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5章 以身殉国


  白晴一部可是安国的主力军团,随着白晴一部的投降,平原军和天鹰军再无阻力,两军将士长驱直入,深入安国腹地,两军的矛头已直接指向安国都城御镇。
  平原军和天鹰军进展的如此顺利,一向不甘心落于人后的齐横又怎能不急?
  如果让平原军和天鹰军抢险攻陷御镇,他感觉自己这次的南征真就成了毫无收获,连整个第九军都会跟着蒙羞。
  又过了两天,福成内的地网探子仍未传回任何的消息,倒是风营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蔡圭。
  蔡圭这次是向朝廷告假特意赶过来的,他要去的也不是唐寅这边,而是平原军和天鹰军那边。
  由于平原军和天鹰军突进迅猛,将要攻打到御镇,蔡圭担心李媚儿的安危,打算在破城之时,先把李媚儿抢救出王宫。
  当他路过福成一带的时候,听说大王正率领军队在此打仗,他顺便过来向唐寅问候一声。
  听明他的来意之后,唐寅理解地点点头,在他看来,对安之战中,李媚儿功不可没,即便说她是第一功臣也不为过,自己不应在利用完她之后就一脚把她踢开,不管她的死活。
  他连连点头,称赞道:“对于媚儿小姐的安危,我先前倒是忽略了,蔡圭,还是你想的周全,此事,你务必要办好,不能让媚儿小姐有任何的闪失。”
  “微臣明白!”蔡圭急忙拱手应道。
  “据报,平原军和天鹰军已突进至清平郡,从此地到清平,还要路径安国的两个郡,路途凶险,你也要多加小心啊!”唐寅叮嘱道。
  还没等蔡圭说话,一旁的齐横已站出来说道:“依末将来看,蔡大人就不要去平原军那边了,留在大王身边就好。”
  “可是,平原军和天鹰军已接近御镇!”
  “蔡大人放心,我军这边定会赶在平原军和天鹰军之前打到御镇,也定会赶在它二军之前破城!”齐横沉声说道:“所以,蔡大人哪都不要去,只管安心留下来好了。”
  蔡圭暗暗咧嘴,福成距离御镇还远着呢,一路打下去,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御镇,又怎么会赶在平原军和天鹰军的前面?
  和齐横这种粗人没什么话好讲的,蔡圭面露难色地看向唐寅。
  唐寅倒是认真地思考起齐横的话,他倒不是认为己方一定能赶在平原军和天鹰军之前抵达御镇,这也没什么好比的,而是觉得路经安国两个郡,毕竟太危险,就算蔡圭身边有一批修为不错的家奴保护,也难免不会发生意外,若是他在路上有个三长两短,对风国可是个不小的损失。
  沉吟好一会,他方开口说道:“蔡圭,我也觉得齐横所言有理,你就暂时先留在我身边吧,至于平原军和天鹰军那边,我会传书过去,提醒他们注意保护媚儿小姐的安全。”
  唐寅开口,蔡圭可无法推却,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是,大王!微臣遵命!”
  蔡圭被唐寅留在军中,事隔一日,福成内的地网探子终于传回了消息,接到回报的艾嘉第一时间将情况转告给唐寅。
  在地网探子的传书里,明确提出李德已同意向己方投降,不过,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索要黄金三千两,第二,他投降之后军阶和爵位要和他在安国时持平,第三,要风国保证他在御镇的家人性命无忧。只有风军接受并作到这三点条件,他才肯倒戈。
  看过这份传书,唐寅立刻召集军中众将,将其公布出来。众风将闻言,许多人义愤填膺,区区一个李德,竟然还敢向己方提出这么多的条件,实在不自量力。
  齐横怒声说道:“大王,此贼可恶,断不能容忍,我军已耽搁数日,现在实在不能再耽搁了,请大王立刻下令攻城吧!”
  不等唐寅表态,舞英立刻说道:“李德的条件倒也不是不可接受,三千两的黄金,军阶爵位,都可以先给他,大不了以后再收回来,只有这第三条有些难办,要在御镇保护他的家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是啊!唐寅暗暗点头,将在外,家人在都城留做人质,是列国一向的惯例,对这些将领的家眷,各国朝廷向来都是严加看管,己方想插手,很难!
  正在唐寅眉头紧锁,沉默不语的时候,原本以为没自己什么的事的蔡圭突然说道:“大王,此事可交由微臣去办!微臣的家族在御镇有不少店面,藏下几十口人,也不是难事。”
  对啊!听闻他的话,唐寅眼睛顿是一亮,自己怎么把蔡圭给忘了,蔡家在御镇还是颇有些门路的,当初都有办法把李媚儿送到越信的身边,想来藏起李德的家人亦能办到。
  他问道:“蔡圭,你可有把握?”
  “大王放心,十拿九稳!”
  “那好,此事就由你去办,藏好李德的家眷之后,立刻让其家眷写封回书。”唐寅说道。
  “是!大王!”蔡圭拱手应道。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蔡圭刚到风营,就有了‘用武之地’。蔡圭给身在御镇的蔡家仆从飞鸽传书,把李德要倒戈的事情大致讲述一遍,令其赶快设法保护好他的家眷。
  蔡家人做事非常有效率,仅仅相隔三日,回书就传来了,称事情已办妥当,正把李家人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到福成这边。
  蔡圭大喜,立刻将此事转告给唐寅,后者听后,亦是松了口气,对蔡圭大加赞赏了一番。
  十日后,蔡家的仆从赶到风军大营,并带来了李家人的书信。
  风军方面片刻也没耽搁,立刻利用猎鹰把书信送入福成城中,并让地网密探转告李德,他的条件,风国全部接受,他的家人,风国业已保护起来,让他在城中可放心大胆的做事。
  又过一日,深夜,福成城内突然大乱,以李德为首的十万安军突然打起风军的旗号,对崔图一部残兵展开偷袭。
  与此同时,城外的风军也趁机展开攻城,在李德一部的配合之下,顺利突破福成的四面城门,大军如潮水一般从城外冲杀进来。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崔图一部万万没想到李德会倒戈,被打得猝不及防,毫无还手之力,甚至大部分的军兵连怎么回事都没搞清楚,在睡梦当中被人用刀架住了脖子。
  崔图对李德恨之入骨,但现在风军已然入城,他身边的将士也没剩下几个,想找李德算账已然没有可能,他只能被迫向城外跑。可是城外都是风军,哪里还能跑得出去?
  可怜崔图这位安国的上将军,最终惨死在城门附近的乱军当中。
  在战后清理战场的时候,有倒戈的安军士卒找到他的尸体,而在他的尸体上插有三十多支弩箭,整个人活像个刺猬似的。
  随着崔图一部被歼灭,李德一部临阵倒戈,风军方面顺势占领福成,而后,暂时剥夺李德的兵权,遣散倒戈的安军,大军继续南下,一口气攻占太峰郡全境。
  安国迎战的主力中央军全军覆没,这让风军在接下来的战斗变得轻松许多,所面对的大多都是安国的地方军,而且十之八九都是战斗还没展开,安军方面就已高举白旗投降。
  风军是一路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势头之强劲,简直无人可挡。
  以唐寅为首的风军在攻占太峰郡全境后,又以迅雷之势连续攻占了龙门、合丰二郡,一口气推进到御镇所在的南平郡。
  现在,唐寅这边的风军和萧慕青、子缨那边的风军对南平郡已形成夹击之势,一个由北向南打,一个由西向东打,目标皆是位于南平郡正中央的安国都城御镇。
  现在的安国朝廷,业已乱得人仰马翻,文武大臣们无不是人心惶惶。
  眼看着数十万的风军来势汹汹,分从北面和西面攻打过来,安国根本无力招架,仅存的二十万中央军还得驻守都城,不敢轻易调动,在无兵无将的情况下,人们又哪能不慌,哪能不乱?
  最令安国大臣们气恼又无奈的是,已到这个时候,安王越泽还终日窝在后宫的温柔乡里,仍旧不理朝政,甚至都不闻不问,在他的眼里,简直除了李媚儿已再容不下其他的人,其他的事。
  安国大将军尉迟玉在这个时候给越泽上了一份奏疏,欲亲自统帅临时征集过来的五万地方军将士出城北上,迎战风王亲率的风军。
  这个请缨,其实就如同是在自杀,只五万将士,还是由地方军拼凑的,哪里能抵挡得住唐寅麾下二、三十万的风国中央军?
  令人没想到的是,越泽还真就看到了尉迟玉的这份奏疏,更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还准了。得知越泽准奏的消息,尉迟玉忍不住仰天长叹,身为大将军,自己也只能以身殉国了。
  临离开御镇之前,他先把自己的身后事交代妥当,而后,率领着这支五万安国地方军,向北行进,迎击风军。
  只五万的安军,齐横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将此战推诿给刘彰去打,可听说敌人的主将是尉迟玉后,他立刻又改变了注意,抢在刘彰之前率领第九军杀了出去。


第1618章
  这场风国第九军与安国大将军尉迟玉所率的五万安军之间的战斗,只能用秋风扫落叶来形容,双方的战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五万的安军聚成一团,排列起密集的盾阵,以此来阻挡骑兵的冲击,但结果却是被人家践踏而过。
  重装骑兵的冲击力根本不是靠人力所能抵挡,仅仅一轮冲锋,安军的阵形就被冲得四分五裂,接下来的战斗已毫无悬念,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
  看着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重装骑兵们,本已报定以身殉国决心的尉迟玉连最后那一丝战斗下去的欲望都快失去了,他仰天长叹一声,这,就是风军的战力啊!
  生死关头,尉迟玉非但没有选择逃走,反而还率领着身边的一干侍卫们,反冲向重装骑兵的阵营。
  可惜的是,齐横连让他以身殉国的机会都没有,两人只交战五个回合,尉迟玉便被齐横砸下战马,而后又被围拢上来的重装骑兵们生擒活捉。
  他麾下的那五万安军也没好到哪去,除了过半的将士战死外,另外那些人,全被风军抓了俘虏,此战从开始到结束也没用上一个时辰。
  直到战斗打完,齐横都没弄清楚尉迟玉出来迎战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来送死的吗?
  其实,他还真猜对了,尉迟玉就是这么想的,他希望能以自己的阵亡来唤醒沉迷于酒色的大王,来振作起安人抵抗风人的斗志和决心,只不过齐横没给他战死的机会。
  生擒活捉了安国的大将军尉迟玉,这让立功心切的齐横总算长出口气,接下来,风军的士气更盛,直属军、第九军、新军以及平原军、天鹰军相继抵达御镇城外,数十万的大军于城外驻扎下来,攻城战一触即发。
  此时的安国朝廷已感觉到大难临头,要命的是,他们想跑都没地方跑,东面是海,西、北两面都是风国的地盘,而南面又是强敌川国,就算川国肯不计前嫌,接纳他们,在南方虎视眈眈的百战军也不可能放他们进入川国。
  可以说现在的安国朝廷,所有的退路已都被风军封死,除了在御镇死战到底外已别无选择。可是二十万的将士能抵御得住五十多万风军的强攻吗?谁的心里都没底。
  即便是昏庸的越泽都感觉自己时日不多,终日借酒消愁,不过他可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反而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把媚儿抢到自己的身边。
  眼看着城外的风军在城前开始大规模的布置攻城器械,安国的大臣们齐齐聚于朝堂之内。
  看着空荡荡的王座,大臣们再忍不住,纷纷向右相吴思聪和左相高震叫嚷道:“都到了这个时候,大王还在后宫享乐,我安国已要亡国了啊!”
  “吴相、高相,快想想办法啊!”
  吴思聪和高震互相看了一眼,暗暗摇头,自己还能有什么办法,能想到的办法都已想过了、做过了,可大王不争气,自己又能怎么办?
  就在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叫喊不断的时候,忽听有侍卫唱吟道:“大王到”
  众人心头同是一惊,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诧异之色,大王今日竟然肯上朝了?难道太阳打西面出来了吗?
  随着玉佩哗啦啦的声响,身体肥硕的越泽由两名宫女搀扶着缓缓走上座台,慢慢坐到王座之上。
  等他坐定之后,即便是站于殿下的大臣们都能闻到一股酒气味,众人抬头观瞧,只见越泽的脸上泛着不自然的红晕,目光涣散,都看不到焦距所在。
  人们面面相觑,无不暗暗摇头,不过,还是纷纷叩首施礼,齐呼大王。
  越泽醉眼昏花地向下面望了望,微微挥下袍袖,说道:“诸位爱卿,都平身吧!”
  “大王,风军业已兵临城下,不知大王可有对策?”高震站起身后,首先发问。
  越泽愣了愣,摇头说道:“本王正是不知该如何应对,所以才来与列为爱卿商议。”顿了一下,他看向高震,问道:“高相可有办法退敌?”
  唉!高震再次暗叹口气,他正色说道:“大王现在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处死妖女李媚儿,以此来安稳军心和民心,第二,向天子上自责书,检讨大王自己所犯的过错,乞求天子的原谅,第三,向风国发求和书”
  还不能高震说完,越泽的脑袋已摇得像拨浪鼓似的,高震所说的第一条他就不能接受,媚儿又何错之有,为何要处死媚儿?如果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他还算什么一国之君?
  他沉声说道:“媚儿是本王的爱姬,就凭你辱骂媚儿是妖女这一条,本王便可定你的死罪,不过,看在你是朝中老臣的份上,本王可以放过你这一次,但下不为例!”
  “大王”
  “不必再说,本王绝不会因风军兵临城下而牵怪于本王的爱姬。”越泽斩钉截铁地说道。
  高震默然。这次的安国之难,根源就出在李媚儿身上,可直到现在大王还被妖女所迷惑,还看不清楚事实,还在百般护着她,安国没救了。
  他不言语,但其他的大臣们可都忍不住了。人们纷纷说道:“大王,妖女祸国殃民,害我安国到如此危难之境,大王再不可袒护于她了!”
  “妖女不死,我安国将人心分离,如何还能抵抗强敌啊!”“大王,妖女必须得死,只有妖女死了,我军将士才能同心协力的为大王作战!”
  大臣们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但归根结底都一个意思,立刻处死李媚儿。
  越泽看着下面的大臣们,看着他们的嘴巴一张一合,看着他们一张张义愤填膺的脸孔,心中即感悲哀,又感无力。
  他喃喃说道:“区区一柔弱女子,她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会让你等一干朝廷重臣、堂堂的七尺男儿们恨之入骨?你们如此合力的要死一弱女子,又于心何忍啊!”
  说着话,越泽颤巍巍地站起身形,满脸的失望之色,再不说话,缓慢地向大殿外走去。
  “大王,妖女不死,我安国必亡!”众大臣看着越泽离去的背影,异口同声地大叫道。
  越泽猛然收住脚步,转回身,抬手怒指众大臣,凝声说道:“真正能亡我安国的不是媚儿,是你,是你们!你们只不过想给自己找个替罪的羔羊而已”
  说完,他缓缓摇头,走出大殿。
  在场的大臣们有不少人怔住,其实,仔细想想越泽最后的这番话,并非没有道理,国力那么强盛的安国,目前却到了这般岌岌可危的地步,原因真的只出在李媚儿一人身上吗?
  越泽离开大殿,回到他和李媚儿的寝宫,看着坐在梳妆桌前缓梳秀发的李媚儿,越泽原本死灰的脸色终于泛起一层光泽。他走上前去,轻轻扶住李媚儿的香肩,将她揽入怀中。
  “大王”李媚儿先是一惊,看清楚身后的人是越泽,美艳绝伦的脸上这才露出笑容,不过,她很快又秀眉微皱,疑道:“大王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事?”
  “没事,没事。”越泽笑着摇摇头,把李媚儿抱得更紧,力道强的像是要把她揉入自己的身体里,他幽幽说道:“只要看到媚儿,本王的所有烦恼就都没有了”
  李媚儿眼中闪过一抹黯然之色。这时候,越泽身边的宫女气呼呼地低声说道:“刚才在朝堂上,大臣们都把风军兵临城下的罪过怪在夫人身上,还大王处死夫人呢!”
  “不得多嘴!”越泽回头狠狠瞪了那宫女一眼,小宫女吓得一缩脖,垂下头去,吐下粉红的小舌头,再不敢多言。
  李媚儿看向越泽,惊问道:“大王,真有此事?”
  在她那楚楚可怜又迷人心魂的目光下,越泽的骨头都酥软了。
  他揉着她娇嫩的面颊,柔声说道:“只要有本王在,只要本王还有一口气,就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本王的媚儿!”说话时,他环住李媚儿的腰身,将头埋进她的胸前。
  一颗温热的水珠递在越泽的脸上,当他抬起头时,才发现李媚儿已是泪流满面。
  越泽慌张失措,一边抹着她脸上的泪痕,一边急忙说道:“本王说的是真的,本王绝不会让任何人来伤害媚儿,本王可以立誓”
  说着话,他竖起双指,还真要起誓。李媚儿芊芊玉指摁在他的唇上,又哭又笑地哽咽着说道:“媚儿知道,媚儿明白大王对媚儿的好”
  她吸了吸鼻子,缓了好一会,方说道:“大王,媚儿有个不情之请,大王务必要答应媚儿。”
  “不管什么事,本王都答应你!”
  “让我出城。”李媚儿正色说道:“媚儿要去风营,求见风王,即便不能劝退风军,也要风王不伤大王的性命。”
  “那怎么行?”越泽听后,身子都为之一哆嗦,媚儿只一弱女子,让她去风营,不等于是送羊如虎口吗?
  他下意识地把李媚儿抱紧,摇头说道:“本王绝不允许你这么做,本王绝不允许你去风营!”


六道说:

暂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