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生死之谜
作者:诸葛青云|发布时间:2024-06-28 11:05:07|字数:9108
黄慕枫停步躬身,向“翻天怪叟”庞千晓深深一礼说道:“老前辈不必因这戋戋之事挂心,倘若真对孟无忧、黄无惑兄弟看重,晚辈倒有几句良言奉劝。”
“翻天怪叟”庞千晓叹道:“两位老弟的襟抱见识,着实超人,当世少年英杰之中,极为罕睹!黄老弟有话请讲,老夫定当悬诸座右。”
黄慕枫脸上突然浮现一种说不出的神色,目注“翻天怪叟”庞千晓缓缓说道:“在这阴险江湖以内,名高见嫉,树大招风,老前辈身为‘三元帮’主,位列‘十三名手’,似已极为绚烂,晚辈斗胆奉劝二语,就是‘绚烂极时平淡好,风帆久满意须收’!不知老前辈是否以为唐突?”
“翻天怪叟”庞千晓点头叹道:“黄老弟所说的,句句皆是金玉良言,老夫颇为感激!但等小女婚事定妥,及参与‘万劫大会’以后,庞千晓委实要作收帆打算的了!”
黄慕枫脸上现出一种黯然的神色,躬身为礼说道:“但愿老前辈一切如意,福寿康强,晚辈等要告别了。”
“翻天怪叟”庞千晓对于孟红绡、黄慕枫二人,既颇喜爱,又颇感激,但却无法挽留,只好亲自送到“三元峡”口,彼此依依而别。
黄慕枫待绕过一座小峰,突然跃上峰头,转身向来路痴痴凝目。
孟红绡对他这种动作愕然莫解,遂也随同跃上,只见黄慕枫凝望着独自回“三元峡”的“翻天怪叟”庞千晓的背影,珠泪泉流!胸前黄衫,已是一片模糊泪渍。
孟红绡讶然问道:“枫弟忽然如此伤心则甚?”
黄慕枫含泪笑道:“红姊,我不是伤心,我是高兴得流泪!”
孟红绡仍自讶然问道:“我等游侠江湖,助人为本,枫弟能为庞真真姑娘疗疾一举,原也算不了什么……”
黄慕枫拭去泪痕,截断孟红绡的话头说道:“红姊以为那位黄衫少女,果真是‘黄衫红线’庞真真么?”
孟红绡被他问得一愣,目注黄慕枫道:“枫弟何出此言?我们纵或不识,难道‘翻天怪叟’庞帮主也会将他独生爱女认错了么?我适才冷眼旁观,发现庞帮主对于庞真真姑娘,一片慈爱真情,颇为令人感动,哪有丝毫做作之处?”
黄慕枫双目之中泪光又现,摇头缓缓说道:“红姊,你猜错了,我不但亲眼看见‘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玉殒香消,并还亲手为她挖坟埋骨。”
这两句话儿,听得孟红绡瞠目无言,惊奇万状。
黄慕枫凄然一笑说道:“红姊不要不信,我且拿件证物给你看看。”
话完,遂自所携行囊之中取出一柄奇形黝黑铁斧,持向孟红绡说道:“这柄是‘翻天怪叟’庞帮主‘翻天三宝’中的‘列缺神斧’,便是‘黄衫红线’庞姑娘临终之前遗赠小弟!”说到此处,手中“列缺神斧”微挥,一块斗大岩石应斧而裂,显然是锋芒绝世的前古异宝。
孟红绡见状,既不由不信,又不由不疑地目注黄慕枫,蹙眉问道:“若照枫弟这等说法,适才那位黄衫少女却是……”
黄慕枫满面诧异神情,接口说道:“小弟也正为此事惊异不已呢!那位黄衫少女不仅与‘黄衫红线’庞真真的面貌身材生得一般无二,便连话音举措,亦复极为相似。”
孟红绡想了一想问道:“枫弟既知‘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业已香消玉殒,怎不告知‘翻天怪叟’庞帮主,却反而替那冒牌黄衫少女巧为掩饰?”
黄慕枫神情凄绝地长叹一声道:“小弟在见了那位黄衫少女以后,对于应否揭穿,抑或掩饰的衡量之上,委实煞费苦心,如今却要向红姊请教。”
语音微顿,神情益转幽凄地蹙眉说道:“‘翻天怪叟’庞帮主虽然名惊宇内,威震江湖,并有‘碧云娘’柳如烟、‘媚香仙子’孔凌霄等两位夫人,但元配早亡,嫡亲骨肉只有‘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一人,倘若得知爱女遭难去世,是否会对他发生严重影响?”
孟红绡应声答道:“老年丧女,悲痛愈恒,庞帮主若知此讯,定然极度伤感,至少也要减去大半雄心壮志。”
黄慕枫点头说道:“红姊说得对,我便因衡量及此,才设法替那黄衫少女掩饰,使她无父得父,使庞帮主丧女获女,岂不是桩莫大美事?”
孟红绡笑道:“美事确是美事,但枫弟怎知那位黄衫少女没有她自己的生身之父?”
黄慕枫含笑答道:“小弟久走苗疆,一看那位黄衫少女的举措神情,便知道她是一名流落苗疆的孤身汉族少女。”
孟红绡问道:“那位姑娘怎的那等神情怔忡?”
黄慕枫笑道:“她因面貌身材生得与‘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一般无二,才被人误认,送到‘三元帮’中,但人地生疏,一无所知,自然难免茫茫失措。”
孟红绡“哦”了一声,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枫弟适才治病之法,便是把‘翻天怪叟’庞帮主告知的有关庞真真姑娘各事,一齐转告那位黄衫少女。”
黄慕枫接口说道:“不仅全部转告,我并为了力求真实起见,又依照‘万劫门’前所闻,替庞真真姑娘编造了一段死里逃生的故事!但对于‘三元帮’内其他事物,却无法一一告知,只好推说她神智尚未全清,请庞帮主随时提醒,帮助她恢复记忆。”
孟红绡拊掌赞道:“枫弟心思真细,替她设想得这等周到。”
黄慕枫目光一注孟红绡,含笑问道:“红姊,顾青枫兄是不是位天生情种?”
孟红绡虽觉他这句话儿问得有点突然,但仍微笑答道:“顾青枫情真情深而不滥情,确实是位磊落奇男,光明侠士。”
黄慕枫黯然叹道:“越是情真情深之人也就越禁受不起感情方面的严重打击。顾青枫兄虽对红姊一往情深,但因种种机缘,亦与‘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情份不薄!他若得知庞姑娘为他在‘怀玉山’中饮恨埋香,恐怕……”
孟红绡听出黄慕枫语意,不等他话完,便自接口含笑说道:“顾青枫若知庞真真姑娘这桩噩耗,精神上定受严重打击,心头创伤无法弥补。枫弟此事果然做得面面皆到,恰当已极。”
黄慕枫笑道:“此事虽然面面俱到,但擅自替顾青枫兄做媒一节,却终有些愧对红姊!小弟若非深知红姊是位襟怀旷达,仁慈无比的绝代巾帼奇英,也不敢如此斗胆放肆的了!”
孟红绡微笑道:“枫弟怎的又来捧我?我想要你陪我去办件事儿。”
黄慕枫眼珠一转,便即含笑说道:“红姊是否要我陪你去往‘怀玉山’中,在‘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的坟前凭吊一番?”
孟红绡神色黯然地点头说道:“枫弟猜得不错,我纵未能为庞姑娘营穴埋香,也应该到她坟前祭奠上一束生刍、三杯水酒!”
黄慕枫笑道:“红姊这种意思虽然极好,但今日天色太晚,我们不妨在此休息一宵,明天再去好么?”
孟红绡说道:“我也颇爱此地风物灵秀,尤其这当头月色,清绝人间,我们就在这长松之下,以石为桌,对饮几杯,再寻宿处便了。”
说完两人倚松而坐,取出身带干粮美酒,对月倾杯,但黄慕枫忽似有甚感触,仰望流转万里,中天蟾魄,低声歌道:“只一炉烟,一窗月,断送朱颜如许!
韶华犹在眼,怪无端吹上,几分尘土,
手捻残枝,沉吟往事,浑似前生无据,
鳞鸿凭谁寄?想天涯只影,凄风苦雨!
便砑损吴绫,唬沾蜀纸,有谁同赋?
当时不是错,
好花月合受天公妒!
只拟倩春归燕子,说与从头,争教他会人言语,
万一离魂遇,偏梦被冷香萦住!
刚听得城头鼓,
相思何益?待把来生祝取,
慧业相同一处。”
孟红绡静静听完,目注黄慕枫,蹙眉问道:“枫弟,我有句话儿久积心中,想要问你。”
黄慕枫道:“红姊有话,但问无妨。”
孟红绡问道:“我自与枫弟‘雪山’订盟以来,总觉得你有什么不肯对人明言的伤心隐事?”
黄慕枫摇头笑道:“红姊不要多疑,小弟无甚伤心之事。”
孟红绡道:“枫弟休要强辩,你方才歌唱那首纳兰词时,词意歌声,两皆凄绝,我虽无师旷之聪,难道还听不出你有满怀感触么?”
黄慕枫苦笑说道:“红姊,小弟委实并无什么不肯对人明言的伤心隐事,如果真有,绝不相瞒。”
孟红绡看他回话之时,凝望明月,眼中闪烁泪光,知他定有一份伤心往事,只是未到说明时期,才如此故作矫情,于是一笑置之,不再多问。
松影渐渐东移,黄、孟两人酒兴已阑,彼此都有几分醉意。
经过片刻沉默,孟红绡对黄慕枫说道:“枫弟,夜已深沉,该找宿处去了,明天还要你陪我去往‘怀玉山’中‘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的埋香之所,祭奠祭奠,也好了却我一桩心愿呢。”
黄慕枫语音略带沙哑地答道:“好,但不知红姊与我分头去寻,还是一起去找?”
孟红绡道:“当然一起去找,既可互相照应,又能省去往返呼应之苦,枫弟,你看如何?”
黄慕枫道:“这样也好,我前次经过此地,偶见东南山谷茂松修竹,飞瀑流泉,景色秀绝群峰,谷深之处仿佛有个洞穴,当时因为赶路,未曾细察,如今反正无事,何不寻去看看,也许是个大好宿处哩。”
话才说完,两人即刻收拾起身,孟红绡一掌扫清石上酒菜遗渍,便自与黄慕枫同往东南山谷缓步行去。
这山谷距两人适才休息之处不过里许,眨眼间便即到达,黄慕枫手指一道喷银泼乳的垂空匹练,对孟红绡说道:“红姊,你看那瀑布飞堕山涧之处,满生藤葛,就在那一片藤葛之后,不是隐约有个洞穴?只不知其中有无蛇虫,能否栖居?”
说到此处,俯身取起一块拳大山石,作势便欲投进山洞,一探究竟。孟红绡见状含笑相拦说道:“枫弟不必投石,待我近前一听,便知里边有无蛇虫猛兽的了。”
黄慕枫闻言,望了孟红绡一眼,正要启齿动问,孟红绡又自接着说道:“枫弟,你是否怀疑在这声若奔雷的瀑布激响之中,还能仅凭耳力,就听出洞中虚实了么?”
黄慕枫道:“小弟心中,正有如此一问。”
孟红绡笑道:“枫弟,你当然一定晓得,武技之内有所谓‘天视’、‘地听’之术?”
黄慕枫答道:“对这种武功,小弟确实略知一二,但据小弟所悉,‘天视’一道,暂且不说,此种‘地听’之术,运用之时,必要澄心清虑,暨别无其他杂音干扰,才可在十丈以内,听出金针落地之声,若有其他杂音干扰——像现在这等奔腾而下的百丈瀑布,轰轰发发,任你武功再好,‘地听’技术再精,怕也无从施为呢!”
孟红绡点头说道:“枫弟所说,极为当行,但我要用的听法,不是什么‘地听’之术,却是……”
话还没有讲完,黄慕枫已经高兴得拍手脱口叫道:“红姊,我知道了!红姊所用,必系新近参悟的妙音……”
孟红绡也不等他说完,连忙以右手食指竖向朱唇,轻轻地嘘了一声,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黄慕枫又望了孟红绡一眼,知道孟红绡此一举措,必有深意,忙把已到口边,尚未吐出的“神功”二字噎了回去。
孟红绡见黄慕枫似已会意,就对他招招手,两人举步同到涧边。
这山涧宽约三丈五六,正好横流洞口,等闲人物,想要飞渡此涧,跃进洞中,倒真还不太容易。
孟红绡微一侧身,倾耳朝那洞内听了片刻,随即转向黄慕枫笑道:“枫弟,今晚我们太以幸运,这座山洞之中果然决无蛇虫猛兽之属,是个极为理想的宿处。”
黄慕枫静待孟红绡说完,暗暗想道:“这‘妙音神功’果然妙用无方,我原欲试试红姊武功造诣到底如何?不想她竟这样了得,只一倾听,便已测出此洞实况,难怪‘荡魔宝籙’成为武林中人志在必得之物,如今宝籙业遭焚毁,普天之下,只有红姊熟记胸中。俗语说得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昔日的‘紫清玉女’,现今的‘降魔秀士’,身边的‘红姊’之所以迭受艰险的直接原因,也就是造成自己、顾青枫和她三人之间,悲合离欢,种种遭遇的间接缘由……”
孟红绡见黄慕枫无端端的又陷沉思,并且一脸伤感神色,对自己刚才的话,俨若未闻,料他又因甚事触动悲怀,遂稍稍提高声调再次说道:“枫弟,你又想些什么?多感伤神,愁苦无益,王孙莫作多情客,自古情多损少年!现在天色已然不早,该进洞好好休息一下,明日清早,还要赶往‘怀玉山’,到‘黄衫红线’庞真真姑娘的香冢之前奠祭奠祭,借尽哀慕之意呢!”
黄慕枫闻言,顿从沉思中醒了过来,见孟红绡对自己关注之情,溢于言表,遂歉然应道:“小弟一时失态,有劳红姊久立,非常不安,还请红姊恕罪才好。”
孟红绡赶紧答道:“枫弟说哪里话来,你我自‘雪山’结盟,相处至今,虽为异姓姐弟,何逾同胞手足?以后千万不要再说这种话了。”
黄慕枫感激得嗓音咽塞回道:“小弟遵命!我们过涧去吧。”
他这里话音方完,紫清玉女孟红绡随即当先开路,未曾任何作势,已自一式“凌虚举步”,姿态美妙绝伦地越过山涧。
三丈五六的距离,对这位研究“荡魔宝籙”诸般神功初有成就的“紫清玉女”说来,毫无隔阻作用,直把个黄慕枫看得激发起万丈豪情,清啸起处,也自一式“天马行空”,紧随孟红绡身侧,轻飘飘地迅速飞渡。
此时孟红绡从囊中取出千里火折,打亮照路,黄慕枫则自肩头拔下青钢长剑,拨开藤葛,两个人一先一后,径往洞中走去。
在火折照耀之下,首先展露于眼前的,是一条通道,两侧石壁和头顶上端十分光滑,隐约可见浮雕满布,脚下亦颇平稳,没有崎岖难行的感觉。
靠右首的石壁之上,并有三盏油灯,系分别就凸出的山石凿成,形式颇为古雅,距离高低,大致相等,外面一盏,去洞口不过三步,里面一盏,位于转角,显系照路之用,最妙的是每盏灯内,居然还存有不少灯油,及几根焦了头的灯草。
孟红绡边以火折点亮油灯,边向黄慕枫笑道:“枫弟,你道如何?是不是造化可人,蛮有意思?”
黄慕枫亦自面含微笑,应声说道:“红姊神功绝世,令人心服口服。”
孟红绡佯嗔问道:“枫弟,我的意思并非向你夸耀功力,谁要你来捧我?”
黄慕枫道:“那么红姊的意思是……”
话犹未了,孟红绡便已接口答道:“我的意思是说,单就这条通道的情况看来,我敢断定,此洞不是什么武林豪客潜修武学之处,就是哪位世外高人遁世隐居之所。”
黄慕枫奇道:“红姊,从这三盏油灯看来,此洞固然有人住过,但你又怎能断定是什么世外高人或武林豪客呢?”
孟红绡含笑说道:“枫弟,你大概未曾看出这油灯的位置隐合‘三才’方位,其中或许还有什么奥妙可寻。”
黄慕枫听她讲得合情合理,不由无限钦佩地点头说道:“红姊,你真是心细如发,为什么以前我就没有想到这些?”
黄慕枫话才说完,蓦然觉得“以前”两字颇有语病,如果孟姐姐注意听了,怕不会立刻从这“以前”两字,联想到自己早就来过?因为起初寻找宿处之时,自己明明讲了,这个洞穴是“前次经过此地,偶然望见”的,若叫红姊听出我以前已经来过,岂不是不合交友之道?交友之道,贵在推诚相处,何况还是结义姐弟……
黄慕枫越想越觉得愧对红姊,焦黄的脸上,不禁泛起一片红霞。
为了掩饰窘态,并分散孟红绡的注意起见,黄慕枫赶紧又接一句问道:“红姊,你还说过‘蛮有意思’,又为什么?”
孟红绡此刻边走边在观望石壁浮雕,对黄慕枫的神色变化,全未介意,及听他再次发问,才漫声答道:“枫弟,你看这些浮雕,刻的是什么图案?”
黄慕枫暗叫一声“惭愧”!这些浮雕刻些什么?自己以前为了营救心上人儿,突遭灾变,幸经老前辈“钓鳌居士”携来疗治创伤,传习他那“风雷云雨”绝世剑法,在此洞栖息过一段时日,却因容颜被毁,心灰意懒之余,根本就对这满壁浮雕所刻到底是些什么图案?未曾细加观察。
如今经孟红绡一问,黄慕枫这才认真地朝浮雕上望了一眼,然后微带惊讶地问道:“红姊,这些浮雕上刻的图案,都是各种姿式的人像嘛。”
孟红绡正色说道:“对了!人像姿势,变化万千,说不定我们会从这些浮雕之中参研出某种罕见武学,岂不是‘蛮有意思’?”
两人谈谈走走,已到转角之处。
通道至此转向右方,右壁之上又有油灯两盏,高低距离,亦复相若,通道尽头便是石室,占地似甚广阔。
黄慕枫猛触灵机,急向孟红绡问道:“红姊,这几盏油灯确有玄虚,前面三盏,隐合‘三才’方位,加上后面两盏,不又正当‘五行’之数了么?”
孟红绡不禁由衷地点头赞道:“对了!枫弟能触类旁通,足见悟性禀赋,全都高人一等,将来定有大成。”
黄慕枫笑道:“红姊,这回又轮到你捧我了。”
黄慕枫边说边向孟红绡索过千里火折,把里面两盏油灯一一点着,然后还鞘插好青钢长剑。
此时五灯齐燃,前后通道,顿时大放光明。
借着通道壁上的灯光,两人业已看清,石室只有一间,当中隆起一座新坟。
坟顶也放着一盏油灯,看来很像青铜制成,却已油尽灯枯,连所余灯芯也都一焦到底。
坟侧散置半束紫草和一些凌乱的炊具。
此情此景,真把个多愁善感的黄慕枫看得一眶珠泪,孟红绡冷眼旁观,也不由满腹惊奇。
孟红绡无限关切地问道:“枫弟,你怎的见坟泣下,还说没有什么伤心往事?”
黄慕枫信手撕裂一角衣襟,就石室门外,右墙之上的那盏壁灯,饱沾油液,才举步走进室内,将油液挤入坟顶油灯,并以将干未干的带油襟布,扯成细条,做一灯芯,放在灯里,用火点着,随即肃立坟前,口中喃喃有词地似在祷告什么?对他红姊所问,竟充耳未闻。
就连千里火折自手中跌熄,都未在意。
孟红绡跟着他走到室内,俯身捡起火折,纳回囊中,又向黄慕枫柔声说道:“枫弟,一座新坟,又惹起你的愁绪来了?”
谁知道孟红绡不问还好,这一问及,反倒撩动黄慕枫的往昔悲情,抬头目注孟红绡,只叫得一声“红姊!”便索性号啕大哭起来。
孟红绡怜在心头,叹在口头,暗暗念道:“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今日证诸枫弟的动作神情,真是信而不爽。”
石室之中,新坟孤拱,炊具杂陈,情景本就透着神秘,透着凄凉。
何况一灯如豆,再加上黄慕枫的嚎哭,越发显得阴气森森,凛人心魄。
连孟红绡一代侠女,也不禁通体生寒,脸色微变。
黄慕枫哭到伤心之处,哀哀欲绝,孟红绡想予安抚劝慰,却又感觉不便。
许久,许久!黄慕枫止住泪水,强忍呜咽,一脸惶愧地望着孟红绡说道:“小弟太以该死有件事情未对红姊明言,谨先谢罪,领罚。”
孟红绡半慰半劝地问道:“枫弟,你又来了?如果我要罚你,先罚你改变语气!你我手足情深,什么‘该死’不‘该死’、‘谢罪’不‘谢罪’、‘领罚’不‘领罚’的俗套,何必挂在嘴边?”
黄慕枫道:“此处小弟早已来过,这座新坟,亦即名列武林‘十三名手’之一的‘钓鳌居士’老前辈的埋骨佳城,因有某种顾忌,虽然亲手营葬,却未予立碑志铭,我的心中,至今还深感不安呢。”
孟红绡恍然说道:“枫弟,你疗伤学剑,就在这里?”
黄慕枫道:“嗯,这件事情,原想暂不奉告,又觉得委实不应相瞒,内心矛盾已极!红姊,你会不会怪我?”
孟红绡道:“枫弟,我怎会怪你?只是我仍要再劝你,我辈中人,首重修身养性,多愁善感,徒足损耗心神,影响进境,于事无补,于身何益?”
稍停一下,孟红绡接着说道:“枫弟,常言道‘世事无常’,而今而后,还望你能深体斯意,凡事要看开一点才好!”
说到此处,坟顶灯火,渐低渐小,灯油又快点尽。
黄慕枫遂衫袖轻挥,拂去坟前尘土,既感且悟地对孟红绡说道:“红姊,时辰已然不早,此室并无床榻,我们何不席地而坐,略事调息,等到明日天光一亮,我便陪你去往‘怀玉山’中,一了心愿好么?”
黄慕枫此项提议,孟红绡自是点头赞同。
黄慕枫就地上取起三块小小碎石,屈指连弹,通道里面的三盏壁灯,随手而熄。
孟红绡则轻轻一啸,外面两盏,也应声而灭。
黄慕枫羡佩不已地说道:“红姊神功绝世,单凭一缕啸音,便可震熄灯火,比起一般武学,其悬殊程度,真不啻天壤之别!”
孟红绡由他去讲,一笑置之。
两人盘膝坐下,移时便即百虑齐蠲,神与天会地,双双入定。
内家真诀,果然不同凡响,黄、孟二人,经过调气行功,身体疲劳,便告完全恢复。
黄慕枫心中有事,先行醒来。
通道转角,早透天光。
再看孟红绡时,却还是眼帘深垂,宝相外宣,神仪内莹。黄慕枫料她又在利用这半宵宁静时光,参研“荡魔宝籙”,此刻行功正紧,也就不去扰她。
遂悄悄站起,蹑手蹑脚地举步走出石室。
既到洞口,这才用手拂去衫后尘土,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
此时洞外情景已生变化,但见山雨滂沱,山溪暴涨,涧水面积,竟然倍宽往昔!那条瀑布,更如万马千军,挟着无比惊人的声势,往下狂泻!但造化之巧,有时确是出人意表,一片巨大山石,横悬洞口之上,并向前伸出一丈有奇,俨似一顶华盖,瀑布正中,硬被它挡成一幕晶帘,左右两侧,则分成双股巨大水柱,轰轰隆隆,直冲涧底,激起阵阵浪花,腾腾水雾,蔚为天下奇观。
黄慕枫见状,心中暗忖:“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昨夜还是月明星稀,晴空万里的大好天气,谁知一宿一隔,就成了这等极端相反的光景。
他感怀身世,一缕淡淡清愁,不经意地又自袭上心头!随口漫声唱道: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明月多情应笑我,
笑我如今,辜负春心,
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遍兰襟,月浅灯深,
梦里云归何处寻?”
歌声甫息,重又深深长叹一声:“唉……”
“枫弟!”不知何时,孟红绡业已悄悄地站到黄慕枫的后侧。他回眸一望,眼眶濡湿,并未立即答话,显然有无限哀怨,起伏胸中,不知从何说起。
孟红绡有意遣散他的愁思,嫣然问道:“枫弟,你对纳兰容若的辞章,似乎特别偏爱?这两阕‘采桑子’,自枫弟口中唱出,更是感人。”
黄慕枫这才应答道:“红姊说得不错,我对纳兰容若的‘饮水词’,的确偏爱。”
孟红绡微笑问道:“如此说来,枫弟定有一番道理了,能告诉我么?”
黄慕枫点头应道:“我觉得纳兰容若性情真挚,天才横溢,是北宋以来,唯一能力追李重光的出色词人。”
他讲到此处,语音略顿,又复说道:“小弟触绪伤怀,长歌解闷,我还想再唱一阕易安居士的‘浪淘沙’呢!红姊,你会不会笑我?”
孟红绡摇摇头道:“唱吧!唱吧!我怎会笑你呢,此刻你的心情,我还懂得,能借歌声发泄发泄也好,免得把一股惆怅,久郁心底,反足伤神。”
话才说完,黄慕枫随即接口唱道: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画楼重上与谁同?
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
一江春浪醉醒中。
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歌声本就低沉,唱到后来,更是似有若无,加上瀑泻雨急,连孟红绡那等耳力,而且站在近侧,也分不出究竟是洞外水响,还是他的呜咽?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