处的师兄弟,道行相比于那牛魔王、青狮、白象、大鹏、九灵元圣等人,终究差了许多,黄眉童子虽然厉害,却也一直在弥勒佛座下,始终未曾离开兜率天净土,自然也不知详情。
听到此处,行者忽然道:“黄眉,莫非你来到此处阻路,并非是弥勒佛祖的安排,而是你偷跑下来的?”
此言一出,黄眉童子脸色顿时微变,看到如此,行者也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看来黄眉童子,果然与其他人不同,乃是偷跑下来的。
第四百零二章 东来
在此之前的西游路上,但凡是三星洞同门的劫难,大多同门本人都有知情。包括如今在场的蜈蚣精、杏仙等都是如此。
而他们看到这等情况,再看向黄眉童子时,顿时都是一愣,那杏仙讶异道:“黄眉师兄,你叫我等来时,不是说乃是奉东来佛祖之命吗?”
众人与黄眉不同,他们对西游之事,虽然了解的不多,却也知道这是一路帮他们成道之路。类似杏仙、拂云叟、孤直公等人,便在路上与玄奘论道,因此被三岛的仙翁收入门下。
黄眉让他们来时,乃是同他们说前方有兵主蚩尤阻路,故而奉弥勒佛祖之命过来设难,让众师兄弟一同来到这里相劝,勿要继续西行,等待劫难消解,以免惹出祸患。
因此,众人才一同跟来。但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
那蜈蚣精也说道:“怪不得我也觉得奇怪,既然是东来佛祖之命,毗蓝婆菩萨却不知晓。”
西行路上,蜈蚣精为玄奘指点,引来毗蓝婆菩萨,最终跟随其修行。那毗蓝婆菩萨,乃是昔年西出函谷时追随苏寻的人中之一,苏寻离去以后,又受佛法,成为如来座下三乘菩萨。
但虽是菩萨,其所修的乃是道法,平时也是一身道姑打扮,其亦是罗刹国的建立者之一,算是如今那罗刹女祖先。
自天人创道以后,毗蓝婆菩萨受黎山老母指点,在紫云山千花洞修炼,杨戬灭却日宫天子以后,便由其子昴日星官继承日宫天子之位。故而有此因缘,那蜈蚣精同诸蜘蛛精才在其座下任仙官修炼。
毗蓝婆菩萨佛道同修,与东来佛祖亦有因缘交情,因此蜈蚣精未听说此事,才觉得奇怪。
却原来,这黄眉童子竟是擅作主张来的。
黄眉童子此时也知道瞒不住了,但却仍旧说道:“泼猴,那常羊山端的凶险,刑天昔年打上天庭,让玉皇大天尊亲自出手,方才降服。你虽厉害,能有把握与之抗衡否?更遑论,蚩尤之强大,犹在刑天之上,你去送死倒是无妨,但你与悟空一体,若因你之死,导致悟空之伤,我绝不认同!”
黄眉童子昔年因悟空指点,方才明悟大道,自离去三星洞后,每日苦修,与其他同门不同,深居简出,也从未前往花果山聚会。但虽说如此,当日的恩情却仍旧承继着,未曾相忘,故而才有今日之事。
那孙行者听闻,也不由甚为感动,想不到这黄眉倒是如此重情。平日里有大喜事,邀请诸同门相见时,他几乎未曾来过,可如此危难关头,却能挺身而出。
要知道,虽然黄眉童子是弥勒佛祖座下,但弥勒佛祖不是太上道祖,其道场兜率天世界也不在三十三天外,童子应邀,倒是可能。恰如那大鹏、青狮、白象三人也常常应邀。黄眉童子昔年始终未曾聚会,原本众兄弟还有微词,但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听闻了黄眉的话,诸多师兄弟也都说道:“不错,既然有如此凶险,可前往不能擅自前往,以免有失!”
那蜈蚣精也说道:“是啊。其他事情莫管,黄眉所言,极有道理。那兵主蚩尤非同小可,你一人之力,实难与之抗衡!要我说,就算不等劫难消解,也当多请助力,方能前往。”
孙行者闻言,却摇头道:“诸位兄弟,切莫多说,前方之劫难,实乃俺自身的劫难。如去搬救兵,一则惹人笑话,二则未必算数。况且,如今俺今非昔比,那蚩尤虽强,却也未必不能胜其!”
看到孙行者如此自信,众师兄弟都甚着急,七嘴八舌各自相劝。就在此时,忽然一阵笑声响起,梵音响动,但见那小雷音寺发出嗡嗡鸣动,众人不由都往寺外看去,却见那西南上一朵彩云坠地,满山头大雨缤纷,光芒攒动。
黄眉童子见此情景,顿时大惊失色,还未说话,便听到有人叫道:“徒儿,勿要阻路,且由他西去罢!”一人言罢,已乘琉璃佛光降下。
行者看那去处,但见那个人: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
正是那东来佛祖弥勒佛是也。
看到弥勒佛出现,众师兄弟都是一慌,那黄眉童子更是忙下拜道:“师父,弟子知罪!”
弥勒佛笑道:“何罪之有?”
黄眉童子道:“弟子偷听师父言语,更擅自抛出兜率天世界,来到此处设小雷音寺,阻碍西行大事,方有此过错,与众师兄弟无关。”
众人见状,连忙说道:“佛祖,我等来之前,都与长辈言过此事,得到允可方才来到。黄眉虽是偷跑,但此难在西游之中,当算九九归一之劫,念西游大计,望从轻发落。”
众人如此言语,那行者却并未给黄眉求情,而是笑道:“嘿嘿,黄眉儿,原来你是这般知道那蚩尤所在的。无怪会来到此处!只是你这般,未免太天真了!”
众师兄看行者如此,都责怪道:“泼猴,都是为了你,我等才来,如今佛祖降罪,你却在那里说风凉话。”
行者见状忙道:“诸位师兄勿怒,勿怒。俺不是说什么风凉话,只是,适才黄眉言语,应当是偷听了佛祖与人谈论蚩尤之事,方才会来到此处。但弥勒佛祖何等存在,他偷听,偷逃,佛祖岂能不知?之所以未曾阻止,甚至还把诸多宝贝赐予了,便知道这事情本就是佛祖安排的。既如此,又怎会责难?反倒是这黄眉儿被蒙在鼓里,却始终不知,难为他一身法力,比得上罗汉菩萨,却还不明事理也!”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道理。是啊,黄眉偷宝,那弥勒佛岂能不知道?就连黄眉童子听闻了这说辞,也顿时醍醐灌顶一般,醒转了过来。
那弥勒佛看向行者,脸上笑意更浓,道:“好个聪慧的猴儿,无怪苏子这般称赞。不错,当真是不错!”
第四百零三章 世尊
那弥勒佛口称“苏子”,众师兄弟先是一愣,但随即便意识到,他所指的乃是苏道真。
但是,一般佛门中人称呼苏寻,都是以“苏天尊”、或是“陛下”之称呼。东来佛祖却以苏子相称,故而才有此一怔。
不过无论如何,众师兄弟此刻也都知道,那苏子,实则便是自己的师父菩提祖师,亦或是即使不是,也相去不远。
故而听到了弥勒佛如此言语,便知道,孙行者所言的果真是真实的。
弥勒佛倒是不解释为何自己会称呼其为“苏子”,反看向那黄眉,微微点头到:“童儿,你今日所行,虽然有些很冲动,但一番真情义,也合我东来佛法之心得。遑论你与这泼猴一战,也让我看到你法力道行未曾落下,我心甚慰。这金铙与人种袋,便赐予你当做防身的法宝罢。”
黄眉童子闻言,受宠若惊,忙道:“师父何出此言,弟子岂敢?”
“休要多言,给你,便是给你了。众人皆在,今恰有幸,不如一同品鉴些瓜果,谈论几番道法,何如?”弥勒佛笑着说道。
众人见到此番情景,都甚为讶异。这弥勒佛祖,可非同小可。其乃是从遥远大岁月存留下来的菩萨,亦是过去贤劫中的第五尊佛,千佛寂灭,他却从上个天地存留至此,倒驾慈航,化为菩萨。
昔年道祖西行,释迦牟尼为紫气所化,成就佛祖,创下三乘法。而这弥勒佛,亦不遑多让,因苦海所感,成就佛祖,创下东来佛法。
如今的“东来佛法”,实则并不在那“三乘佛法”之下。那释迦牟尼,为现在佛,弥勒便是未来佛,又被称作“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从地位上讲,与那如来佛祖相当,同为“治世之尊”。
但是,现如今的弥勒佛面对他们,却没有丝毫架子,而是笑呵呵的。这却是让众人都感到惊讶。要知道,在场众人也并非全都是未见过世面的,那如来佛大开盂兰盆会时,众人也曾有不少前往西方灵山,去探听佛法。可纵使是如来佛祖,给众人的感觉虽说不会如何严厉,但也绝不会这般随和。
就仿佛面对那高无数个层次的存在时,有着深不可测的隔阂一般,令人望而生敬。
然而,如今的弥勒佛,却当真是给人一种不由自主的放松与信任。说其是佛祖,亦说得通,但比起佛祖,却更仿佛是与众熟知的友人。
弥勒佛见众人沉默,又笑着说道:“昔年,那苏子东来,让我从苦海中看到了倒驾慈航并非一定是拯救世间之法。故而此有东来佛法,兜率天世界。正因如此,我甚感苏子之情,算得上与其有教诲之恩。你等既然是那菩提祖师的弟子……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算是‘同门’。同门相叙,何必如此顾忌?”
众人闻言,连忙说道:“不敢,不敢。佛祖休要如此说。”
孙行者却笑道:“你这胖和尚,倒是有一番见教哩!比那如来,要让人亲近许多。诸位,既然佛祖都这般不见外,我等若过于顾忌,反倒令人有失礼之感,不如便大摆宴席,一同论佛论道,自在逍遥罢!”
行者此言一出,众人也觉得甚有道理,顿时放松了许多。便在此时,一个杀猪般的嚎叫响了起来:“诶唷!哥哥啊,你在那里认亲,可苦了师弟我俩啦!”
却原来是那八戒,看到已无危险,连忙喊叫了起来。他和沙僧被绳索捆绑,如今还未解开,叫了两声,又呼唤弥勒佛道:“佛祖啊,快救救我俩,痛煞了。”
那弥勒佛含笑一指,顿时,八戒和沙僧身上的绳索便消失不见了。这一个小动作,众三星洞同门都未有反应,但行者却顿时目光一凝。
在他看来,这弥勒佛解开那八戒和沙僧的绳索,竟似未有任何动作。既没有使用法力,也没有使用道行。仅仅是一指,那绳索消失,仿佛呼吸一般的自然。看来弥勒佛果真无愧于“佛祖”之称呼。这般道果,竟似还在混元之上。
不过,行者却想得出来,既然弥勒佛都有如此道行,那三界当中,恐怕那些大神通者的道行,都将愈发深不可测。原以为自己成就道果以后,已不在诸多大神通者之下,但如今看来,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那弥勒佛似乎也知道行者所想如何,再次笑道:“猴儿,此中因果,你却不知。那苏子创道以后,自人道立,还有诸多事就。我等都承了其道果,天人合道,故而道行与日俱增,这点微末本事,算不得什么。”
此言一出,行者才知道,原来或许并不是弥勒佛的道行至深,而是比起以前那混元道果下的弥勒佛,如今的他要更强,未来的他,会愈发至强。
但如此状况,很可能并不仅仅是出现在弥勒佛一人之上。甚有可能,是出现在三界所有大神通者的身上。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是那西游之路引发的“天人合道”。
自创道以后,如今人道愈发壮大,红尘道果也诸多衍生。许许多多的大神通者,例如那张道陵、黄角大仙,以及佛门的许多菩萨佛陀,都先后下凡,将道果与人道相合。这便是天人合道,天人合道的结果便是,他们的道行要远远高于曾经单有混元道果之时。
但,同样这也是代表着某种后果。
那就是,天人道的扩散,一则让他们与苏寻绑在了同一战线。
如未来天人道终究不能成,则诸多大神通者,也会道行跌落,甚至比起苏寻更加危险,有陨灭之危。
二则,也相当于是将自己得之不易的道果,尽皆交给了苏寻,使得道果溶于天人道中。永世而立。
这原本是极其难以想象的事情。如果放在以往行者的身上,当是甚难理解的。可自从在那泉水中,看到了无数天地之前那神圣,那先辈的光景以后。行者现如今,却能理解了。
因为,现如今的三界众多仙神大神通者所做的事情,与那光景中每一个世界的仙神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而唯一的区别便是,这一次是与曾经一样“毁灭”,还是……迥异于以往的“余生”。
第四百零四章 醒转
弥勒佛祖如此说,众人便不再推辞。于是便在小雷音寺大摆筵席,与佛祖一同在座上,品茶论道。
那筵席,亦非有什么龙肝风髓,珍馐美味。只是些粗茶淡饭,临时筹备。说简陋倒也是简陋,不过有佛祖在座上论道,便是极品珍馐。
于是众人便一边品茶,一边听那佛祖讲论。他所讲的,乃是一些佛法上的感悟,众人虽不都是佛门中人,却也能触类旁通,多有受益。
不过,虽是讲经说法,但弥勒佛祖之讲说,更像是单纯的感悟,也不是教授指点,而是像讲述自己对向佛之心的体会。众人都在不自觉中有所进步,却也未曾因此而更加敬畏,反而愈发随和了下来。
一番讲说以后,不知觉已是下午时分。佛祖便道:“今日与诸位于筵席之间甚是欢愉,然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时辰已晚,明日行者还要继续西行,故须早些休憩,以免耽搁行程。”
众人皆双手合十,口称佛号。不过,那黄眉童子却在此时突然开口道:“师父,且慢。那蚩尤之事……”
他却还没忘记行者之前方,还有兵主蚩尤等待,担心行者之安危,故而明知弥勒佛祖所言之意,却仍然不得不开口询问。
佛祖闻言,却未动怒,只是说道:“行者向西而行,乃是三界神佛所。遑论天道在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这是他的劫数,也是他的机缘。你等纵要阻挡,也须依照理据,听其心意放行。”
此言说毕,还未待黄眉童子回话,那行者便开口道:“嘿嘿,黄眉儿,你就不要阻止俺了。俺此去寻那蚩尤,也是早就与其约定好了的。如若不去,岂非反惹耻笑?”
行者如此说,那黄眉便没话了。他已知道,这猴儿是去意已决。
何况,那弥勒佛祖也说了,这虽然是劫难,却也是机缘,既如此,那么他若再阻挠,便是阻碍行者成道之机了。
如此一言,众师兄弟也都没话说了。他们来劝行者,也都是担忧行者的安危,但既然弥勒佛祖言道这虽然是劫数,却也是机缘,他们,却能体会一二。
修道之路,千难万险何处都有。例如那玉皇大天尊经历劫难无数,方才成就如此至尊之身份。而行者亦然。
兵主蚩尤虽然强大,但如若是行者的机遇,更是三界诸多神圣的安排,那料想也当是有惊无险的。
纵然真有险恶,甚至神形俱灭,但如若那是他的选择,也当是无憾。恰如那天地中孤傲成长的万物,虽有建成参天壮硕的,也有在风雨下夭折毁灭的一般。
于是众人便都无言,不过在这时,行者却说道:“诸位且慢,俺虽要西行,但俺这两个师弟,一路旅途劳顿,倒需要歇一歇脚。那前方的劫数,乃是俺老孙的劫数,若两位师弟前去,也是无益,不如请弥勒佛祖与诸位师兄照拂几分,待俺度过了劫难,再行汇合,如何?”
八戒和沙僧一怔,他们都没想到行者会如此说。
那八戒还未说话,沙僧便说:“大师兄,如何口出此言?西行乃是我师徒四人一同前往的。今师父在那女儿国,未曾赶到,前方既有劫难,如何还能让大师兄亲身而去?不如等待师父,一同前往罢!如此方才多几分渡劫之把握。”
沙僧言罢,八戒也说道:“是啊,哥哥。师父陷于女儿国,若你再去找那什么蚩尤,如折了你,岂非更难度过此难?”
众人也都觉得二人说的有道理。毕竟,玄奘也是一位神通广大的法师。
行者闻言却摇头道:“这是俺一个人的事情。纵师父来到,也与他无关。何况,师父现如今也在度他的‘劫’。”
行者如此说,八戒和沙僧先是愣了一下,旋即都顿时恍然大悟。
难怪……难怪这猴子向西而行如此干脆,也难怪玄奘直到如今,也迟迟没有追赶上来。
如此看来,这西行路途四人中,倒是只有自己二人,反是拖累。
沙僧顿了顿,还要说话,却被八戒拉住。
八戒对行者道:“哥哥,既然你执意要去,那便去罢。我老猪与沙师弟便在此处等你,如你不回来,我们便也不随那和尚西天取经,都各自归去便罢。”
沙僧顿时有些气恼,道:“二师兄,怎说如此言语?一路西行,我等多受师父与大师兄之照拂。今已至此,如何还谈什么散去归去之说辞。”
八戒道:“师弟呀,此番西行,若是取得真经。以师父之仁心,师兄之斗志,当封为成佛。而你我二人,可有成佛之资质?”
沙僧闻言,也有些反应过来了。
是啊。
他二人,虽然是代表了道门和天庭西行取经的。但比起自身而言,那所代表的意义才更为重要。就算西行到了灵山,料想也难成佛陀。
所谓成佛,重要的,其实并不是神通法力。就神通法力而言,菩萨、罗汉也可以很强大,甚至比得上某些佛陀。
但是佛陀更重要的,是“道行”。而这所谓的道行,在佛门又叫做“顿悟”。
昔年,那佛门四大菩萨,在过去贤劫之中也都是佛陀。
但是他们因执着于苍生,在度过大劫难后,却也陷于对释放苦海的责任当中。因此倒驾慈航,降格为菩萨。
四大菩萨的道行,本身不在佛陀之下,法力更是甚至比佛陀更加强大。但是他们却未能顿悟。倒是弥勒佛祖,在昔年道祖西出函谷之时,一朝顿悟,恢复了佛陀之相,甚至成为了东来佛祖,位列“未来佛”。
四大菩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余的菩萨、罗汉、尊者等呢。
沙僧和八戒如今也是如此想的。这一路向西而行,他二人或勤恳,或惫懒,实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顿悟,明白自己的“道”。如若不能,即便取得真经,也不可能成为佛陀。而他们的志向,也本就不在于此。
相比之下,行者和玄奘,却恰恰是如此的。如今八戒醒悟了,也点醒了沙僧。沙僧于是也打消了阻止行者的念头,叹了口气,道:“既如此,大师兄一路珍重!”
两人如此想、如此说时,却不料,那弥勒佛忽然开口笑道:“善!”
第四百零五章 劲草
弥勒佛忽然开口大笑,众人都是一愣。那八戒和沙僧的目光也被其吸引。
众人问道:“佛祖,不知何故发笑?”
弥勒佛祖指向八戒和沙僧道:“我乃是因他二人寻得自己之道而欣喜。”
八戒和沙僧听闻此语,都顿时迷惑了。
他们寻得自己之道?
这甚是怪哉!他二人是明白了自己的轻重,不再去插手行者的劫难,只愿祝其渡劫。
这,怎么能说是寻得自己之道?相反,应该说是放弃了寻道才是!
弥勒佛祖似乎也知道众人之疑惑,便说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弥勒佛祖所言的,乃是《道德经》中所述的。正是: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当然,对此经中所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教。而佛祖言到此处时,也并非是追究经中真意。而是说道:“这三界世间中,自有其道。日月运行,斗转星移,风云变幻,春秋交替……虽有仙神掌管,亦有自然规定。如若各不司其职,则天下混乱,无异于身处混沌之中。”
弥勒佛祖所言,仿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众人都有一种清醒之感。
不错。
如果风不是风,雨不是雨,四季混乱,星月乱坠。这世界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世间有世间的规矩,这是天道。人间有人间的规矩,这便是人道。
也难怪他会说,八戒和沙僧找寻到了自己的道。他二人虽然是放弃了与行者渡劫,而是转为祝愿,但这恰恰是他们应当履行的“规则”。
世间万物,从小到大,一切生灵,都有自己的道,和自己可以努力去做的事情。
有人所做的,终其一生,从广义上来看,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对他来说,却是前所未有,无比巨大的成就。因为那是他一生的结晶。
虽然对比天下,微不足道,但这却也是他的“道”。
而有人所做的,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甚至史书留名,乃至更改万世。
但在无数年后,在大岁月中,也只不过是一缕涟漪罢了!
终千世万代,无论是人,还是仙神。那颛顼帝绝地天通,那始皇帝成立人道,但终究也不过是史书上的一笔而已。
甚至那曾经开天辟地的诸多大神圣们,盘古、女娲、太一、老君,在悠悠岁月之后,终究也会逐渐变得渺小。
但是,不可否认,小到飞蛾扑火,蜉蝣一世。大到成神成圣,成仙做祖。这都是寻道、立道、成道的过程。
而苏道真的天人道,正是将“道”字,刻印在悠悠永恒之下。
故而也使得“人”,拥有了在时间毫无意义的永远之下,得到大成就,因而刻印永存,将奇迹与道果,印在自己的心间。
八戒和沙僧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的道,并不是在于自己有何成就,而是在于自己的象征,自己所代表的,自己所认为的成就。
那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或许是微不足道,但却一定是永远存在的。
两人双手合十,面对弥勒佛祖,齐齐恭声说道:“多谢佛祖指点!”
众人欢愉无比,于是便由此结束了这一天的筵席,当晚,各自去到小雷音寺后院,一同分住了房屋,睡了一夜。
这一夜,众人都未在言语,也没有谁无法入眠,而是仿佛凡人一般,好好的睡了一觉。直到次日天亮之时,八戒和沙僧赶忙去叫行者时,行者已不在屋中。
那花果山处,恰逢龙女也去寻那悟空,但及至大圣府时,却扑了一个空。
“悟空……”
龙女看着空荡荡的大圣府,眼中浮现出了几分复杂之色,但半晌以后,却逐渐释然。
是的。
料想悟空,也去追寻他自己的“道”去了。不过,要不了多久,她相信两人终究会再见的。
龙女看过良久,驾驭起了莲台,紧接着,向南海而去。
昔年在三星洞时,她因那“鱼篮观音”受道行提点,而如今,经过这许多年,实则也早已明悟佛家大法力。
只不过,正是因为悟空在,所以才迟迟陪伴,直至如今,方才去愿追逐自己的大道。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如今的花果山势力已成。剩下的,便是静待那最后的一道因果,也即是那“孙悟空”成道归来之时了。
但那,便是后话了。
……
……
却说那孙行者,离了小雷音寺,仍往西行。
他未驾驭神通,而是独自一人,向西缓慢行进这。
日积跬步,也不知行了多少里,逐渐地走到了一处沙漠之中,又过十数日,离了沙漠来到一处高天平原之上。
就在此时,远处,逐渐地出现了一座大山。
孙行者昔年也曾前去过灵山,而此处,距离灵山已经不远,恐怕只有不到千里的路途。
但在以往之时,却从未有过这座高山。而这高山挺拔,足有千万丈之巨大,气势纵横,威严无比。给人的感觉,仿佛带有着冲天贯地的意志。
这座大山,与其说是“山”,其形状,更仿佛是一个人,手持干戚,却无头颅。
很显然,这,便是那“常羊山”。
常羊山本不在此处,他能出现在这里,便是因为那蚩尤。
孙行者眼中逐渐浮现出了坚定之色,提起铁棒,一步步向前走去。便在此时,忽然间,他感受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天地仿佛浮现出了绝强的气势,似乎都在对他积累着风压一般,让他感受到了沉重。
他迈开脚步,每一步都似乎有着泰山之重,但速度却并未停缓下来。
及至山口之时,那阴霾之处,一个声音缓慢响起:“又见面了,泼猴。想不到,你还真敢来到我这里。”
随着声音,一个人提着长刀缓慢走出。那人生的魁梧,身躯挺拔,英气十足。而那人正是兵主蚩尤!
兵主蚩尤这一次并未纵兵至此,也没有骑在食铁兽之上,而是一人一刀,眼中满是平静,看向如若风中劲草一般的猴子。
第四百零六章 分歧
黄沙漫天,战旗飘扬。两军擂鼓列阵,漫天充斥着激战之意。
此处乃是涿鹿战场,两方士兵战意冲霄,大有鱼死网破之征兆。
不过,在如此激烈的气氛之下,那战场中央,两处战车竟然合在一起。在上方,两人相视对坐。
那两人,一人相貌堂堂,气质儒雅,有祥瑞之兆,周身带着大德之气,仪表威严。另一人,则肌肉虬结,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气势惊人。
这两人,正是轩辕黄帝,与兵主蚩尤。
虽然双方的士兵剑拔弩张,似乎随时都有一拥而上,决一死战的意图。但是,蚩尤和黄帝,却并没有什么敌视的目光,而是对视静坐。
甚至,仿佛好友一般,品茶相谈。
不一时,那蚩尤斟满一杯荼茶,递给轩辕黄帝,道:“公孙轩辕,龙形符契已为天道所摄,就算釜山合符之事成功,也终究只是为天道把控。现如今来看,你与天庭所奉之道,终究不过是一条死路罢了。及至如此,你还是不肯择取我道吗?”
轩辕黄帝接过那荼茶,轻轻喝了一口,茶水苦涩,但他却细细品鉴了一番。
半晌后,黄帝方才说道:“龙形符契本就不是最终成就定论的方法。它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引出明玉的鄙石。昔年大岁月中,无数大神通者都曾以汝道对峙,但终究不免灭亡。即便是那巨灵胡,亦不可避免。汝之道与盘古相比尚且不如,何况是无数先天存在的神圣。听我一言,还是放弃罢。”
那蚩尤闻言,不以为意地冷哼了一声,道:“公孙,我一向敬你为先天之神。但是,尔等神圣及至现在,也不知失败了多少次,重复了多少次。这样下去,是没有尽头的。我现在的实力虽然渺小,但我道不灭,纵使是莫大伟力,亦不能摧毁这斗战的意志。终有一日,我才会是最终做到全胜的那个人。算了,道不同多说无益,要战,便战罢!”
轩辕黄帝叹了口气,道:“也罢……既然如此,那便战罢。你言人强胜天,我言人定胜天。究竟是孰对孰错,孰胜孰负,总有一日会有定论。黎,让我看看你的道,有多强大。这杯茶,也算我敬给你。”
他说着,将荼茶端起,对向蚩尤。
蚩尤犹豫了一下,接下荼茶,随即两人面对着面,一同饮尽。
喝了荼茶以后,蚩尤和黄帝各自将战车驭起,缓慢地行回本阵。那蚩尤拿起长刀,指天大喝道:“我等九黎不灭,纵为人称蚩傻尤甚,长刀所向,亦无坚不摧,草木披靡!战!战!战!!!”
那九黎兵士闻言,士气大涨,不仅仅是九九八十一个弟兄,身后的无数战士,俱都一齐怒吼,高声呼喝:“战!”
“战!”
“战!!!”
对阵,轩辕黄帝也拔出了长剑,目光坚定,沉声道:“战!”
……
……
西方大地,常羊山。
蚩尤睁开双眼,以往的记忆浮现在心头,他手中握着那块龙形符契,良久后,道:“原来如此,这,便是所谓的人定胜天吗?公孙轩辕,不得不承认,你的道的确令我折服。”
“但是,纵使如此,我亦不认为我是错的。看着吧,我相信你一定能看到,九黎的延续。”
……
……
当蚩尤出现的时候,行者顿时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
踏足常羊山,天地散发出无穷的压力,但是对面的蚩尤却犹如闲庭信步一般,走向了行者。
蚩尤看似缓慢,但很快,就已经来到了行者的跟前。面对高大魁梧的蚩尤,行者显得矮小了一些,即使不想承认,但孙行者仍旧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压。
“蚩尤……嘿嘿,俺着实想不到,你竟然这么强。很好,很好!”
孙行者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笑意。虽然早就已经知道蚩尤之强大,但是当真正面对蚩尤之时,他才真正感觉到了何为“恐怖”。
即便是如今已经成道了的他,在面对眼前此人时,仍旧有一种难挫其锋的感觉。这兵主蚩尤,无愧“战神”之名!
不过,他却并未觉得害怕。不如说,反而因此而被激发出了战意。
蚩尤看向猴子,眼中也浮现出了几分赞赏,道:“你这泼猴,倒也算是出乎我的意料。那个叫‘斗战道’罢?前次见面时,还不过是个小猴儿,如今已成长了不少。不过,凭现在的你,要战胜吾,却还是痴人说梦了!”
孙行者道:“能否赢你,现在说来却还太早。不过,俺倒是奇怪,昔年在地府之中遇到你时,你尚且还没有如此之强大。怎么转眼到现在,就这般厉害了?”
蚩尤哈哈笑道:“泼猴,前次在黑暗深渊,我之法力十不存一,只是一缕残魂。后来经那轩辕后辈相助回到现世,及至如今,已恢复的差不多了。现在的我,已与当年巅峰之时相去不远,纵使是那什么第六天魔王再出现,我亦能一刀砍了他!”
孙行者如此听闻,当即心中浮现出豪情,道:“好个兵主蚩尤,不愧是上古之时的传奇人物。实不相瞒,俺老孙从小到大,也是听你的故事长大的。当年在黑暗深渊中与你遇见,也甚是令俺激动。”
蚩尤道:“泼猴,闲话休提。你来到此处,当不是与我如此废话的。你应该知道,我与那轩辕黄帝歧分两道,如今人道欲立,纵使我曾受过那苏小儿的恩惠,也不得不出来见证一番,看看它到底有没有资格取代我之道路!”
行者笑道:“兵主,你自己都说了闲话少提,如何还说这等废话?”
蚩尤道:“如何是废话?”
行者道:“昔年始皇伐天之时,手下有一大将,名叫姜黎,那人可是你也?”
蚩尤道:“自是我。”
行者道:“想不到兵主蚩尤,也会隐匿身份,改换姓名。”
蚩尤笑道:“泼猴,吾行事向来光明正大。我姓姜,黎乃九黎之名。你可称我名为姜央、姜黎,都无不对。反倒是这蚩尤,才是骂人之话,如何是改换姓名?”
第四百零七章 斗战
行者闻言,也顿时觉得很有道理。的确,这“蚩尤”两字才是骂人的话。虽然蚩尤自己这么称呼,但却也不代表其本来就叫这个名字。
不过,这倒是不重要。
他道:“你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嘿嘿,兵主。你既然相助始皇伐天,成立人道,那本就是站在人道这边的,谈何阻碍人道?”
蚩尤闻言,方才理解了行者如此一说的含义。他顿了顿,道:“不错,那人道,我虽不喜,但那嬴政却让我刮目相看,也承认了其人道当立。不过虽说如此,今苏道真要天人合一,也仍然是有极大危险之事,吾却不得不参详一番。”
行者道:“废话,废话!兵主,恕俺直言。那人道根本不须参详,因为天人合一乃是必经之路。即使你在此斩杀了俺,亦阻止不了!今日俺来,也并非是为了什么人道天道。”
蚩尤目光微动,道:“既如此,你来所为何事?”
行者道:“俺来,就是为了挑战你!”
蚩尤饶有兴趣道:“挑战我?”
行者道:“不错!俺的道果乃是大罗斗战之道,如要护持森罗,先得斗战万象!而你,乃是上古的战神,斗战的始祖。战胜了你,才能证明我斗战道的大成。”
蚩尤哈哈大笑道:“好一个泼猴,好志气!好,既然如此,那吾就给你这个机会!”
轰!!
一道滔天煞气,直冲云霄。
刹那间,风云变幻,日月倒转。原本天空还是晴天万里,但仅仅一瞬,便遍布阴霾,满天阴云浮现着丝丝裂痕,雷霆翻滚,风火汇聚。
轰隆隆……
一道道低沉的震动轰鸣声响起,那“常羊山”发生着颤动,似乎有什么正在醒转着。
行者知道,那常羊山中埋着的,乃是那“战神刑天”,刑天虽败于天帝,但其神魂不灭,被镇压在常羊山。
不过,比起刑天,现如今行者面对的蚩尤,才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
而且看这个情况,估计那刑天,本也是与蚩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能是蚩尤之麾下。
既如此,那只要战胜蚩尤便好了。
而此时,蚩尤也的确长刀一挥,大喝一声,道:“泼猴,来,战罢!让吾看看你那斗战道,有多强大!”
见此情况,行者也顿时不再犹豫,把那铁棒挥舞了起来,猛地一棒砸向了蚩尤。
轰!!!
这一棒下去,犹如暴风一般,一瞬途径的天地都发生了扭曲。
由于面对的乃是兵主蚩尤,行者自然不敢大意。他一出手,就动用了“斗战道”的全部力量。这一瞬,没有什么道行、法力之说,只有堪称无穷无尽的大力量。
此时行者已进入到了常羊山的地界当中,他能感受得到,在常羊山的范围内,世界似乎有着几分割裂感。就仿佛是在那女儿国中一般,虽与世界融合,但却又独立于天地之外。
因此,行者知道,常羊山乃是蚩尤专门为他准备的激战之场所。这一棒斗战道发挥到了极致,如果是在天地之中,常羊山之外,恐怕一棒,就能够使天崩地裂,带来无尽地大灾害。
若那时,行者和蚩尤就得去到那宇宙星空之中,方才能战的尽兴。
但在这常羊山中,则不然。他二人可以酣畅淋漓的大战!
眼看着行者这一棒打来,虽有常羊山的压力,但仍旧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威力。蚩尤的目光也微微一凝。
他把长刀挥动,看着那打向自己的铁棒,并未阻挡,而是一刀向铁棒出斩去。
轰隆!!
刀棒相交,发出的声音并非是金铁交击之声,而是如若雷鸣炸裂、怒涛拍岸一般的响声。
这一刀直直斩在铁棒之上,轰然一瞬,大地龟裂,沙尘漫扬,两人所在之处的土地就犹如浪涛席卷一般发出激扬。
仅仅是第一次交击,以两人为中心方圆半里之内,即出现了一个绝大的深坑。
但是,这一击仅仅是开幕。那孙行者与蚩尤角力,对方一刀,便让猴子感受到了难以触碰的大威力,一瞬身形踉跄了一下,但紧接着便咬牙鼓起斗志,再一次挥棒而上。
这第一次的交击,就让行者感受到了压力。自知如若真的交战,自己绝非是蚩尤的对手。
因为,这一棒他已用了全力,但蚩尤却很明显还有余力!
可是,虽说如此,行者却并没有丧失斗志,反而再一次挥棒赶上。
这便是自己的“斗战道”。狭路相逢,唯有愈战愈勇,绝无半点余地。
看到行者再一次打来,蚩尤也被激发出了战意,大笑道:“来!!”
轰!
再一次,刀棒相交。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两人奋力大战,没有花哨,仅仅是相互劈砍。
那长刀与铁棒,不断地交锋着。不多时,此处已然是满天黄沙飞扬,大地龟裂密集,犹如随时斗法破裂一般。
但是,这二人的决战却仍然在继续着。
长刀与铁棒不断的交击着,势大力沉,蚩尤愈发奋力。不知过了多久,那大禹治水的神兵竟然满是伤痕!
要知道,这定海神针,乃是“老君炉中”练就,代表意志的绝强神兵。可是面对动用全力的蚩尤,却竟然也被留下了痕迹!
轰!
又一次刀棒相交,这一刀蚩尤奋起全力,那铁棒赫然脱手而出。
但猴子,这一次竟然没有选择暂时推却。那铁棒脱手,他便使出神通,身形径自高涨数丈,紧接着一拳向蚩尤猛地砸去!
他似被激发出了凶性,宁死也不愿退开半步,那斗战道发挥到了极致,一拳似乎要将一切压碎!
面对这一拳,蚩尤也一跃而起,首次避开了攻击。
并非是无法抵挡,而是对这舍命一击的尊重。
他躲避开来,这一拳悍然打在了大地上,原本就遍布龟裂的大地瞬间破碎,一道长长地沟壑,犹如长龙一般破裂开来。
这猴子犹自不放过,又是一拳朝蚩尤砸去。
“好泼猴,你失了兵器,我也不欺你。来,你我比一比手上的功夫!”
见这一拳来到,蚩尤痛快不已,将长刀仍在一旁,猛地挡住了行者这一拳,一肘砸在了猴子的额头上。
第四百零八章 战魂
蚩尤与孙行者在这沙漠当中大战,从一开始兵刃比拼,到如今拳脚相向,已是打出了真火!
这一场对决,两人使出法天象地,青面獠牙,朱红头发,顶天立地,恰似巨人一般只手遮天,拥有不可思议之神威。
两人这一变大,那却是不得了,战斗的烈度更是极限放大。
一时,天崩地裂!
这一战似乎是回到了上古神魔时代。就仿佛那落胎泉中开天辟地的光景,在这常羊山下,可谓是脚踏大地,掌握星辰,拳掌裂天,崩碎星河!
行者大肆怒吼,犹如一头巨猿。即使身躯已经逐渐大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但却仍然还在扩大。
不知觉间,竟似已凌驾了常羊山。一拳一脚,杀机无限,使得天地大震荡,似乎让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这战斗太激烈了。
以至于,常羊山中的蚩尤属下,和那三界中暗中观察的大神通者,都感到惊讶震撼!
这猴子,竟然达到了如此程度。
如若两人的大战不是在那常羊山下的小世界中,恐怕,整个三界都要迎来一场莫大的浩劫,一切都要遭受难以想象的毁灭打击。
当然了,如果是在三界当中,行者的这番威势,也决计展露不到极限。因为那些存在,也不会坐视他如此放肆。
但是,在这常羊山下,就可以无所顾忌!
这一场大战,当真淋漓尽致。
行者固然强大,可是,蚩尤却更加强大。那法天象地已达到如此地步,可蚩尤面对这似乎疯狂的巨猿,却仍然犹如闲庭信步一样。
猴子是怎么打自己的,自己便是怎么还手的。
猴子顶天立地,蚩尤也顶天立地!这一拳一脚,正对相向,仿佛势均力敌。
但是明眼人一眼便看得出来,蚩尤,根本没有用全力!
他只是按照猴子的“斗战道”,激发自己的战意。
猴子动用了何等的威力,他便动用何等的威力。两者始终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中,但仔细一看,却又恰恰是蚩尤压制住了猴子!
三十三天外,太极宫中。
“这样再打下去,那猴子要输了。”
玉皇大天尊拿着酒杯,缓慢说道。
他在这太极宫中,与苏寻久坐许多时日了。
西行路上的事情,他自然也看在眼中。毕竟这件事情,与他关系重大。
而如今,很明显孙行者是战不过蚩尤的!
这也是很正常的。
以如今的猴子,若是与当年在黑暗深渊底下的蚩尤一战,倒还勉强。
但现在的蚩尤,早已不是被镇压在幽冥界中的蚩尤了。
他经历了这些年的淬炼,再加上那龙形符契的力量。现在的蚩尤,已接近当年的巅峰!
那时。蚩尤仅凭一人,便带动整个九黎一族征战三界。
纵使有天庭相助,轩辕黄帝也费了很大的工夫,才最终勉强战胜了蚩尤。
并且,即使战胜蚩尤,天庭拿他也没办法,只能将其打入黑暗深渊,而无法摧毁他的斗志。
甚至还因为蚩尤一事,使得“刑天”的出现,并且让当时的天庭发生了重创。
要知道,自太古到如今,天庭之中也出现过几次混乱。
比如那杨二郎大闹天宫,再比如六耳猕猴大战十万天兵天将。
可是那究其根底,更多的不过是做做样子,对天庭来说,即使有些动荡,也构不成任何损失。
但刑天那一战,天庭的确受到了很大的重创。虽然这其中也有为颛顼绝地天通的安排,可即便如此,也能从中看出刑天的强大。
能够与那时相比的,或许也只有那始皇伐天之战了!
这样的蚩尤,孙行者要如何战胜?
苏寻拿起酒杯,轻轻喝了一口美酒。
他看向玉皇大帝,缓缓说道:“陛下所言不错,但是,这一战的胜负并不重要。”
“哦?”
玉皇大帝目光微凝,但旋即,又微微舒缓:“不重要吗……不错,这一战的胜负,的确并不是很重要。”
他二人都看得出来。
孙行者很开心,很兴奋,很激动。
那蚩尤在一举一动中,也带着大畅快。
这一战酣畅淋漓!
即使蚩尤已经在尽量克制着自己的力量了,但是,行者不断奋起,却仍然让蚩尤快意无限。
也许他自涿鹿大战过后,到现在,也从未如此酣畅淋漓的大战过吧。
毕竟,蚩尤虽然遇到过不少强敌,但那些强敌,却都有着自己的道果,并且迥异于蚩尤的道。
而孙行者的“斗战道”,却恰恰,与其如出一辙,一以贯之!
所以这一战,才会如此地恰巧,如此地痛快。
也所以这一战,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的宣泄,意志的交互。
“杀!”
蚩尤和猴子两个战至癫狂,身躯之上尽皆散发出了如汪洋大海般的冲天血气。
这两人就仿佛是彻底挣脱世间一切枷锁的魔神,气息恐怖,可怕到无边无际。
到了后来,他两个索性便放弃了防御,完全都是进攻的状态。
这是一场可怕的厮杀。
尤其是,他二人的道果,被宣泄到此时的“斗战”的气息,还如此的相像。
因而,那一拳一脚,竟似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诠释了什么叫做“钢筋铁骨”,“钢铁精神”。
轰隆隆……
就在这时,突然,天地开始剧烈地震颤了起来。
一道道裂痕,渐渐地浮现在天空大地之上。
更甚者,浮现在周遭的虚空之处。
那常羊山也发出了轰鸣,所谓的“战神刑天”,似乎也在咆哮着。
看到此番情景,原本杀红了眼的二人,也些许冷静了几分。
那蚩尤哈哈大笑道:
“泼猴儿,看来你我的动静大了点。这小世界,有点承受不住你我二人的大战了。”
常羊山,乃是昔年玉皇大帝镇压刑天之所。
刑天虽死,其魂不灭。如果将其镇压在三界中,毫无疑问会给三界不断地带来大灾害。
因此,常羊山相当于是另一个“黑暗深渊”。
只不过黑暗深渊,还是处于三界当中。常羊山,则是玉皇大天尊创造出一个专门用于困住刑天的小世界。
这常羊山,虽然被冠之以“小世界”,可是其坚固,却是恐怖至极的。
想想也就知道,如果常羊山不坚固,那刑天早可以破封而出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这样的小世界,如今竟然承受不住两人交战的余波!
第四百零九章 归一
是的。
常羊山在蚩尤和行者二人的大战下,如今发出了轰鸣。
这两人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
以至于,原本应当是极其坚固的小世界,如今竟然要发生坍塌了。
这件事情,也让三界的许多大神通者都看在眼中。
如果常羊山坍塌,两人的大战还在其次。
那常羊山中的战魂“刑天”,也当在此破封而出。
虽然说,之前刑天就已经出现过了,并且还曾与白牛,以及附近的一些神通者交过手,并挫败了它们。
但那时的刑天,却并非真正的刑天。
如果常羊山破碎,真正的战魂出现,以他的精神,恐怕要再一次打上天庭。
那样做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如今的西行之事,受到影响。
太极宫中,玉帝看到如此事情要发生,也是微微转动着手中的酒杯。
虽然他并未作以颜色,因为这本就在两人的预期之中。
但即使如此,事关重大,难免也会多加留心几分。
不过,苏寻倒是没有丝毫慌张。因为这些事情,原本就是十拿九稳的。
“嘿嘿,蚩尤,想不到你我竟然鼓弄出了这般声势!现在,又该如何呢?”
孙行者也开口笑道。
眼看着,两人大战已经伤及到了此方世界的根源。既如此,恐怕世界的崩塌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再继续大战下去,仿佛也意义不大了。
但是蚩尤却似乎并不这么觉得,他挥开行者,一张手,忽然远处那把长刀开始迅速放大。
不一时,那长刀已变得无限大,落在他的手上:“泼猴,来,你我全力出手罢!”
“一击,决分胜负!”
蚩尤傲然说道。
那孙行者看到如此模样,也是豪气干云。
他也将铁棒召回到手中,同样,将那如意棒变得无穷大。
与那蚩尤相对,棒身似欲压塌山河,刀尖竟能挑破九天!
“好,兵主蚩尤,既如此,俺老孙也便以最强的力量回应你!”
孙行者面向蚩尤,周身煞气纵横。
他二人,决定振奋全力,在接下来的一击之下,将一切都迅速终结。
以免这小世界坍塌,二人大战却为结束,这岂非是让人不爽?
蚩尤的力量开始不断地攀升。与此同时,渐渐地一声微弱的“龙吼”在他的周身咆哮了起来。
嗡、嗡……
雷鸣电闪,凶煞翻腾。
蚩尤这一刻真正释放出了自己的战意,或者,也可称作是“道果”。
“猴儿,当年涿鹿大战,你可知道缘由为何?”
蚩尤忽然发问。
孙行者却道:“那些陈年旧事,俺并不在乎!”
蚩尤道:“哈哈……很好。不过,纵使你不在意,吾也想要跟你简述一番。”
蚩尤将长刀一挥,刹那,天空发出了巨大的轰鸣。
一道无限延伸的沟壑,在天空分开,流露出了其中的黑暗。
仿佛这一刀,将天空斩成了两半:
“当年,轩辕黄帝的道,乃是所谓的人定者胜天!此话之含义,乃是意欲合三界,万族之力,战胜天道。”
蚩尤缓缓说道。
世界的轰鸣声更大了,但在这一刻,时间却似变得缓慢下来了。
眼看着世界即将破碎,行者也想要振奋铁棒,一棒打去,但在这一刻,似乎一切都风轻云淡。
唯有蚩尤的声音缓慢响起。
他的道,似乎主宰了一切万象的动静!
“但是,我却并不认同他的这条道路。我认为,想要战胜天道,不是凭借他人携手,而是唯有自身强悍。人人自强,方才是战胜之道!因此,我认为,人强者胜天!”
蚩尤长刀高举,在这一刻,他仿佛化作了无比炽热的战魂。
战火缭绕,万象破裂。
蚩尤这一刀猛然向孙行者砍去:“泼猴儿,便让吾看看你这斗战道,能否挨得住这一刀罢!”
轰!!!
天地,齐齐怒吼。
蚩尤这一刀全力斩落,似乎带着必杀的决心,向行者猛地劈砍了过来。
嗡!
一道轻鸣,这一刀已然落下!
孙行者目光瞪大。
在这一瞬,他似乎看到了一团炽热的烈焰朝他扑来!
斗战道虽被全力动用出来,但是即使是道果,在这一刻也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是所谓的“人强者胜天”的战魂大道吗!
他似乎看到了,一个怒吼着的存在,朝天发出猛烈的攻击。
那似乎是一个人。
那人硬撼九天!无数仙佛,在其一人之力下,都仿佛变得渺小了。
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似乎却仍然无法挑衅天道大威严。
那一人战在九天之上,眼看着就要踏破一切宫阙,却忽然被斩断了头颅。
可令人惊骇的是,那人虽死,战魂却不灭。
他以乳为眼,以脐为口,挥舞干戚,战天战地!
那便是所谓的“刑天”。
也即是所谓的“战魂”!!
在这一刻,行者终于明白,所谓刑天的本质到底为何了。
他乃是战神,亦是战魂。这是蚩尤传承下去的大道。
恰如蚩尤在黑暗深渊,仍然经久不灭一般,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轰!!
烈焰,散灭!
这一刀似乎无法阻挡,行者回过神来时,周身已濒临破碎。
他在这一刀下,身躯已然粉碎。
是的,哪怕是已锻造的铜筋铁骨,金刚不坏。但是面度这战魂大道的一击,行者也是无可匹敌的。
这蚩尤的全力,使得行者无法抵挡。
他二人的差距太大了。
但是,原本应当因此而身死的行者,却并没有发生破碎。相反,他周遭的煞气也愈发浓重。
明明那身躯已然粉碎,即将化为飞灰。但他眼中的战意,那炯炯不息的烈火却更加奋起燃烧着。
他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但因为此刻他的身躯已被粉碎,当然无法真的张开口。
然而,那声音却还是响起了。
从另一个方向,猴子的声音响起:
“好一个战魂大道!但是蚩尤,我曾见过无数光景,那些光景中的神圣虽然方法不同,可目的和意志,却一样璀璨。”
那时另一个方向的深处。
突然,一个身影缓慢出现。
他十分渺小,但在黑暗之中,却顶天立地,犹如一点星火。
渐渐地,那身影显露,身躯也开始变大。竟然是另一个“孙行者”。
不,或者说,他应当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无论是战魂大道,斗战道,太一道,还是大罗道。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传承!”
“存在,存活,生还!你的战魂不灭,也属于这中的目的。既然如此,俺便可以以此存续和继承。”
轰!!
那孙行者陡然破碎,无数道金光,却仿佛点点星尘一般,集聚到了孙悟空的身体上。
嗡!!!
光芒不断积蓄。
“俺回来了……!”
不知是孙行者,还是孙悟空。亦或者本就是他二人一心。
在这一刻,心魔归于心神,心猿已伏,二心归一。
“兵主,这一棒,分出胜负!”
那孙大圣,手中的金箍棒闪耀出无限光辉,猛地砸向兵主蚩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